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计篇

导读

本篇一开始就揭示了战争的性质、意义和重要作用:“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全面探讨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五事”“七计”,并阐述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道理。

原文

孙子曰:兵者 [1] ,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 [2] ,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3]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 [4] ,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5]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6]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7]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8]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 [9] ,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 [10] ,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 [11] ,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12]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13]

【注释】

[1]兵:原指兵器。这里指战争。[2]经之以五事:指从道、天、地、将、法这五个方面对制胜的条件和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经,度量、衡量。[3]校(jiào)之以计而索其情:衡量敌对双方的各种条件,从中探求战争胜负的情形。校,通“较”,衡量、比较。计,指下文“主孰有道”等“七计”。[4]令民与上同意:使民众与国君的意志相一致。[5]阴阳:指昼夜、晴雨等天时气象的变化。寒暑:指寒冷、炎热等气温的波动。时制:指四季时令的更替。[6]远近、险易、广狭、死生:指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阻或平坦、作战场地的宽阔或狭窄、地形是否有利于攻守进退。[7]智、信、仁、勇、严:指将帅的才能智谋、赏罚有信、爱护部属、勇敢果断、纪律严明等条件。[8]曲制:指有关军队组织编制等方面的制度。官道:指有关各级将官的职责区分、统辖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主用:指有关各种军需物资后勤保障的制度。主,掌管。用,物资费用。[9]闻:知道、了解。[10]将听吾计:有两种解释,一说“将”是“听”的助动词,表示假设;一说“将”指将领。这里取第一种解释。[11]计利以听:指有利的计策已经被采纳。计,这里指战争决策。以,同“已”。听,听从、采纳。[12]佐:辅助。[13]因利而制权:根据利害得失而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figure_0015_0003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生死存亡,是不可以不详加考察和研究的。

所以,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研究,从计谋上加以衡量,并从中探求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道,是使民众与君主的意志相一致,所以可以使民众与国君一同赴死,一同相养相生,而不会畏惧危险。天,是指阴阳、寒暑、四时的更替变化。地,是指征战路途的远近,地形的险阻与平坦,作战场地的广阔与狭窄以及哪里是死地、哪里是生地等。将,是指将帅是否足智多谋,是否赏罚有信,是否爱护部属,是否勇敢果断,是否军纪严明。法,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各级将官的职责区分、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等制度规定。凡属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领们没有不知道的。只有充分地了解,才能获胜;否则,就不能取胜。

所以,要从以下七个方面对敌我双方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从中探求战争胜负的情形,包括:哪一方的君主更正义?哪一方的将领更有才能?哪一方占据了更多的天时地利条件?哪一方的法令能够更加切实地贯彻执行?哪一方的兵力更为强大?哪一方的士卒更加训练有素?哪一方的赏罚更加公正严明?我们根据这些,就可以推知谁胜谁负了。

如果能听从我的计谋,用兵就一定能够胜利,我就留在这里;如果不能听从我的计谋,用兵就必定会失败,我就离开这里。

有利的计策已经被采纳,还要设法造势,以辅助作战的进行。所谓“势”,就是根据对敌我双方利害得失的把握而掌握主动权。

原文

兵者,诡道也 [1] 。故能而示之不能 [2] ,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 [3] ,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 [4] ,卑而骄之 [5] ,佚而劳之 [6] ,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 [7] ,不可先传也 [8]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 [9] ,得算多也 [10] ;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11]

【注释】

[1]兵者,诡道也: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谲变的行为。诡,诡诈、奇诡。[2]能而示之不能:意即能打却故意装作不能打,能守却故意装作不能守。示,显示、假装。[3]近而示之远:本来要从近处进攻,故意装作要从远处进攻。[4]怒而挠之:意即对于暴躁易怒的敌将,要用挑逗的办法激怒他,使其失去理智,轻举妄动。挠,挑逗。[5]卑而骄之:意即对于鄙视我方的敌人,应设法使其变得骄傲自大,然后伺机将其击破。[6]佚而劳之:意即对于休整充分的敌人,要设法使其疲劳。佚,通“逸”。[7]胜:奥妙。[8]不可先传:指不可事先进行传授,意即只能在战争中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9]庙算:古时候出师作战之前,一般要在庙堂里举行会议,商议谋划作战方略,分析战争的利害得失,预测战争胜负,这就叫作“庙算”。[10]得算多:指具备很多取胜的条件。算,计数用的筹码,这里引申指获胜的条件。[11]胜负见矣:胜负的结果显而易见。见,通“现”,显现。

