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积极进取、改变命运的强者心态

第一节 乐观心态:营造成功的心境

要想获得乐观心态,我们必须首先知道什么是乐观。乐观是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厄运中依然能够感受快乐的心境。乐观者通常会用快乐去感染他周围的环境。心理学家对快乐的定义是,一种主观上安乐的状态——平衡而满足的内在感受。当我们拥有快乐的时候,会喜爱自己、热爱生活,能够从每一天当中得到乐趣。

◇乐观源于自我肯定

许多看似与快乐联系在一起的因素——财富、盛名和好运——其实只是假象。研究发现,在富有的美国和欧洲,财富与乐观之间的相互联系微乎其微——事实上几乎没有联系。甚至连那些巨富也比普通人快乐不了多少。

真正的乐观心态,其实与外在无关,它更多的是源于内心,源于对自己的自我肯定。

有这样一则寓言:

一天,皇帝独自在花园里散步,但他惊讶地发现,花园里所有的植物都枯萎了,一片荒凉。原来橡树由于没有松树那么高大挺拔,轻生厌世死了;松树因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结许多果子,也死了;葡萄哀叹自己终日匍匐在架上,不能直立,不能像桃树那样开出美丽可爱的花朵,于是也死了;牵牛花也病倒了,因为它叹息自己没有紫丁香那样芬芳;其余的植物也都垂头丧气,没精打采,只有细小的心安草在茂盛地生长。

皇帝问道:“小小的心安草,别的植物全都枯萎了,为什么你这么勇敢乐观,毫不沮丧呢?”

心安草回答说:“皇帝啊,我一点儿也不灰心和失望,因为我知道,如果皇帝您想要一棵橡树,或者一棵松树、一丛葡萄、一株桃树、一株牵牛花、一棵紫丁香等,您就会叫园丁把它们种上,而我知道,您希望于我的就是要我安心做小小的心安草。”

正是由于心安草不自我贬低,肯定自我,才能够在花园中快乐地成长。做人就应该像心安草这样,而不是像园里的其他植物,一味地看到别人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而贬低自己。这种连自己都无法认清、失去自信的人,也就无法拥有乐观的心态。

乐观如此简单,只要找到自己值得肯定的地方,用自信驱走那些悲观、那些遗憾,你就可以快乐地面对这个世界。

◇乐观是正视现实,不畏困境

生活就像一座困境的围城。也许在这座围城中会遇到种种麻烦:目前从事的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周围的同事可能不喜欢你,自己努力做好了每一件事但上司就是没有表扬你,而更为普遍的是对自己目前收入的抱怨。这个时候,想必你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很失望。

这样的情绪很多人都曾体验过,即使那些现在已经拥有一番事业的成功人士也一样,他们也曾经为了自己不得不比别人更努力而抱怨,但最后他们都能调整自己的心态,把自己转换到乐观的想法中去。不要总是抱怨领导不懂得欣赏自己,同事、下属素质低,家人不争气、拖自己的后腿;要正视现实,不要畏惧,要乐观面对现实的困境。

面对种种困境,还有难堪、自尊受伤,你没有时间去怜悯自己的不幸,更没有时间去抱怨生活、抱怨失败、抱怨别人对你的冷漠。既然你没有办法逃避,那就只能正视,学会去面对。你一定要打起精神,告诉自己:“既然已经来了,我就笑着迎接吧!”

《动物世界》里一头骆驼步履蹒跚,艰难地在烈日下行走。

解说词旁白:这是一头生病的骆驼,它要独自步行40千米,去沙漠深处的水源旁采食一种植物。据说吃下那种植物,骆驼的病很快就能好转、痊愈!

生病的骆驼,居然独自走这么远的路去找药,实在可怜呀。屏幕上,骆驼默默无语地走着,好像根本就没有想过需要陪护之类的!骆驼的四只脚秩序井然地抬起又沉重地落下,庞大的身躯忍受着炽热的阳光的烤灼和病痛的折磨而缓缓前行。孤苦吗?很疼吗?想哭吗?那就痛快地大哭一场吧。可是再细瞧骆驼的眼睛,却全然没有一般人想象中痛苦绝望的迹象,除了倦怠,骆驼的脸上是一种平静而怡然的神态。

单调的沙漠、沉闷的天空、炙热的太阳随着镜头的推进一一浮现。生病的骆驼终于走完了寂寞的路程,在水源旁边找到了治病的植物。几天之后,生病的骆驼完全康复了,它甩开蹄子在大沙漠上快乐地奔跑游玩,充分享受着自救带来的幸福感觉。

沙漠、病痛,对于人来说可能是生命的绝境,而骆驼却可以坦然面对,没有绝望和无助。骆驼这种乐观顽强的精神给人很大的震撼和启发。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如何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是至关重要的。许多研究心理健康的专家一致认为,适应性强的人或心理健康的人,能以“正视现实”的心态和行为面对挑战,而不是逃避问题,怨天尤人。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和行为面对挫折与挑战其实并非易事。我们可以看到周围有不少人,他们或因工作、事业中的挫折而苦恼抱怨,或因家庭、婚姻关系不和而心灰意冷,甚至有的因遭受重大打击而产生轻生的念头,生命是那么脆弱。

其实,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意外和不如意的事情,我们能否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是至关重要的。

◇拥有乐观,快乐前行

关于悲观和乐观,最经典的一个故事是:

有两个人,一个悲观,一个乐观。有一天,他们在一起吃葡萄。悲观者吃葡萄时,从大粒开始吃,他所吃的每一粒都比上一粒小,所以,他心里充满了失望。乐观者吃葡萄时,从小的开始吃,所吃的每一粒都比上一粒大,所以他心里充满了快乐。后来,悲观者想换一种吃法,从小粒开始吃。可是在他看来,他吃到的都是最小的,他还是快乐不起来。乐观者也想换一种吃法,从大粒开始吃。在他看来,他吃到的都是最大的,他还是快乐的。

乐观的人总是能够从平凡和不幸中发现美,在他们的眼中,生活里的每一处都有朝阳。威廉·华兹华斯曾有一首诗道出了这份独特心境:

我曾孤独地徘徊/像一缕云/独自飘荡在峡谷小山之间/忽然一片花丛映入眼帘/一大片金黄色的水仙/我凝视着——凝视着——但从未去想/这景象给我带来了什么财富/我的心从此充满了喜悦/随那黄水仙起舞翩跹。

生活中不乏阳光,阳光需要你用心去体会。伯特兰·罗素认为:“一个人感兴趣的事情越多,快乐的机会也就越多,而受命运摆布的可能性便越小。”

在乐观者眼中,所有的事都可以让他们快乐,即使不幸,也只是幸福的另一种解释。

在生活中,在遇到困难不幸的时候,我们可能没有别人智慧地引导,但我们可以自己怀有乐观心态,让一切不幸烟消云散。

乐观,一方面会受到客观现实的影响,但更主要的则取决于认知、思维方式。如果觉得不幸福,就会感到不幸;相反,只要心里想快乐,绝大部分人都能如愿以偿。很多时候,快乐并不取决于你是谁、你在哪儿、你在干什么,而取决于你当时的想法。两个人从同一个窗口往外看,一个人见到的是泥土,一个人见到的是星星。莎士比亚说:“事情的好坏,多半是出自想法。”伊壁鸠鲁也说:“人类不是被问题本身所困扰,而是被他们对问题的看法所困扰。”如果在我们眼中,一切都可以用快乐去解释,那么人生万事万物都能够引起我们的快乐。

用心体会,快乐无处不在

其实,人在生活中无论多忙,都会随时面临一个问题:选择快乐还是不快乐。也许你并不知晓,但你的确已经选择了其中一项。

figure_0042_0017
figure_0042_0018

生活中到处都有小小的喜悦,当我们为获得的小奖而快乐,得到大奖的机会也会大得多。

许许多多、点点滴滴都值得我们细细去品味,去咀嚼。也就是这些小小的快乐,让我们得到生命中的阳光,做一个乐观的小太阳,不仅照亮自己,还会照亮眼前的每一个事物。

如果我们心怀朝阳,我们就能够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即使在漆黑的夜晚,我们也知道星星仍在闪烁。一个心境乐观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发现快乐,制造快乐,就能自觉而坚决地摒弃悲观的想法,不与阴霾灰暗为伍。我们既可能坚持悲观态度、执迷不悟,也可能相反,这都取决于我们自己。这个世界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因此,它属于我们每一个人,而真正拥有这个世界的人,是那些热爱生活、拥有快乐的人。也就是说,那些真正拥有快乐的人才会真正拥有这个世界。

◇乐观,让你拥有好人缘

在物理学中有一种混沌效应原理:亚马孙河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美国就有一场暴风雨。这种效应又叫作“蝴蝶效应”。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同样有这种“蝴蝶效应”。人的情感具有传染性,悲观的人散发出来的忧郁会让别人退避三舍,而乐观者则会用快乐吸引更多的朋友,这个现象可以定义成“情感传染的混沌效应”。

悲观和乐观心态都是一种情感散发的方式,都是给他人一个对你印象的“写真”,并且让他人了解到你是谁,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你在做什么,要到哪儿去。它是一种感觉、动作和思考的表现,透露出你的气质、意见和个性。人有一种“向光性”,即都喜欢与乐观的人做朋友,因为从他们那里可以受到快乐的感染。但是悲观,则会散发出一种拒人千里的气息,让人退避三舍。

态度的两个主要成分是投射和吸收。你的自我形象是经由你的态度传递或投射给其他人的。接下来,你所投射出去的讯息被别人接收,然后他们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如果你希望别人对你很友好,那么在你对他们的态度中,你就必须要持有同样乐观友好的态度,而悲观的态度所得到的响应会迥然相反。就像阳光可以使接触到它的物体产生温度,而冰块则会让物体冰冷一样。人类同样有着“热感传导”效应。当你投射出去的态度和别人接收的态度合二为一的时候,你就会变得很有吸引力,能够吸引周围的很多人作为你的朋友。如果你总是表现出快乐的情绪,感染你周围的人,别人便会产生共鸣,与你进行一种快乐的交流。

乐观或悲观态度是你将自我形象的思想和感觉投射在这世上的表现,检查一下你的内在思想意识和你的内在感觉。如果它们不能互相协调,在你的态度中悲观就会成为主角。你的悲观态度被别人接收后,他们就会“自动防御”——远离你。

态度的本身就决定了你的回报。乐观、向上的态度将迎来明媚的阳光和快乐,而悲观、阴暗的态度将迎来阴霾和苦楚。

每个人都可以用乐观的态度向周围散播快乐。无论做什么事都面带笑容,那么别人看到你就会很开心,他们也会开始带着笑容来工作,然后更多的人看到,就有更多的人开心,大家都带着快乐的心情工作。带着笑容做事,工作效率也会随着提高,大家合作起来就更容易,我们生活的环境也就会越来越美好。

你可能会想:如果我对他微笑,可是他还是板着脸,不肯理我,那我岂不是很尴尬?

