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章 孝敬心:以孝安家,以敬持家

孝顺在当下

“就如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此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

——王阳明

王阳明给弟子邹守益的信说:“近来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尽,今自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他认为致良知必须要讲孝道。对于母亲早逝,他没能奉养;祖母临终,未及一见,王阳明深感伤痛并一直自责于心。在其父去世之后,王阳明也卧病多日。

人的一生难免有很多缺憾,其中最大的可能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有一天我们蓦然发现,父母已两鬓斑白,此时才孝敬他们,我们会错过无数时机。甚至当双亲已离你远去,才幡然悔悟,却已尽孝无门,这将成为永远无法弥补的憾事。

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强调孝也要知行合一,“就如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此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他强调孝要及时的行动,将知和行紧密结合起来。

孝,经不起等待。生时如果不养父母,死后万事皆空。《孔子·集语》中“子欲养而亲不待”就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

春秋时,孔子和弟子们出去游玩,忽然听到路边有人在啼哭,就上前去看怎么回事,啼哭的人叫皋鱼,皋鱼解释了他啼哭的原因:“我年轻时好学上进,为了求学曾经游历各国,等我回来时父母却已经双双故去。作为儿子,当初父母需要侍奉的时候我却不在身边,这好像‘树欲静而风不止’;如今我想要侍奉父母,父母却已经不在了。父母虽然已经亡故,但他们的恩情难忘,想到这些,内心悲痛,所以痛哭。”

人生在世,必然会经历种种痛苦的情感折磨,也在痛苦中锻炼得愈发坚强,面临悲痛愈发能强忍声色,而“子欲养而亲不待”却让人们倍觉“生命中难以承受之痛”。

很多人总在说,等到有钱和时间了,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你可以等待,但父母不能等待。在不经意间,父母渐渐变老。花点时间多陪陪父母,父母们没有太多的要求,只是想多让你陪陪。否则当你挚爱的亲人离你而去,你在脑海中回想他们以往对你如何嘘寒问暖、呵护备至,你却只顾着打拼自我天地,忽略了关爱他们,让他们在守望你的寂寞中落寞而去。你的悔、你的痛,成为你一生最深刻的烙印,任岁月无情也抹杀不去。

figure_0063_0018
王阳明学说认为致良知必须要讲孝道。

生孩子不易,养孩子更不易,付出的辛苦是没有当过父母的人难以理解的。古时候父母亡故,做子女的要服丧三年,这是对自己刚出生时父母耐心守候的报答。孝敬父母,是每个人都应该奉行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汶上人,是孔子著名弟子之一。闵子骞幼年即以贤德闻名乡里,他母亲早逝,父亲怜他衣食难周,便再娶后母照料闵子骞。几年后,后母生了两个儿子,待闵子骞渐渐冷淡了。

闵子骞受到后母虐待,冬天穿的棉衣以芦花为絮,而其弟穿的棉衣则是厚棉絮。一天,父亲回来,叫闵子骞帮着拉车外出。外面寒风凛冽,闵子骞衣单体寒,但他默默忍受,什么也不对父亲说。后来绳子把闵子骞肩头的棉布磨破了。父亲看到棉布里的芦花,知道儿子受后母虐待,回家后便要休妻。闵子骞看到后母和两个小弟弟抱头痛哭,难分难舍,便跪求父亲说:“母亲若在,仅儿一人稍受单寒;若驱出母亲,三个孩儿均受寒。”子骞孝心感动后母,使其痛改前非。自此母慈子孝合家欢乐。

孟子曰:“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闵子骞的孝行备受后人推崇,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闵子骞排在第三,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上先贤人物。闵子骞不仅孝,而且宽容友爱,正是这些品德,使一个即将分崩离析的家庭重归于好,他以自己的行为感动后母,使家庭和睦,母慈子孝,生活没有遗憾,这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

在现代,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导致了家庭观念逐渐淡漠,孝的精神也逐渐丧失,这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大损失,也是个人品德修养的重大缺陷。今天的我们,不应该只用一些时髦的理论“武装”自己,仿佛自己不食人间烟火似的,完全没有传统文化中那种踏实、厚重的责任感。面对过去,新一代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比如平常多关怀、孝敬父母,也就不会再如皋鱼一般暗自哭泣“子欲养而亲不待”。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