figure_0017_0004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译文】

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之术。所以,能打却装作不能打;能攻而装作不能攻;要打近处,却装作要在远处行动;要打远处,却装作要在近处行动。敌人贪利,就用利引诱它;敌人混乱,就乘机攻击它;敌人实力雄厚,就要注意防备它;敌人实力强劲,就暂时避开它的锋芒;敌人冲动易怒,就要设法骚扰激怒它;敌人鄙视我方,就要设法使其变得骄傲自大;敌人休整充分,就要设法使它疲困;敌人内部团结,就要设法离间它;要在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发动攻击,要在它意料不到的时候采取行动。这是兵家取胜的奥妙所在,(其中的深意必须在实践中方能体会)是无法事先传授的。

figure_0017_0005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凡是在开战之前就预计能够取胜的,是因为筹划周密,取胜条件多;开战之前就预计不能取胜的,是因为筹划不周,取胜条件少。筹划周密、条件具备就能取胜,筹划不周、条件缺乏就不能取胜,更何况根本不筹划、没有任何胜利条件呢?我们依据这些来观察,胜负的结果也就很明显了。

figure_0018_0006

用实谋略

南唐灭亡的教训

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一定要重视战争,避免在战争中失利,否则就会使国家灭亡。南唐灭亡的史实,就充分说明了这点。

五代十国时,十国之一的南唐是建立在富庶的长江中下游地带的小朝廷。据史书记载,南唐烈祖李昪建立南唐,即位后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由于地理条件优越,环境比较安定,南唐吸收了不少从北方流亡过来的劳力,使这里经济迅速地发展起来,出现了当时少有的繁荣气象。

figure_0019_0007
后周太祖郭威像。

此时,在北方,后汉大将郭威起兵推翻后汉的统治,建立了后周。郭威文武双全,他招贤纳士,革除弊政,减少赋税,终生保持节俭。经过郭威的精心治理,后周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实现了国富民强。

郭威死后,他的养子郭荣即位。郭荣本姓柴,父亲柴守礼是周太祖郭威妻子的哥哥,后来由于家道中落,投靠姑父郭威,遂改名为郭荣,他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周世宗。郭荣即位后,进行一系列政治改革,取得很大成效,史称“周世宗英毅雄杰,以衰乱之世,区区五六年间,威武之声,震慑夷夏,可谓一时贤主”。

刚继位时,郭荣就立下了三十年的宏志:“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他虽然在即位五年以后就患病辞世,但在这短短五年的时间里,后周已经成为当时最为强盛的国家,为后来北宋的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五代十国动荡的社会局面和频繁的朝代更迭中,郭荣认识到要想维持国家长期的繁荣稳定,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是不行的。于是他进一步整顿军队,对作战时贪生怕死的将领加以惩处,建立了一支精锐的禁军,为此后的南征北战创造了条件。

随着后周军力的增强,郭荣开始不断兼并各国土地,为实现统一全国的大业而努力。

在向西攻取了后蜀统治下的秦(今甘肃天水)、成(今甘肃成县)、阶(今甘肃武都东)、凤(今陕西凤县东)四州之后,郭荣立即将兵锋指向了南唐。

figure_0020_0008
南唐中主李璟终日饮酒作词。

南唐虽然地富民丰,但南唐中主李璟却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他才华出众,应该说是一个优秀的文学家,但在治理朝政方面显然是碌碌无为的。他的周围经常聚集着一批文人,这些人身居要职,终日陪李璟饮酒作词,打发时日,使朝政更加混乱了。

就在南唐君臣醉生梦死的时候,后周军队在周世宗郭荣的带领下,开始南下侵扰南唐,严重威胁着南唐的统治。

周世宗郭荣从显德三年(956)开始,三次亲征南唐。第一次南征时,后周军队进展顺利,但由于后唐将领刘仁赡死守寿州(今安徽寿县),后周大军一连攻打了好几个月,始终无法攻克,只好退兵。

957年,郭荣又一次亲征南唐,强攻拿下了寿州,但很快又撤兵回到北方。

第三次南征是在958年,因为准备充足,又总结了前两次的经验,加之郭荣注意收服民心,结果后周军队一鼓作气拿下了南唐的江北十个州,郭荣到达长江北岸,驻于迎釜镇(今江苏仪征)。

