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素净心:减一分人欲,得一分轻快

身外物不奢恋

“然可欲者是我的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

——王阳明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物质利益的追求。在人们趋向于“物质化”的同时,其精神愈来愈和自己的心灵分离,人的心灵深处愈感孤独、苦闷、烦躁、矛盾。如何使人们荒芜、紧张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获得一种心灵的自由,王阳明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解决方式。

王阳明的学生问他:“良知恐怕也存在于声色货利之中。这种观点对吗?”王阳明回答说:“当然,但初学用功时,对自己的内心必须进行扫除荡涤,使它臻于清静澄明的境界,不要让自己的心陷入声色货利等东西之中,它们来了既不欢迎,去了也不留恋、惋惜,这样,我们才能以坦然的心情来对待所遇到的各种事物,才不会成为心灵上的负担,自然就会依顺自己本来的智慧去应对。”

王阳明强调以一种豁达的心态来为人处世,不要让所遇之物成为心中羁绊,不能做声色货利的奴隶。

每个人的烦恼都有两个来源,一是自身的欲望,再一个就是外物,金钱、权力、华屋、名声、美色、佳肴等,他们诱惑着人们,也烦恼着人们。而这众多的烦恼,就是因为人们有太多的执着,有太多的贪欲,整天惦记着如何才能得到声、色、名利等外在的东西,心里才会受尽煎熬。如果能豁然看待,来去随缘,而不是执著地求取,人生自然会多几分洒脱。

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远处去寻找快乐。他走过了千山万水,却始终未能寻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一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富翁说:“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请问,为何我没有快乐呢?”

农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揩着汗水:“快乐很简单,放下就是快乐!”富翁顿时开悟:自己背负着那么重的珠宝,老怕别人抢,怕被别人暗算,整天忧心忡忡,快乐从何而来?于是,富翁将珠宝、钱财接济穷人,专做善事,慈悲为怀。善行滋润了他的心灵,他也尝到了快乐的味道。

钱财终究是身外之物。“身外物,不奢恋”是思悟后的清醒,它不但是超越世俗的大智大勇,也是放眼未来的豁达襟怀。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会活得轻松,过得自在。

王阳明那段倾心讲学的日子被他自己称为人生当中最幸福的时光。既然未得到朝廷的任用,那就投身于讲学事业当中,何乐而不为?所谓的官名、事功都是些外在的东西,内心和精神得以满足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那一段时间,前来求学之人络绎不绝。不管是因为他生性的乐观感染了他人,还是心学的思想鼓舞了他人,可以肯定的是,王阳明有一颗豁达的心。

生活中,我们想要得太多,如果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我们就不停地去想我们所没有的,并且保持一种不满足感。如果我们已经得到想要的,我们仅仅是在新的环境中重新创造同样的想法,因此,尽管得到了我们想要的,我们仍旧不高兴。当我们充满无休止的欲望时,是得不到幸福的。

一位心理学家指出:最普遍的和最具破坏性的倾向之一就是集中精力于我们所想要的,而不是我们所拥有的。这对于我们拥有多少似乎没有什么不同;我们不断地扩充我们的欲望名单,这就导致了我们的不满足感。你的心理机制说:“当这项欲望得到满足时,我就会快乐起来。”可是一旦欲望得到满足后,这种心理作用却会不断重复。

幸运的是,有个可以快乐起来的方法,那就是改变我们思考的重心,从我们所想要的转而想到我们所拥有的。不是期望你的爱人是别人,而是试着去想她美好的品质;不是抱怨你的薪水,而是感激你拥有一份工作;不是期望你能去夏威夷度假,而是想到你居所附近亦有乐趣。

别勉强自己去做别人,不要看到别人住别墅豪宅就想要别墅豪宅;看见别人开宝马香车就渴望拥有宝马香车;甚至看见别人的女友漂亮、妻子贤惠,就想把自己的女友、妻子换掉,但世界上哪有完美的事物、完美的人呢?这样你就一刻也不能拥有幸福的感觉,你就会在欲望之路上越走越远。

figure_0075_0023
钱财终究是身外之物。“身外物,不奢恋”是思悟后的清醒,它不但是超越世俗的大智大勇,也是放眼未来的豁达襟怀。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会活得轻松,过得自在。

其实外物都是虚假的,即使我们把它追到手,也不会感到满足,反而会使人生出更多更大的欲望来。而这一切都是无根的,都是会走到尽头,走向反面的,富不过三代是一例,乐极生悲也是一例。因此,不若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学会“物来而应,过去不留”,适当放下,这不仅是一种洒脱,更是参透万物后的一种平和。只有放下那些过于沉重的东西,才能得到心灵的放松。如果某一件东西带给你的只有无尽的烦恼和忧愁,各种各样的负担如山一般压在你的心上让你不能自由呼吸,那么最明智的办法就是舍弃它,不要为其所累,快乐自然会回到你的身边。

心安理得,知足常乐

“尚功利,崇邪说,是谓乱经。”

