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figure_0017_0001

神秘宇宙之谜

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恒星系统,包括近2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还有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它的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1400亿倍。银河系里有2000亿颗太阳的“兄弟姐妹”,而目前科学家已知道了150个恒星有行星环绕。

浩瀚宇宙,群星闪烁。仰望天空,人类对神秘的宇宙充满了想象:是否存在外星生命?UFO是否是外星人派来的使者?我们是宇宙中孤独的智慧生物?火星布满尘埃的表面,曾经真的有水流吗?“火星上的脸”的奇怪照片真的是其他文明世界想与人类接触的标志吗?外星人真的已经在地球上的百慕大魔鬼三角区、喜马拉雅山、加勒比海海域、阿根廷海域、阿斯塔地,以及南、北极或月球背面建立了基地吗?

宇宙的诞生

21世纪来临了,世纪更替,千年狂欢,但人们并没有忘记那些长期困扰人类的疑问。人们渴望通过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来更多地了解大自然。

宇宙是永恒不变的吗?宇宙有多大?宇宙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宇宙中的物质是怎么来的?关于宇宙的疑问太多了,人们从远古时代就提出了许多诸如此类的问题。

当人类第一次仰望苍穹,看到了广阔无垠的天空和闪闪发光的星星,不禁想知道这一切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各个民族、各个时代都有种种关于宇宙形成的传说。不过那都是建立在想象和幻想基础上的优美的神话故事。在今天,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使人类有了强大的认识自然的工具,但关于宇宙的成因却还没有定论,还处在假说阶段。人们总结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种假说。

第一种假说是“宇宙永恒论”。这种假说认为,宇宙并不是动荡不定的,宇宙中的星体、星体的数目和分布以及它们的空间运动从开天辟地时开始,就一直处于一种稳定状态,宇宙是永恒的。持这种假说的天文学者把宇宙中的物质分门别类,分成了恒星、小行星、陨石、宇宙尘埃、星云、射电源、脉冲星、类星体、星际介质等几大类,认为在大尺度范围内,这些物质处于一种力和物质的平衡状态。也就是说,一些星体在某处湮灭了,另一些新的星体一定会在另一处产生。宇宙在整体范围内是稳定的,即使发生了变化,也只是局部的变化。

第二种假说是“宇宙分层论”。这一观点认为宇宙的结构是分层次的,恒星是一个层次,恒星集合组成星系是一个层次,若干个星系结合在一起组成的星系团是一个层次,一些星系团再组成超星系,成为一个更高的层次。

第三种假说就是到目前为止许多科学家都比较赞同的“宇宙大爆炸”理论。这一观点是由美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加莫夫和弗里德曼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大约在200亿年以前,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天体的物质都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密度极大、温度高达100亿度的原始火球。这个时期的天空中,到处充满了辐射,恒星和星系并不存在。后来因为某种未知的原因,这个原始火球发生了大爆炸,组成火球的物质被喷发到四面八方,并逐渐冷却下来,密度也开始降低。爆炸发生2秒钟之后,质子和中子在100亿度的高温下产生了,随后的11分钟之内,自由中子衰变,进而形成了重元素的原子核。大约1万年以后,氢原子和氦原子产生。在这1万年的时间里,散落在空间中的物质开始在局部联合,这些物质凝聚成了星云、星系的恒星。大部分气体在星云的发展中变成了星体,因受星体引力的作用,其中一部分物质变成了星际介质。

此后,科学家建造了太空望远镜,并以“哈勃”命名,希望能够借它来确定哈勃常数。哈勃常数是以“哈勃”命名的宇宙膨胀率,多年以来成为宇宙中最为重要的数字。哈勃常数的物理意义就是星体互相抛离的速度和距离之比。常数数值越大,表示宇宙扩张到今天的大小所需的时间就越短,宇宙就越年轻。它与宇宙现在的年龄有关,不但涉及宇宙的过去,还将决定宇宙的未来。宇宙有一个开始,是否一定会有一个结束?宇宙产生于“无”,是否最后的归宿也是“无”呢?

从一开始,人们就围绕哈勃常数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按照哈勃本人测得的数值可以推算出宇宙的年龄约为20亿岁,但是地球就有40亿岁,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很显然,宇宙应该比在它其中的星球诞生得更早。科学家们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断地采用各种手段测算哈勃常数,并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但是人们从这些数值出发,推算出的宇宙年龄却是大相径庭的。

科学家们一方面围绕着哈勃常数展开喋喋不休的争论,而另一方面,科学家们对某些星体年龄的测定却更为准确。现阶段,天文学家们已经测知,银河系中一些最古老的星系的年龄约为160亿岁。按这样推测,大爆炸只能在160亿年以前发生,而根据科学家们最近用哈勃望远镜得到的一些观测结果分析,推算出宇宙的年龄约为120亿岁。这个结论证明:宇宙确实比存在于它其中的古老星系更年轻。

如果测算结果是正确的,那么只能说明原先的假设出现了错误,宇宙可能不是从爆炸中诞生的。宇宙的年纪这么“小”,再度让自己的身世在人们眼中变得神秘起来。

1999年9月,印度著名天文学家纳尔利卡尔等人对大爆炸理论发起挑战,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宇宙起源理论。他们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命名为“亚稳状态宇宙论”,这是纳尔利卡尔和另外3名科学家共同提出的新概念中最重要的观点。

他们认为,宇宙不是由一次大爆炸形成的,而是由若干次小规模爆炸共同形成的。这种新理论认为,宇宙在最初的时候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被称为“创物场”,而大爆炸理论所描述的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起点。在这个能量场中,接二连三的爆炸逐渐形成了宇宙的雏形。此后小规模的爆炸还在不断地发生,导致局部空间的膨胀,局部膨胀时快时慢,综合在一起便形成了整个宇宙范围的膨胀。

以前,人们认为宇宙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在空间上是无穷无尽的,是无限的。后来在观测中人们发现宇宙仍在膨胀,但速度却慢了下来,这就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宇宙有限观,这一观点几乎将宇宙无限的旧观念完全代替了。宇宙学家根据观测,推算宇宙在超空期中的一个小点上爆炸,先膨胀再收缩,到最后死亡消散,大约要经过800亿年。现在大约只过了160亿年,宇宙间的一切在以后的600亿年中将逐渐向中心一点集拢,当时空都到了尽头,宇宙也就不复存在了。就像超巨星在热核燃烧净尽,引力崩溃,所有物质瞬间向中心收缩,形成我们至今仍不可见的黑洞一样,成为存在而不可见的超物质,也许这就是宇宙死亡的模型。

寻找宇宙中心

从古至今,人们每天都能看见太阳东升西落,好像太阳在围绕地球运转,自然会产生地球位于宇宙中心的想法,后来这种观点被日心说所推翻,它认为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那么宇宙的中心到底是什么?地球、太阳、银河系还是其他河外星系,更或者宇宙根本就没有中心?其实很久以前就有人思考过这个问题,人们通过大量的观测工作记录了许多测量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形成了一些观点和看法,但到目前为止还未形成一个系统的具有说服力的学说。

figure_0020_0002

托勒密像

早在公元90~168年,古希腊学者托勒密就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地心宇宙体系。他在总结前人的观点和测量数据的基础上,特别是针对那时关于行星的观测结果,提出地球处在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这一说法。恒星均位于被称作“恒星天”的固体球壳上,其他的天体如太阳、月亮、五大行星等都沿各自的轨道绕行在地球周围,每颗行星都在一个小圆轨道上做匀速转动,人们将这些小圆轨道称为“本轮”。“本轮”的中心又在一个被称为“均轮”的大圆轨道上围绕地球匀速转动。这样,在以地球为中心的轨道上,“恒星天”和太阳、月亮、五大行星等各自做匀速运动。

就当时的科学状况而言,托勒密的地心说中许多内容是比较科学的。例如,托勒密在研究天体运动时,建立了新的几何学模型和坐标参考系。另外,他把恒星固定在被他称为“恒星天”的固体球壳上,俗称“水晶球”,至今人们还将这种假想的“天球”概念保留在天文观测上。但是托勒密的理论是错误的。