后来,后周大将赵匡胤率水师杀过长江,扰乱江南敌营,向南唐军队示威挑衅。南唐中主李璟被迫求和,又割淮南四州给后周,并削去帝号,向周称臣。这样,淮南江北十四州六十四县尽入后周手中,南唐每年还向后周进献大批贡物。

显德六年(959),周世宗郭荣病死,他的儿子柴宗训继位,即周隐帝,其时只有七岁。一年后,当时的禁军首领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陈桥兵变次日,赵匡胤引兵回京,逼周隐帝禅位,改国号为宋。

961年,南唐中主李璟薨,他的第六子李煜继位。作为词人,李煜才华横溢;作为君主,他极不称职。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对他作了这样的评价:“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屠;好高谈,不恤政事。”欧阳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李煜骄奢淫逸,喜好声色,又沉迷于礼佛诵经;喜欢空谈,不体恤政事。

北宋在攻灭割据岭南一带的南汉后,形成北、西、南三面合围南唐的态势。为了延缓宋军的进攻,李煜每年向北宋进贡大量的财宝,又改革南唐制度,把国主的旨令“诏”贬称为“教”,将诸王降称为国公,尚书省降称为司会府,御史台降称为司宪府,等等。但是,这一切并不能改变赵匡胤灭掉南唐,进而统一全国的决心。

974年,赵匡胤以曹彬、潘美为帅,起兵十万讨伐南唐,大败唐兵于采石矶,而后围攻南唐都城金陵,次年十一月攻陷金陵,南唐后主李煜率领群臣出城迎降,南唐宣告灭亡。

南唐的经济和文化在当时是繁荣的,但是南唐君臣们懈于整军备战,整日沉溺于莺歌燕舞之中,终于在北宋的雄兵面前束手就擒。这正应了孙子所说的一句话:“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figure_0021_0009
宋军攻破南唐首都金陵。

泓水之战

在春秋中期以前,战争行为普遍受到西周礼乐教化的影响,讲求“以仁为本”,“以礼为固”。随着争霸战争日益频繁,规模越来越大,这种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战争行为越来越不适应当时的需要。于是孙子提出了“兵者,诡道也”这一基本战争思想,而那些还在坚持着“仁战”、“德战”的人,则在战争中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惨败。

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初冬发生的泓水之战,是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而进行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的结果是宋襄公因思想保守、墨守成规而招致失败。

公元前643年,中原霸主齐桓公去世,他的儿子们在他死后展开了激烈的争位斗争。当时,齐桓公的宠臣竖刁、易牙等人操纵了齐国大权,他们赶走了公子昭,将公子无亏扶上了君位。齐国的大臣们都不服,没有人去朝见无亏这位新国君。

figure_0022_0010
楚、宋泓水之战。

公子昭逃到了宋国。宋国是殷商的后裔,当时宋国的国君是宋襄公,他依照齐桓公生前的嘱托,支持公子昭复国,就通知各国诸侯,请他们共同护送公子昭回到齐国继承君位。但是宋襄公的号召力有限,只有三个小国带了点人马追随宋国。宋襄公便率领着四国的兵马前往齐国。齐国的大臣多数支持公子昭,于是与宋军里应外合,杀掉了竖刁和公子无亏,易牙见大势已去,匆忙逃到了鲁国。齐桓公的其他几个儿子纠集人马与四国军队作战,结果大败。在齐国大臣和四国军队的拥护之下,公子昭登上了君位,他就是齐孝公。

由于帮助公子昭取得了君位,而齐国又是原来的诸侯盟主,所以宋国在诸侯中的地位就自然提高了。这时,齐国因内乱而势力衰弱,晋、秦也暂时无暇顾及中原。这样,长期以来受齐桓公遏制的南方强国楚国,就乘机进入中原,企图攫取霸权。而一贯标榜仁义的宋襄公,也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主事业;但从实力上来讲,宋国是远远不能和楚国相比的。于是宋襄公便打起了如意算盘:只要把楚国拉过来,那些托庇于楚国的小国自然也都臣服于自己,那样宋国的霸业就容易实现了。