其实不是什么人都会随时微笑的。只有那些乐观的人,才可能随时把微笑携带在身边。

在我们带给大家快乐的同时,也同样在给别人向我们提供快乐的机会。肯尼迪曾说过:“如果一个人可以改变一件事,那么每个人都应该试试看。”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微薄,无法让每个人都快乐,但拥有乐观,我们就会赢得大多数人的好感,就会拥有好人缘,拥有很多好朋友。不能够乐观面对生活的人会遇到种种问题,甚至会产生人际交往的障碍。

心理学家发现,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悲观状态,缺乏与他人的积极交往,缺乏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这个人往往有明显的性格缺陷。在心理咨询的实践中也发现,绝大多数人的心理危机,都是因为缺乏乐观的心态,不能与别人好好交往,从而引发的心理疾病。

那些生活在没有形成友好、合作、融洽的心理交往氛围的悲观者,常常显示出压抑、敏感、自我防卫、难以合作等悲观情绪,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较低。而人际关系比较融洽的乐观者,则常常表现出愉快、轻松、健康向上的乐观心态,在行为上也以注重成就、乐于与人交往和帮助别人为主。可见,人的心态和性格状况,直接受到与别人的交往关系的影响。乐观的人,不是被动地在生活中应付人际关系,而是把与人交往当成一种快乐,这种主动自然会让他们拥有更多的友谊。

好的人缘总是与健康乐观心态相伴随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与别人的交往越积极,越符合社会的期望,与别人的关系也越密切。心理学家高尔顿和奥尔波特发现,拥有乐观心态的人能够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交往和融洽的关系。他们可以很体谅别人,给人以快乐、温暖、关怀和爱。这种能力成为他们拥有好人缘的制胜法宝。

◇乐观者快乐工作,享受生活

很多人总会陷入这样一种境地,工作厌烦,生活无味,人生就像一团解不开的乱麻,糟糕透顶。

小张在公司已经工作5年了,每次一见他,他都会很烦恼地说:“真的,太累了。我真的不想干了。”小张的感叹恐怕道出了每一个上班人的心声。是的,面对堆在桌子上等待处理的文件,看着电脑上飞快闪动的数字,还有让人心烦意乱的工作电话,硬着头皮去见一个自己并不怎么想见的客户,真的感觉到很累甚至想辞职不干,像古代的隐士一样躲到深山老林,可是,这样真的可行吗?

朋友小李和小张见面,当小张像以往那样发出感叹的时候,小李笑着问道:“如果真的感到很累就不要干了。”

“说得轻松!”小张说道,“如果能辞早就辞了。到时再找工作也是个麻烦,何况新工作不一定比现在的好。”

“其实,也用不着这么累的!”小李说道。

“算了吧!我不干活儿还差不多。”小张说道。

“你如果在做事情的时候不去考虑这些工作是任务,而是把它当作一种兴趣,不就可以快乐工作了?”小李笑着说道。

工作和生活是相通的,如果工作处理不好,生活也会变得一团糟。

要判断一个人生活质量的好坏,只要看他工作时的精神和态度就可以了。如果对工作没有兴趣,只是被动听从,像奴隶在主人的皮鞭督促之下一样;如果对工作感觉到厌恶,无法使工作成为一种享受,只觉得是一种苦役,那这个人绝对享受不到工作的快乐,不能得到认可,生活也会因此黯淡。

如果你对工作依然存在着抱怨、悲观的想法,把工作看成是苦役,那么,你对工作的兴趣和创造力就无法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也很难说你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你只不过是在“过日子”或者“混日子”罢了!

一些人认为只要准时上班、不迟到、不早退就是完成工作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领薪水。可是,他们没有想到,踩着时间的尾巴上下班,整个工作氛围和生活空间都是死气沉沉的、被动的。

因此,在任何时候,都要学会乐观面对工作,别把工作看成是苦役。

即使你在选择工作时出现了偏差,所从事的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也不要自暴自弃,而是应当设法从乏味的工作中找出兴趣。对工作表现出乐观向上的态度,可以使任何工作都变得有意义,变得轻松愉快。

只要你在心中将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种享受,看成是一个获得成功的机会,那么,工作上的厌恶和痛苦的感觉就会消失。

舞蹈艺术家邓肯将自己的身心融入了舞蹈的韵律,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把数学化为猜想,音乐大师贝多芬将整个生命化作音符,所有的困难,统统被他们抛在九霄云外。大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我一生中从未工作过一天。”因为他把研究发明当成乐趣。

工作其实可以说是生活的一个方面或者是缩影,懂得工作的人才懂得生活。

生活的真谛就是懂得享受生活,而享受生活的真正目的就是使自己的心情达到一种舒畅或平静的状态,做事完全是自觉、自愿而且带着兴趣的。随心所欲并不是指金钱和方位的改变,而是指心灵的自由。

或许这个时代是个非常令人厌烦的时代,竞争的压力、生活的繁忙,以及噪音和空气污染等,都很令人烦心。其实,即使宁静的田居生活,如果你不会用乐观去面对,还是会被悲观所传染。

生命对每个人而言只有一次,而且人的一生时光短暂,因此,活着的时候,就应该快乐工作、享受生活。当生活结束的时候,你能够自豪地说:“我的使命已经完成,不再有缺憾了!”那么,这样的人生就是最快乐的人生。

保持良好的情绪,乐观面对工作与生活

保持良好的情绪,按照自己的方式工作、学习或休息,就是最快乐的人生,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

figure_0046_0019

认真积极地工作是一天,情绪低沉愤懑的也是一天。为何不让自己在情绪轻松又充实中度过一天呢?积极乐观去工作吧,将厌烦敷衍远远抛开!

工作结束后,放松心情、放松身体同样重要,用愉悦的心情去过好自己的生活,这样我们才会有满满的幸福感。

figure_0046_0020

◇活在当下,别透支烦恼

威廉爵士年轻时曾对未来感到迷茫,但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不是期望模糊的未来,而是重视清楚的现在。”

多年之后,成为著名医学家的威廉爵士在耶鲁大学作了一场有名的演讲。他告诉那些大学生,或许在别人眼里,功成名就的他应该拥有“特殊的头脑”,可是,他的好朋友们都知道,他其实也是个普通人。他的成功只是因为遵照了一句名言:“不要为明天的事烦恼,明天自有明天的事。只要全力以赴地过好今天就行了。”

许多人都觉得这句话难以实行,他们认为为了明天的生活有保障,为了家人,为了将来出人头地,必须做好准备。我们当然应该为明天制订计划,可是却完全没有必要失去当下的快乐,而担心模糊的未来。这就是乐观和悲观的区别。

乐观的思考态度,让你活在当下,走向明天;而悲观的态度,则让你一直留在沮丧的昨天。太多的人总是生活在下一个时刻。我们总是急着等待节假日的来临,总是盼望孩子快快长大,自己赶快退休在家待着。等我们真的老了时,又时刻担心生命会在下一分钟结束。我们总是忙不迭地过日子,一刻也不停地忙活。我们总是透支生活中的烦恼,不是为昨天的逝去而懊丧,就是为明天的到来而担忧,根本没有时间享受当下生活的轻松。

“生活在此刻”,就是享受你正在做的,而不是将要做的。必须摆脱对“下一刻”的迷恋和幻想,它们大多数不切实际,有的虽然最终会得到,却剥夺了我们此刻的生活。不要一边吃饭一边想着办公室中的工作,不要一边工作又一边担心下班会不会塞车。在当下,有很多值得我们体会的美好事情。我们可以为每一天的日出欣喜不已。我们可以分享与家人、朋友相处时的甜蜜。我们可以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去聆听海浪之声,去仰望璀璨的星空。人的脑子所能承载的很有限,不要让欲望和烦恼挤掉你的快乐。为什么有太多的人不能活在当下,而是不停地透支烦恼?

人总是有欲望的,如果得不到我们想要的,就会不停地去想我们所没有的,并且产生一种空虚感。即使得到我们想要的,我们还是会在新的欲望下重新产生同样的想法。因此,尽管得到了我们想要的,我们仍旧不高兴。当我们被欲望控制时,是得不到幸福的。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最普遍的和最具破坏性的倾向之一就是集中精力于我们所想要的,而不是我们所拥有的。我们不断地扩充自己的欲望名单,这就形成了我们的不满足感。我们的心理机制说:“当这项欲望得到满足时,我就会快乐起来。”但在欲望得到满足后,一个新的欲望又会产生,这种心理作用也就不断重复。

有这样一则有趣的小故事:

一个富翁上山采货,看见一个樵夫正躺在树下乘凉。富翁见状忍不住问那樵夫:“你怎么躺在这儿,为什么不去砍柴呢?”樵夫不解地问:“为什么非要砍柴呢?”富翁说:“砍来的柴可以卖钱呀!”樵夫又问:“卖了钱又有什么用呢?”富翁满怀憧憬地说:“有了钱就可以享受生活了。”樵夫听后笑了,说:“那你认为我此刻在做什么?”