中世纪期间,欧洲教会就是利用这个错误来维持统治的,使西方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的错误历史延续了1400多年。在这段时期,教会总是宣传上帝居住的极乐天堂是最高天堂,“上帝选定的宇宙中心是地球”。教会把地心宇宙观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真理。

但是,教会的统治并不能阻止人们探寻真理的脚步。

从14世纪中期开始,随着人类不断扩大生产活动、发展经济,社会需求提高了,一种新的文化潮流在欧洲兴起。15世纪,航海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天文学的进步,为了正确导航,天文学家需要精确地观测和预报天体的位置,这时就发现采用托勒密理论计算出来的行星位置与实际偏差很大,因此他的理论显得非常不实用。

即使是这样,仍有一些人坚决地维护地心说理论,他们采取在“本轮”上再加“本轮”的方法来处理出现的偏差,若计算出来的行星位置仍与实际位置存在偏差时,就再加上一个本轮,以此类推进行下去直到不再有偏差存在为止。有时几颗行星的“本轮”数多达80多个,而且某颗行星究竟应该被加上多少个“本轮”才合理,谁也无法确认。天文学由此陷入了尴尬的局面。

公元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向传统的地心说提出了挑战,认为地球是一颗不断转动的普通行星,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其他的天体都围绕太阳运转。那么哥白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宇宙观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伟大的哥白尼于1473年2月19日诞生在波兰西部维斯杜拉河畔的托伦城。21岁时,哥白尼求学于欧洲最文明的国家,也就是当时文艺复兴的中心——意大利。

在意大利生活的10年当中,哥白尼深受当时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例如他曾拜访过达·芬奇这位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年长他20岁的画家兼科学家十分蔑视宗教神学,认为教会利用天堂来做买卖,而天堂全是虚构出来的。达·芬奇企图恢复一些古典哲学家的天文学说,主张宇宙的中心不是地球。和达·芬奇一样,意大利天文和数学家诺瓦拉也反对地心说,哥白尼经常和他在一起观测天象,探讨怎样改进“地心说”。当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也将哥白尼创立新的天文学说的热情和勇气激发出来了。

哥白尼仔细阅读了各种古罗马和古希腊的哲学著作后,初步提出了“地动”的思想。这个在今天看来十分古老的科学见解在当时却显得很新鲜。

回到波兰后,哥白尼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天文学研究工作上。经过数十年的辛勤工作,他终于创立了新的宇宙结构理论。哥白尼认为,巨大的天球并没有动,人们看到的天球的运动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只是因为地球在自转,所以人们产生了错觉,认为天球在动。他大胆指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只是绕着太阳在转,太阳才是宇宙的真正中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人又提出一种新的观点,认为太阳仅是太阳系的中心,银河系也有中心,它周围所有的恒星也都绕着银河系的中心旋转,但是宇宙是没有中心的,即不存在一个中心,让所有的星系围着它转。这种观点可用宇宙不断膨胀的理论加以解释。因为在三维空间内,宇宙的膨胀一般不发生,只有在四维空间内宇宙才有可能膨胀。四维空间不仅包括普通三维空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还包括时间。尽管描述四维空间的膨胀困难重重,但也许我们可以通过气球的膨胀来解释它。

假设宇宙是一个不断膨胀的气球,而星系遍布在气球表面的各个点上,我们人类就住在某个点上。此外还需要假设星系只能沿着表面移动而不能进入气球内部,或向外运动而不会离开气球的表面,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被描述为一个存在于二维空间的人。假如宇宙不断膨胀,即气球的表面不断地变大,那么表面上的每个点的距离就会越来越大。其中,若以某个人所在的某一点为定点,这个人将会看到其他所有的点都在后退,而且距离他越远的点,其退行速度越快。

现在,倘若我们要寻找气球表面上的点的退行起点,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它其实已经不在气球表面上的二维空间内了。由于气球的膨胀实际上是在三维空间内从内部的中心开始的,而我们所处的位置在二维空间上,所以我们无法将三维空间内的事物探测清楚。

同样的道理,三维空间内部不是宇宙膨胀的起点,而我们却只能在宇宙的三维空间内运动。在过去的某个时间,即宇宙开始膨胀的时候,或许是亿万年以前,虽然我们可以看到,可以从中获得有关的信息,而回到那个时候却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宇宙没有中心。

但这种观点同样无法解释所有的现象,宇宙到底有没有中心仍有待证明。

黑洞!黑洞!

为了研究太空中看不见的光线,美国宇航局研制发射了高能的天文观察系统。在其发回的X射线宇宙照片中,天文学家发现了最惊人的一幕:那些人们认为已经湮灭了的星体依然放射出比太阳这样的恒星体更为强烈的宇宙射线。这证明了长久以来人们的一个大胆设想:宇宙中确实存在着看不见的“黑洞”。

什么是黑洞呢?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从万有引力谈起。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认为,地球和宇宙间的一切天体,都具有强大的相互吸引力,它们能牢牢地吸引住附近的一切物体。比如地球的引力吸引着地表的物质使之不能随意地飞离地球;人们想要把人造卫星送上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至少要使发射的火箭有每秒钟8千米的速度。如若不然,因为地球的引力,人造卫星就会被拉回地面,我们称这个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如果我们要把一只飞船送到火星上去,也就是说要让飞船摆脱地球引力的控制,那么发射的火箭就要把速度提到每秒钟11千米,这个速度叫作第二宇宙速度,又被称为天体的表面脱离速度。不同天体的表面脱离速度也不同,这与质量关系密切。比如说,月球的质量比地球小,表面脱离速度就比地球的表面脱离速度小很多;而太阳的质量比地球大许多倍,表面脱离速度就会相应大许多。

那么,人们不禁又要问:有没有可能在宇宙中有这样一些天体,它们的表面脱离速度能超过每秒30万千米,比光速还要大?由于它自己的引力如此之大,以至于连它所发射的光都跑不出来?

1798年,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从牛顿力学出发,预言了宇宙中可能存在引力如此之大的大天体。他认为“宇宙中最明亮的天体,很可能我们根本就看不到它”。他大胆地假设说,如果有一个天体的密度或质量很大,达到了一个限度,这时它很可能是不可见的。因为光速也低于它的表面脱离速度,也就是说光无法离开它而最终到达我们这里。他的预测其实就是一种早期的黑洞理论。

近代以来,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越来越多的自然科学家从牛顿力学和广义相对论出发,得出了类似结论,纷纷预言“黑洞”的存在。依据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科学家得出,一个球形的天体,一旦它的质量超过太阳质量的2倍,就可能引发“引力崩溃”。也就是说,它可能会向自己的中心引力坍缩,成为一个体积无限小、质量无限大的质点。依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德国科学家史瓦西计算出了一个可能具备无穷大引力的天体半径。他进一步阐述说,一个天体一旦半径达到了这个大小,就很可能有无限大的引力,任何物质都不能从它那儿逃脱出来,只能被它吸引进去。即便光线速度极快,也“难逃噩运”。这个有能力把一切吸引住的地方,人们无法看到它,因而称之为黑洞。

当今科学家们更加确切地定义了黑洞,他们认为黑洞是广义相对论能够预言的一种特殊天体。这种天体具有一个封闭的边界称为“视界”,这是它最基本的特征。视界的封闭也是相对而言的,外界的物质和辐射可以进入视界,而视界内的一切都无法逃逸到外面去。更简单地说,黑洞不向外界发射和反射任何光线,人们就没办法“看到”它,这就是黑洞之所以“黑”的原因;同时任何东西一旦进入其中,就再也出不来了。黑洞似乎永远都处于饥饿的状态,是个填不饱的“无底洞”,有人形象地把它叫作“星坟”。