宋襄公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公子目夷,公子目夷不赞成这样做,他认为一来宋国是个小国,想要当盟主,不会有什么好处;二来楚成王野心勃勃,善于权变,宋襄公很难与他争斗。

然而宋襄公不肯听从公子目夷的忠告。公元前639年春,宋襄公与楚成王、齐孝公在鹿上会盟。盟会上,宋襄公邀请楚成王及其盟国出席下一次的诸侯大会。没想到楚成王居然答应了,他们相约在宋国的盂地进行会盟。

到了这年的七月,宋襄公前往盂地大会诸侯。临行前,公子目夷对他说:“万一楚君不怀好意,可怎么办?您还是多带些兵马去,以防万一。”

宋襄公说:“那不行,我们为了不再打仗才会盟,自己怎么反倒带兵马前去呢?”公子目夷见不能说服襄公,无奈之下,只好不带军队跟随前往。

figure_0023_0011
公子目夷对宋襄公言讲战争之理。

在这次盟会上,楚成王和宋襄公都想当盟主,为此二人争执了起来。楚国势大,诸侯大多拥立楚王为盟主。宋襄公不服气,这时楚国的一班随从官员立即脱掉了外衣,露出里面的铠甲,二话没说就把宋襄公抓了起来。公子目夷趁乱逃回了宋国。

其后,楚军押着宋襄公前去攻打宋都商丘,公子目夷率领宋国的军民顽强抵抗,顶住了楚军的进攻。楚军曾以杀掉宋襄公相威胁,然而宋军没有中计,并回应说宋国已经立了新君。楚军围困宋都数月都未能攻下来,后来,在鲁僖公的调停之下,楚成王才答应将宋襄公释放回国。

宋襄公蒙受奇耻大辱,心中着实郁积了一口闷气,但他并没有能力去攻打楚国,于是决定先讨伐依附于楚国的郑国。他联合了几个诸侯国共同讨伐郑国,郑国立即向楚国求救,楚成王听到消息,并没有派兵去援救郑国,而是命令大军直接攻打宋国。宋襄公赶忙撤兵回来防御,宋军于是在泓水岸边驻扎下来,等待楚军的到来。

楚军到达泓水以后便开始渡河,其时宋军已经摆好了阵势。公子目夷对宋襄公说:“敌众我寡,趁他们还没有完全渡河,请下令攻击他们吧。”宋襄公说:“不行,还不到时候。”于是,大家就眼睁睁地看着楚军顺利地渡了河。渡河之后,楚军便乱哄哄地列队布阵,公子目夷又请求主动攻击,宋襄公说:“不行,还不到时候。”等楚军摆好了阵势,宋襄公才下令攻击,强悍的楚军铺天盖地杀来,宋军被打得大败,士兵们四散逃命,宋襄公的大腿受伤,卫队也全部被歼灭了。

退回到城中,宋国人都埋怨宋襄公。宋襄公却说:“君子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捉拿头发花白的人。古人作战,不在隘口处阻击敌人。我虽然是已然亡国的商朝的后代,但也不会攻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

公子目夷对他说:“您其实并不懂得战争。强大的敌人来进攻我们,他们因为地形的原因而摆不开阵势,这是上天在帮助我们,这时候对其加以拦截然后攻击他们,难道有什么不对吗?就是在这样的有利情况下还要担心不能取胜,何况今天前来进攻我们的是强悍的楚兵呢?他们都是我们的敌人,对我们不会手下留情,就算他们的士兵中有老人,两军对阵时也应该把他们抓回来,何况其中年龄最大的也只不过是四十上下、头发花白的人呢!我们平日里训练士兵,就是为了让士兵在战场上杀死敌人。敌人受了伤但没有死,为什么就不能再次攻击他们让他们毙命呢?如果是因为您怜悯那些受伤的人而不想再次对他们加以伤害,那还不如开始就不击伤他们;您要是同情年长的敌人,那还不如向他们投降呢!”