没完没了的欲望是一个大陷阱,让人不断往下跳。我们该如何乐观地面对生活,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快乐?

◇“心境转移”,找寻你的快乐

在英国有一个快乐的流浪汉,从不祈祷上帝,这令上帝很不开心,因为上帝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他死后,为了惩罚他,上帝便把他关在很热的房间里。7天后,上帝去看望这位乐观的流浪汉,看见他非常开心。上帝便问:“身处如此闷热的房间7天,难道你一点儿也不辛苦?”乐观的流浪汉说:

“待在这间房子里,我便想起在公园里晒太阳,当然十分开心啦!”(英国一年难得有好天气,一旦晴天,人们都喜欢去公园晒太阳。)上帝不开心,便把这位快乐的流浪汉关在一间寒冷的房间。7天过去了,上帝看到这位快乐的流浪汉依然很开心,便问他:“这次你为什么开心呢?”流浪汉回答说:“待在这寒冷的房间,便让我联想起圣诞节快到了,这就可以收很多圣诞礼物,能不开心吗?”上帝又不开心,便把他关在一间又阴暗又潮湿的房间。7天又过去了,流浪汉仍然很高兴,这时上帝有点困惑不解,便说:“这次你能说出一个让我信服的理由,我便不为难你。”这个快乐的人说:

“我是一个足球迷,但我喜欢的足球队很少有机会赢。但有一次赢了,当时就是这样的天气。所以每遇到这样的天气,我都会高兴,因为这会让我想起我喜欢的足球队赢了。”上帝无话可说,给了这位流浪汉自由。

在不同的环境中,流浪汉总能找到快乐的事,即使他面临的是困境,也不会把注意力放到严苛的现实上——“闷热的房间”、“寒冷的房间”、“阴暗又潮湿的房间”,而是转移到与之相关的快乐方面——在公园晒太阳、过圣诞节、赢球的天气——快乐总会随行而至。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种方法叫作“心境转移”。心境转移就是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情绪转移到另一个方向上去,使情绪得以缓解。在情绪不安的情况下,可以尝试转移心理活动指向的对象,变换情境,从而得到好的心情,保持一个不错的心理状态。遇到挫折或意外打击时怒火中烧、悲愤难忍,可以暂时离开引起这种情绪的环境,找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散步、看电影、看报纸杂志、下棋、打球、唱歌、听音乐,或者到街上或市场上去看看,买一点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样就可以从精神上得到安慰,情绪上得到缓和、平衡。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住在底特律的家庭主妇发现,“消除忧虑的好办法,就是让自己忙着,去做一些有用的事情”。这个主妇的儿子在珍珠港事件后加入空军。她每时每刻都担心她的儿子,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自己的健康大大受损。他在什么地方?他是不是安全呢?他会不会受伤、阵亡?最初她希望能靠做家务事使自己忙起来,从而减少对儿子的思念,可是这没有多少用处。因为做起家务事来几乎是机械化的,完全不用思考,当她铺床和洗碟子的时候,还是一直为儿子担心着。她发现,她需要一些新的工作才能使身心都忙碌起来,于是她到一家大商场里去当售货员。这时,她马上发现自己好像掉进了一个繁忙的大漩涡里:顾客挤在她的四周,问她关于价钱、尺码、颜色等问题,没有一秒钟能让她去想除了手边工作以外的事情。到了晚上,她也只能想怎么样才可以让自己那双痛脚休息一下。等她吃完晚饭之后,爬上床,马上就睡着了,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去忧虑。

转移心境的四种方法

figure_0049_0021

1.参加感兴趣的社交活动

人是群体动物,离群索居生活在社会之外的个体,很难保持心理健康。

2.善于倾诉,发泄不良情绪

倾诉是缓解发泄内心苦闷的好方法,而身边最佳的倾诉对象就是亲朋好友。

figure_0049_0022
figure_0049_0023

3.把家打造成温馨“小窝”

每人都需要归属感,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能够把不愉快消融在其中。

4.让自己忙碌起来

事实证明,消除忧虑的好办法就是让自己忙碌起来,这样就没有多余的精力烦恼。

figure_0049_0024

第二节 积极心态:走向成功的动力

拥有积极心态,不停地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就可以挖掘出水面下的冰山——潜力。在发掘潜力、不断前行的过程中,人们总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你用积极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都可以转变成为潜力的驱动力。积极的心态,是人们走向成功的推动力。

◇积极是永不服老的“年轻”态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永远年轻,因而在祝福别人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说:青春永驻,永远年轻。但一个人的生命从年轻到衰老,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为了延缓衰老,让自己多拥有一些年轻时光,人们寻求各种养生秘方,保健品、保健器械、化妆品、医疗美容,过分关注外在的同时,人们却忽略了保持青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一个人年轻与否,除了生理年龄和外表外,更重要的是心理年龄,即是否拥有年轻的心态。如果你只是有年轻的外表,而失去一颗年轻的心,那你的“年轻”也不会保持多久。保持年轻的心态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做一个成年人,回归孩童的幼稚,而是要求我们对待现实的心态更积极一些,热情一些。

对于一个积极生活、热爱生命的人来说,年龄只是一个数字。你若认为自己衰老,就会变得老气横秋;你若认为自己年轻,就会变得生机勃勃。岁月只能在人的皮肤上留下皱纹,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却会使人的心灵起皱。人的一生必然从青年走向老年,只要珍惜和把握,无论在哪一个年龄段,都可以创造出人生美景。

麦克阿瑟是美国历史上卓有成就的一名五星上将,同时也是获得功勋最多的军人之一。他投身军旅52载,身经两次世界大战,时时刻刻都以“责任、荣誉、国家”为念。他的名言“老兵不死,只有悄然隐去”在人们心中留下深远的回响。

麦克阿瑟一生都十分自信、满怀希望、积极而不疑虑。他晚年时发表了一篇关于年轻的文章:“年龄使皮肤和灵魂起皱纹,并使你放弃兴趣、爱好,你有信仰就年轻,你若疑虑就年老;你有自信就年轻,你若恐惧就年老;你有希望就年轻,你若绝望就年老。在心底深处藏有一间记录室,如果永远收到美丽、希望、愉快和勇气的讯号,你就永远年轻;当你的心房被悲观和犬儒主义所掩蔽,你就只有渐渐变老,渐渐凋零了。”

无独有偶,塞缪尔·尤尔曼,一个大器晚成、70多岁才开始写作的作家,在作品《年轻》中这样写道:“年轻,不是人生旅程中的一段时光,也不是红颜、朱唇和轻快的脚步,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是头脑中的一个意念,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情感活动中的一股勃勃生机,是使人生春意盎然的源泉。”

年轻,意味着放弃固执的温室和停滞的享受而去开创生活,意味着超越羞涩、怯懦的胆识和勇气。无论是70岁还是17岁,每个人的心里都会蕴含着奇迹般的力量,都会对进取和竞争怀着孩子般的无穷无尽的渴望。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拥有一个类似无线电台的东西,只要能源源不断地接收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息,就会永远年轻。

永远年轻的状态是需要用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挑战的勇气去保持的,否则,你的心便会被玩世不恭的冷漠和悲观绝望的严酷所覆盖,哪怕你才只有20岁,你也会衰老。但如果你永远保持热情和“不服老”的精神,捕捉每一个积极进取的音符,那你就会有希望在古稀之年依然年轻。

◇积极向上,重塑自我

有一个成语,叫作“心想事成”。如果一个人总认为自己丑陋,那么他就不能变得俊美;如果一个人总认为自己愚钝,那他也就成不了聪明人。只有怀着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优秀且富有魅力的人,才能“心想事成”。

一个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试验,从大学生中挑出一个看上去最愚笨、最不招人喜欢的姑娘,并要求她的同学们改变以往对她的看法。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大家都争先恐后地照顾这位姑娘,向她献殷勤,送她回家,大家打心里认定她是位漂亮聪慧的姑娘。结果不到一年,这位姑娘出落得妩媚婀娜、姿容动人,连她的举止也同以前判若两人。她对人们说,她获得了新生。其实,她还是原来的那个她,可又是什么力量使她脱胎换骨呢?答案是:自信心。

自信心的形成有外因的作用。如果一个人生活在被赞扬的环境中,他就会感到自己很优秀,拥有自信;如果总是被呵斥,那么他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无法拥有自信。但这只是外因的作用,对于自信的人来说,更主要的是内心,如果一个人始终抱有积极态度,坚信自己会成功,那么,无论多么恶劣的条件都不可能阻挠他。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为人处世的标准,我们常常把自己的行为同这个标准进行对照,并据此指导自己的行动。因此,如果想让自己变得更好,就要提高自信力,修正心中的做人标准。如果我们想进行自我改造,就应该首先改变对自己的看法。不然,自我改造的全部努力便会落空。

拥有自信,积极重塑自我,往往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来。胆怯和意志不坚定的人即便有出众的才干、优秀的天赋、高尚的性格,也终难成就伟大的事业。

你相信自己到什么地步,你的成就就会到达什么样的高度。如果拿破仑在率领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的时候只是坐着说:“这件事太困难了。”无疑,他的军队永远不会越过那座高山。所以,无论做什么事,坚定不移的自信力,都是成功所必需的和最重要的因素。