“父而慈焉,子而孝焉,吾良知所好也。”

——王阳明

中国有首名为《劝孝歌》的古诗:“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语言虽然很直白,但是却蕴含丰富的内涵。一个人不论他出身于什么样的家庭,也不论他将来的地位有多大的变化,只要他的父母还健在,那么他就有尽孝道的义务,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试想一下,我们的父母养育我们多年,如果等到老了却享受不到应有的亲情,会多么寒心!人类一直标榜自己是万物之灵,倘若面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又有什么资格居高临下地谈论自然界中的动物呢?

《庄子》中曾记载:“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孟子也讲:“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而王阳明也是一个认为百善孝为先的至孝之人。

王阳明三十二岁的时候,因病移居西湖,往来于南屏、虎跑寺庙,见一僧人封闭于龛内打坐、诵经、念佛有三年之久,也不说话,像呆了一样。一日,王阳明就朝僧人大喊起来,僧人大吃一惊,和王阳明攀谈起来。王阳明问了他家庭的一些情况,僧人说家里还有老母亲。王阳明又询问其是否不起俗念。僧人答曰没法不念。王阳明听了,就给僧人讲爱父母和人本性的道理,僧人感动落泪,并离开寺庙回去奉养老母亲。

古人讲“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一个人对父母家庭有真感情,如出来为天下国家献身,就一定有责任感。换言之,忠就是孝的发挥,就是扩充了爱父母的心情,爱别人,爱国家,爱天下。“子之爱亲,命也”,儿女爱父母,这是天性,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然而,很多人通常将父母的爱视作理所当然,不懂得“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直到自己也有了子女,理解了为人父母的苦心,却发现自己想要反哺回报已来不及了。

北魏时,房景伯担任清河郡太守。一天,有个老妇人到官府控告儿子不孝,回家后,房景伯跟母亲崔氏谈起这事,并说准备对那个不孝子治罪。崔氏是一个知书达理、颇有头脑的人,她得知情况后,说道:“普通人家子弟没有受过教育,不知孝道,不必过分责怪他们。这事就交给我来处理好了。”

第二天,崔氏派人将老妇人和儿子接到家里,崔氏对不孝子一句责备的话也没说。崔氏每天同老妇人同床睡眠,一同进餐,让不孝子站在堂下,观看房景伯是怎样侍候两位老人的。不到十天,不孝子羞愧难当,承认自己错了,请求与母亲一起回家。崔氏背后对房景伯说:“这人虽然表面上感到羞愧,内心并没有真正悔改。姑且再让他住些日子。”又过了二十几天,不孝子为房景伯的孝顺深深打动,真正有了悔改的诚意,不断向崔氏磕头,答应一定痛改前非,老妇人也替儿子说情,这时崔氏才同意他们母子回家。后来这个不孝子果然成了乡里远近闻名的孝子。

崔氏很聪明,她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仁”在,其中之一就是孝心。她无所为而为,以身教代替言传,让他心中蛰伏之“仁”能在外面的触动之下得以彰显。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所以说,孝的止境,在于以父母待你之心回报父母,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贫穷富有,孝由心生,不由外物。《孝经》云:“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一开始便蕴含着情感之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良知的好、恶情感形成了行善的动因。当学生徐爱问王阳明如何通过服侍父母等的孝道而求得孝的道理时,王阳明认为关键出自忠诚的孝心。只有出自真心,行为才具有真实性,光是一点行孝的表面文章,而不把爱树立起来,那就不是真孝。

孝顺是发自内心,由衷而出的。孝不仅仅是形式,更重要的是在于内心。一个人总强调正己,而正己的伊始要从回馈父母开始,孝为百德的先行,如果尚不知爱父母,没有德行的人绝难成事。

孝是一种生存品质

“善人也,而甚孝。”

——王阳明

良心是人人内心都具有的,不需要到外面去求。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王阳明认为孝是一种人的本能,也是其良知的体现,是一个人生存必备的品质。