——王阳明

走人生这条道路,荣华富贵并不一定就永久快乐,贩夫走卒也不是一辈子劳苦,一个人只要心安理得,恰如其分地做其本分事,即是幸福。

在被贬至龙场之时,王阳明常以孔子之话勉励自己:居住者要是道德修养高,有知识有智慧的君子,是不会觉得居所简陋。

为生活所迫,他不得不亲自动手耕作来解决温饱。他不会农事,边看边学,他了解到龙场人的耕作是原始的刀耕火种,通过实践,他还掌握了不少做农活的技术和规律。他还向当地的人请教种地经验,和当地百姓的关系也越来越亲近。对于一直心存百姓的王阳明来说,得到龙场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就是一种幸福。

为人处世,穷而不乏,实属难能可贵的精神。毕竟荣华富贵常使人飘飘欲仙,而那些每天奔波劳碌的贩夫走卒,风餐露宿,看起来异常凄苦。但有了钱财和权力,未必总能给人带来快乐,烦恼也会随着名利袭上心头。反而是那些本本分分活着的人,每天做着恰如其分的事情可能会更幸福,因为他们或许物质上未能达到极大丰富,但精神却不匮乏。

春秋时的名士原宪住在鲁国,拥有一丈见方的房子,屋顶盖着茅草;用桑枝做门框,用蓬草做成门;用破瓮做窗户,用破布隔成两间;屋顶漏雨,地面潮湿,他却端坐在那里弹琴。子贡骑着大马,穿着素雅的大褂,里面是紫色的内衣,小巷子容不下高大的马车,他便走着去见原宪。原宪戴顶破帽子,穿着破鞋,倚着藜杖在门口应答,子贡说:“呵!先生生了什么病?”原宪回答说:“我听说,没有钱叫做贫,有学识而无用武之地叫做病,现在我是贫,不是病。”子贡因而进退两难,脸上露出羞愧的表情。

子贡听了名士对于贫穷的看法,自己的脸上露出了羞愧的表情。因为他自己实际上有了心病,不能从高层次看待贫困的问题,不理解那些善于忍受贫困,而心怀大志的人。

对于贫穷,现实中的每个人的看法不同,标准不同,忍受贫穷的能力也不同。有些人是不得不居于贫困、苦熬贫困,所以觉得贫困是可怕的,这是着眼于物质生活的贫困。还有一些人是甘居贫困,是借贫困的环境来磨炼自己的意志,这是自觉地忍受贫困。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我们要注重的不仅是自己的物质享受,还应看重自己的精神修养,这才是积极地忍受贫困。

《庄子·山木》中曾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庄子身穿粗布衣并打上补丁,工整地用麻丝系好鞋子走过魏王身边。魏王见了说:“先生为什么如此疲惫呢?”

庄子说:“是贫穷,不是疲惫。士人身怀道德而不能够推行,这是疲惫;衣服坏了鞋子破了,这是贫穷,而不是疲惫。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生不逢时。大王没有看见过那跳跃的猿猴吗?它们生活在楠、梓、豫、章等高大乔木的树林里,抓住藤蔓似的小树枝自由自在地跳跃而称王称霸,即使是神箭手羿和逄蒙也不敢小看它们。等到生活在柘、棘、枳、枸等刺蓬灌木丛中,小心翼翼地行走而且不时地左顾右盼,内心震颤恐惧发抖;这并不是筋骨紧缩有了变化而不再灵活,而是所处的生活环境很不方便,不能充分施展才能。如今处于昏君乱臣的时代,要想不疲惫,怎么可能呢?这种情况比干遭剖心刑戮就是最好的证明啊!”

庄子物质生活很贫穷,但是他的精神生活却并不贫穷。一个人物质上贫穷并不可怕,但一定不要使自己的精神贫穷,精神贫穷才是真正的可悲。庄子生活困苦,但是庄子的精神力量却散发出耀眼的光辉,他深谙快乐生活的道理,心与物游,天真烂漫,这种贫穷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最富有的。

《中庸》讲“素富贵,行乎富贵。素患难,行乎患难”,王阳明认为只有努力修养心体,继而修养得纯正才可做到此。贫穷毕竟不是什么好事。每个人都希望改变贫穷的状况,但是急于求成或是用歪门邪道去脱贫,不是真正的忍贫,而不过是贪恋富贵罢了。那些贩夫走卒,奔波劳苦,虽然生活不尽美好,但他们付出了努力,所以他们的精神充实,将来未必过不上好日子;那些满腹经纶的人,虽然积累学识非常辛苦,但他们可以用知识来创造财富,一样能飞黄腾达。相反,许多人心灵空虚,贪欲满腹,即使家财万贯,也未必能快乐,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叫作知足常乐,也从不重视心安理得,结果生命里充满的往往只是利益和虚假的谄媚。

“财”是静心的拦路虎

“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王阳明

人生的热闹风光说穿了不过名利二字,唯有与功名利禄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超然物外,潇洒、通透、做个真正的快活人。然而,从古至今,多少人在混乱的名利场中丧失原则,迷失自我,百般挣扎反而落得身败名裂。司马迁说得好:“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