第二年,宋襄公就因为腿伤过重而死去了。

战争本身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它的唯一意义就是看谁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至于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而获得的胜利,人们也许会用道德标准去衡量它们是否合适,但更关心的往往是最终的结果。因为愚蠢地信守仁义道德而战败身死,使得国家破亡,生灵涂炭,在这样的结果面前还有什么仁义道德可言呢?宋襄公的例子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勾践灭吴

春秋末期,吴国和越国为争夺霸权,在公元前506年至公元前473年的三十多年间发生过多次交锋。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在今浙江绍兴东南一带大败越国。越王勾践忍辱求和,一方面用卑屈的姿态麻痹夫差,一方面暗中积蓄力量,最后成功灭吴,一雪前耻。勾践灭吴的例子,在许多方面印证了《孙子兵法·计篇》的合理性与正确性。

吴国和越国是位于长江中下游的两个国家,崛起于春秋中后期。

公元前494年春,越王勾践讨伐吴国,结果为吴王夫差所败。勾践为保全越国,遂采纳大夫范蠡之计,派文种到吴国求和。文种到吴国后,极力劝说夫差答应议和。尽管吴大夫伍子胥极力反对,但夫差还是答应了越国的请求。

其后,勾践将国家交给文种治理,自己则和妻子、范蠡一道入吴为人质,并做了夫差的奴仆。夫差为了羞辱勾践,就让他住在吴王阖闾坟前的一个小石屋中守坟喂马,有时还故意要他牵马从吴国百姓面前走过。勾践忍辱负重,毫无怨言,对夫差百依百顺,伺候得无微不至。文种则不时派人用厚礼贿赂吴太宰伯嚭,让他在夫差面前多多美言。夫差认为勾践是真心归顺,便在三年后将他释放回国。

勾践回国后,首先下了一道“罪己诏”,检讨自己轻率与吴国开战,致使许多百姓在战争中送命的行为。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勾践还亲自去慰问受伤的战士,抚养阵亡者的家属。

为了激励自己不忘雪耻,勾践特意睡在柴薪之上,并在屋中悬挂了一枚苦胆,每次吃饭之前都要先尝一尝。勾践和妻子与百姓同甘共苦,过着清贫的生活:勾践亲自下田耕作,妻子养蚕织布,他们吃饭不食鱼肉,所穿的衣服也不加修饰。

figure_0025_0012
吴军乘胜追击,把会稽围得水泄不通。
figure_0026_0013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越国战败之后,人口锐减,经济上更是损失惨重,针对这一情况,勾践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以恢复国家的元气。勾践下令:妇女怀孕临产时要报告给官府,由官府派医生去看护;生男孩的人家奖赏两壶酒和一条狗,生女孩的人家奖赏两壶酒和一头小猪;生三胞胎的人家由官府出钱请乳母,生双胞胎的人家由官府补贴粮食。凡是死了嫡子的人家,免除三年的劳役;死了庶子的人家,免除三个月的劳役。勾践又减轻刑罚,鼓励百姓开荒种地,宣布十年之内免征赋税,每户人家都有三年的粮食储备。由于实行了“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的措施,越国百姓亲近勾践就像儿子孝敬父母一般。

在改革内政的同时,勾践继续对吴国采取怀柔的策略,不断地送给夫差珍宝和美女。在送去吴国的美女之中,最得宠的就是西施。这一举措不仅消除了夫差对越国的戒备,也让其沉溺于财色之中,助长了他的骄气。勾践还暗中搞垮吴国经济,高价收购吴国的粮食,造成吴国的粮荒。勾践一直比较忌惮吴国那些贤能的股肱之臣,于是他巧用离间计让夫差疏远老臣伍子胥而更加宠信伯嚭。夫差刚愎自用,很轻易就中计了,对伍子胥的逆耳忠言越来越听不进去,后来又听信谗言,认定伍子胥要勾结齐国谋反,就派人给他送了一把宝剑,令他自杀。伍子胥嘱托门客,让门客等他死后把他的眼珠挖出来,置于东门之上,说自己要目睹吴国的灭亡。夫差这一自毁长城之举正中勾践下怀。

在取得一系列战争的胜利后,吴国领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夫差因此变得越来越骄狂自大,而勾践则静静地蛰伏着,随时准备给予吴国致命一击。

夫差完全没有看到越国的威胁,公元前484年,夫差听说齐景公去世,认为自己称霸中原的最佳时机已经到来,遂决定出兵北上伐齐,并在艾陵击败齐军。公元前482年,夫差又约晋定公和各国诸侯前往黄池(在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并带去了吴国三万精锐部队,只留下一些老弱军士同太子一起留守国内。