人们已不再质疑是否有黑洞,那么黑洞里面的情况如何呢?由于目前对黑洞还没有直接的观测依据,科学家们只能从理论上推测。假如有一位无畏的科学家驾驶飞船向黑洞飞去,他最先感到的是巨大的吸引力。他要是从窗口望出去,就会看到一个平底锅似的圆盘在周围星光衬托下很显眼。走得更近,远方似乎有“地平线”,发出X射线,那似乎深不见底的黑洞便是被这“地平线”包围着。光线在黑洞附近变形,成为一个光环。宇航员这时要返航已是不可能的了,双脚受到的巨大引力使得他向黑洞中心飞去。他如同坐在刑具台上,头和脚之间出现巨大的引力差,这巨大的引力差早在距“地平线”4800千米之外的地方就把他撕碎了。

科学家一直在寻找能说明黑洞存在的证据。黑洞本身是不能被直接观测到的,但它有相当大的引力场,这就会影响附近天体的运动。于是人们找到了间接观测黑洞的方法,那就是由附近天体的运动来推测黑洞的存在。如果有物质落向黑洞,当它接近但还没有到达视界时,就会围绕着黑洞外围做高速旋转,运动轨迹呈盘状或喇叭状,而且这些物质在高速旋转时会因摩擦而产生高温,同时释放出强大的高能X射线。人们用仪器是可以探测到X射线的,所以这类高能辐射也成为科学家们寻找黑洞的重要线索。根据这一点,天文学家开始在浩瀚的宇宙中细细搜寻。终于人们发现在天鹅座附近有奇特的强X射线源,这就是著名的“天鹅X-1射线源”,有一颗比太阳大20倍的亮星和它相互围绕着旋转。估计这个X射电源便是一个黑洞,而且这个黑洞大概拥有8倍太阳的质量。人们还估计,在一个名叫M87的椭圆星系的核心,很可能有一个质量巨大的黑洞,而它竟有90亿倍太阳的质量。

从这些结果出发,科学家们大胆地做了更深一步的设想。他们认为,在整个宇宙中,普遍存在着黑洞,而且组成宇宙的主要天体很有可能就是黑洞。他们还进一步预言,在银河系中心,很可能也存在着一个质量相当于500万个太阳质量的巨大黑洞。正是由于它巨大的引力,才将成千上万颗恒星吸引住,这些恒星和气体的运行速度极快,而且都围绕着银河系中心旋转,成为一个十分巨大的集合体,银河系由此而成。

那么,什么原因导致宇宙中黑洞的形成呢?有人认为,恒星到了它的晚年,耗尽全部的核燃料,由于自身引力发生坍缩。如果坍缩物质的质量比太阳质量大3倍,那么最终的坍缩产物就是黑洞。此类黑洞的质量一般不会很大,不超过太阳质量的50倍。另外有人还认为由于在星系或球状星团的中心部分密集分布了很多恒星,以至于星与星之间极易发生大规模的碰撞,导致超大质量天体的坍缩,质量超过太阳1亿倍的黑洞就这样形成了。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也许是在宇宙大爆炸时,产生了极为强大的力量,一些物质被如此强的力量挤压得非常紧密,于是产生了“原生黑洞”。

一旦证实了黑洞的普遍存在,那么宇宙不但神秘如同我们的想象,甚至神秘得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们知道宇宙仍处于不断的扩张中,这是宇宙大爆炸的结果,爆炸中心的宇宙核仍是一切物质的来源。宇宙是否会在宇宙核的物质变得很稀薄时停止扩张?是否会因为各天体的自身引力而导致收缩?相对论的回答是肯定的,黑洞的存在部分地证实了相对论的判断。也许宇宙不会消失在一个黑洞中,那么很可能会消失在几百万个黑洞中。因此,彻底地揭开黑洞之谜,还关系着人类对于宇宙归宿的追问。

旋转的地球

是什么力量驱使地球如此永不停息地运动——在围绕地轴自转的同时,又在一个椭圆形轨道上环绕太阳公转,带来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使人类及万物繁衍生息?

宇宙间的天体都在旋转,这是它们运动的一种基本形式,但要真正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地球和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因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产生与太阳系的形成密切相关。

天文学家认为,太阳系是由古代的原始星云形成的。原始星云是非常稀薄的大片气体云,因受到某种扰动影响,再加上引力的作用而向中心收缩。经过漫长的演化,中心部分物质的气温越来越高,密度也越来越大,最后达到了可以引发热核反应的程度,从而演变成了太阳。太阳周围的残余气体,慢慢形成了一个旋转的盘状气体层,经过收缩、碰撞等复杂的过程,在气体层中凝聚成固体颗粒、微行星、原始行星,最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太阳系天体。

大家知道,如果要测量物体直线运动的快慢,应该用速度来表示,但是如何来衡量物体旋转的状况呢?有一种办法就是用“角动量”。一个绕定点转动的物体,它的角动量就是质量乘以速度,再乘以该物体与定点的距离。物理学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角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一个转动的物体只要不受外力作用,它的角动量就不会因物体形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例如一个芭蕾舞演员,当他在旋转的时候突然把手臂收起来(质心与定点的距离变小),他的旋转速度就会自然而然地加快,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角动量不变。这一定律在地球自转速度的产生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figure_0025_0003

宇宙机构示意图

宇宙内有很多星系,地球仅仅是绕太阳旋转的一颗细小的行星,而太阳也只是银河系无数恒星中的一颗。

原始星云原本就带有角动量,在形成太阳系之后,它的角动量仍然不会损失,但已经进行了重新分布,各个星体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都从原始星云中得到了各自的角动量。由于角动量守恒,行星在收缩的过程中转速也将越来越快。地球也是这样,它获得的角动量主要分配在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地月系统的相互绕转以及地球的自转中。

我们很容易产生错觉,常常以为地球的运动是匀速运动,否则每一日的长短也会改变。物理学家牛顿就这样认为,他把宇宙天体的运动看成是上好发条的钟,认为它们的运行准确无误。实际上,地球的运动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且非常不稳定。有人研究“古生物钟”时发现,地球的自转速度逐年变慢。距今4.4亿年前的晚奥陶纪,地球公转一个周期需要412天;而到了4.2亿年前的中志留纪,每年只有400天;到了3.7亿年前的中泥盆纪,一年为398天;到了一亿年前的晚石炭纪,每年大约是385天;到了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每年是376天;而现在一年是365.25天。天体物理学的计算证明了地球的自转正在变慢。科学家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月球对地球潮汐作用的结果。

由于人类发明了石英钟,便可以更准确地测量和记录时间。通过一系列观测和研究发现,在一年内,地球自转存在着时快时慢的周期性变化:春季自转比较缓慢,秋季则加快。科学家认为,这种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与地球上大气和冰的季节性变化有关。另外,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如重元素下沉、轻元素上浮等,都会影响到地球的自转速度。

除此之外,地球公转也不是匀速运动。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最远点与最近点相差大约500万千米的距离。当地球由远日点向近日点运动,离太阳近的时候,受太阳引力的作用就会加强,速度也就变快。由近日点到远日点时则相反,地球的运行速度会减慢。

另外,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并不是垂直的,地轴也并不是稳定的,而是像陀螺一样在地球轨道面上作圆锥状旋转。地轴的两端也不是始终指向天空中的某一个方向,而是围绕着一点不规则地画圆。地轴指向的不规则,是地球运动所造成的。

由此可知,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包括了许多复杂的因素,并不只是简单的线速或角速运动。地球就像体衰的病人,一边时快时慢地围绕太阳运动,一边又颤颤巍巍地自转着。

地球还同太阳系一起围绕银河系运动,并随着银河系在宇宙中飞驰。地球在宇宙中运动不息,这种奔波可能在它形成时便开始了。

地球仍然在运动着,它的加速、减速与太阳、月亮以及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引力有关。那么,地球最初是怎么运动起来的呢?以后又将如何运动下去的呢?它的自转速度会一直慢下来吗?

也许有人会问,地球运动是否需要能量呢?能量又从何而来?假如地球运动不需要消耗能量的话,那么它是“永动机”吗?地球最初是如何开始运动的呢?是否存在所谓的第一推动力呢?这些问题现在都还没有答案。

第一推动力到现在为止只是一种推断。牛顿在发现了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之后,曾用他后半生的全部精力来研究和探索第一推动力。后来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上帝设计并塑造了这完美的宇宙运动机制,且给予了第一次动力,使它们运动起来。这显然与现代科学格格不入。而对于第一推动力的科学解释,还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的探索发现。

太阳末日

太阳是我们这个星系赖以生存的能量源泉。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的人类、动物和植物都无从生长,我们美丽的地球将会一片死寂。太阳如同烈焰,带给人类温暖和光明,从古至今都被视为至高无上的象征。太阳会有衰老死亡的一天吗?它的未来将会如何?