王阳明带兵打仗时曾经规定:“各兵但有管哨官总指称神福、馈送打点等各项各色,科派银物,自一分以上,俱许赴该道面告究治。”他严格要求自己的部下不能接受百姓任何的东西,否则严加追究。他说“吏书人民总甲里老百长弓兵机快人等,若揽差下乡,索求赍发者,均长率同呈官追究”。不仅如此,他还倡导百姓揭发收受贿赂的行为,对那些廉洁的官员给予奖励。通过这些措施,王阳明教化当地的人们“务洗贪鄙之俗,共敦廉让之风”。

王阳明对“财”的态度很好地体现了他的清廉和静心。《红楼梦》开篇偈语中,“人人都说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的《好了歌》似乎在诉说繁华锦绣里的一段公案,又像是在告诫人们提防名利世界中的冷冷暖暖,看似消极,实则是对人生的真实写照,即使在数百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此。世人总是被欲望蒙蔽了双眼,在人生的热闹风光中奔波迁徙,被名利这些身外之物所累。

那些把名利看得很重的人,总是想将所有财富收到囊中,将所有名誉光环揽至头顶,结果必将被名缰利锁所困扰。

一天傍晚,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中散步。这时,有个路人从林中惊慌失措地跑了出来,两人见状,并拉住路人问:“你为什么如此惊慌,发生了什么事情?”

路人忐忑不安地说:“我正在移栽一棵小树,却突然发现了一坛金子。”

这两人听后感到好笑,说:“挖出金子来有什么好怕的,你真是太好笑了。”然后,他们就问:“你是在哪里发现的,告诉我们吧,我们不怕。”

路人说:“你们还是不要去了吧,那东西会吃人的。”

这两人哈哈大笑,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不怕,你告诉我们它在哪里吧。”

于是路人只好告诉他们金子的具体地点,两人飞快地跑进树林,果然找到了那坛金子。

figure_0078_0024
金子有时候是真会“吃人”的。

一个人说:“我们要是现在就把黄金运回去,不太安全,还是等到天黑以后再运吧。现在我留在这里看着,你先回去拿点饭菜,我们在这里吃过饭,等半夜的时候再把黄金运回去。”于是,另一个人就回去取饭菜了。

留下来的这个人心想:“要是这些黄金都归我,该有多好!等他回来,我一棒子把他打死,这些黄金不就都归我了吗?”

回去的人也在想:“我回去之后先吃饱饭,然后在他的饭里下些毒药。他一死,这些黄金不就都归我了吗?”

不多久,回去的人提着饭菜来了,他刚到树林,就被另一个人用木棒打死了。然后,那个人拿起饭菜,吃了起来,没过多久,他的肚子就像火烧一样痛,这才知道自己中了毒。临死前,他想起了路人的话:“他说的真对啊,我当初怎么就不明白呢?”

可见,“财”这只拦路虎,它美丽耀眼的毛发确实诱人,一旦骑上去,又无法使其停住脚步,最后必将摔下万丈深渊。

庄子在《徐无鬼》篇中说:“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势物之徒乐变。”追求钱财的人往往会因钱财积累不多而忧愁,贪心者永不满足;追求地位的人常因职位不够高而暗自悲伤;迷恋权势的人,特别喜欢社会动荡,以求在动乱之中借机扩大自己的权势。而这些人,正是看不破钱财之人,注定会有无尽的烦恼。

权势等同枷锁,富贵有如浮云。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持手一双。名利,就像是一座美丽豪华舒适的房子,人人都想走进去,只是他们从未意识到,这座房子只有进去的路,却没有出来的门。枷锁之所以能束缚人,房子之所以能困住人,主要是因为当事人不肯放下。放不下金钱,就做了金钱的奴隶;放不下虚名,就成了名誉的囚徒。因而,莫不如退一步,远离名利纷扰,给自己的心灵一片可自由驰骋的广袤天空。

养心在于寡欲

“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王阳明

生活中有一个“抓沙子”的经验,许多人都想把沙子抓得越多越稳,他们就会用力抓,但手抓得越紧,结果漏掉的越多。相反,如果松开手轻轻地托着,所抓的数量会更多。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过一篇名为《蝂传》的散文,文中提到了一种善于背负东西的小虫蝂,它行走时遇见东西就拾起来放在自己的背上,高昂着头往前走。它的背发涩,堆放到上面的东西掉不下来。背上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重,不肯停止的贪婪行为,终于使它累倒在地,说的也是这样一个道理:想抓住的东西越多,抓得住的就越少。

王阳明的门生方献夫,从喜欢词章之道到找到圣人之道的过程也证明了“大无大有,先无后有”的道理。方献夫本是吏部的郎中,职位比王阳明要高,在二人辩解道义的时候经常会发生一些争论。后来,方献夫热衷讲学论道、辨析义理,这时他认同了王阳明一部分的观点。之后经过长时期在一起讲论,方献夫感慨王阳明的圣人之道,他超越了口舌辩论的表面化阶段,进入了诚心诚意仰慕和敬佩的内在化阶段,于是在王阳明面前自称门生,恭恭敬敬。王阳明说献夫之所以能脱出世俗之见,是因为他能做到“超然于无我”和“大无大有”。“无”的境界只能通过去蔽、减去习得的经验界的杂质才能得到。方献夫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三次“飞跃”,靠的是“无我之勇”。王阳明发自内心地说:“圣人之学,以无为本,而勇以成之。”