《论语·学而》中,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其意为:“做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而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的,是很少见的;不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而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产生了。因此,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可以作为‘仁’的根本吧。”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也认为,孔子之学所重最在道。所谓道,即人道,其本则在心,而这人道最鲜明的体现是孝悌之心。所以要想培养仁爱之心,必先从孝悌始。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孝”的事迹,著名的《二十四孝》就是典型的代表,其中的“卧冰求鲤”的故事是这样的:

晋朝琅琊人王祥,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但是王祥并没有因为这些而怨恨父母,相反,他对父母非常孝顺。父母患病,他便衣不解带、日夜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但当时是寒冬腊月,冰封三尺,天寒地冻,根本无法捕鱼。王祥为了能让病中的继母吃上活鲤鱼,就解开衣服卧在冰上,想用自己的体温化开坚冰捉鱼。突然三尺厚的冰自行融化,从冰下跃出两条鲤鱼。王祥高兴地回家为继母做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这就是“卧冰求鲤”的故事。后来王祥隐居二十余年,给父母养老送终后,才应邀出外做官。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并被封为睢陵侯。后人为了纪念他,有诗云: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儒家认为,“孝”是伦理道德的起点。一个重孝道的人,必然是有爱心的、讲文明的人。重孝道的家庭,亲情浓郁、关系牢固;反之,必然是亲情淡薄、家庭结构脆弱容易解体。而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可见,不重孝道将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正像一位名人指出的:“孝道不受重视,生存的体系就会变得薄弱,而文明的生活方式也会因此而变得粗野。我们不能因为老人无用而把他们遗弃。如果子女这样对待他们的父母,就等于鼓励他们的子女将来也同样如此对待他们。”

从前有一对夫妻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他们对儿子尽心竭力地抚养,所以孩子一天天茁壮成长。这对夫妻还有一个老母亲与他们同住,平时儿媳老是嫌弃婆婆,不愿意养婆婆,但是因为婆婆能帮他们干活,所以媳妇虽有怨言但还是让婆婆同他们吃住。年复一年,随着孙子渐渐长大,婆婆越来越老了,她的腰因为长年的劳作变得佝偻,她再也不能做重活了。而且由于年龄的原因,吃饭的时候常会撒出一些饭粒。

figure_0066_0019
我们如何对待父母将影响到孩子如何对待我们。

这时候,媳妇看婆婆越来越不顺眼,她急于想把婆婆赶出家门,于是总在丈夫面前说婆婆的坏话,没想到丈夫竟然答应妻子赶母亲出门。一天吃过午饭,这对夫妻就把老母亲送到三十里外的山沟里,扔下几块饼,让老母亲自生自灭。没想到回家后,他们发现儿子在村口的大树下坐着。夫妻俩问儿子为什么不回家,儿子说:“我在等奶奶,你们现在把奶奶拉出三十里地外,以后我拉你们八十里也不止。”听了儿子的一番话,夫妻俩顿时明白了。他们赶紧回到山沟里把母亲接了回来。

此外,正如有子所说,将来这些不懂得孝敬父母的人如果到了社会上,就是社会动荡不稳定的主要因素!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不是骇人听闻!也如王阳明所说:“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只是这个灵。”只有良知走入我们的内心,我们也就能“爱其亲”“敬其兄”,这是一种本能的行为,是一种心的要求。

孝是一种生存策略,将来孩子能否做到孝,关键还是在于父母的言传身教。所以在孩子出生开始,你就要明白,在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爱孩子的同时,必须教会孩子孝敬你!如果不意识到这一点,以后就会自酿苦果,老无所养!

能养只是一半的孝

“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身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

——王阳明

王阳明曾与一个名叫杨茂的聋哑人用笔进行交谈:

(王阳明)问:你口不能言是非,你耳不能听是非,你心还能知是非否?