宇宙中,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其核心温度高达1500万~2000万K,每秒都有6亿多吨的氢聚变为氦,每4个氢原子核在这一过程中聚变为1个氦原子核,太阳也就因此向外辐射出一小部分的能量。地球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煤、石油等矿藏的形成,大气循环、海水蒸发、云雨生成等等,均源于太阳的活动。10亿年来,地球的温度变化很小,不超过20℃。这是太阳稳定活动的证据,这也为生命的孕育、演化打下良好基础。

太阳上的氢聚变反应至今为止已经历了几十亿年,从不间断。氢持续减少,氦不断产生,太阳的未来是怎样的呢?

figure_0027_0004

太阳的演变过程

恒星演化理论诠释了“主星序阶段”,即从恒星中心核内的氢开始燃烧直至全部生成氦。恒星在主星序阶段上称为“主序星”。各恒星体根据各自质量在主星序中存在的时间是不同的。天文学家爱丁顿发现,恒星体的质量与它为抗衡万有引力而产生的热量成正比;星体膨胀速度与产生热量成正比。产生的热量越多,星体膨胀速度越快,相应的留在主星序中的时间越短。太阳现在就处于主星序阶段,科学家计算,太阳最多有100亿年左右的时间停留在主星序阶段,至今为止它已有46亿年处于这一阶段了。大于太阳15倍质量的恒星只能在主星序阶段停留1000万年,相当于1/5太阳质量的恒星则可以存在长达10000亿年之久。

恒星漫长的青壮年期——主星序阶段一旦度过,进入老年期就会成为“红巨星”。在这个阶段,恒星将膨胀到大于本来10亿多倍的体积,因此被称为“巨星”。之所以被加上“红”,是由于随着恒星迅速膨胀,其外表面越来越远离中心,温度也随之降低,发出的光也愈发偏红。红巨星尽管温度降低,光度却增大,变得极其明亮。人类肉眼能看到的亮星,就有许多是红巨星。我们熟悉的即是猎户星座的“参宿四”,其直径为太阳直径的800倍,达11亿千米。若“参宿四”在太阳的位置发光,红光会遍及整个太阳系。“主序星”到“红巨星”的衰变过程,变化不仅是外在的,内核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氢核”成为“氦核”。氦核逐渐增大,氢燃烧层也不断向外扩展。

一旦形成红巨星,它便会发展到恒星演化的下一阶段——“白矮星”。外部区域迅速膨胀,氦核受反作用力向内收缩,其中的物质温度增高,内核温度最终将超过1亿度,引发氦聚变。氦核经过几百万年燃烧殆尽,而恒星的外壳混合物仍然以氢为主。这时恒星结构复杂了许多:氢混合物外壳下隐藏着一个氦层,还有一个碳球埋藏在内。这样,恒星体的核反应更加复杂,其内部温度上升,最终使其变为其他元素。红巨星外部与此同时也开始急剧地脉动振荡:恒星半径大小不定,稳定的主星序恒星变为多变的大火球。火球内部的核反应更加动荡,忽强忽弱。恒星内部核心的密度增大到每立方厘米10吨左右,此刻一颗白矮星便诞生在红巨星内部。

白矮星的特征是体积小、亮度低、质量大、密度高。例如天狼星伴星,体积类似地球,却差不多和太阳一样重!它的密度为每立方米1000万吨左右。由白矮星的半径和质量,算出其表面重力差不多是地球表面重力的1000万~10亿倍。任何物体在这样高的压力下都将毁灭,即使是原子也会被压碎;电子也将脱离原子轨道而自由运动。

由于没有热核反应来为单星系统提供能量,白矮星一边发光,温度一边降低。100亿年的漫长岁月过去后,白矮星将停止辐射而死亡,躯体会变成硬过钻石的巨大晶体——“黑矮星”,在宇宙中孤单地飘浮。

一些科学家们认为,几十亿年后,太阳会在快要灭亡时迅速膨胀,所有太阳系内的星体和星际物质都会被“吞噬”掉。到那时,太阳会剧烈地抖动,大量物质在脉动过程中被抛入星际空间,而太阳会失掉大部分的质量,其余部分则缩为白矮星。银河系中发现的大量变星表明,恒星死亡过程中脉动和质量的抛失极为普遍,一些变星每年能够抛出等于地球质量的大量物质。为了更好地了解包括太阳在内的恒星如何灭亡,可以研究这种质量的抛失。

一些科学家认为,虽然目前还不太清楚恒星的演化过程,但50亿年后,可以基本肯定太阳会成为红巨星。随之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会灭亡,地面温度将高于现在两至三倍,北温带夏季最高温度会达到100℃;而地球上的海洋也会蒸发成为一片沙漠。太阳大概会在红巨星阶段停留10亿年,光度会提高到今天的几十倍;体积也将会极大地膨胀,若从地面观察,会看见整个天空都是太阳。

当然“世界末日”距现在还很遥远,但因为提前几十亿年了解这样的“大结局”,人们不禁会疑惑:“生命的进化必将是一场悲剧,那其意义究竟为何呢?”

月亮背面

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仰望月亮,然而无论何时何地人们看到的总是月亮的同一面。为什么人们无法观察到月亮的另一面呢?原因在于月球绕轴自转的周期与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刚好相同,因此人们用肉眼始终只能观察到月球的半个球面。

地球的公转轨道面和月亮的公转轨道面存在一个交角,这就使月亮自转轴的南端和北端,每月轮流朝向地球,因而在地球上有时也能看到月亮两极以外的一小部分,占月亮表面的59%。那么其余的41%的月面(月亮的背面)呢?它始终背着地球,让人难窥其实。有人说,月亮的背面,也许有空气和水的存在,重力可能要比正面大一些;也有些人预言那里有一片既广阔、又明亮的环形山;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月亮正面的中央部分是最高地,而背面的中央部分则是一片“大海”——呈暗色的平原。

1959年1月2日,苏联发射的“月球1号”探测器在1月4日飞抵离月亮6000米的上空,并拍摄了一些照片传回地球。1959年10月4日,苏联又发射了“月球3号”。它于10月6日开始进入月球轨道飞行,7日6时30分,转到月亮背面大约7000米的高空。当时在地球上的人们看到的是“新月”景象,而在月亮上正是太阳照射其背面的白天,是照相的大好时机。就这样有史以来拍摄到的第一批月亮背面的照片公之于众。

月亮的背面也像正面一样,中央部分没有“海”,绝大部分是山区,其他地方虽有一些“海”,也都比较小。背面的颜色相较于正面稍红一些。

1966年美国“月球太空船”所拍摄的照片,使人们能够看清同美国西北部的圆丘相似的月面上那些大量错落、形状不一的圆丘。科学家认为,是月亮内部熔岩向月面鼓涌形成了这一月貌。

科学家对现代科学仪器观测的结果和宇航员带回的月亮岩石进行分析,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在月貌的形成过程中,火山活动和陨星撞击这两种自然力量都起了作用。在火山活动中形成了许多圆丘和较小的环形山,而那些大环形山则是陨星撞击月亮时造成的。

figure_0029_0005

月球表面

月球并非如我们所遥望的那般光滑无瑕,而是斑驳陆离、坑坑洼洼。

而随着科学家观测的深入,产生的有关月背的疑团却愈发复杂。第一件怪事是月球的最长半径和最短半径都在月背。月球半径最大处比平均半径长4千米,最小处比平均半径短5千米(月球半径的平均值通常被认为是1738千米)。