不论才干大小、天资高低,成功都取决于坚定的自信力。相信能做成的事,一定能够成功。反之,不相信能做成的事,就绝不会成功。

如何更好地重塑自我

人们几乎都在用独特的途径去探索最符合自身心灵需求的方式,从而使生活变得更简单。豁达一些,简单生活。

figure_0052_0025

1.拥有自信

自信的人总是能够持积极的态度,在恶劣的环境中前进。

2.忘却过去

不要沉湎于过去的时间中,也不要对过去的失误和错误的判断耿耿于怀。

figure_0052_0026
figure_0052_0027

3.改正缺点

用积极的思想和行动,改正自身的缺点,塑造全新的自我。

当我们遇到困难无法挣脱时,不要抗拒它,试着放松自己,看看除了恐慌,是否能够保持从容与镇定。不要对抗自己的负面情绪,而应乐观一些,从容面对。

大多数有自卑感的人总是把注意的焦点放在自我身上,也就是将目光放在自己的弱点上。对不重要的事也以自我为中心来考虑,以为每个人都在注意这些事,其实并不是如此。

现实中,人们总爱拿别人的长处比对自己的短处,自认为这就是缺点,然后又费尽心机使自己相信“因为这个弱点,所以不能成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知道我们每个人都能成功、快乐和坚强。所以你必须决定,你打算要突出哪一方面。一旦你选择突出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自卑感便会消失,一种强而有力的能力便会取代你的缺陷及弱点。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正视自己的弱点是必要的。但你首先必须清楚什么才是你真正的弱点,找对方向才能正确到达目的地。这一方面,本杰明·富兰克林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富兰克林意识到他总是不断地与人发生争执,不断地失去朋友,总是和人相处不好。在新年前夕,大家都在制订新年计划。富兰克林也坐下来,开出一张清单,清单上有他所有让人讨厌的性格特点。他把它们一一列出来,并对这些特点进行编排,把最有害的放在清单的第一位,然后依次排下来,害处最小的排在最后。他决定要一个一个地改掉这些令人讨厌的性格特点。每次他发现自己已经成功地改掉了一个坏毛病的时候,他就把这个毛病从清单上画掉,直到清单上所有的坏毛病都画完为止。正是由于他积极地改变自我,所以他成了全美国人格最为完美的人之一,每个人都尊敬他、崇拜他。今天,几乎在所有关于性格塑造的书中,你都会发现富兰克林的名字,他的重塑自我行动给了人们很多启发。

富兰克林为了改变自我,不断地向自己的缺点挑战,将自己改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其实只要你有心,有正确方法、积极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你就可以达到富兰克林的高度。

◇走出消极空虚的心理黑洞

有这样一则寓言,两兄弟相伴去遥远的地方寻找人生的幸福和快乐,一路上风餐露宿,在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条风急浪高的大河,河的彼岸就是幸福和快乐的天堂。关于如何渡过这条河,两个人产生了不同的意见,哥哥建议采伐附近的树木造成一条木船渡过河去,弟弟则认为无论用哪种办法都不可能渡过这条河,与其自寻烦恼和死路,不如等这条河流干了,再轻轻松松地走过去。

于是,建议造船的哥哥每天砍伐树木,辛苦而积极地制造船只,并学会了游泳;而弟弟则每天躺下休息睡觉,然后到河边观察河水流干了没有。直到有一天,已经造好船的哥哥准备扬帆的时候,弟弟还在讥笑他的愚蠢。

不过,哥哥并不生气,临走前只对弟弟说了一句话:“去做每一件事不一定都成功,但不去做则一定没有机会成功!”

填满空虚的方法

空虚就像是罩在我们头上的一层乌云,不论形状多么好看或难看,总有一天它会消散。与其盯着消极的方面,不如锻炼自己的身体,舒展自己的身心,积极向上地为理想而追求。

figure_0054_0028

1.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目标

摆脱空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目标,从而激发自己的潜力,充实生活内容。

2.做一些有益的活动

空虚的时候不妨做一些有益于身体健康和提升精神状态的兴趣爱好或体育运动,哪怕是简单的跑步。

figure_0054_0029
figure_0054_0030

3.做个“没事找事”的人

很多人的空虚是太过放松、无所事事所致。世间有做不完的事情,没事可做的时候不妨找点事情做。

大河终究没有干涸,而造船的哥哥经过一番风浪也最终到达了彼岸。两人后来在河的两岸定居了下来,也都有了自己的子孙后代。河的一边叫幸福和快乐的沃土,生活着一群积极进取的人;河的另一边叫失败和失落的原地,生活着一群消极空虚的人。

由此可见,积极和消极两种截然相反的心态会带给人们多大的反差。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表情沮丧、精神萎靡,他们似乎想告诉人们,他们是多么消极。一般说来,具有消极心态的人会有各种状态的沮丧表现,轻者食欲下降,出现失眠、嗜睡、懒动,或觉得自己比平时更敏感、更爱哭等;重者自我意识消极,时常自怨自艾,或心境悲哀、待人冷漠。

消极是由沮丧的情绪感受或对生活的不满意,或是经常遭受挫折引起的,它如同感冒一样会影响生活的乐趣。对其放任不管,会使情绪进一步恶化,还极有可能转化为慢性抑郁症。

有这样一种说法,人的躯体好比一辆汽车,思想态度便是这辆汽车的驾驶员,如果你整天无所事事、空虚无聊、没有理想、没有追求,那么,你就根本不知道驾驶的方向,这辆车也就必定会出故障,甚至报废。

很多心理专家都这样告诫人们,精神和内心的空虚对身心健康无益。空虚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无情地控制着你,吞噬了你所有欢乐的元素,反刍给你所有的孤独和寂寞。它消磨你的意志,打击你的信心,使你失去尊严,它给了你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咀嚼失败的滋味。

当一个人空虚到一定程度时,精神世界就会一片空白,没有信念,没有寄托,百般无聊,严重的如同行尸走肉。一个人空虚的极致莫过于此。

空虚虽然可怕,但它并非不能被打倒。大量事实表明,空虚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心理疾病,它只是一种阶段性的心理异常,只要认真地调适,便能把这个阶段“填满”。空虚就像是罩在我们头上的一层乌云,不论形状多么好看或难看,总有一天它会消散。与其盯着消极的方面,不如锻炼自己的身体,舒展自己的身心,积极向上地为理想而追求。乌云终会消散,我们的心灵也会因为积极地努力而慢慢地充实起来。

◇不要自我设限

科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们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然后科学家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高度。科学家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的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这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科学家于是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

跳蚤变成“爬蚤”,并非是因为它已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最可悲之处就在于,当玻璃罩不再存在,它却连“再试一次”的念头都没有了。玻璃罩已经罩在了潜意识上,罩在了心灵上。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自己扼杀!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作“自我设限”。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遭遇与此极为相似。有些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幼年时代,遭受外界(包括家庭)太多的批评、打击和挫折,于是奋发向上的热情、欲望被“自我设限”的观念改变了。

自我设限的观念带给人的是既对失败惶恐不安,又对失败习以为常,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渐渐形成懦弱、狐疑、狭隘、自卑、孤僻、害怕承担责任、不思进取、不敢拼搏的精神面貌。

人生在世,挫折和失败总是在所难免的,可是多数人一遇到失败,就会变得心灰意冷,“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就是自我设限的表现。“自我设限”是人生的最大障碍,如果想突破它,我们就必须不怕碰壁。这就需要我们有积极的进取心。

要拥有积极的进取心,首先要具备自信心。你必须从一定的高度看待自己,否则,你永远无法突破你为自己设定的界限。你必须幻想自己能跳得更高,能达到更高的目标,以督促自己努力;否则,你永远也不能达到目标。如果你的态度是消极而狭隘的,那么,与之对应的就是平庸的人生。不要怀疑自己有实现目标的能力,否则就会削弱自己的决心。只要你在憧憬着未来,就有一种动力驱使你勇往直前。

每个人体内都蕴藏着巨大的生命潜能,所以人人都能做成不朽的事业。在人的身体和心灵里面,有一种永不堕落、永不败坏、永不腐朽的东西,这便是潜伏着的巨大力量,而一切真实、友爱、公道与正义,也都存在于生命潜能中。这种力量一旦被唤醒,即便在最微弱的生命中,也能像酵素一样,对身心起发酵净化作用,增强人的力量。所以,不要“自我设限”,将自己的潜力深深埋藏在心中,而要努力释放它们。不要因为生命中遇到一些限制,就认为这些限制会伴随你的一生。社会在改变,生命在改变,思维也应该随之改变。

◇全力以赴才有更多机会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要寻求偷懒的捷径,而是要尽全力去做你该做的事。

成功者的秘诀,就在于他们愿意去做一些失败者所不愿意做的事。反之亦同,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在于他们一直在做成功者所不愿意做的事。

要搞清楚到底什么是该做或不该做的事,首要条件就是必须拥有明确的目标,再就是需要全力以赴。这样,就可以有正确的判断力,看清自己该做的事情。

真正的成功者,看清自己该做的事情后,没有别的选择,他们只是会立即行动,全力以赴。如果意识中有任何想拖延的消极思想产生,不妨想想,一个人若不在失败中站起,便会在失败中倒下。

是的,你必须全力以赴,并清楚地知道,你的成功不仅会为自己带来幸福和快乐,还会为你身边的人带来阳光般的喜讯。

那些成功的人总是全力以赴,以生活中最优秀者为目标,而不是像失败者那样脱离现实,想入非非。一个人只要有决心、肯努力、不畏艰难、全力以赴,他一定可以成为成功的人。我们从很多成功者的奋斗史中可以看出时刻全力以赴、努力劳动的伟大价值,他们做任何事情总是要求自己精益求精。做事总是兢兢业业,从不妄想一步登天,因而,他们的成功都是必然的。