人心常常是不清净的,从“无”到“有”,从“大无”到“大有”,往往也体现出欲望越少,得到的也越多。人生在世,很难做到一点欲望也没有,但是物欲太强,就容易沦为欲望的奴隶,一生负重前行。每个人都应学会减重,更应学会知足常乐,因为心灵之舟载不动太多负荷。

从前,一个想发财的人得到了一张藏宝图,上面标明在密林深处有一连串的宝藏。他立即准备好了一切旅行用具,特别是他还找出了四五个大袋子用来装宝物。一切就绪后,他进入那片密林。他斩断了挡路的荆棘,蹚过了小溪,冒险冲过了沼泽地,终于找到了第一个宝藏,满屋的金币熠熠夺目。他急忙掏出袋子,把所有的金币装进了口袋。离开这一宝藏时,他看到了门上的一行字:“知足常乐,适可而止。”

他笑了笑,心想:有谁会丢下这闪光的金币呢?于是,他没留下一枚金币,扛着大袋子来到了第二个宝藏,出现在眼前的是成堆的金条。他见状,兴奋得不得了,依旧把所有的金条放进了袋子,当他拿起最后一条时,上面刻着:“放弃了下一个屋子中的宝物,你会得到更宝贵的东西。”

他看了这一行字后,更迫不及待地走进了第三个宝藏,里面有一块磐石般大小的钻石。他发红的眼睛中泛着亮光,贪婪的双手抬起了这块钻石,放入了袋子中。他发现,这块钻石下面有一扇小门,心想,下面一定有更多的东西。于是,他毫不迟疑地打开门,跳了下去,谁知,等着他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一片流沙。他在流沙中不停地挣扎着,可是他越挣扎陷得越深,最终与金币、金条和钻石一起长埋在流沙下了。

如果这个人能在看了警示后立刻离开,能在跳下去之前多想一想,那么他就会平安地返回,成为一个真正的富翁。物质上永不知足是一种病态,其病因多是由权力、地位、金钱之类引发的。这种病态如果发展下去,就是贪得无厌,其结局是自我毁灭。世间一切我们能抓住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又何苦为了抓住更多而失去更多呢?

王阳明告诫学生,只有将好色、贪财、慕名等私欲统统揪出来,连根拔去,才能算作痛快。《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掉了。”所以,生活中的我们应该明白:即使你拥有整个世界,你一天也只能吃三餐。这是人生思悟后的一种清醒,谁真正懂得它的含义,谁就能活得轻松,过得自在,白天知足常乐,夜里睡得安宁,走路感觉踏实,蓦然回首时没有遗憾!

荣辱毁誉皆泰然

“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

——王阳明

天下之事,利来利往。贪腐者们追求的那些东西其实不外乎安适的身体、丰盛的食品、漂亮的服饰、绚丽的色彩和动听的乐声,到头来终究是一场空而已。

面对功名利禄、荣辱毁誉,王阳明悟出了自己最佳的人生态度:“渊默”。“渊默”的理念体现了“众人嚣嚣,我独默默,中心融融,自有真乐”的超然物外的境界。

王阳明认为无论是做学问还是生活,都必须保持心境的澄澈和安定,不能为名利所累。因而在他看来,不能有太多的得失之念,他所理解的“渊默”则恰好契合了做学问的境地。

然而,生活中,有的人过于贪财,有的人过分施舍,这都不是“渊默”的应有之处。吝啬、贪婪的人应该知道喜舍结缘是发财顺利的原因,因为不播种就不会有收成。行善的人应该在不自苦不自恼的情形下去做。否则,就是很不纯粹的行善了。

有一个人十分苦恼自己妻子的吝啬。他跟自己的好友说:“我的妻子贪婪而且吝啬,对于做好事情行善,连一点儿钱财也不舍得,你能到我家里去,向我太太讲些道理吗?”

figure_0081_0025
苦恼之人的朋友阐释用钱的道理。

这个好友是个痛快人,听完他的话后,非常爽快地就答应下来。

好友到达那个人的家里时,他的妻子出来迎接,可是却连一杯水都舍不得端出来给好友喝。于是,好友握着一个拳头说:“嫂子,你看我的手天天都是这样,你觉得怎么样呢?”

那个人的妻子说:“如果手天天这个样子,这是有毛病,畸形啊!”

好友说:“对,这样子是畸形。”

接着,好友把手伸展开成了一个手掌,并问:“假如天天这个样子呢?”

那个人的妻子说:“这样子也是畸形啊!”