第二件怪事则是月球的正面集中了所有的月瘤。月瘤也叫月质量瘤,是月球表面重力比较大的地方。科学家们估计,在这些地方的月面以下有许多高密度物质。此外,月球上还有些地方重力分布小于平均值。令人不解的是,月瘤所在的正异常区和重力偏小的反异常区都在正面,而月背上却没有一处。

另外,月球“海洋”“湖”“沼”“湾”等凹陷结构占了月球正半球面积的一半,共有30余处这样的凹陷分布在月球上,但90%以上都集中在正面,完整的“海”只有两个是在月背上,不足背半球面积的10%,月背其余90%的面积都是由起伏不平的山地所组成,山地的分布结构呈现出几个巨大的同心圆,地形凹凸悬殊,剧起剧伏,而这种地势是正面所没有的。

人们不禁要问,月球正面与背面的这些差异是怎样形成的?自从看到了月球背面的“本来面目”,科学家们便对这一问题从各种角度展开了研究。经过长期的努力,科学界形成了几种不同的见解。

有人认为,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月球发生了“固体潮”,即月球地层也出现类似地球上的潮汐现象,结果就导致了正背面的差别。也有人认为,月球正背面的差异是由巨大的温差所造成的。当地球运转到太阳与月亮之间,月亮上便会发生日全食,此时月球正面的温度会急剧降低,因而形成巨大温差,反复的温度骤变引起了正背面的差别。

暗物质之谜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之前,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物质,也没有能量。约150亿年前,一个很小的点爆炸了,逐渐膨胀,形成了空间和时间,宇宙随之诞生,并经过膨胀、冷却演化至今,星系、地球、空气、水和生命便在这个不断膨胀的时空里逐渐形成。

figure_0030_0006

中微子

大爆炸使宇宙充满了中微子。以前曾认为中微子没有质量,新的实验结果证明:一个中微子的质量是一个电子质量的1/100000。这足以使得这些粒子在所有暗物质中占据很大的比例。

最近的天文观测和膨胀宇宙论研究表明,宇宙的密度可能由约70%的暗能、5%的发光和不发光物体、5%的热暗物质和20%的冷暗物质组成。也就是说,宇宙中竟有九成是看不见的暗物质,其中可能包含宇宙早期遗留至今的一种看不见的弱相互作用的重粒子——冷暗物质正是支持膨胀宇宙论的关键。

正因为宇宙中的暗能、暗物质至今尚未被发现,所以科学家们给我们留下了一系列关于宇宙中的暗物质问题的谜团。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是:宇宙中的暗物质究竟有多少?它们在宇宙中占有多大的比例?目前天文学家还无法确知。只是给出了一些估计的数字:在宇宙的总质量中,重子物质约占2%,也就是说,宇宙中可观测到的各种星际物质、星体、恒星、星团、星云、类星体、星系等的总和只占宇宙总质量的2%,98%的物质还没有直接观测到。在宇宙中非重子物质的暗物质当中,冷暗物质约占70%,热暗物质约占30%。

紧接着,下一个问题又来了:宇宙中存在的大量非重子物质的暗物质组成成分究竟是些什么粒子?它们的形成及运动规律又是怎样的呢?于是寻找暗物质,探求暗物质的性质就成了世界高能物理研究的热点之一,寻找的途径包括在超大型加速器上的实验,还包括在地下、地面和宇宙空间对宇宙线粒子的测量。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寻找暗物质的研究方面在国际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1972年高能所云南高山宇宙线观测站曾观测到一个奇特现象,即观察到一个从宇宙射线中来的能量大于3000亿电子伏特的粒子碰撞石墨中的粒子后,产生了3个带电粒子。分析表明,其中一个是负介子,一个是质子,还有一个是能量大于430亿电子伏特、寿命长于0.046纳秒的带电粒子。许多科学家认为若此事能被证实,它将肯定是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粒子,而这个新粒子就可能是暗物质的粒子。

1979年,科学家发现,在仙女座背景方向的温度比天空其他方向的要高,那里存在着巨大的未知质量。“失踪”的物质哪里去了呢?按照牛顿物理万有引力定律,星系中越往外的行星绕该星系中心的转动速度越慢。太阳系中的行星运转正是这样的。但已观测到有许多星系,其外边缘行星比中心附近行星绕转得更快。这说明除看得见的星系或星系团外,还有大量暗物隐藏在其中,它们像晕一样包围着星系和星系团。那么这些像晕一样的东西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呢?有人认为是X射线和星系际云,但它们远没有估算的暗物质那么多;也不是年老的恒星,如体积很小的中子星和白矮星,它们行将死亡时会抛出大量物质,但人类并未观测到。英国剑桥大学的物理学家霍金认为有可能是黑洞。还有不少科学家认为是“中微子”。并提出了暗物质的“中微子”模型。但研究这个模型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按此模型只有在超星系团周围才有晕,但实际上在星系周围也观测到晕;而且中微子是否有质量,科学实验也未最终确证。

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苏联的一些科学家提出了暗物质的“轴子”模型。按照这个模型,混沌伊始(宇宙爆炸后不久有一个混沌不分的时期),宇宙就如一坛重子和轴子混合交融的浓汤。后来重子由于辐射能量,慢慢地转移到团块中心去了,结果普通发光物质的核被冷子晕包围,形成了星系似的天体。这个模型简洁美妙,有人用计算机对这种模型进行了模拟演算,最终得到的宇宙演化图像与我们今天观测到的宇宙十分吻合。但这个模型毕竟是假想的产物,它能否成立,还需要更多的实验来验证。

从理论上说,冷暗物质粒子应该具有一种质量很重的中性稳定粒子,它不直接参与电磁相互作用,但可以参与弱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这种粒子肯定是超出标准模型的粒子,如果能在实验中直接观测到这种粒子,将是探讨物质微观世界结构和基本规律方面的重大突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参加了由意大利罗马大学牵头的意中DAMA合作组的冷暗物质粒子研究。为了避免各种信号干扰,意大利国家格朗萨索实验室建在一个高速公路穿过的山洞下,岩石厚度有1000米。中意科学家研制的100千克低本底碘化钠晶体阵列安装在意大利格朗萨索国家地下实验室,经过8年的实验,已经探测到这种物质粒子偶尔碰撞碘化钠晶体中的原子核时发出的微弱光线,已获得了这种信息的3个年调制变化周期,并据此推算出这种粒子很重,它的质量至少是质子的50倍。实验的初步结果提供了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种重粒子,即冷暗物质粒子的初步证据。

科学家们认为,这种粒子的存在将非常有力地支持暴胀宇宙论和超对称粒子模型,困扰天文学家70多年的谜团就能澄清,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宇宙学将会有突破性发展。但实验上要确认冷暗物质的存在及特性,尚需进一步的观测数据和可靠证据,我们期待着关于暗物质的一系列谜团早日揭开。

银河系的中心到底是什么

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毫无例外地把人类居住的地球看成是宇宙的中心,这就是有名的“地心说”。直到16世纪,哥白尼才提出了“日心说”向“地心说”挑战。经过长时间艰苦的努力,哥白尼的“日心说”才逐渐占了上风,取得了这场争论的胜利。“日心说”的主要贡献是把地球降为一颗普通行星,而把太阳作为宇宙中心天体。到18世纪,赫歇尔又进一步指出,太阳是银河系中心。到20世纪,卡普利批驳了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的说法,他把太阳流放到银河系的悬臂上,认为太阳离银河系中心有几万光年之遥。

figure_0032_0007

星际介质

在广袤的太空中,这些星际尘埃占了星系总质量的10%,剩下的空间中有足够的气体,形成200亿颗与太阳类似的恒星。这个尘埃和气体的混合物,就是星际介质。它一直在不断地翻腾,产生新的恒星并且吸收消亡恒星的剩余物质。消亡恒星返还的物质和它们形成时的物质有些微妙的不同。因此,星际介质的组成也在不断变化。

当太阳“离开银心”之后,谁坐镇银河系的中心就成了天文学家特别关注的大问题。因为,银心距离人类并不算太遥远,理应把它的“主人”搞清楚。但是,由于银心处充满了尘埃,对银心的观测并不容易,要想透过这层厚厚的面纱,看清银河系中心的真相,实在不容易。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观测银河系的手段也在不断改进,人们对银心的了解也在不断增加。这种方法主要是接收尘埃无法遮挡的红外线和射电源,然后再对之进行分析研究。就像医生测人体心电图一样,天文学家们从红外线和射电波送来的大量有用信息来观测银河系的内部结构。