(杨茂):知是非。

(王阳明)感慨:如此,你口虽不如人,你耳虽不如人,你心还与人一般。

(杨茂)首肯,拱谢。

(王阳明):大凡人只是此心。此心若能存天理,是个圣贤的心;口虽不能言,耳虽不能听,也是个不能言不能听的圣贤。你如今于父母,但尽你心的孝;于兄长,但尽你心的敬。

(杨茂)首肯,拜谢。

(王阳明):我如今教你,但终日行你的心,不消口里说;但终日听你的心,不消耳里听。

(杨茂)顿首再拜。

王阳明向杨茂指出,人人都有一颗知是非的心,如看见父母自然知孝,看见兄长自然知敬的道德行为。即使是聋哑人,口虽然不能表达,耳虽然不能聆听,但心与常人是一样的,能知善知恶、辨别是非。这就是因为人心都有“良知”,无须口说,也无须耳听,只要用心去行就可以了。

在中国,对父母及老年人的孝养一直是个大问题,这也正是中国古代圣贤格外重视孝道的原因。在王阳明生活的那个年代有许多道德的约束,但尚有许多人不懂得孝的真实含义。

能养只是一半的孝,真正的孝是发自内心的那份真诚。只有心里时时想着孝,并努力践行,这才是真正的孝。

有一个财主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愚笨,不讨人喜欢,小儿子聪明伶俐,于是财主就尽心抚养小儿子。两个儿子逐渐长大了,大儿子一直在家里陪着父母,小儿子因为颇有才华,被父亲送到县城读书。

小儿子果然不负众望,考取了功名,一家人欢天喜地,两位老人也准备收拾行李,和小儿子一起到新地方开始生活。本来小儿子不想带着父母,但是想到兄长愚钝,就勉为其难地带上了两个老人家。

到了就职的地方之后,小儿子给父母选了一间房子,安排了一个奴婢,从此就消失了。两位老人看不见他的人影,生病了也只能使唤下人去找大夫。虽然在这里不愁吃穿,但是两个老人心里很难过。

一年以后,大儿子带着家乡的特产过来看弟弟,一见到老人,就难过地哭了——一年不见,父母老了许多,以前胖胖的父亲也瘦成一把骨头了。虽然大儿子很笨拙,但是很心疼父母,他决定带着父母回家生活。父母想到自己以前和大儿子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从来没有把他当回事,端茶倒水像下人一样使唤,但是他从来没有生气,反倒是乐呵呵地照顾自己,不禁也流下了眼泪。就这样,笨哥哥又带着老人回到乡下去了。小儿子想不明白,为什么父母不跟着这样有头有脸的儿子,却要和那笨人一起生活。

其实,感动老财主的正是一颗孝心。只有让父母感受到我们的孝心,他们才会觉得幸福。孝绝不仅仅是能够保证父母衣食无忧。因为父母更希望得到的是儿女的真情关心,他们希望儿女能常回家看看。

王阳明说,只是有个头脑,只要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便自然会在冬凉夏热之际要为老人去找个冬温夏凉的地方。但这些都是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有此心才有这条件发出来。能养不是孝,有孝顺的心才能算作孝。

时刻念父母生养之恩

“不慈不孝焉,斯恶之矣。”

——王阳明

“百善孝为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身体是父母所赐予,即便是伤害身体的权力也在于父母,而不在于自己。在中国人的眼中,孝是一切美德的基础,是一切事业的起点,不孝者不成大业。

王阳明提倡以良知为本的孝道观。他认为万事万物的本源是良知。有了良知之心,自然就会发自内心地孝顺父母。良知一旦被蒙蔽,孝顺就仅仅只是形式上的孝道,而非出自内心忠诚的孝。要孝敬父母不能光有外表的花哨言行,还必须有真正付诸行动的爱。

汉文帝时期,在临淄这个地方出了一个很有名的人,她就是勇于救父的淳于缇萦。

figure_0069_0020
缇萦救父。

淳于缇萦的父亲叫淳于意,本来是个读书人,但是非常喜欢医学,还经常给别人看病,所以在当地出了名。后来他做了太仓令,但是他为人耿直,不愿意跟做官的来往,也不会拍上司的马屁,所以在官场上很不得意,没有多久就辞职当起医生来了。

