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是一种表示人的智力高低的数量指标。智商=智龄÷实足年龄×100。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在20世纪中叶提出来的,几十年来这一概念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智力的发展。
智商反映了一个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是人们运用大脑进行分析、运算以及逻辑推理,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商高低有先天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开发和训练。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一个健康的人终其一生只利用了他固有能力的10%。”还有人认为只利用了4%或6%,甚至更低。
美国《使用你的大脑》一书的作者拉尼·布赞教授说:“你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人才开发有家庭开发、社会开发和自我开发这几个部分,而关键是自我开发,就是要有自我开发的意愿、热情、方法,并形成自我开发的习惯,这是造就人才成长重大差异的根本原因。不断地学习积累,提高智商,这是成功的基本条件。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正常发育的大脑都有如下能力:
◇语文能力:包括说话、阅读、书写的能力。
◇空间能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空间的能力。
◇音乐能力:包括声音的辨识及韵律表达的能力。
◇运动能力:包括支配肢体以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
◇社交能力:包括与人交往且和睦相处的能力。
◇自知能力: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生活方向的能力。
以上几种能力是每个大脑发育正常的人都应具备的,但为什么每个人的各种能力表现不同呢?这是由每个人的心理状况和生理状况决定的,心理状况是功能性因素,生理状况是基础性因素,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人类的智商是可以获得提升的,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改变饮食习惯。多吃有益增强记忆力的食物。如:蛋黄、大豆、瘦肉、牛奶、鱼、动物内脏及胡萝卜、谷类等。大脑获得更多的动力,就有利于大脑的开发,从而提高智商。
◇为自己营造一个具启发性和刺激感官的环境。在我们周围,天赋极佳者当然还是少数,大多数人的智力属于中间型。智力发展虽有遗传基础,但同时还受环境因素的强烈影响。遗传基础只规定了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后天教育与环境对人们的智力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适当培养音乐细胞,激发灵感。形容一个人聪明,有很多词语:机敏、鬼主意多、分析能力强、有第六感等,仔细研究这些词汇,你会发现一个通性:聪明人总是想得更多、更全面、眼光更准确,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灵感强”。
◇运动——发挥天赋,弥补短处。运动有很多种,有纯体力运动,如长跑、短跑;还有纯脑力运动,如下棋、打游戏;还有智力、体力相合运动,比如足球、排球、篮球、羽毛球。
一个善于开启智慧头脑的人,一定是个善于发现机会和勇于开拓的人,成功会离他更近。善于运用智慧的人,比只会埋头苦干、不善思考的人更受欢迎。这就是智慧的作用。正是这种智慧的光芒,使我们能够致力于发展完美的生活状态。因此,寻求智慧的源泉,探求智慧的培养方式,提高智商的指数,也就成为我们追求完美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真正带给我们快乐的是智慧,不是知识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真正带给我们快乐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识。
什么是知识?知识是那些没有经过自己的思索和感悟而获得的认识和经验。我们从学校、父母、长辈那里学到的一切,从书本杂志、电影电视、朋友闲谈等等地方获得的一切信息都是知识。
什么是智慧?智慧是经过自己大脑的思考、心灵感受而获得的能力。智慧无法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而获得,智慧是思维的“孩子”,不经思考的人无法获得智慧。
★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
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为他完全可能只是千万次地重复人家的思想,自己却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会发明创造。
★掌握很多实用技能也不等于有智慧
一个人学会驾车,学会电脑,但他不一定富有智慧,因为他很可能是被迫去做,内心却对这些技能毫无兴趣,更谈不上从中悟出智慧。真正的智慧之人,都会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深感兴趣,他不是被迫去做,而是自愿去做。
哲学家马可·奥勒留对自己说:“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可见,他是一个懂得区分知识和智慧的人,他追求的是智慧,而非知识。
知识是人类对有限认识的理解与掌握,而智慧是一种悟,是对无限和永恒的理解和推论。
知识是有限的,再多的知识在无限面前也会黯然失色。智慧是富于创造性的,其不被有限所困,面对无限反而显得生机勃勃。
学习知识是智育的首要目标,但不应该是最终的目标。学校的目的不在于为学习知识而学习知识,知识应该为人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澳大利亚的一个牧场中,人们看到有三个大学生在那里打工。这三个人都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人们都非常惊异:居然让大学生来看管家畜!他们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是要做领导众人的领袖,而现在却在这里“领导”羊群。牧场主人雇佣的这些学生,虽然满腹经纶,能说好几门外语,可以讨论深奥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可是,要说挣钱却不能和一个没有上过学的人相比。
牧场主整天谈论的只是他的牛羊、他的牧场,眼界十分狭隘,但他能够赚大钱,而那些大学生连谋生都很困难。这其实是一场“有文化和没文化、大学和牧场的较量”,而后者总是能够占上风。
大学生在这场“较量”中失利就是因为他们只是拥有知识而牧场主却懂得赚钱的智慧。
.我们都听说过“买椟还珠”的寓言故事,一个过分雕饰的盒子和一颗光彩照人的珠宝,哪一个更有价值,不言而喻。
而在人生中,追求虚有其表的学问,而没有自己独到判断和见解的人又何尝不是在舍本逐末,在珍贵的人生旅途中“买椟还珠”?
