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主席刚刚的讲话所带来的效应根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那一片喧哗声!那一阵尖叫声!那一阵阵欢呼声、乌拉声、万岁声!美国语言里那么多的拟声词,全部加起来也无法形容当时的场面!难以描述的掌声当真是万分嘈杂!嘴里喊着,手掌拍着,连同跺脚的声音,各种表达方式齐装上阵,一起响彻了整层楼。就算整个大炮博物馆大厅的所有武器都响起来,也不会比现在的嘈杂声更加壮观。这也没什么奇怪的。有些炮手的嗓门几乎和大炮一样响亮!
巴比康在一片热情高涨的喧哗声里仍然表现沉静,从他请求大家保持安静的手势上可以看出,他的话还没说完呢,而且他那雷鸣般响亮的铃铛声也在嘶力竭地敲打着。然而,即便如此,高涨的情绪还是淹没了铃铛声。很快,他被人从椅子上拉下来,高高地举起。人们高呼着胜利,把他从他忠诚的同事们的手中传到了同样激动的群众手中。
没有什么事能让美国人感到惊讶。人们常说法国人嘴里没有‘不可能’这个词,显然他们弄错了。在美国才是没有“不可能”,一切皆容易、简单。至于那些机械性的难题,在发现之前就会被扼杀在襁褓之中。在巴比康计划和执行计划之间,任何一个美国人都不允许因困难而退却,要说到做到。
主席的凯旋游行一直持续到晚上。这真像是一场火炬游行。爱尔兰人、德国人、法国人、苏格兰人,不同国家的人聚集在马里兰州,用他们各自的母语呼喊着,欢呼声激昂,大家都很兴奋。
而月亮,好像明白这一切都与它相关似的,安详壮丽地照耀着大地,黯淡了周围的星星。所有的美国人都望向闪闪发光的月亮,有人向它挥手致意,也有人用昵称轻柔地呼唤它;这边有人用目光打量着它,那边有人举起拳头威胁它;仅从晚上8点到凌晨12点,琼下街的一个眼镜商就靠卖望远镜一夜暴富。人们用望远镜贪婪地望着月亮,就像望着一位优雅的贵妇。美国人毫不客气地摆出了主人的架子,好像这位金发菲庇
已经属于这群勇敢的征服者,纳入了合众国的领土一样。其实只是在谈论发射一枚炮弹而已,虽然是用如此粗鲁的方式与月亮建立直接联系,但却是文明世界惯用的方式。
午夜来临时,高涨的激动依然未退去,它存在于不同阶层的人们中:行政官员、科学家、批发商、小商贩、搬运工,从高智商的学问家到低层次的青人
,主席的提议触动了所有人的心弦;这已是一项全国性的事业,因此,上城、下城、帕塔普斯科河附近的码头、停泊在船坞里的船舶,大家都喝着杜松子酒和威士忌,陶醉在欢乐的海洋里;从悠闲地躺在酒吧里的长沙发上喝着冰雪利酒
的绅士们,到挤在波茵特岗大街上阴暗的小酒吧里醉醺醺地灌着烧心酒的船夫,无一不在高谈阔论,讨论争吵、称赞或鼓掌欢呼声此起彼伏。
临近两点钟,激动的场面终于开始安静下来。巴比康主席也回到了家,他被折腾得筋疲力尽。即便是个大力士赫拉克勒斯也不一定能禁得住如此高涨的热情呀。人群渐渐地离开广场和街道。直到四条从巴尔的摩通往费城、华盛顿、哈里斯堡和惠灵的铁路把聚集的人群送回到美国各地之后,这个城市才安静了一点儿。
如果你以为在这个难忘的夜晚,只有巴尔的摩受尽了骚动的折腾,那你可就错了。合众国的其他大城市,如纽约、波士顿、奥尔巴尼、华盛顿、里士满、克雷桑城
、查尔斯顿、莫比尔,从得克萨斯州到马萨诸塞州,从密歇根州到佛罗里达州,所有的城市都在热烈庆祝。事实上,大炮俱乐部的三万名通讯会员对主席的报告也提前略知一二,他们同样迫不及待地等待着10月5日的报告。因此,当天晚上,巴比康主席刚刚开始演讲,内容就已经通过有线电报,以每秒248447英里的速度传到了合众国的各个州市。所以可以肯定,比法国面积大10倍的美国,是与法国同一时刻得知这一消息并喊出的“乌拉”声的。我们还可以说这2500颗心脏,也随着同样的脉搏一起激动地跳动着。
第二天,1500家报纸、周刊、半月刊或月刊的头条新闻都是这则消息;它们用政治及文化观点,分别从物理学、气象学、经济学或伦理学等不同的方面对其加以分析。他们寻思着月球是否已经很完美,它是否是个不可再改变的世界。它与曾经还没有大气层时的地球是否一样?地球上看不见的月球那一面是什么样子?尽管只是要向这颗黑夜的星球发射一枚炮弹,人们却把它认为是一系列探险活动的开端。所有人都幻想着有一天,美国人能深入研究这个神秘圆盘的奥秘,有些人甚至都开始担心万一他们征服了月球,是否会打破欧洲的平衡。
虽然对这项计划持有争议,但是没有任何报刊对它的实现有所怀疑。科学、文学、以及宗教协会出版的各式各样的汇编、小册子、简报或是科学家、文学家或宗派成立的期刊杂志团体,纷纷抛出了他们可以提供的利益好处。而且波士顿的自然史协会、奥尔巴尼的美国科学艺术协会、纽约的地理统计协会、费城的美国哲学协会和华盛顿的史密斯协会则向大炮俱乐部寄出了上千封祝贺信,并表示马上可以提供服务及金钱支持。
可以这样说,从没有任何一项提议吸引如此多人的关注,至于那些犹豫、迟疑和焦急更是从不存在。但在欧洲,尤其是在法国,向月球发射一颗炮弹的想法却受到了冷嘲热讽,讽刺漫画和歌谣纷纷出来,而在美国却不是如此。因为如果引起众怒,世界上所有的救生工具都毫无作用。新世界里有些东西不能嘲笑。英庇·巴比康从此成为了美国最伟大的公民之一,就像华盛顿在科学界的地位一样。这个例子也充分表明了一国的民众可以赋予个人多么崇高的荣誉,当然,这样的前例可不少。
在大炮俱乐部那次著名的会议之后的几天,一位英国剧团的经理宣布巴尔的摩剧院将上演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无事生非》。但是,市民们怀疑这部剧有嘲讽巴比康主席的炮射月球计划之意,于是他们冲进剧院大厅,砸碎凳子,迫使经理撤下了正在上映的戏剧海报。这个倒霉的家伙,也只能识时务地顺从民意,换成了另一部喜剧《皆大欢喜》,代替了原来那部不合时宜的剧。而莎士比亚的这部喜剧在接下来的几周里,取得了惊人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