好友趁机立即说:“不错,这都是畸形,钱只能贪取,不知道给予,是畸形。钱只知道花用,不知道储蓄,也是畸形。钱要流通,要能进能出,要量入而出。”

那个人的妻子听后,若有所思,羞愧地低下了头,赶紧端来一杯水招待好友。

握着拳头,你只能得到掌中的世界,伸开手掌,你能得到整个天空。握着拳头暗示过于吝啬,张开手掌则暗示过于慷慨。这么一个比喻,便将为人处世和用财之道说明,让人豁然领悟了。

世间的道理大多是相通的。人降临世界的时候,手是合拢的,似乎在说:“世界是我的。”他离开世界的时手是张开的,仿佛在说:“瞧,我什么都没有带走。”

一个人是否追求名利,往往取决于一个人的荣辱观。有人以出身显赫作为自己的尊荣,公侯伯爵,讲究某某“世家”、某某“后裔”;有的人则以钱财多寡为标准,所谓“财大气粗”,以及“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等等,这些俗话正揭示了以钱财划分荣辱的现状。

figure_0082_0026
清心去欲,是王阳明思想的一个重要主张。

以家世、以钱财来划分荣辱毁誉的人,尽管具体标准不同,但其着眼点、思想方法并无二致。他们都是从纯客观、外在的条件出发,并把这些看成是永恒不变的财富,而忽视了主观的、内在的、可变的因素,导致了极端、片面的形而上学错误,结果吃亏的是自己。持这种荣辱观的人,往往会拼命地追逐名利,最终导致这些身居要职的人总是铤而走险,走向贪污、腐败的道路。

人格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超出了欲望的需求而追求品德的完善。一个人做到无欲的时候,就是放弃了心中的杂念,就是清空了心灵中积存的枯枝败叶。清空了心灵,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生命的自由、独立;清空了心灵,才能收获未来的光荣与辉煌。清心去欲,是王阳明思想的一个重要主张,他认为一切功名利禄都不过是过眼烟云,得而失之、失而复得等情况都是经常发生的。要意识到一切都可能因时空转换而发生变化,就能够把功名利禄看淡、看轻、看开些,做到“荣辱毁誉不上心”。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循理之谓静,从欲之谓动。”

——王阳明

《文子·道厚》曰:“真人者,知大己而小天下,贵治身而贱治人,不以物滑和,不以欲乱情,隐其名姓,有道则隐,无道则见,为无为,事无事,知不知也。怀天道,包天心,嘘吸阴阳,吐故纳新,与阴俱闭,与阳俱开,与刚柔卷舒,与阴阳俯仰,与天同心,与道同体,无所乐,无所苦,无所喜,无所怒,万物玄同,无非无是。”

得道之人是可以达到不为是非左右的境界的,在生活中可以超越一切相对事物,从而得到一种超然的自由。这种“不为是非左右的境界”就是淡泊。中国人不仅倾慕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还欣赏他的淡泊人生观,常常借用他的一句话“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来自我勉励。

王阳明提倡淡泊的心态。淡泊名利是王阳明家族的“传家宝”,他的六祖王纲性情淡泊,文武皆通,但是为了躲避乱世,他便往来于山水之间。

王纲和刘伯温是好友,但他对刘伯温说:“老夫性在丘壑,异时(你)得志,幸勿以世缘见累,则善矣。”以此可见其淡泊的心境。

只有对生活琐事的淡泊,才能让我们有时间和精力去实现我们远大的理想,也只有能够安静地坐下来,我们才有时间去思考人生。

战国时齐国有位贤者,名叫颜斶。齐宣王十分仰慕他,便把他召进宫来。颜斶走进宫内,来到殿前,就停住了脚步,不再行进。齐宣王叫他上前,颜斶不仅一步不动,还叫齐宣王下来迎接他,还说:“如果是我走到大王面前,说明我羡慕大王的权势;如果是大王走过来,说明大王礼贤下士。与其让我羡慕大王的权势,还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齐宣王生气地说:“到底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颜斶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士人尊贵!从前秦国进攻齐国的时候,秦王曾经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在高士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柴的,格杀勿论!他还下了一道命令,有谁能砍下齐王脑袋的,就封为万户侯,赏金千镒。由此看来,一个活着的君主的脑袋还不如一个死了的士人的坟墓呢!大禹的时候,诸侯有万国之多,是因为他尊重士人;到了商汤时代,诸侯有三千之多;如今,称孤道寡的才二十四个。由此看来,重视士人与否是得失的关键。从古到今,没有不务实事而成名于天下的,所以君王要以不经常向人请教为羞耻,以不向地位低的人学习而惭愧。”

齐宣王听到这里,才觉得自己理亏,于是对颜斶说:“听了您的一番高论,茅塞顿开,希望您接受我拜您为师。今后您就住在这里,饮食有肉吃,出门有车乘,您的家人个个衣着华丽。”颜斶却说:“玉,产于山中,一经匠人加工,就会破坏;虽宝贵,但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士人生在穷乡僻壤,如果选拔上来,享有利禄,他外来的风貌和内心世界就会遭到破坏。所以我希望大王让我回去,每天饥饿了才吃饭,像吃肉那样香,安稳而慢慢地走路,足以当作乘车。平安度日,并不比权贵差。清静无为,纯正自守,乐在其中。”颜斶说罢,向齐宣王拜了两拜便离开了。