一次,淳于意被一位商人请去为他的妻子看病,结果没有好转,反而在几天之后死了。大商人仗势欺人,向官府告了淳于意一状,说他看错了病,致人死亡。当地的官吏也没有认真审理,就判处他“肉刑”(当时,肉刑有脸上刺字、割鼻子、砍左足或右足等),要把他押解到长安去受刑。

除了小女儿缇萦之外,淳于意还有四个女儿,可就是没有儿子。在他被押解到长安去受刑的时候,他望着女儿们叹气说:“可惜我没有儿子,全是女儿,遇到现在这样的急难,一个有用的也没有。”

听到父亲的话,小缇萦又悲伤又气愤。她想:“为什么女儿就没有用呢?”因此,当衙役要把父亲带出家门时,她拦住衙役说:“父亲平时最疼我,他年龄大了,带着刑具走不太方便,我要随身照顾他。另外,我父亲遭到不白之冤,我要去京城申诉,请你们行行好,让我和你们一起去吧。”

衙役们见小姑娘一片孝心,就答应了她。当时正值盛夏,天气反复无常,时而阴雨连绵,时而天气晴朗。天晴时,小缇萦就跟在父亲旁边,不住地为父亲擦汗;遇上阴雨天,她就打开雨伞,以防父亲被雨水淋湿。

晚上,小缇萦还要给父亲洗脚解乏。这一切深深地感动了押送淳于意的衙役。经过二十多天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京城。履行完相关的手续之后,淳于意马上就被关进了牢房。小缇萦不顾疲劳,也马上开始四处奔走,为父亲喊冤。可是,人们一看申诉的竟是个还未成年的小姑娘,便没有给予理睬。小缇萦想,要解决父亲的问题,只能直接上书皇上了。于是,她找来纸笔,请人帮忙将父亲蒙冤的经过一一写好,恳求皇上明察。同时她还表示,如果父亲真的犯了罪,她愿代父受刑。

第二天,小缇萦怀里揣着早已写好的信,来到皇宫前。就在那时,只见不远处尘土飞扬,马蹄声声,一辆飞驰的马车直奔皇宫而来。小缇萦心想:“上面坐的一定是一位大臣。”她灵机一动,用双手举起书信,跪在马车前。

车上坐的是一位老者,他看到了小缇萦,便俯下身来,关心地问:“小姑娘,为什么在这儿拦住我的去路,难道有人欺负你了吗?”小缇萦就把父亲被抓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这位大臣,并请求他把信带给皇上。

figure_0070_0021
作为儿女者,应真切体会父母的深恩重德。

听小缇萦说得那么诚挚恳切,这位大臣答应了她的要求。皇上读了这封信后,被深深地打动了,当他听说小缇萦千里救父的事迹后,更是十分钦佩。之后,皇上亲自审理此案,并为淳于意洗清了不白之冤。

也许在年少的小缇萦心中根本就没有很明确的所谓孝顺的概念,但是,她拥有一颗良知之心,正是这颗良知之心使她拥有一种最朴素的孝顺行为,时时事事都想着自己的父亲,都站在父亲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其实,孝敬真的很简单,只要像爱自己一样爱父母、爱家人,并体现在日常的一些细小的行动上,就已经做到了孝顺,就是一个实实在在懂得孝顺的人了。念父母生、养之恩,这是每个子女都应该做到的,报父母之恩,更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不慈不孝焉,斯恶之矣”。王阳明的孝道观讲孝悌是良知的一个表现,不慈不孝,这是良知被蒙蔽,由此产生恶。由知孝到行孝,是由良知到致良知的过程,也是知行合一观点所要求的。

《诗经》中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母生养我们的时候,辛酸劳瘁,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因此作为儿女者,若能真切体会父母的深恩重德,心灵深处必然会激起阵阵哀伤,孝敬父母之心必会油然而生,随之付诸实践。若是有人不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无动于衷,这种人将很难得到安详幸福的家庭,也很难成就大业。

为父母尽点儿心

“故为子而傲,必不能孝。”