最先接收到银心射电波的科学家是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詹斯基。

由于银心核球的红外线和射电波信号很强,詹斯基认为,它似乎不是一个简单的恒星密集核心,而很可能是质量极大的矮星群。1971年,英国天文学家提出了这样的假设:核球中心部有一个大质量的致密核,或许还是一个黑洞,其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100万倍。这种假设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如果核球中心真有一个黑洞,那么银心应有一个强大的射电源。于是,天文学家们开始了对银心射电源的探测。

20世纪8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探测到以每秒200千米的速度围绕银心运动的气体流,这种气体流离中心越远速度越慢,他们估计这是银心黑洞射电源的影响造成的。另一些美国天文学家也宣布探测到银心的射电源,这说明银心可能是一黑洞。

但这种说法遭到了苏联的天文学家的质疑,他们认为证明银心是黑洞的证据不足,并提出了另一种假设:银心可能是恒星的诞生地,因为其中心有大量的分子云,总质量为太阳质量的10万倍,温度为200K~300K。

由于天文学家对于银心是否为黑洞的问题争论不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天文学家海尔斯提出了一个假设,即一对质量与太阳相当的双星从黑洞旁掠过时,其中一颗被黑洞吸进后,另一颗则以极高速度被抛射出去。这个判据得到了天文学家们的认同。但经过计算,根据掠过黑洞表面的距离,这样的机会并不大。海尔斯的判据虽不能最终解决问题,但不失为一条探测的路子。然而,要最终搞清楚银心的构成大概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UFO解密

长久以来,人们都自以为人类才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可是UFO的出现使人类开始重新考虑并关注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问题,以及这些生命是否与地球、人类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关于神秘的UFO的故事不断充斥在各种杂志、报刊和影视中,那么UFO是不是外星人的交通工具呢?它真的是天外来客吗?

UFO是英文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的缩写,中文意思为“不明飞行物”,它主要是指出现在地面附近或天空中的一种奇异的光或物体,也称“飞碟”。这个缩写最早是在美国1947年6月24日出现飞碟时由一名记者在报纸上使用的,一直沿用至今。

最早记载不明飞行物出现的时间是在1878年1月,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圆形物体。当地农民J.马丁发现这一圆形物体后,这条新闻同时登载在150家美国报纸上。1947年6月24日,美国爱达荷州的企业家肯尼斯·阿诺德驾驶私人飞机飞经华盛顿时,发现雷尼尔山附近出现了9个以一种奇特的跳跃方式在空中高速前进的圆形物体。它们就像一种类似鸢形的闪光物,更像是碟盘一类的器具。这些物体以大约2000千米/小时的速度疾飞而过,转眼就在天空中消失了……美国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报道了这一事件,世界性的飞碟热被引发,“飞碟”的名称由于十分形象、贴切而开始流传。

随着UFO目击事件的日益增多,人类也尝试着想与之较量一番,但是在几次的较量中都以人类的失败而结束。1956年10月8日,一个UFO出现在日本冲绳岛附近,适逢附近正在实弹演习的一架西方盟国的战斗机飞过,机警的战斗机炮手马上向它开炮。结果炮弹爆炸后,“先下手为强”的战斗机碎成残片,机毁人亡,而被攻击的UFO却安然无恙。1996年8月的一天,美国西部某导弹基地附近也出现了一架长期滞留的UFO。自作聪明的人类在对它拍完录像之后,立即启动基地几乎所有的导弹发射装置来攻击它。奇怪的现象又一次发生了,基地所有的装置在同一时刻瘫痪,而UFO依然安然无恙。特别是一束神奇的射线击中了一套最先进的导弹发射装置,使它在顷刻间“熔为一堆废铁”!科学家们闻讯赶来,一致认为可能是一种高脉冲的东西把这套先进的装置“化”为废铁的。

几次“以卵击石”的事件造成了巨大损失之后,专门研究UFO的科学家们开始对“妄自尊大”的人们提出忠告:“与UFO相遇时,‘先下手为强’是绝对不可取的;因为与UFO相比,人类的飞机与炮弹就像一个与坦克较量的弹弓。除了无谓的牺牲外,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静观其变。”

然而,人类并没有停止对UFO的研究。1967年,由美国政府授权、美国空军协助,以哥诺兰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爱德华·U.康顿博士为首,组成了歌诺兰大学调查委员会。他们全面分析鉴别了1948年以来美国空军搜集到的12618起UFO报告。整整18个月以后,他们的研究结果被整理成了一份名为《不明飞行物体的科学研究》(亦称《蓝皮书计划》)。这份共有2400页、重达4.5千克的报告认为,由于UFO对国家安全并无具体威胁,所以不应再重视UFO的研究了。英国国防部同期也开展了同样性质的研究,他们调查研究了1967~1972年间英国境内的1631起UFO事件,认为除了极少数“未能查实”的不明飞行物以外,绝大部分只是高空气球、飞行器碎片、大气现象和飞机等物质。

罗勃·D.巴利先生是美国“20世纪UFO研究会”的主席,也是研究UFO的权威人士。据他所知,美国军方目前掌握着一架1962年坠毁在美国墨西哥州某空军基地的UFO的最详尽的资料。这个UFO有16.8米的直径,它的主要原料是一种地球上找不到的金属,外形是典型的碟状飞船。飞碟的飞行速度在着陆时达到144千米/小时,但它的着陆装置未放下来。各种专家对写有文字内容的飞碟碎片进行了分析鉴定,但仍破解不了其中的奥秘。

按照巴利先生的说法,UFO显然真实存在,但事情却另有蹊跷。2001年3月10日,美国中情局首次大规模解密了859份秘密情报文件。这批从1947~1991年的内容五花八门的秘密文件,包括了美国中情局从20世纪40年代末一直到现在对UFO现象展开的研究。这50年来的研究结果让人瞠目结舌:UFO的存在并没有确凿证据,换句话说,也许根本就没有UFO!

以美国侦察部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家海恩斯将20世纪90年代美国中情局所有关于UFO的秘密内参全部翻阅后,得出的结论是:在1950~1960年间,所谓的UFO超过半数都是美军人员驾驶的侦察飞机。

他认为美国一直在撒一个弥天大谎!海恩斯主要由两个方面确定和推测美国政府的行为:一是当时苏联对美国领空的入侵造成了美国民众的恐慌,美政府假借UFO可以安抚民众;二是因为美国当时的SR-71和A-12是最机密的情报收集机,但它们总是在飞临敌方上空时受到致命的威胁。所以中情局就以UFO这枚“烟幕弹”来为其护航,这样就会麻痹被侦察国的防空警报系统,从而改变原来的被动状况,同时达到浑水摸鱼的效果。

根据中情局的一些解密文件和海恩斯的研究,许多人认为:苏联政府在早期曾经创造了UFO现象,目的就是为了引起美国社会混乱。但是这种想法反而被美国政府所利用,制造了后期的UFO现象,并指望UFO能够遮掩政府进行的绝密间谍飞机的实验,但到目前为止,这种说法仍缺乏足够的证据。

无论UFO是否存在,全世界仍有约1/3的国家还在对不明飞行物进行持续的研究工作。美国的一些理工大学甚至还把对这种不明飞行物进行分析与讨论正式列入了博士论文的选题。

神奇的麦田怪圈

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威尔特郡的农民在成熟的玉米和小麦地里收割庄稼的时候,发现许多庄稼遭到了破坏。从高处看,很多庄稼倒伏,并呈现出有规则的和对称的圆圈现象。

经新闻媒体报道后,英国的麦田怪圈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到威尔特郡考察观光的游人络绎不绝。但是,因为这种奇观仅仅在收获季节前的几周内出现,而且是在尚未收获的田地里,所以并不是每一个到威尔特郡的人都能看到这种奇观。