我们时常可看见那些明明能力、才干都在他人之上的人,却屈居人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不努力工作,没有全力以赴,最终他们将被淘汰。

在职场中,不热爱自己的工作、不能全力以赴的人,不可能获得上司的青睐和事业上的成功。因为,一个对工作不负责、不尽心尽力的人,是没有任何资本去获得成功的。要想成功,要想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你就必须比你的同事付出更多,工作更努力。

有一位老师曾讲起过他的经历:“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觉有许多在校时资质平凡的学生,他们的成绩大多在中等或中等偏下,没有特殊的天分,有的只是安分守己的诚实性格。这些孩子走上社会参加工作,不爱出风头,默默地奉献。但毕业几年或十几年后,他们却已有了成功的事业,而那些以前看来有美好前程的孩子却一事无成。”

老师常与同事一起琢磨,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成功与在校成绩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和踏实的性格密切相关。平凡的人比较务实,能够自律,比别人更努力,更能拼命地去做事,所以许多机会落在这种人身上。平凡的人如果加上勤奋的特质,成功之门必会向他大方地敞开。

成功的人永远比他人做得更多,当一般人放弃的时候,他们在努力;当别人享受休闲的乐趣时,他们也在努力;当别人正躺在床上呼呼大睡时,他们还在努力。

飞人迈克尔·乔丹是美国篮坛史上的神话,被称为“篮球之神”。他具备所有成为篮球王的特质和条件,他打任何一场比赛都胜券在握。尽管如此,他仍在参加任何一场赛事之前认真地练习投篮,练习基本动作。他是球队练习最刻苦的人,也是准备工作做得最充分的人。

全力以赴,才能做好准备,抓住机遇。成功大师卡耐基告诉奋斗者们:时刻做好准备并寻找机会;在机会降临时要果断、及时地把握住;当机会握在手中时,要善于充分利用它并去争取成功——这是成功者必备的三种重要品质,其中,做好准备是前提。

◇对自己的人生主动出击

大凡在世界上做出成就的人,往往不是那些幸运之神的宠儿,倒反而是那些“没有机会”的苦孩子。因为没有机会永远是弱者的推脱之词。但凡成功者,都是自己命运的指挥者。

很多失败者都认为,他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不能得到别人所具有的机会,没有人帮助他们,没有人提拔他们。他们将对你说,好的位置已经人满了,高职位已被抢走了,一切好的机会都已被别人捷足先登,所以他们毫无机会了。

但积极的人却不会推脱,他们不哀叹,而是主动对自己的人生出击。他们只是迈步向前,不等待别人的援助,他们靠的是自己。

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小杨,在工作初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告诉自己:面对问题时,要倾全力,心中除了胜利以外什么都不想。这种想法改变了他的人生。如今他已成为一家大公司中的第一号推销员了。他说:“约在4年前,我还是个完全的落伍者。成天唉声叹气、愁眉不展,抱怨苍天待我不公平;我终日懒懒散散,整天做着发财梦,可是这些异想天开的幸运始终没有发生。我的美梦终于破灭了,只觉得前途一片黑暗,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朋友对我说:‘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人生要靠自己主动去开创,你对人生付出多少,人生就给予你多少。’人生每天都向我们提出一些问题——你是否对人生怀疑?你是否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唯有信心才能使你主动去创造成功的人生。”

“过去我从没有努力地工作过,再加上自己又缺乏信心,当然尝不到成功的果实。突然间,我感到自己整个人都变了,也发现现实充满了新的机会,我决定就从推销员干起,我相信自己有能力突破任何困难。从此‘信心与行动’便成了我的人生信条。”

很多成功者谈到自己的经验时,总是谦逊地说:“运气真好。”但我们应该知道,经验与判断力才是他们的利器。坐等运气的人往往以虚度光阴或灾难临头收场。他们也许会在偶然的机会里暴富,但这种繁华很容易变成过眼云烟。随波逐流的人通常是最相信运气的人。许多人庸庸碌碌,默默而终,是因为他们认为命运自有天定,从没想到可以创造人生。事实是,人生存在世上,那是天定;好好地把握自己的生活,使它朝着自己的计划和目标奋进,这才是人生。

积极进取的人会把运气撇在一边,抓住机会,不放过任何可能让他成功的机会。他不会等待运气护送他走向成功,而会努力换取更多成功的机会。他可能会因为经验不足、判断失误而犯错,但是只要肯从错误中学习,等他逐渐成熟后,就会成功。真正想成功的人不会只是坐下来怨天尤人,埋怨运气不佳,他会检讨自己,再接再厉。

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动权,就需主动对自己的人生出击,遇到事情不顺利时,必须抱着主动的精神和充分的信心,积极努力地去克服困难,就是遇到了再大的阻力,也绝不退缩,如此才有成功的希望。若开始就抱着放弃的心理,那就根本产生不了斗志,到头来困难更多,这样下去一定会失败。所以我们在遭遇困难时必须直面问题、冷静思考,努力地去尝试。

在遇到困难时,不要找些理由或借口来逃避现实。但凡成功立大业之人,都能面对困难,解决困难,不被逆流轻易击倒,甚至在找不到解决困难的方法时,他们也会自己去创造一些方法来解决。

如何让信心与行动变成你的人生信条

figure_0059_0031

(1)遇到困难时,最重要的就是绝不放弃并持之以恒。尽量用充满希望的积极言语来鼓励自己,不要老说一些丧失斗志的话。

(2)做个主动的人。培养自己主动的精神。主动一点,自然会精神百倍。

figure_0059_0032
figure_0059_0033

(3)时刻想到“现在”、“明天”、“下礼拜”、“将来”之类的词,要成为“我现在就去做”的那种人。

◇用“热忱”构筑人生乐园

热忱这个词源自希腊文,直译过来是“内在的上帝”。它指出了热忱的内涵,一个人热忱的能力来自于一种内在的精神特质。你微笑,因为你很快乐,而在微笑的同时你又变得更快乐。热忱就像微笑一样,是会传染的。

一个人对于生活没有热忱,没有激情,他的生活是枯燥无趣的。

一个人对于工作没有热忱,没有激情,他的工作是没有效率的。

一个人没有热忱,没有激情,他的人际关系是很糟糕的,没有人愿意跟一个没有任何激情的人在一起。

无论你做什么事情,无论你所做的工作有多难,只要你有热忱,就能够无往不利、勇往直前。

热忱的人,无论是做清洁工还是经营大公司,都会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一项神圣的天职,并怀着浓厚的兴趣。对自己的工作满怀热忱的人,不论工作有多少困难或需要多大的努力,始终会抱着不急不躁的态度去进行。只要抱着这种态度,任何人都会成功,都会达到目标。爱默生说过:“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番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事实上,这不是一段单纯而美丽的话语,而是迈向成功之路的航标。

热忱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意识,能够鼓舞和激励一个人对手中的工作采取积极行动。不仅如此,它还具有感染性,不只会对其他热心人士产生重大影响,所有和它有过接触的人都将受到影响。

热忱是行动的主要推动力,人类最伟大的领袖就是那些知道怎样鼓舞他的追随者发挥热忱的人。

在你的工作中融入热忱,那么,你的工作将不再辛苦或单调。热忱会使你充满活力,让你事半功倍。

热忱是一种重要的力量。你可以利用它克服自己对一些事物毫无兴趣的弱点,使自己获得进步。没有了它,人就像一块没有电的电池。

热忱是一股伟大的力量。你可以利用它来补充精力,培养坚强的个性。有些人很幸运地天生即拥有热忱,其他人却必须努力才能获得。培养热忱的过程十分简单。首先,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或提供你最喜欢的服务。如果你目前无法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那么,你也可以选择另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把将来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当作你明确的目标。

热忱是成功的源泉。你的意志力、追求成功的热忱愈强,成功的几率就愈大。热忱是一种积极状态——你24小时不断地思考一件事,甚至在睡梦中仍念念不忘。虽说一天24小时意识清楚地思考是不可能的,然而,有这种热忱却很重要。如果真这么做,你的欲望就会进入潜意识中,使你或醒或睡都能集中心智。

热忱可使你释放出潜意识的巨大力量。在认知的层次上,一般人是无法和天才竞争的,然而,大多数的心理学家都同意,潜意识的力量要比显意识的大得多。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达·芬奇或比尔·盖茨之类的奇才,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发挥潜意识的力量,即使是普通人也能创造奇迹。

发自内心的热忱,能造成震撼人心的效果。热忱是人生最珍贵的资产。

如何构筑“热忱”的人生乐园

figure_0061_0034

养成使用正面、积极词语的习惯。比如,不说“我不行”,而说“我可以”;不说“我试试看”,而说“我会”等,用正面词汇代替负面词汇。

忘记过去的创伤。太多的人每天花很多时间想着过去的创伤。不要把你的精力浪费在这些地方,用你的理智去学会原谅和遗忘。

figure_0061_0035
figure_0061_0036

在团体里寻找热情和快乐。一个正面、积极的团队是你热情的源泉,可以召集一些思想积极的人,每个月聚会一次,一起讨论完成任务的方法,彼此激发灵感。

把你的每一天都过得精彩。最重要的是把每一天、每一秒都变成最棒的时刻。时间一旦过去,就会永远消失。你也可以角色假定,假定自己是自己心里向往或是崇拜的人的样子。同时也可以学习披风原理,披风一般是领袖、大人物穿的衣服,穿上披风会有一种自豪感。没有谁可以成为最强,要想常胜,就必须不断努力,攀登新的高峰。