其实,大部分人之所以拥有强烈的获取知识的欲望,是因为对无知的恐惧、对人生的不安。那些见多识广的人,在危机的关头往往能沉着应对,拥有智慧的人生才是踏实的。但虚有学问的外表的人,终究是为了取悦他人而活着。
让我们的一切行为符合生命本质,摒弃外表让人眼花缭乱的光荣和浮华,追求心灵的提升,寻找真正的智慧,才是我们要做的事。
情商与智商:人生的左臂右膀
有人说成功者是“80%情商+20%智商”,失败者是“20%情商+80%智商”。对于人类来说,情商与智商都很重要,如同人生的左臂右膀,缺一不可。
情商的水平不像智力水平那样可用测验分数较准确地表示出来,它只能根据个人的综合表现进行判断。心理学家们认为,情商水平高的人具有如下特点: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有同情心,情感生活较丰富但不逾矩,无论是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专家们还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较高的情商,和童年时期的教育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培养情商应从小开始。
达尔文在他的日记中说:“教师、家长都认为我是平庸无奇的儿童,智力也比一般人低下。”但他却成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1955年的一封信中写道:“我的弱点是智力不好,特别苦于记单词和课文。”但他成了世界级的科学大师。洪堡上学时的成绩也不好,一次演讲中他说道:“我曾经相信,我的家庭教师再怎样让我努力学习,我也达不到一般人的智力水平。”可是,20多年后他却成为杰出的植物学家、地理学家和政治家。
丹尼尔·戈尔曼用了两年时间,对全球近500家企业、政府机构和非营利性组织进行分析,发现成功者除具备极高的智商以外,其卓越的表现亦与情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个以15家全球企业,如IBM、百事可乐及富豪汽车等数百名高层主管为对象的研究中发现,平凡领导人和顶尖领导人的差异,主要是来自情绪智商。
卓越的领导者在一系列的情绪智商,如影响力、团队领导、政治意识、自信和成就动机上,均有较优异的表现。情商对领导者特别重要,是因为领导者的精髓在于使他人更有效地做好工作。一个领导者是否卓越,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于他的情商。
正确认识智商和情商这两种心理品质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人自身,有利于克服“智力第一”和“智力唯一”的错误倾向,有利于培养更健康、更优秀的人才。
★智商和情商反映着两种性质不同的心理品质
智商主要反映人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等。它主要表现人理性的能力。而情商主要反映一个人感受、理解、运用、表达、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以及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的能力,它是非理性的。它们是相对理性与相对感性的集合,是不同类型的比较。
★智商和情商的形成基础有所不同
智商和情商虽然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但是,它们与遗传、环境因素的关系是有所区别的。智商与遗传因素的关系远大于社会环境因素。而情商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大于遗传因素。
★智商和情商的作用不同
智商的作用主要在于更好地认识事物。智商高的人,思维品质优良,学习能力强,认识深度深,容易在某个专业领域作出杰出的贡献,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情商主要与非理性因素有关,它影响着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动力。它通过影响人的兴趣、意志、毅力,加强或弱化认识事物的驱动力。智商不高而情商较高的人,学习效率虽然不如高智商者,但是,有时能比高智商者学得更好,成就更大。因为他们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得勤能补拙。
实力是成功的通行证
按照现代人力科学的理论来说,成功的实力有两种,既“硬实力”和“软实力”。
所谓硬实力无非是财力、背景等那些外界给予的东西,而软实力则是你内心与生俱来的,同时又经过后天磨炼打造的内在的东西。而在人的一生中,软实力更加重要,因为它不能被剥夺。想要成功光靠运气是下下策,没有实力而成功的几率如同中彩票一样低。