在大富大贵面前,颜斶安于淡泊的生活而不追名逐利。做人的确需要几分淡泊,只有如此,才能豁达地面对人生的得失。王阳明提倡心中以良知为主宰,不以当官为荣,不以不当官为辱,坦坦荡荡,心无困扰。所以说,淡泊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

淡泊的人是幸福的,淡泊使人心更加宁静、更加自由,不再受外物羁绊。淡泊是不慕名利,远离喧嚣和纠缠,走向超越。淡泊是在遭受挫折时仍有与花相悦的从容,淡泊是别人都忙于追名逐利时仍然保持恬淡。只有淡泊,才可以使你真正地享受人生,在努力中体验欢乐,在淡泊中充实自己。古往今来多少名士终其一生都在寻求淡泊的心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算得上是个淡泊者;钱锺书学富五车,闭门谢客,静心于书斋,潜心钻研,著书立说,留下旷世名篇;齐白石晚年谋求画风变革,闭门十载,破壁腾飞,终成国画巨擘。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轰轰烈烈是暂时的,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平淡中度过。只有怀有淡泊的心境和一生一世永不放弃的追求,才能获得生活馈赠的那份幸福和快乐,拥有成功赋予的那份慰藉和乐趣。

安贫乐道也是信仰

“昔者尧舜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

——王阳明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发出这样的感叹:“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后汉书·杨彪传》中谈道:“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言外之意就是,在贫富与仁义不可兼得时,他是宁可受苦受穷也不愿放弃仁义的。

有时候,生活就像一个圈,无论你的人生多么辉煌壮丽,到最后终究还是要回到原点。这样看来,安贫乐道未必就是不思进取,反而体现出一种和谐有度的生活哲学来。

王阳明在《初至龙场至所止结草庵居之》中说:“昔者尧舜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意思是说,上古时候的尧舜都住过茅草棚,他们一样讲究礼仪,一样喜爱音乐。王阳明以尧舜为榜样,迎接困难的起点很高。

《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第三首有这样的诗句:“藐矣箪瓢子,此心期与论。”诗中引用了颜回对待艰苦生活的态度“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王阳明说,颜回虽离我们很远,但我愿意像他那样安贫乐道。

梁实秋在《雅舍小品》中也说过:“安贫乐道的精神之可贵更难于用三言两语向唯功利是图的人解释清楚的。”在佛家看来,能够安贫乐道,独守一份内心的清净,是修行的一种境界。如做人也能够如此的话,必将有所收获。

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深受楚庄王倚重,功劳卓著,但他非常俭朴。庄王几次封地给他,他都推辞不受。

后来,孙叔敖得了重病,临死前他嘱咐儿子孙安说:“我死后,你就回到乡下种地,千万别做官。如果大王非要赏你东西,你就要那块没人要的寝丘。”寝丘位于楚越之间,即今河南省固始县内。地方偏僻,地名也不好,而且是一片贫瘠的薄沙地,楚人视之为鬼地,越人认为其不祥,所以很久以来都没人要。

不久,孙叔敖去世,楚王十分悲痛,便打算封孙安为大夫,但孙安百般推辞,庄王只好让他回家去了。孙安回家后,靠打柴为生,日子过得十分清苦。后来,楚王听从优孟的劝说,派人把孙安请来封赏。孙安想起父亲的遗命,就要了寝丘那块薄沙地。

figure_0085_0027
孙叔敖临终教给儿子长久保全之道。

按楚国的规定,封地延续两代,如果其他功臣想要,就改封其他功臣。因为寝丘太贫瘠了,功臣们在请赏的时候,都忘了那里,于是,孙叔敖的子孙十几代拥有这块光彩夺目的金子会引起人们激烈的争夺,金光大道上挤的人太多了,反倒不如独木小桥幽静和从容。孙叔敖的不争未必是不思进取,反而是一种和谐的生活哲学。

什么是衡量人生成功的标准,是财富、权力,还是享受一份粗茶淡饭的宁静日子?在王阳明看来,安于贫困生活,以学习和掌握圣人之道为乐,不被现实与名利所扰,便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便是一种成功的表现。

明代施惠在《幽闺记·士女随迁》中说:“乐道安贫巨儒,嗟怨是何如,但孜孜有志效鸿鹄。”如果沉浸在世俗名利中不能自拔,一心追求欲望的满足,那么还不如在宁静中享受简单的幸福。

徒有虚名不中用

“世之人从其名之好也而竞以相高,从其利之好也而贪以相取,从其心意耳目之好也而诈以相欺,亦皆自以为‘从吾所好’矣,而岂知吾之所谓真吾者乎!夫吾之所谓真吾者,良知之谓也。”