孔子曰:“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大凡那些成功的政治家、著名的企业家、优秀的艺术家、杰出的科学家、创造纪录的运动员,都有一种一般人所没有的成就动机,求上、求优、求高,高标准地要求自己,并且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使自己一步一步向目标前进。拿破仑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话虽说得极端了一点,不过也隐含了这样一层道理:很难想象,一个从来没想过当将军的人,他会成为将军;一个从来没想过当科学家的人,他会成为科学家。其实,想当科学家也好,想当将军也好,其实质都是人的成就动机,有了它,人生就充满了动力。

保持热忱的心态是一种永不停止的满足。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到处可以看到中国人的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中国有许多优美的、动人的传说,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所反映的就是一种自强不息的可贵精神。

积极进取是一种搏击。具有积极心态的人能承受住各种挫折和困难的考验,不灰心,不动摇,迎着困难上,并笑对困难,“霜冻知柳脆,雪寒觉松贞”。积极进取的人自信,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抱负,不会轻易认定自己失败;这类人不悲观,不绝望,他们坚强、勤奋、无畏,勇敢地与命运抗争。

保持热忱是自我完善的基础。具有积极心态的人永远是自己选择命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能力去向命运挑战,而不是让命运来选择自己,所以他们的自我发展是健康的、完善的、美好的。

要想培养热忱的心态,首先要做到以下两点:

(1)要做一个主动创新的人。当你认为有某一件事情应该要做时,就主动去做。

(2)要有出类拔萃的愿望。

人都想赢得他人的赞同、受人欢迎,这是很正常的。但问问自己:“我应该得到什么样的人的支持和赞同呢?是那些出于嫉妒而嘲笑我的人,还是那些靠实干取得进步的人?”相信是不难得出正确答案的。

想想那些获得巨大成功的人,他们是积极分子还是消极分子?无疑,10个有9个都是积极分子、实干家,拥有一颗热忱的心。那些袖手旁观、消极、被动的人带不了头,而那些实干家们强调的是行动,他们会有许多自愿的追随者。

要有远大的目标,激起奋斗的欲望;要想达到某一目标,就要想得更远。

第三节 强者心态:扫除成功的障碍

强者的生活就是面对和克服那些像潮水一样涌来的逆境,他们不会放过“往上爬”的机会,因为他们经历了太多的逆境。在现实中我们看到许多成功者都来自于不利的环境,他们都能从逆境淹没的世界里走出来。

◇强者是苦难学校的毕业生

贝多芬生下来就是个麻子脸,而且正当风华正茂、踌躇满志之时,他竟然发现自己的听力在衰退。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听力的衰退不啻世界末日。但贝多芬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并说出了那句传颂千古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使我屈服。”弥尔顿,这位英国伟大的诗人,这位失去了光明的战士,这位坚强地立足于苍茫大地的人,在描述自我的境遇时是这样自勉的:“在茫茫的岁月里/我这无用的双眼/再也瞧不见太阳、月亮和星星/男人和女人/但我并不埋怨/我还能勇往直前。”

爱伦·坡是一位浪漫、神秘的天才诗人、小说家。在他的不朽名著《乌鸦》中这样写道:“那只乌鸦总不飞去,老是栖息着,老是栖息着,在我房门上方那苍白的帕拉斯半身雕像上。它眼中流露的神情,看上去就好像梦中的一个恶魔。在它头顶上倾泻着的灯光将它的阴影投射在地板上。”这恰恰是他的人生写照。

这位天才诗人一生都在穷困中度过,他大部分时间付不起房租,尽管房子简陋。他的妻子患有肺痨,因为没有钱寻医问药,只有终日卧于病榻。他们没有钱买食物,有时候,他们一连好几天都没有一点东西可吃。当车前草在院子里开花的时候,他们就把它摘下来,用水煮熟了当饭吃,有一段时间几乎天天如此。

然而,曾经只卖了10美元的《乌鸦》原稿,后来却成为无价之宝。

帕格尼尼是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他的一生都是在苦难与不幸中度过的,但他善用苦难这根琴弦,所以他得到了上帝所赠予的才华。

帕格尼尼的不幸可以列出长长的一张表。4岁时,一场麻疹和强直性昏厥症,差点使他进入坟墓;7岁时患上了严重的肺炎;46岁时牙床突然长满脓疮,他拔掉了几乎所有的牙齿;并且染上可怕的眼疾,几乎失明;50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结核等多种疾病吞噬着他的肌体;后来声带也坏了,靠儿子按口形翻译他的思想。

他长期把自己囚禁起来,每天练琴10~12小时。13岁起他就周游各地,过着流浪的生活。他把苦难拥抱得那么热烈和悲壮。

但同时,他也得到了回报,他的才华得到了举世的承认;12岁就举办了首次音乐会,并一举成功,轰动世界。之后他的琴声遍及法、意、奥、德、英、捷等国。他的演奏使帕尔玛首席小提琴家罗拉惊异得从病榻上跳下来,木然而立,无颜收他为徒。

他用充满魔力的旋律征服了整个欧洲和世界,几乎欧洲所有文学艺术大师,如大仲马、巴尔扎克、司汤达等都听过他演奏并为之激动。音乐评论家勃拉兹称他为“操琴弓的魔术师”。歌德评价他“在琴弦上展现了火一样的灵魂”。李斯特大喊:“天啊,在这四根琴弦中包含着多少苦难、痛苦和受到残害的生灵啊!”

贝多芬、弥尔顿、爱伦·坡、帕格尼尼,他们都在世界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每个人都遭受过沉重的苦难,但同时又享受着这些苦难。

苦难是人生的一大财富,不幸和挫折可能使人沉沦,也可能铸造坚强的意志品质,成就充实的人生。苦难是人生的一位良师,能教我们学会用感激的心、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一切问题,养成坚强的意志,勇敢地参与社会竞争。

苦难是一所学校。许多人之所以伟大,都来自他们所承受的苦难。最好的才干往往是从烈火中冶炼出来的。没有苦难的人生也就没有辉煌,正如孟子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为人们面对苦难,下意识地就会挑战苦难,并最终战胜苦难。

有谁没面对过风霜的侵袭,又有谁在茫茫人海中漂泊,能顺利地觅得一席安寝之地?也许我们应该听听那些成功之人背后的故事,其实每一个成功之人背后都有一部苦难史。

高尔基说过:“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大学。”进过这所大学而且还能挺着胸走出来的人,必将成为生命的强者。他们就像是山顶的树,狂风来时会低一下头,弯一下腰;但风一过,又直直地挺起了头,刚强而又有韧性。

苦难会给人很多财富。有的人在苦难中学会了坚强和忍耐,性格变得平和而达观。他们隐忍着自己的伤痛,对他人充满仁慈与关爱,甚至对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也给予宽容和理解。

人性中的那些轻狂浮躁、狡黠虚伪、庸俗势利等天性,离他们越来越远。因为他们知道,人生无常,命运无常,费尽心机得到的浮华终将是过眼烟云,是自己的跑不掉,不是自己的强留也留不住。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才是根本。

◇带着希望才能穿越人生的沙漠

很多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能够咬着牙坚持着熬过最漫长最艰难的时刻;可当成功将要与我们伸手相握的时候,却因为我们最终的放弃与之擦肩而过了。

斯坦利·库尼茨是一位瑞典医生,同时也是一位非常狂热的沙漠探险者。年轻的时候,他曾试图穿越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一次,他与死神“亲密接触”,差一点葬身沙漠:一场铺天盖地的风暴使他变得一无所有,向导不见了,满载着水和食物的驼群消失了,连那瓶已经开启的准备为自己庆祝16岁生日的香槟也洒得一干二净,死亡的恐惧从四面八方涌向他。然而死神还是对他“留情”了,在绝望的瞬间,斯坦利把手伸向自己的口袋,意外地摸到了一个苹果,这个苹果使斯坦利从绝望中清醒,他庆幸自己竟然还有一个苹果。几天后,已经昏迷的斯坦利被当地的土著人救起,令人迷惑不解的是,昏迷不醒的斯坦利紧紧地攥着一个完整但却干瘪的苹果,而且攥得非常紧,以至于谁也无法从他手中将苹果拿走。20世纪初,这位一生都充满传奇色彩的老人去世了,弥留之际,他为自己写了这样一句墓志铭:我还有一个苹果。

希望是生命的推动力:只要活着,就有希望;相对的,只要抱有希望,生命便不会枯竭。希望,不一定是多么伟大,它可以是平淡生活中的一些小期待、小盼望、小快乐、小满足,譬如明天会看到太阳,明天要去听一场音乐会;下星期约了老朋友喝茶;下个月即将有一小笔奖金;阳台上的盆花即将盛开;明天将穿一件新衣,购买一件想要的物品,完成一个崭新的计划。虽然在别人眼里,或许尽是些微不足道的琐碎小事,但是对自己而言,却能带来一些乐趣,因为这些都是喜悦的希望。希望,可能是明天公布考试成绩得高分,或是荣登金榜;希望可能是明天见到自己心爱的人,或是获得自己渴望的答案,也可能是洞房花烛夜的期盼;希望可能是工作获得上级的肯定,能表现自己的才华和成就,希望就是这样平平常常的满足,从从容容的期盼。

只要有希望,人生就不会贫乏。沧海桑田世事难料。我们不能控制机遇,却可以期待机遇的降临;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却可以梦想未来的美好;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到底有多长,我们却可以用希望填充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我们左右不了变化无常的天气,却可以规划我们的梦之旅途。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只要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的人生就一定不会失色。

◇呼唤“野性”的“狼道精神”

有一只名叫巴克的狗。它被人从南方主人家偷出来卖掉,几经周折后它开始踏上淘金的道路,成为一条拉雪橇的苦役犬。在残酷的驯服过程中,它意识到了公正与自然的法则,恶劣的生存环境让它学会了狡猾与欺诈。经过残酷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它终于确立了领头狗的地位。在艰辛的拉雪橇途中,主人几经调换,巴克与最后一位主人结下了难分难舍的深情厚谊。这位主人曾将它从极端繁重的苦役中解救出来,而它又多次营救了主人。最后,在它热爱的主人惨遭不幸后,它便走向了荒野,响应它这一路上多次聆听到的、非常向往的那种野性的呼唤。

这就是杰克·伦敦最负盛名的小说之一《野性的呼唤》中的故事。巴克重返荒野的过程中充满了野性与人性的角斗,而最终野性占据了主导。作者借此深刻反映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揭示了野性的力量、残酷的生存法则,最终肯定和礼赞的是人性的力量。

狼不是自然界中个头最大、跑得最快、最为凶猛的动物,但它们却是自然界中的强者,这是为什么?