——王阳明

王阳明在京师跟当时文人交往时,其诗文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赏。但他总是不满足,觉得这不是他的理想,就告病回家,筑室阳明洞中,行导引术。有一天坐在山洞里,友人王思舆等四人来看他,刚出五云门,他让仆人去迎,并且说出他们来的情况。仆人在路上遇到他们,王阳明说的与他们的行迹相合。大家觉得很惊讶,以为他得道了。然而,过些时间,他觉悟说:“这是簸弄精神,不是道。”这样静坐久了,想离世远去,只是祖母与父亲(王阳明十三岁丧母)舍不下,因循下不了决心。过了些时他忽然醒悟说:“这种恋念之心从小就有,如果此念可去,就是断灭人性了。”

从我们一出生开始,亲情就支撑着我们的世界。被父母精心呵护,在他们不辞辛劳的照顾下茁壮成长,而父母从未要求我们报答。有人说,世间最难斩断的就是父母对子女的情爱。这种爱永远都是真诚、可贵、质朴和无条件的。父母是我们最亲密的人,而我们对于他们的感情也是最深重的,因而孝敬父母可以说是发乎情、止乎礼的。

剡子是周朝时的人,祖上世代以耕种为生,老实巴交的爹妈,一年到头披星星戴月亮地苦苦劳作,也只是混个半饥半饱。这年赶上闹灾荒,田里收成不济,日子越发艰难,爹妈忧急交加,一时心火上攻,双双眼睛失明,这可急煞了小小年纪的剡子。为了给爹妈治病,剡子每天半糠半菜地侍奉双亲充饥后,就到处求人,寻医问药。

一天,剡子到深山采药,路过一座庙宇,便进去讨口水喝。他见方丈童颜仙骨,就向他请求治疗眼疾的药方。老方丈问明缘由,沉吟一下说:“药方倒有一个,恐怕你采不来。”

“请说,我舍命去采!”

“鹿奶,鹿奶可以治眼疾。”

剡子听了,立即叩头谢过老方丈,飞步赶往鹿群出没的树林中。这里的鹿确实不少,可它们蹄轻身灵,一见有人靠近,就一阵风似的飞快逃去。

怎样才能弄来鹿奶呢?剡子绞尽脑汁,昼思夜想。

一天,他见村东头猎户家的墙头上晒着一张鹿皮,忽地眼前一亮:把鹿皮借来,披在身上,扮成小鹿的模样,不就能悄悄接近鹿群了吗?

于是,剡子迫不及待地走进猎户家,说明来意。好心的猎户欣然把鹿皮借给了他,还指点剡子如何模仿小鹿四肢跑跳的动作。经过多次演练,剡子竟然举腿投足都像一只活脱脱的小鹿。

第二天,剡子用嘴叼着一只木碗,悄悄地蹲在树林里。待鹿群走近时,披着鹿皮的剡子像一只小鹿似的不紧不慢地凑到一只母鹿身边,轻手轻脚地挤了满满一木碗鹿奶。直到鹿群走开了,他才站起身来,捧着鹿奶直奔家中。

打这以后,剡子多次用扮成小鹿的办法,去挤母鹿的奶汁。爹娘由于常常喝到鲜美的鹿奶,营养不良的身体一天天强壮起来,后来,失明的眼睛,果然奇迹般地恢复了光明。

乡亲们知道了,都夸奖剡子是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孝是人最基本的善举,如果连父母的大恩都不报,还能指望一个人有什么善举?一个连父母都不去孝敬的人,还能指望他对朋友付出真诚吗?所以,孝既是对父母的宽慰,也是对自身的完善,更是赢得社会资本的根本方式。

人们尽情享受着父母所创造的一切,把向他们索取视为理所当然。父母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总是那般义无反顾。可以说,站在父母与子女的爱之天平上,永远没有平衡。

强调正己,而正己的伊始正是从回馈父母开始,不必为父母买房买车,买金买银,多为父母尽一点儿心,时而给父母打一通电话,倒一盆洗脚水,便已足够。这才是真正的孝。

有诚心,才能让父母宽心

“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然要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然要求个凊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

——王阳明

“孝”,必须是对父母发自内心的“敬”,是一种自觉的伦理意识和道德情感,而不仅仅止于“供养”上,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子女要做到孝顺,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这并不是完整的孝。正如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所言,人之面色,即其内心之真情流露,色难,乃是心难。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所以孝子服侍父母,以能和颜悦色为难。有的儿女在为父母盛饭倒水时总把碗或杯子“砰”的一声放在父母面前,把父母吓得不知所措。这样的态度会让父母作何感想,这样的行为能算是孝敬吗?