科学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猜测,可能是一股小的台风导致了这一奇观。但后来却出现了包括三角形在内的其他几何图案,而小旋风的涡旋只能形成圆圈,因此,这个谜团又笼罩上了一层迷雾。这个据说容易出现外星人削平庄稼的地方竟然成了旅游热点,农田主也趁机向来参观的游客收取费用,发了一笔小财。但是这种奇异的现象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热衷于此的人对此仍然好奇不已。此后不久,在英国汉普郡的Chilbolton天文台附近的麦田里,人们再次发现了两个图案。其中之一是一个如同电影里常常虚拟的外星人形象的脸形,另一个是人类1974年11月向M13球状星云发射的信息修改后的图案。

自此以后,每年都有麦田怪圈在世界各地被发现,并且地域逐年扩大,形状逐年复杂,数量也逐年增多。

2000年6月24日,一家名为“公众”的俄罗斯电视台播放了一组画面,显示发生在俄罗斯南部斯塔夫洛波尔地区的一块成熟的大麦田里的四个有规则的对称的圆圈,似乎有人以顺时针的方向把圆圈中的庄稼削平。这4个圆圈中最大的直径长达20米,其余3个的直径分别为3~5米。另外,人们发现一个深20厘米的土洞,位于最大的圆圈的中心处,洞面光滑。

安全官员排除了是人力所为的可能,但是在现场也没有发现任何化学物质和辐射现象。这样,他们就猜测这个麦田怪圈是外星人造成的,而且推测“他们可能使用了与人类不同的起飞和着陆原理”。而当地的一些居民也声称,他们曾经看见了所谓的外星人降落。据说这些外星人从降落到重新起飞离去只用了几秒钟时间,那么,外星人制造的那个深20厘米的土洞又是干什么用的呢?“公众”电视台将此解释为这是外星人用来“土壤取样”的。

这些麦田怪圈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这成了世界各国科学家和相关媒体关注的话题,并提出了各种推断和假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认为是大自然的杰作,一种则说是外星人所为。

支持前种说法的大都是考古学家、气象学家、物理学家、地质学家、动物学家和农学家等等。

一些考古学家认为,可能在怪圈生成的地下埋藏有石器时代的圆形巨石建筑,或是青铜器时代的埋葬品呈圆形分布。这些地下的埋葬品和建筑可能影响到土壤结构,因而农作物也作出特定的反应。气象学家则提出,大量尘埃包含在陆地上生成的小型龙卷风中,在风的作用下,尘埃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静电荷。神秘的怪圈就是在带有静电荷的小型龙卷风的作用下产生的。一些地质学家提出了“球形闪电说”,认为球形闪电和其他因素即“等离子体旋流”共同形成了怪圈,此外,太阳表面黑子活动增强亦与怪圈有一定关系。日本科学家声称,根据“球形闪电说”,他们在实验室里利用球形闪电设备已成功地模拟了怪圈现象。还有一些地质学家认为由地球核心发出的大地射线导致了怪圈这一奇怪现象。植物会因这种射线发生有规则的倒伏,动物和人也会因此而得病。动物学家则提出,动物发情求偶的季节一般在5~7月,雄性动物围绕雌性动物打圈,从而制造出怪圈。那些有在田间做窝习性的动物如刺猬和一些鸟类也可能有类似的创作。农学家则称,田地之所以出现怪圈地,是因为其土壤成分不一。霉菌病变及施肥分布的不均都有可能使农作物发生某种形状的倒伏,让人们误以为是一种奇异的现象。

除以上说法外,仍有许多人坚持认为:这些出现在各地的麦田怪圈是天外来客——外星人留下的。当他们乘坐飞碟光临地球时,飞碟刚好降落在麦田上,旋转的强烈气流造成了一个个怪圈。

正当持这两种不同论调的人们争论不休时,1990年,8个法国青年向世界宣布:所谓的怪圈不是什么大自然的创作,而纯属某些人的恶作剧行为。

figure_0036_0008

麦田呈现出巨大的规则和对称的圆圈

这一年的夏天,8名法国青年出于对自然的热衷慕名来到英国,对麦田怪圈进行科学考察。在多次出现怪圈的麦田附近的山丘上,他们架设了高清晰度的夜视仪及敏感度很高的红外摄像机。7月24日,在发现麦田里出现了10个怪圈、3条直线之后,他们随即观看录像带,结果发现其中有一些模糊的影像。经分析,确认这些模糊的痕迹是人体物质的热辐射留下的。第二天夜里,摄像机里又出现了6个不太清晰的影像。1991年9月,英国名叫多格·鲍尔和戴维·柯莱的两名男子向公众宣布,是他们制造了麦田怪圈。利用一根弹簧、两块木板以及一个将其固定在棒球罩上的古怪器具,就可以制造这样的怪圈。研究怪圈的英国专家德尔加多闻讯后承认自己上当受骗,并指责这是十分肮脏的把戏。

麦田怪圈真的是某些人的恶作剧吗?但为什么所有怪圈的周围都没有留下任何人的足迹?一些人也曾守候在麦田边,希望当场捉住这些恶作剧者,但至今却什么也没有发现,而怪圈却不断地出现。由此看来,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怪圈的神秘恶作剧者到底是谁呢?

外星人谜团

外星人在驾驶飞碟飞行于地球上空或者到地球上时,免不了发生事故,因而有些飞碟的残骸以及外星人的尸体,甚至是活外星人就落到了地球上。

1950年,美国在新墨西哥州回收了几具外星人尸体。这是人类首次有记载的发现外星人尸体的事件。这年年底,在该州的一个空军基地,曾降落了一个不明飞行物。两三辆吉普车迅速朝那个不明飞行物驶去,那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圆状飞碟。飞碟里走出一个乘员,上了一个军官的吉普车,接着就开往了该基地的指挥部。这些乘员在指挥部待了约一个小时就回到了飞碟上,不久飞碟垂直起飞离开了地球。这显然是一次面对面的直接接触,但是没有人出来证实这件事。直到40余年后,即1989年11月末,才有一位科学家出来承认此事。这位科学家曾参与外星人的尸体处理工作。他说,有4具外星人的尸体一直保存在俄亥俄州的空军基地里。当时在任的杜鲁门总统曾下令所有相关人员严守这一机密,并同意对外星人的尸体进行研究。

透露这条消息的科学家是斯通·弗里德曼,当年他直接参加了对外星宇宙飞船残骸及外星人尸体的处理工作。据他讲,这4个外星人个头很小,呈深灰色的皮肤满是皱纹,但头和眼睛都很大。他们的耳朵和鼻子深陷于脸内部,从手肘到手腕的那截手臂特别短。很明显,外星人与人类长得很不一样,看起来也很恐怖。

此后,美国又发现和收到了数具外星人尸体。1953年夏,在美国亚那桑利上空一个飞碟发生了故障,其中一部分碟体甚至陷在沙子里。美国军方派人赶到时,发现里面有5个外星人。这几个人和地球人长得比较像,只是胳膊特长,而且每只手只有4个手指,指间还有连接物,看起来像青蛙的蹼。其中一个还活着,但伤得很重,不久就死了。

另一艘坠毁于1962年的飞碟直径有17米,由一种在地球上找不到的金属制成。在飞碟残骸里发现两个类人的生命体,身体比地球人矮,只有1米左右,但头比地球人的头大,鼻子只有小小的突起,嘴唇很薄,还有一对没有耳郭的小耳朵。

外星人的尸体在世界其他许多地方也被发现过。1950年,有一个飞碟坠毁于阿根廷荒无人烟的潘帕斯草原。这个飞碟的圆盘高约4米、直径约为10米、座舱高约2米,有舷窗,表面光亮严整。这个飞碟正好被驱车经过的建筑师塔博博士发现了。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停车走近物体。他从圆形物体的舷窗往内看,发现舱内有4张座椅。其中3张各坐着一个小矮人,他们一动也不动,显然已经死了。这些小矮人长得与地球人差别不大,有鼻子、眼睛和嘴巴,头发呈棕色,长短适中,皮肤黝黑,穿一身铝灰色的服装。只是第四张座椅空着。