强者,无论在怎样的恶劣环境下,都可以生存发展。他们的身上闪烁着一种野性的光芒,不屈不挠、顽强执着,他们不是温室里圈养的温顺小绵羊,而是经历自然磨炼、具有坚强品质的狼。虽然狼没有虎的凶猛、豹的敏捷、狮的威严,但狼却依然不输它们。所谓的强者心态,便是这样一种狼道精神。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呼唤这种“狼道精神”,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捕食者,同时又是其他人的“猎物”。金钱、地位、权力、爱情,这是所有人都在追求与竞争的目标。当你得到时,别人就失去了一次机会;当别人得到时,你也失去了一次机会。谁都不想失去一次机会,所以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什么是狼道精神

figure_0066_0037

(1)同进同退。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却是最团结的动物,你不会发现有哪只狼在同伴受伤的时候独自逃走。

(2)适应艰苦环境。母狼会在小狼有独立能力的时候坚决离开它,让幼崽去独立适应艰苦的自然条件,使小狼能成长为一匹真正的“狼”。

figure_0066_0038

这些都是狼在自然界称雄所具备的精神。我们要成为生活的强者,就需遵循狼道精神的精髓和原则,不断加强自我修炼,呼唤潜埋于我们心中的“野性”。

成功学大师罗宾说,世间有两种人,他们对待机会的态度各不相同。第一种人是像羊一样的弱者,总是等待机会,机会若不降临,他们就觉得寸步难行;第二种人是像狼一样的强者,总是创造机会,即使机会没有来临,也觉得脚下有千万条路可走。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如果不去奋斗,生命就失去了意义,人生也缺少了激情。古语有云:“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也就是说,不经一番傲霜立雪的搏斗,就无法开出娇艳的花朵。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只有不惧挑战,勇于奋斗,具有“狼道”精神,才能走向成功的殿堂!

◇坚强执着的“阿甘精神”

在1995年的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角逐中,影片《阿甘正传》一举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和最佳视觉效果等6项大奖。在影片中,阿甘是个智商只有75的低能儿。在学校里为了躲避别的孩子的欺侮,听从一个朋友珍妮的话而开始“跑”。他一直以跑躲避别人的捉弄。在中学时,他为了躲避别人而跑进了一所大学的橄榄球场,就这样被破格录取,并成了橄榄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

大学毕业后,阿甘应征入伍去了越南。在那里,他有了两个朋友:热衷捕虾的布巴和令人敬畏的长官邓·泰勒上尉。

战争结束后,阿甘作为英雄受到了约翰逊总统的接见。在“说到就要做到”这一信条的指引下,阿甘最终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他结识了许多名人,他告发了水门事件的窃听者,他作为美国乒乓球队的一员到了中国,为中美建交立下了功劳。猫王和约翰·列侬这两位音乐巨星也是通过与他的交往,而创作了许多风靡一时的歌曲。最后,他靠捕虾成了一名企业家。为了纪念死去的布巴,他成立了布巴·甘公司,并把公司的一半股份给了布巴的母亲,自己去做一名园丁。他经历了世界风云变幻的各个历史时期,但无论何时,无论何处,无论和谁在一起,他都依然如故,淳朴而善良。

贯穿阿甘一生的是他的奔跑,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停滞,奔跑给他带来了人生的一个又一个辉煌。

强者总是用行动来证明他们的一切,他们的言谈举止都表现了他们的实干精神。他们的语言与行动总是能很好地配合。所以,对那些没有任何行动支持的语言,他们是不喜欢的。他们会直接说:“让我们马上去干!行动是最好的语言。”

迎接挑战要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谁都不能否认这点,但是在战胜挑战后收获同样也是丰厚的。正是因为这样,那些懦弱的半途而废者所付出的代价,要比迎接挑战付出的还多。“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很多事情在顺利的情况下做不成,而在受挫折后,经受悲痛的“浸染”后,却能做得更完美,更理想。

要想成为强者,需学阿甘不停“奔跑”,用自己的坚强与执着谱写人生一章又一章的辉煌乐章。

◇无关外在,强者是内心的强大

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连续84天都没有捕到鱼。起初,有一个叫曼诺林的男孩跟他一道出海,可是过了40天还没有捕到鱼,孩子就被父母安排到另一条船上去了,因为他们认为孩子跟着老头不会交好运。第85天,老头儿一清早就把船划出很远,他出乎意料地钓到了一条比船还大的马林鱼。老头儿和这条鱼周旋了两天,终于叉中了它。但受伤的鱼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腥踪,引来了无数鲨鱼的争抢,老人奋力与鲨鱼搏斗,但回到海港时,马林鱼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骨架,老人也精疲力竭地一头栽倒在地上。孩子来看老头儿,他认为桑提亚哥没有被打败。那天下午,桑提亚哥在茅棚中睡着了,梦中他见到了狮子。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桑提亚哥的生活信念,虽然渔夫已老,但他依然胸怀壮志,这样一个坚强的人,怎么可以说不是强者?

或许,每个人对于“强者”的定义都不同。但无论千种万种结论,强者的本质在于内心,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远远强于只徒有外表的懦弱者。

一夜之间,一场火灾烧毁了美丽的“森林庄园”,刚刚从祖父那里继承了这座庄园的乔治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境地。他经受不住打击,闭门不出,茶饭不思,眼睛熬出了血丝。

一个多月过去了,年已古稀的祖母获悉此事,意味深长地对乔治说:“小伙子,庄园成了废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失去光泽,一天一天地老去。一双老去的眼睛怎么能看得见希望。”

乔治在祖母的说服下,一个人走出了庄园。

乔治漫无目的地闲逛着,在一条街道的拐弯处,他看到一家店铺的门前有人在排队。原来是一些家庭主妇正在排队购买木炭。那一块块躺在纸箱里的木炭忽然让乔治的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一线希望。

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乔治雇了几名烧炭工,将庄园里烧焦的树木加工成优质的木炭,送到集市上的木炭经销店。结果,木炭被抢购一空,他因此得了一笔不菲的收入。然后他用这笔收入购买了一大批新树苗,一个新的庄园初具规模。几年后,“森林庄园”再度绿意盎然。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古稀的祖母比年轻的乔治更加坚强。她使乔治用一颗强大的内心抵御外界的灾难,从而获得了新生。

强者——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我们之所以追随强者的脚步,是因为有了它我们才可能获得一次又一次成功,是因为有了它我们才可能登上生命的巅峰。

我们追求内心的强大,它让我们无畏于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它让我们在一次次挫折之后仍是不屈不挠,它让我们在承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后却仍能为心的向往而努力奋斗。只有在拥有坚韧的品格之后才能具有坚强的心理承受力,而有了坚强的心理承受力之后你便能正视厄运——从厄运中吸取经验教训,争取下一次的成功,而不是在遭受打击之后一蹶不振,永远陷于“厄运”的泥淖中再无翻身之力。

强者必备的4种关键的品质

figure_0069_0039

1.独立性

独立性是指个体倾向于自主地选取决定和行动,既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偶然影响,也不易被周围人所左右。

2.果断性

果断性是指善于在复杂的情境中迅速而有效地作出决定。只有处事果断,才能抓住有利时机。

figure_0069_0040
figure_0069_0041

3.坚韧性

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实现人生的总目标需要数十年的奋斗。长时间地向着既定目标奋进、拼搏,必须具有坚忍的意志。

4.自制力

人不但是客观环境的主人,也应是自己的主人。人能根据正确的原则指挥自己、控制自己。

figure_0069_0042

我们追求内心的强大,是因为我们在一些方面仍不能承受过重的压力,是因为我们还不能正确地面对自身的一些问题,是因为我们在受到失败的打击之后仍需旁人的鼓励和鞭策,而不能靠自身的力量去摆脱失败的痛苦。这是我们不想见到的。所以,我们需要追求独立坚韧的品格,追求果断自制的理性,追求那无处不在的坚强的心理承受力。

我们追求内心的强大,是因为我们是处于钢铁和鸡蛋之间的那种人——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力,虽不像鸡蛋一般脆弱,但也没有钢铁的坚强。这种人可能在失败后获得成功,也可能在挫折中一败涂地。这是我们不想见到的,所以我们仍需要去追求,追求坚韧,追求坚强。

但是一颗坚强的心并不是说说就能拥有的,它需要我们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勇敢面对各种失败和挫折。只有正确地面对失败,才有失败后仍然坚持成功的信念;只有失败后的成功,才能证明你是一个强者,才算拥有坚强的心理承受力。

即使贫穷、潦倒、失败、一无所有,甚至疾病缠身,这种种的厄运围绕在一个人周围,都没有关系,只要他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终究会击退厄运之神,以强者之姿傲然挺立。

◇天助自助者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个和尚撑伞走过。

这人说:“大师,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和尚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和尚说:“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说完便走了。