——王阳明

王阳明从少年时代起,受到父亲的耳濡目染,便要通过科举考取功名。而通过读书摆脱平民的命运,走上仕途是当时很多人唯一的道路。为此,很多人为了这一功名苦读数年,甚至付出了一生。王阳明虽然也受到科举的束缚,但是他并不为它所摇摆,功名仅仅是一个虚名,考不上不算什么,一旦考取,便要让其有实际的用处,为百姓,为社会谋福谋利,这也是他用一生来践行的事情。

然而,世界上有一些人,为了达到一己的目的,不择手段,超过了道德的范围,破坏了人生行为的标准。他们为什么不能守住自己的本分呢?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名心”的驱使。所以,人最高的道德,就是把这个“名心”抹平,不去刻意追求“名”,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我们以赤子之身来此世界,当以赤子之心走过此世界,也就是真正留取清白在人间。既无声名,亦无功利,然而这也是莫大声名、莫大功利了。所以,我们的先哲曾经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王阳明追求的人生应该是“致良知”的一生,他对人生有着自己的终极关怀和哲学导向,他不仅希望能实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还希望实现报国行道的理想。他融合思想家和政治家为一体,却不希望为名所累。

事实上,人生的规则也正是如此奇妙,贪慕虚名、急功近利者往往得不到真正的名誉;沽名钓誉之徒往往得不到真正的快乐。

有一个书生因为像晋人车胤那样借萤火夜读,在乡里出了名,乡里的人都十分敬仰他的所作所为。一天早晨,有一人去拜访他,想向他求教。可是这位书生的家人告诉拜访者,说书生不在家,已经出门了。来拜访的人十分不解地问:“哪里有夜里借萤火读书,学一个通宵,而清晨大好的时光不读书却去干别的杂事的道理?”家人如实地回答说:“没有其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要捕萤,所以一大早出去了,到黄昏的时候就会回来的。”

车胤夜读是真用功、真求知,而这个虚伪的书生真的好学到这种地步吗?在大好的日光下出门捕萤,黄昏再回来装模作样地表演一番,完全是本末倒置,“名”是有了,但时间一长难免会露出马脚。靠一时的投机哗众取宠,这样的“名”往往很短暂,如过眼云烟,很快会被世人遗忘。那时,这位“名人”便也不再风光了。

追求名誉难免被虚名所累,误了一生。其实看开了,虚名不过是噱头,可惜的是太多人被它牵制、累坏。虚名能为人带来一时的心理满足,但它本身毫无价值、毫无意义,任何一个真正的有识之士,都不会看重虚名。王阳明和学生讨论有关名这个问题时,他说如果一味地力追声名,就不会懂得真实、纯朴的道理,人生中就会徒增烦扰。

为了虚名而去争斗,是人世间各种矛盾、冲突的重要起因,也是人生之中诸多烦恼、愁苦的根源所在。我们追求的是精神的不朽,那么,请抛却背后的虚名,着眼未来,脚踏实地,我们终将到达人生的制高点。

在名利中寻回单纯

“人欲横流,天理几灭。”

——王阳明

王阳明在受到刘瑾等人多方残酷迫害、非置之于死地而后快之后复出,功绩卓然,虽依然受谗害,但他经国济世雄心不变,执着地追求真理的心不变,在官场的旋涡中保持内心对圣人的虔诚和敬仰。

成圣之心一直没有改变,为国救民之志也从未减弱,百忙之余还讲学传道,体味学习的快乐、交友的快乐、悟道的快乐。粗食淡水,幕天席地,面对苍天,仰依大地,其乐无穷。而对于富贵名利,却看得如浮云般不值一提。

在无常的人生里,山河大地危脆,世间不断遭到破坏。要照顾好自己的心,不要与身外的名利、地位等纠缠不清,心若有贪念——贪名利、地位、权势等,这一生不仅不会快乐,还会过得很辛苦。凡夫就是时时在名利的旋涡里打转,才会由不得自己。

玉寅生和三乌从臣是同学,相交甚好,他们没有钱,于是以品性互勉。玉寅生对三乌从臣说:“我们这些人应该洁身自好,以后在朝廷做官,绝不能趋炎附势而玷污了纯洁的品性。”三乌从臣说:“你说得太有道理了,巴结权贵绝不是我们这些正人君子所为。既然我们有共同的志向,为何不现在发个誓呢?”玉寅生非常高兴,于是他们郑重地把鸡血抹在嘴上发誓:“我们二人一致决心不贪图利益,不被权贵所诱惑,不攀附奸邪的小人而改变我们的德行。如果违背誓言,就请明察秋毫的神灵来惩罚他。”

后来,二人一同到晋国做官。玉寅生又重申以前发过的誓言,三乌从臣说:“过去用心发过的誓言还响在耳边,怎能轻易忘呢!”当时赵宣子受到晋王的宠爱,人们争相拜访赵宣子,以期能得到他的推荐,从而得到国君的赏识。赵宣子的府邸前车子都排出了很远。这时三乌从臣已经后悔,想去赵宣子家又怕玉寅生知道,但是又很想结识赵宣子,几经犹豫后,决定尽早去拜访,以避人耳目。当鸡刚叫头遍,他就整理衣冠,匆匆忙忙去拜访赵宣子了。进了赵府的门,却看见已经有个人端端正正地坐在正屋前东边的长廊里等候了,他走上前去举灯一照,原来那个人是玉寅生。两人相对而愧,赶紧告退了。