第二天,等到他与朋友们再来看时,地上只留下了一堆灰烬,温度很高,站在旁边也能感觉到。他的一个朋友抓起了一把灰,手立刻就变紫了。后来,塔博博士患上了一种非常怪的疾病,连续发高烧,好几个月不退,皮肤破裂,像老树皮一样,成了不治之症。

这3个外星人的尸体被人们发现却未能回收到。于是就有人推测,可能第四张座椅上的那个外星人当时还活着,为了不让自己和飞碟落入地球人之手,就把飞碟和3个外星人的尸体悉数烧掉了。

苏联科学家杜朗诺克博士在南斯拉夫宣布:苏联一支科学探险考察队于1987年11月在戈壁沙漠中发现了飞碟。当时,它的一部分已埋在沙堆中,直径有22.78米。让人吃惊的是,这次发现的外星人尸体达14具之多,而且都没有腐烂,可能是沙漠中气候干燥的缘故。

法国巴黎的UFO报告真实性科学协会主席狄盖瓦,曾经在喜马拉雅山峰的冰雪中发现一个飞碟残骸和6个外星人的遗体。当时法国政府大力支持他们回收外星人遗体和飞碟残骸的工作,回收工作持续了数月才结束。从回收的外星人遗体看,它们身材矮小,只有1米左右,四肢瘦弱,但头和眼睛都比地球人大很多。他们还收集到许多金属残片,大的有2~3平方米,而这些金属在地球上仍没有找到。

在这一回收过程中,他们还找到了一些动物,如马、牛、狗、鱼,甚至还有一头大象和几百个鸟蛋。这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由于这些残骸都是被冰雪封冻起来的,因此很难断定其失事的时间,可能是几年前,也可能是在几千年甚至上万年前。

由此似乎可以判断,外星人的存在是确定无疑的,然而他们到底来自何方呢?据参加解剖的人说,外星人的肺与地球人是一样的,由此断定,他们的“家乡”也是一个氮气多于氧气的地方。哪个星球有这种条件呢?目前尚未找到答案。

太阳系地外生命探疑

地球是幸运地拥有生命的唯一天体吗?人类是孤独的吗?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是否还有同样具有生命的天体?

自从人们知道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就开始猜测有地外文明的存在,也创造出了关于外星生命的神话传说。

随着现代天文学、生物学、无线电技术和航天技术的日益发展,更多的人开始接受这样的观点:宇宙中的天体数目如此庞大,其中不可能没有适合生命生存的另一个天体,不可能没有与我们地球人相似的、有智慧的、能创造自己文明的生物存在;甚至很有可能有些球外生物创造出的文明比我们地球上的人类文明更为先进、更为优秀。对地球外文明的研究早已不是人们所传说的神话故事,而成为一门严肃的科学。

人类对地外生命的研究由来已久,离地球较近的月球首先进入了人类的视野。早年有人猜想月球很可能是一个空心体,里面居住着外星人。其主要理论依据是因为当年阿波罗登月飞船在月球上登陆的时候,指令舱中的记录仪记录到的持续震荡波长达15分钟,这一结果使科学家感到极为惊异。有学者认为,如果月球是实心体,那么在碰击后产生的震荡波不会回荡这么长时间,至多维持5分钟。由此,便出现了月球可能是空心体的设想。但在仔细研究月岩标本后,科学家发现其中金属含量较高,而且其中的亲氧金属如铁等并没有被氧化。据此有人居然得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月球很可能是一个空心体,而且是外星人人工制造的。也有了诸如月球的内部可能是一个奇特的生态系统,也许居住着一些比人类更文明的“月球人”,那里可能是外星生命为了监视地球而设置的一个巨大的航天站等各种奇思妙想。但是这种种设想都被无情的事实推翻了,一切不过是人类依据科学观测所做出的主观猜想,也可以认为是半真半假的神话故事。

而在19世纪30年代,曾出现过一个“月亮骗局”的故事,影响极大,轰动一时。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835年8月,美国新创办了《纽约太阳报》,该报为吸引读者和打开销路、扩大销量,便诚邀英国作家洛克为自己撰稿。当时英国天文学家约翰·赫歇耳正前往非洲南部的开普敦去观测研究南天星空。洛克便选中了这件事,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杜撰出了一个神奇而又引人入胜的月亮的理性生物的故事。他在故事中说,赫歇耳的望远镜在不久以前已能分辨出月球表面有约18英寸,即大小约45厘米的物体。用这样高分辨率的望远镜,他看见了月亮上有鲜花和紫松等树木,也有一个碧波千里的湖泊,还有一些类似野牛、齿鲸等动物的大型动物。他还惊讶地看到了一种长有翅膀并且外貌有些像人的动物。文章这样写道:“他们的姿势看上去充满了热情而且很有力度,因此我们推论这种生物是有理性的。”结果许多人对这一重大新闻深信不疑,人们奔走相告,该报一度成为当时最畅销的报纸。

figure_0039_0009

通过登月探测,基本排除了月球存在生命的可能。

天文学家们很快把这个骗局拆穿了。科学证明,如果要把月面上45厘米大小的物体分辨出来,光学望远镜的口径至少需要570米那么大,这么大的望远镜到今天人们仍没有能力造出来。同时,当时虽然还没有一位天文学家登上月球亲眼看见月球的样子,但由地面天文观测分析也能推知,月球上没有水,也没有大气,是一个死气沉沉的荒凉世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外生命的研究也变得更加科学。为了寻找地外生命,科学家们首先研究了地球人的进化过程。他们认为:地球人虽是“万物之灵”,具有很高智慧,但起源也和地球上的动植物一样,是从地球上进化出来的。换言之,地球上的碳、氢、氧、氮等元素,先是发生了长期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后来又经历了复杂而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最后才演化出了人类。科学实验也已经证明,人类生命的化学基础是蛋白质和核酸,而蛋白质又是由各种氨基酸构成的,氨基酸则是由复杂的有机分子组成的。在宇宙中,不仅碳、氢、氧、氮等元素广泛存在,而且在温度极低的星际空间也发现了几十种复杂的有机分子,在许多陨石中甚至还找到了十几种重要的氨基酸的存在。这就可以认定,只要地球外的星球环境适于生命体的存在,那么就很可能会发生大量的有机体演化。

当然,如果以我们地球生命的形成、演化历史作为标准,还需要很多条件才能从氨基酸逐渐演化成生命。如合适的温度、足够厚的大气层的保护、水的存在、液态的氨或甲烷的存在、足够长时间而且较为稳定的光和热。

在宇宙中,地球只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行星,但对于人类来说,它是我们生命的摇篮,是最重要也是最熟悉的天体。地球是如此适合我们人类生活,有充足的水,空气中富含氧气,温度不冷不热,这与它距离太阳的位置等条件有关系。譬如水星和金星是离太阳最近的两颗行星,水星的白天热得如火,夜晚却冷得比冰还凉;厚厚的金星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温室效应很明显,导致环境极为恶劣,任何生物根本就生存不下去。火星在地球轨道以外,虽说距离太阳并不是很远,但比起地球来,不但气候极其寒冷,而且根本没有水,生物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可能生存下去。土星和木星上没有任何生命存在,这一点十几年前宇宙飞船的空间探测就已证实了。位于太阳系边远空域的3颗大星是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科学家们通过空间探测以及各种地面观测知道,它们同样不具备适宜智慧生命生存的环境。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太阳系探测结果都表明,太阳系中的行星中只有地球是适于像人类这种智慧生命生存繁衍的星球。

不过一些科学家,尤其是化学家认为,生命可能不需要以碳和水为基础。在高温情况下,生命的化学基础有可能是硅。另一种有理性的生命不一定有物质外壳,其存在形式可能是以能的形式。

由此看来,太阳系中是否存在有生命的星球,至今仍无定论。不过,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探索太空的足迹将会出现在更多的星球上,到那时这个问题一定会大白于天下。 wR4JJ173QLHnHkNdiLjh+thNlCXTQATtjNeQOi8FNdn6c9mMRktckAev2bU/iID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