自助而后天助。自己的命运唯有自己去把握,别人是帮不上忙的。“自立者,天助也”,这是一条人生格言,它早已被无数人的经验所证实。自立的精神是个人真正的发展与进步的动力,是国家兴旺强大的真正源泉。一个在心灵上处于被动奴化状态的人是不可能仅仅靠别人的帮助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的。贫穷非但不会变成不幸和痛苦,相反,通过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自助实干,它也许会转化成为一种幸福;它能唤起人们奋发向上的激情,并为之勇敢地战斗。

露皮塔27岁那年,出现了她一生中的转折点。她去了一趟两个儿子一起上学的学校,校长的话让她的心都碎了。“你这两个儿子反应太迟钝了。”校长对她说。

她自己从小智力就很差,以至于不得不退学,到了16岁就出嫁,婚后生了两男一女。如今两个孩子又被列为低能者,这让她难以接受。她决心自己来死啃孩子们的教科书,自己先上学,再教孩子们。

就这样,她上学了,还要兼顾做家务。到第一学年末,她惊奇地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并不比别人差。于是,她开始更加勤奋地学习。1974年,露皮塔被授予文学硕士学位。1977年,她又取得了博士学位,成为颇具声望的美国教育委员会的会员。而她的孩子们也在母亲的鼓励下顺利而出色地完成了学业。

露皮塔没有因为自身的缺陷而怨恨,而是通过努力,为自己开辟了一条“星光大道”。自力更生和战胜自我将教会一个人从自身力量的源泉中吸取动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品尝成功的味道。最穷苦的人也有登上顶峰的时候,在他们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没有被证明根本不可战胜的困难。自助是一种智慧和能力,这种智慧和能力潜藏在我们生命之中,只有当我们自信地奋斗、自己救自己时,它们才会聚集起来发挥作用。

◇打败恐惧的方法就是直面恐惧

约翰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上班族,却在40岁那年做出了一个疯狂的举动:放弃薪水优厚的办公室工作,并把身上仅有的3美元捐给街角的乞丐,只带了换洗的衣裤,他决定从自己的老家——阳光灿烂的加州出发,靠搭便车穿越美国,到达东岸一处叫作“恐怖角”的地方。

他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完全是因为他意识到,虽然他有好工作、温柔美丽的妻子、善良可敬的亲友,但他发现自己这辈子太平淡了,他觉得自己的前半生在懦弱中虚度了。

为了检讨自己的懦弱,他很诚实地为自己的“恐惧”开出一张清单:从小时候开始算起,他就怕保姆、怕邮差、怕鸟、怕猫、怕蛇、怕蝙蝠、怕黑暗、怕大海、怕飞、怕城市、怕荒野、怕热闹又怕孤独、怕失败又怕成功、怕精神崩溃,他无所不怕,唯一“英勇”的一次是他当众向妻子表白求婚。

这个懦弱的40岁男人上路前竟接到母亲这样一张纸条:“你一定会在路上被人杀掉。”但他成功了,2000千米路,仰赖82个陌生人的好心,他成功了。

身无分文的他从没接受过别人金钱上的帮助,在暴风骤雨中睡在潮湿的睡袋里,风餐露宿只是小事,他还曾经碰到精神病患者的骚扰,遇到几个怪异诡秘的家庭,甚至还会时不时觉得有人像杀人狂魔和银行抢劫犯。经历过无数的“恐惧”之后,他终于来到恐怖角,接到妻子寄给他的提款卡(他看见那个包裹时恨不得跳上柜台拥抱邮局职员)。他不是为了证明金钱无用,只是用这种正常人会觉得“无聊”的艰辛旅程来使自己面对所有恐惧。恐怖角到了,但令人意外的是,恐怖角并不恐怖,原来“恐怖角”这个名称是由一位探险家取的,本来叫“CapeFaire”,被讹写为“CaepeFear”,原来是一个失误。约翰终于明白:“这名字的不当,就像我对自己的恐惧一样。我最大的耻辱不是恐惧死亡,而是恐惧生命——我一直害怕做错事。”

地位、声望、财富、鲜花,这些美好的东西都是给富于勇气的人准备的。一个被恐惧控制的人是无法成功的,因为他不敢尝试新事物,不敢去争取自己渴望的东西,自然也就与成功无缘。胆怯、逃避是毫无用处的,只有勇于直面恐惧,才能战胜恐惧。

如何抛弃恐惧

figure_0072_0043

1.要有必胜的信心

一个人只要有信心、有实力,无论遭遇什么情况都不致一筹莫展,那成功只是早晚的问题。

2.冲破恐惧心理

祛除恐惧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往前冲。假如对机会心怀恐惧,更应强迫自己去面对它。

figure_0072_0044
figure_0072_0045

3.不怕失败,勇于接受挑战

如果毅然接受挑战,至少可以学到一些经验,增长自己的见识。不要怕失败,也不可因此一蹶不振。

恐惧有时候就像是一扇虚掩着的门,实际上你没有必要害怕,因为那扇门是虚掩着的。很多人都会对“不可能”产生一种恐惧心理,绝不敢越雷池一步。因为太难,所以畏难;因为畏难,所以根本不敢尝试;不但自己不敢去尝试,认为别人也做不到。困境中如果你认为自己真的完了,那你就永远失去了站立的机会。恐惧是一种藏于内心的病毒,它会毒害你,扼杀你的信心、勇气,让你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胆小鬼、失败者。因此你必须消灭它,这样你才能活得轻松快乐。一旦勇于面对恐惧之后,绝大多数人立刻就会醒悟:自己拥有的能力竟然远远超过原来的想象!无论你内心感觉如何,你都要摆出一副赢家的姿态。就算你落后了,保持自信的神色,仿佛成竹在胸,也会让你在心理上占尽优势,而终有所成。不要因为恐惧不敢去尝试,其实人人都是天生的冒险家。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到5岁之间,人生第一个5年里是冒险最多的阶段,而且学习能力也比以后更强、更快。

难以想象,在我们的懵懂阶段,整天置身于从未接触过的环境中,不断地自我尝试,学习如何站立、走路、说话、吃饭,等等。在这个阶段的幼儿,无视跌倒、受伤,视一切冒险为理所当然,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茁壮成长。

可当人的年龄不断增长,经历过许多事情之后,反而变得越来越胆小,越来越不敢尝试冒险。这是为什么?

其实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大多数人根据过往的经验得知,怎么做是安全的,怎么做是危险的,如果贸然从事不熟悉的事,很可能会对自己产生莫大的威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安于现状、害怕改变。

行为科学家把这种心态称之为“稳定的恐惧”,也就是说,因为害怕失败,所以恐惧冒险,结果观望了一辈子,始终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殊不知,凡是值得做的多少都带有风险。

危险常常与机会结伴而行。如果听听成功者的说法,就不难理解一个人在获得成功前,大多会遭遇到挫折。一时的挫败并不表示一生的终结,绝不能因为害怕就踌躇不前。为了获得成功,失败是难以避免的,只要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此后该怎么做心里自然一清二楚。

◇破釜沉舟才能绝处逢生

中国历史上有两次绝处逢生的著名战役,一是破釜沉舟,一是背水一战。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秦将章邯攻打赵国起义军。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危难之中,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

但是面对赵军即将被围剿的结果,宋义却退守安阳,按兵不动,希望秦赵两军交手后两败俱伤,他再渔翁得利。

宋义的不义之举,再加上退守时粮草已经严重匮乏,兵马困顿不堪,导致军中怨声载道。项羽见此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于是将士们拥项羽为上将军。杀宋义的事使项羽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全军渡黄河之后,项羽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把所有烧饭的锅都打破,并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断绝自己的后路,打算与秦军决一死战。

这支被自己逼上绝路的大军迅速到了巨鹿外围,包围了秦军并截断了秦军外联的通道。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历经九次的生死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被项羽这种壮烈无敌的威严所震慑,不敢正眼相对。“破釜沉舟”由此得来。

公元前204年,韩信率一万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准备攻打项羽的同盟国赵国。赵王和大将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占据了太行山以东的咽喉要地井陉口,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迎战气势。井陉口以西,是一条长约百里的狭道,两边是山,道路狭窄,是汉军的必经之地,形势对韩信十分不利。赵军谋士李左车献计:不要正面应战,派兵绕到汉军大后方,切断他们的粮道,把韩信困死在井陉狭道中。陈余刚愎自用,不听李劝,说:“韩信只有几千人,千里袭远,如果我们避而不击,岂不让诸侯看笑话?”

探得敌方消息后,韩信迅速率领汉军进入井陉狭道,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扎下营来。夜半,韩信密派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旗帜,从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后方埋伏,并告诫他们,在两军对阵后,迅速冲进赵营,拔掉赵旗,换上己方旗帜。其余汉军在简单的休整装备后,马上向井陉口进发。到了井陉口,大队渡过挠蔓水,背水列下阵势,敌军见后,无不笑话韩信是自寻死路。

陈余率轻骑精锐蜂拥而出,要生擒韩信。韩信假装兵败不敌,逃回河边的阵地。陈余果然上当,下令赵军全营出击,直逼汉军阵地。汉军因无路可退,个个奋勇争先。双方厮杀半日,赵军丝毫占不到半点便宜。这时赵军想要退回营垒,却发现自己大营里全是汉军旗帜,军心立时大乱。韩信趁势反击,赵军大败,陈余战死,赵王被俘。战后,有人问:“兵法有云,背山、面水列阵是行军打仗之大忌,这次我们背水而战,居然打胜了,这是为什么呢?”韩信说:“兵法上不是也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在毫无退路的情况下,士兵才能发挥他最大的战斗力,这样才有可能扭转劣势,转败为胜。”

这两次战役都是将自己置于死地。在毫无退路的绝境之中,士兵反而没有退缩之意,更加勇猛直前,赢得胜利。 c4PbIuGnxY4meQUR0sTAbEjGXRL2OTrMcZgT6+pdNfi8bBi5yBizBnxScEx91yc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