百富勤曾经是香港金融市场里叱咤风云的明星级证券行,但是在亚洲金融风暴中宣告清盘,存活的时间仅仅10年。
1987年的股灾之后,香港的股票市场一片狼藉,百富勤国际公司就是在这个时候成立的。在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下,抓住了每一个可以实现丰厚利润回报的机会,勇于开拓。所以,在短短的10年间,百富勤就由一间3亿港元的小经纪行发展到总资产240亿港元的跨国集团公司,被认为是股市的神话。表面上百富勤一帆风顺,其实投资风险一直伴随在它身边,它忘记了投资的要诀——分散风险,导致它的投资金额过于集中,而且忽略了亚洲市场的风险,孤注一掷地把资金投入到亚洲市场。
由于百富勤的投机心理太强,越高风险的业务就越投入得多,所以在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的投资过大,投资金额将近6亿美元,相当于总投资的25%~30%。很快,因为印尼盾和韩元大幅贬值,百富勤的投资产生了巨额的亏损。在沉重的打击下,百富勤终于支撑不住,宣告清盘。
百富勤忽略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在实力还不充沛的情况下想碰运气捞一把,这样的决策显然是错误的。机遇没有降临,风险却不期而至,所以只得以失败告终。
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赌博心理,就像百富勤一样,最终一无所有。人不能靠赌博和投机来奢求成功,无论什么时候,你一定要谨记,能让你获得最终成功的必定是你的实力而非运气。实力并非知识,而是能力。
人们通过学习,掌握一种能力,并让这种能力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需求,这样人们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有人说,真正的“铁饭碗”,不是在一个地方总有饭吃,而是走到哪里都有饭吃,也就是到哪里都有生存的能力。
身处竞争的年代,一切都靠实力,靠实力说话,靠实力办事,影响别人靠的也是实力。只有实力增强,别人才能信服,才能心甘情愿地接受你、追随你。
智商诚可贵,情商“价”更高
成功不仅取决于个人的谋略才智,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正确处理个人的情绪与别人情绪之间关系的能力,也就是自我管理和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
人类在关于怎样才能成功的问题上从来不曾停止过探索的脚步。爱看电影的人们一定都会记得《阿甘正传》,这是一部好莱坞大片,男主角汤姆·汉克斯更是凭借它而一举夺得奥斯卡“小金人”。
影片中的男主角名叫“Forrest Gump”,他从小就是一个有点行动不便的男孩,准确地说是有点残疾。然而不幸的事情不只这样,他的母亲到处为他找学校,却没有一所学校愿意接收他,原因在于他的智商只有75。但是后来Forrest的表现让每位观众都为之感动。他凭借执著、善良、守诺、勇敢的个性,一度成为美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故事也许是虚构的,而它却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智商的高低与人生的成就不能直接画等号!阿甘的重情重义、执著乐观的个性,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便是来自于情商的魅力。
情商的高低,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其他能力,包括智能能否发挥到极致。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如果说智商更多地被用来预测一个人的学业成绩的话,那么,情商则能被用于预测一个人能否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有些人在潜力、学历、机会各方面都相当,后来的际遇却大相径庭,这便很难用智商来解释。曾有人追踪1940年哈佛的95位学生中的成就(相对于今天,当时能够上哈佛的人比上不了哈佛的人,差异要大得多),发现以薪水、生产力、本行业位阶来说,在校考试成绩最高的不见得成就最高,对生活、人际关系、家庭、爱情的满意程度也不是最高的。
波士顿大学教育系教授凯伦·阿诺德曾参与上述研究,她指出:“我想这些学生可归类为尽职的一群,他们知道如何在正规体制中有良好的表现,但也和其他人一样必须经历一番努力。所以当你碰到一个毕业致词代表,惟一能预测的是他的考试成绩很不错,但我们无从知道他适应生命顺逆的能力如何。”
总之,智商对于我们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少了情商,你将会失去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