夫差的举国远征给了越国可乘之机。在吴军刚离国北上时,勾践就想出兵攻吴,被范蠡劝住,范蠡认为吴军离境不久,调头回师不难,越国应当暂缓出兵。数月之后,范蠡估计吴军已经抵达黄池,断定时机已经成熟,遂建议勾践率领越军四万九千人,兵分两路,一路切断北去吴军的归路,一路入侵吴国南部,进而直逼姑苏。

吴太子友得到越国来袭的消息,于是率兵到达泓上(今江苏苏州近郊),太子友知道吴国精锐尽出,国内空虚,决定不与越军交战,而是坚守待援,同时通知夫差尽快回军。然而部将不顾太子友坚守疲敌的主张,率军主动出击,虽然开始取得小胜,但最后却被越军打败。越军俘虏了太子友,趁势占领了吴国的国都姑苏。

夫差听说姑苏被占和太子被俘的消息时,正在与晋定公争夺霸主之位,为了封锁消息,他将前来报信的人统统杀掉,并用武力威胁晋国让步,这才勉强做了霸主,然后又匆忙回军。然而,在归国途中,吴军士卒接连听到太子被杀、国都失守等消息,军心涣散,完全丧失了斗志。夫差感到现在反击没有必胜的把握,于是在途中派伯嚭向越国求和。勾践和范蠡估计己方的力量还不能立即消灭吴国,遂同意议和,然后撤兵回国。

夫差回到吴国后,自然咽不下这口恶气,本想马上报复越国,怎奈年年征战使国内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国内又接连闹起了灾荒,于是夫差宣布“息民散兵”,打算等待时机一雪前耻。

文种见到这一情况,担心等吴国实力恢复之后,要想再战胜它就很困难了,便建议勾践趁吴国疲惫、国内防务松弛之机,抓紧完成灭吴大业。勾践听完了文种的分析,采纳了他的建议,遂于公元前478年乘吴国大旱、仓廪空虚之机,再次进攻吴国。

figure_0027_0014
勾践与群臣商议灭吴之计。

与吴国决战前,勾践召集群臣进行了周密的部署,采纳了明赏罚、备战具、严军纪、练士卒等建议,做了充分的准备。勾践打出为国复仇的口号,赢得了越国人民的支持。并规定独子及体弱有病者免服兵役,家中有兄弟二人以上的留一人在家奉养父母。出师前又历数吴王夫差的罪状,使得全军士气高涨。

因为战前准备充分,又挟着上次得胜之威,越军一路势如破竹,所到之处尽数占领,一举消灭了吴军主力,彻底扭转了吴强越弱的形势。

吴军节节败退,最后固守姑苏,由于姑苏城防坚固,越军一时未能攻下,勾践便采取长期围困的战略。

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吴军在苦苦坚持了两年后终于势穷力竭。越军趁势发起强攻,一举拿下姑苏城。夫差率残部逃到姑苏台上,眼看走投无路,只能派人向勾践求和。

figure_0028_0015
吴王夫差兵败自杀。

勾践担心夫差效法自己忍辱负重,进而励精图治一雪前耻的例子,遂拒绝了他的请求。夫差见求和无望,最终自杀身亡,越国赢得了最终胜利,勾践也凭借灭吴之战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

作为一个弱小的国家,越国能灭掉实力强大的吴国,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越国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制定正确的发展方略,“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与此同时,勾践以复仇雪耻为号召,激发了越国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他们热烈拥护国君,积极参与到灭吴的战事之中,真正做到了“令民与上同意”。

其次,在战略上,面对强大的敌人,越国能够避其锋芒、韬光养晦,并通过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既保存了实力,又极大地增强了国力,为最终战胜强敌创造了条件。

再次,在蛰伏等待时机的过程中,越国对吴国君臣进行了充分研究,并针对他们的弱点,分别采取了“利而诱之”、“强而避之”、“亲而离之”等策略,有效地麻痹了敌人,妄自尊大的夫差自毁长城,穷兵黩武,亲手将自己的国家和臣民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最后,越国等到时机完全成熟时才发起攻击,临战前又进行精心策划,采取了乘虚偷袭的作战方针,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击致命,打得吴军只有招架之功。

名家论《孙子兵法》

孙子的智战战略思想有两层含意:一是预见性,所谓“未战而庙算胜”(《计篇》);二是智慧性,所谓“因形而措胜于众”(《虚实篇》)。这里的“制胜之形”,既可指作战方式,又可指战略策略。总之,是根据客观情况,随机应变,灵活处置。孙子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究竟有些什么奇谋妙策,龙韬虎钤,他一概采取引而不发的叙述,用他的话说,“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计篇》)。