三乌从臣和玉寅生为了各自的仕途利益而违背了当初的誓言。我们知道富贵学道比较困难,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富贵的人容易迷失道心。世间有多少人,在尚未显达前非常努力,低声下气,认真地付出自己的能力,以争取他人信任。有朝一日,当他财、名、利共聚时,傲慢之心就随之而生,忘了当初困顿的生活,这是因权势名利牵缠着他的心。

所以,人心一旦被名利牵制,将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有智慧的人,在短暂的人生里,视荣华富贵如浮云、梦境,也如草上的露水。而愚痴者则被权势名利所迷惑。

很多时候虚名能为人带来一时心理的满足感,也就使争名、争虚名的事常有发生。虚名本身其实毫无价值、毫无意义可言,为了争夺名利而起矛盾和冲突,往往徒增人生诸多烦恼。

不要为虚名所累,在名利的旋涡中做最单纯的自己,脚踏实地地工作,力求不使自己背上虚名这种沉重的思想包袱。

少一些机心,少一些痛苦

“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都消灭了,光光只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

——王阳明

历史上多少悲剧出于争名夺誉,人们只看到了虚名表面的好处,却不知道在虚名的背后,埋藏了多少辛酸和苦难。

中国儒家极力提倡“存天理、去人欲”,王阳明更是把“去人欲”当作“存天理”的条件,他说:“去得人欲,便识天理。”

王阳明将天理、良知、本体合而为一,也就是将道德伦理的价值与存在的本体合而为一,要证得“本体”,就必须打掉一切人欲。在他看来,一个人为什么会产生“机心”?因为人的心里藏有势利的种子,因为势利才产生“机心”。

figure_0089_0028
中国儒家极力提倡“存天理、去人欲”,王阳明更是把“去人欲”当作“存天理”的条件,他说:“去得人欲,便识天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势利就是一种欲望。欲望越多,痛苦也越多。人心不足蛇吞象,而蛇吞象——咽不进,吐不出,要多别扭有多别扭。什么都想要,最后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反而一辈子将自身置于忙忙碌碌、钩心斗角之中。这样活着,未免太累!如果少一些机心,是不是也会少一些痛苦呢?

苏秦,字季子,东周洛阳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

苏秦早年在鬼谷子先生门下学习纵横捭阖之术,他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学业精进。苏秦学业有成,辞别鬼谷子先生时,鬼谷子先生考察了他一番,苏秦侃侃而谈,滔滔不绝,不想鬼谷子先生眉头直皱,脸上并无喜悦。

苏秦把话说完,怯生生地问:“先生,我说错什么了吗?先生为何脸有异色?”

鬼谷子先生语重心长地对苏秦说道:“你说得很好,并无错漏。事不可尽,尽则失美。美不可尽,尽则反毁。你只知善辩的好处,唯恐不能发挥至极处,却不知善辩之能遭人嫉妒,若一味恃弄,祸不可测啊。”

后来,苏秦到各国游说,最终配六国相印,权倾一时,但他在燕国受到他人的嫉妒。怕燕王杀他,他就自请到齐国做燕王的奸细。他花言巧语又使齐王信任了他,但苏秦的频繁活动终被齐王和齐大夫发觉。齐王将苏秦车裂于市。

苏秦凡事都想要尽善尽美,花尽心思来为自己取得成果,但是他这番机心反而使自己吞咽了恶果。人生的许多痛苦都是因为你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其实,我们辛辛苦苦地奔波劳碌,最终的结局不都是只剩下埋葬我们身体的那点土地吗?王阳明说:“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都消灭了,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一切私心的存在就好比做贼的心,弄到最后不光没有得到想要的,还丢失了本体。

其实,人人都有欲望的机心,都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都希望丰衣足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的机心变成不正当的欲求,变成无止境的贪婪,那我们就无形中成了机心的奴隶。在欲望的支配下,我们不得不向着权力、向着地位、向着金钱而努力。我们常常感到自己非常累,但是仍觉得不满足,因为在我们看来,很多人比自己生活得更富足,很多人的权力比自己大。所以我们别无出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在无奈中透支体力、精力与生命。

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他自己造成的。一个人心中充满机心,就会因机心而衍生出困难、恐惧、怀疑、绝望、忧虑等情绪。一个人若是使自己的思想里充满了困难、恐惧、怀疑、绝望、忧虑的东西,那么他的整个生活就难以走出悲愁、痛苦的境地。但他若能抱着乐观的态度,那么就可使蒙蔽心灵的种种阴霾烟消云散。

人生如白驹过隙,生命在拥有和失去之间很快就流逝了。心灵空间需要自己去经营,如果心中装满势利、欲望、各种算计机关,心灵哪里还有空间去承载别的呢? u+MPqPb/446iqzLL2rKRQa8c97toUQx3Y09wWTUoMl3oTgjGprQCcDBjXydVDZ4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