王阳明也认为子女应有“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然要去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然要去求个凊的道理”,这都是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他还打比方说:“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所以子女在孝顺父母的时候,一定要真心诚意,表里如一。

从前有个老人,妻子去世以后一直过着孤单的生活。他一生都是个辛苦工作的裁缝。但时运不佳,他身无分文。现在他太老了,已经不能做活儿了。他的双手抖得厉害,根本无法穿针;而且老眼昏花,缝不直一条线。他有三个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结了婚有了各自的家。他们忙于自己的生活,只是每周回来和父亲吃一顿饭。渐渐地,老人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儿子看他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他心想:“他们不愿意陪在我的身边,因为他们害怕我会成为他们的累赘。”他通夜不眠为此而担心,最后他想出了一个办法。

一天早上,他找到木匠朋友,让其帮助自己做一个大箱子。然后他又跟锁匠朋友要了一把旧锁头。最后他找到卖玻璃的朋友,把朋友手头所有的碎玻璃都要过来。老人把箱子拿回来,装满碎玻璃,紧紧地锁住,放在了饭桌下面。当儿子们又过来吃饭的时候,他们的脚踢到了箱子上面。他们向桌子底下看,问他们的父亲:“里面是什么?”

figure_0073_0022
木箱底上的刻字正是三个儿子所缺失的人伦。

“噢,什么也没有,”老人说,“只是我平时省下的一些东西。”

儿子们轻轻动了动箱子想知道它有多重,他们踢了踢箱子,听见里面发出响声。“那一定是他这些年积攒的金子。”儿子们窃窃私语。他们经过讨论,认为应该保护这笔财产。于是他们决定轮流和父亲一起住,照顾他。

第一周,年轻的小儿子搬到父亲家里,照顾父亲,为他做饭。第二周是二儿子,再下一周是大儿子,就这样过了一段时日。最后年迈的父亲生病去世了。儿子们为他举办了体面的葬礼,因为他们知道饭桌下面有一笔不小的财产,为葬礼稍微挥霍一些他们还承担得起。葬礼结束后,他们满屋子搜,找到了钥匙。打开箱子后,他们看到的当然是碎玻璃。

“好恶心的诡计,”大儿子说,“对自己的儿子做出这么残忍的事情!”“但是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二儿子伤心地问,“我们必须对自己诚实,如果不是为了这个箱子,直到他去世也不会有人注意他。”“我真为自己感到羞愧,”小儿子抽泣着,“我们逼着自己的父亲欺骗我们,因为我们没有遵从小的时候他对我们的教诲。”

但是大儿子还是把箱子翻过来,想看清楚在玻璃中是不是真的没有值钱的东西,他把所有的碎玻璃都倒在地上。顿时三个儿子都噤声无言,箱子底下刻着一行字:孝敬父母要发自内心!

真正的孝顺是要发自内心。孔子说过:“做父母的有错误时,我们要温和地提醒他们。如果他们不听劝,那么我们就不要再继续唠叨了。但是不能因为父母有错,我们对他们就不尽孝道。不仅要孝敬他们,而且态度还要恭敬,侍奉他们不能有怨言。”

孝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没有表里如一的孝就没有真心实意的爱。在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时,我们要发自内心,真心地为父母做事,穷则穷孝,富则富孝,只要用一颗真正的孝心让父母开心愉快,自己也就真正尽到孝道了。另外我们还要注意,用期待孩子对待你的方式来对待你的父母吧,不要再为一点小事情而“色难”。 JvdZPt6fU0A/yvGup9KWsxZIhJZiVhbP8OVACwxLD0Ejz/8tvQ6Jp0HMW0NFzTe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