——吴如嵩

业商案例

“57”牌罐头

《孙子兵法》不仅是古今军事家的必读书,也是现代企业家的重点研究对象。

日本企业家读了《孙子兵法》后,著有《用兵法经营》《怎样当企业领导》等书,后一本书的作者认为,智、信、仁、勇、严这将帅五德两千年后仍然适用。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主席罗杰·史密斯则说自己学习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战略家所写的《孙子兵法》,形成了“战略家的头脑”,所以才能为公司创造了优秀的业绩。

在《孙子兵法》所提到的诸多战略中,“出奇制胜”实践起来难度极高,然而一旦实施成功,所获得的回报又极为丰富,故而为企业家们所高度重视,力求在商品设计、人才使用和产品营销中均能做到这一点。

以前人们常说“好酒不怕巷子深”,但在现代商品社会,好产品也需要大力推向市场,尤其是新产品刚上市的时候,其技术、性能等方面的优势尚未被顾客广泛了解,而普通的宣传手段往往达不到预定的效果,这时候就需要各种新奇的谋略,来一举打开市场。

1893年,世界博览会在美国芝加哥举行。此次博览会规模极大,盛况空前,全球各大制造厂家都把本公司的产品送去陈列。美国“57”牌罐头食品公司的经营者汉斯自然也不会错失良机,他筹了一大笔专款,力图让本公司的罐头在这次博览会上一炮而响,从而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

可惜事与愿违,汉斯公司的展出场地被安排在会场的一座小阁楼里,那是最偏僻的位置。博览会开幕后,参观者络绎不绝,但是汉斯公司的展位几乎无人问津,这自然使汉斯大为苦恼。眼看着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自己却一无所获,汉斯并没有就此泄气,而是凭着对自己公司产品的自信以及多年来角逐商场的经验,想出了一个妙招。

随着博览会第二个星期的到来,会场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前来参观的人们经常能拾到一些做工精巧的小铜牌,铜牌上刻着一行字,指明谁拾到这块铜牌,谁就可以拿着它到位于某阁楼上的汉斯食品公司去换一件纪念品。这样的铜牌多达数千块。当然,它们其实都是汉斯派人抛下的。

本来门可罗雀的小阁楼很快被顾客挤得水泄不通,主办方甚至因为顾客蜂拥而至而担心阁楼会被挤塌,于是不得不请木匠将阁楼重新加固。汉斯食品公司的阁楼因此出了名,每个参观者都争先恐后地奔向小阁楼,即使没有了小铜牌,这一热潮也不见消退,直至博览会闭幕仍是如此。而本来应该算是很不幸地和汉斯一起被分在阁楼的其他厂家,也因此沾了光,赚了三倍以上的利润。

点评

《计篇》中提出了三条兵学原则:一、“先计而后战”,即预先对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进行详细研究;二、“以庙算胜”,即为实现上述基本条件而进行战略准备与筹划,从而提出了大战略思维;三、“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即灵活机动,提高作战时的能动性。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是祭祀,“戎”就是战争。但我们研究战争,争取赢得最后胜利,不是为了战争本身,而是为了制止战争,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盛、人民的生命安全。这种对战争性质的深刻认识,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而且,这种对战争的认识,同样可以运用到我们的人生和事业当中——人总会面临诸如升学考试、就业选择乃至独立创业等人生的重大选择,它们关系着我们一生的幸福,故而必须做出正确的抉择。

在这种关键时刻,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精心研究一切主客观条件,对于难得的机遇一定要牢牢把握,这时候,我们也可以按照孙子提出的“五事七计”做出分析,努力为自己创造成功的条件。

比如运用到学习上,“五事”中的“道”,指学习的目的和目标;“天”和“地”,指应当具备的客观条件;“将”,指教师的教学水平;“法”,则指我们的学习方法。如果我们在学习中能对此进行全面的分析,发扬优势,改进不足,就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人生大事亦如国家大事,不可不察。做好了这一点,我们就离自己的理想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R1C9eRW26ESMDgzOWifQKbXJwRYHz0xftj26A8JDQoaS1C+4AANDeRrEZdfGh4p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