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道德心:小赢靠智,大赢靠德

土地不如德行,财物不如仁义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王阳明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乃儒家文化中传统的道德理想。儒家思想将“修身”放在人生事业的第一位,而“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可见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人品修养有多么重要。尤其是对于立志创出一番事业的年轻人而言,无论是奋斗的过程还是成功之后,良好的道德修养都是不可或缺的。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尤其注重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将之与天理相统一。他认为,“良知”作为人内心的是非准则,具有知善去恶的能力,人们能够凭借它去辨明是非善恶。也就是说,一个人发自内心的道德修养,会影响他的言语、行为以及为人处世的原则。小则影响他在利益与仁义之间的取舍,大则影响他的人生道路是荆棘满布还是一片坦途。

段干木是战国时晋国人,赵、魏、韩三家分晋后居于魏。他小时候家里贫穷,社会地位低下,因而他的志向难以实现。他游学西河,师事孔子弟子卜商(子夏),成为很有学问的人。他住在魏国的城邑段木,所以人们称他为段干木。他很有才能,但不愿做官。魏国国君魏文侯曾经登门去拜访他,想授给他官爵。他却避而不见,越墙逃走了。从此,魏文侯更加敬重他。每当乘车路过他家门时,就下车扶着车前的横木走过去,以表示对段干木的尊敬。

他的车夫感到纳闷:“段干木不过一介草民,您经过他的草房表示敬意,不是太过分吗?”魏文侯答道:“段干木是一位贤者,他在权势面前不改变自己的节操,有君子之道。他虽隐居于贫穷的里巷,而名声却远扬千里之外,我经过他的住所怎敢不对他表示敬意呢?他因有德行而取得荣誉,我因占领土地而取得荣誉;他有仁义,我有财物。土地不如德行,财物不如仁义。这正是我应该学习、尊敬的人啊!”

后来,魏文侯见到了段干木,诚恳地邀请他任国相,段干木谢绝了。他与段干木倾心交谈,两人成为莫逆之交。没过多久,秦国想兴兵攻打魏国,司马唐雎向秦国国君进谏道:“段干木是贤人,魏国礼遇他,天下没有不知道的。像这样的国家,恐怕不是能用军队征服的吧!”秦国国君觉得有道理,于是按兵不动。

在上古先秦歌谣中,有一首歌谣,其中写道:“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段干木终身不仕,然而他又不是真正与世隔绝的山林隐逸一流,而是隐于市井穷巷、隐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中。进而“厌世乱而甘恬退”,不屑与那些乘战乱而俯首奔走于豪门的游士和食客为伍,使倾覆之谋,“浊乱天下”。

figure_0051_0012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与此相反,那些见利忘义者,必遭人唾弃。历史上不乏道德败坏之人登上高位、不可一世的例子。在金钱与权力面前,人们会质疑,良好的道德品质还有何用?然而,真实的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印证,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再位高权重、大富大贵之人,也会不得善终、惨淡收场。

秦朝宰相赵高,为官期间横征暴敛,滥杀无辜,却官居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汉末董卓个性粗暴,奸诈无比,却自封相国,专断朝政,凶暴淫乱,无法无天;唐朝的李林甫,为人奸诈阴险,手段卑鄙,世称“口有蜜,腹有剑”,受贿无度,生活奢华,却官至宰相;南宋的奸相秦桧,其人残忍阴险,陷害忠良,卖国投降,却能为相十九年。然而,赵高后来为子婴所杀;董卓为王允等人所杀;李林甫的腐败最终引发了“安史之乱”,留下千古骂名;秦桧死后被筑“跪相”,永世不得翻身。官居高位固然令人称羡,但他们的下场,向世人清楚地昭示了罔顾道德、埋没良心而得来的荣华富贵,是以令人唾弃、遗臭万年为代价的。

在追逐成功的人生道路上,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是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地位有两层涵义,一是外在的权位高低,一是在众人心目中的位置。有远见之人看重“赢得身前身后名”,鼠目寸光之人只见眼前的风光而听不到背后的骂名。上述道德败坏之人,无不因其外在的权位而一时风光,却背负着世人的唾骂而不自知。王阳明忠君爱国,体恤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此流芳百世;而与王阳明同时代的刘瑾,狡诈得权,肆意贪污,因而遗臭万年,其身后评价差之千里。

由此可知,立志成功之人,无论最后处于何种地位,都不能忘德行这个“本”。只有时刻保持良好的品德,并以此为准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在有限的能力范围之内创造出无限的人生价值,才能以良好的口碑传世,成为人生道路上真正的大赢家。

以德为先,德才兼备

“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

——王阳明

高尚的品德与出众的才能,是获得成功的两个必备条件。儒家圣贤们十分看重人的品德,认为品德比才能更重要。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道:“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孔子认为,即使有周公那样的才能和那样美好的资质,只要骄傲吝啬,其余的一切也就都不值一提了。如果一个人才高八斗而品德不好,那么圣人连看也不会看他一眼。只有德才兼备,以德育才,才是真正的人才。当德与才不可兼得时,当舍才而取德,正如孟子“舍生而取义者也”。

王阳明有关“致良知”的观点,就能够看出他教育的目标。如他所言,“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心学推崇“心即理”的思想,“致良知”在这一基础上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王阳明认为,世上的君子,只要专心于修养自身品德,那么自然能够公正地辨别是非好恶,像对待自己那样对待他人,将国事等同家事一样关心,把天地万物看作一个整体,从而求得天下的大治。因此,“致良知”不仅是为学之道,更是育人之道,重在育人之德,“道德”或“良知”等精神品质蕴含于经典之中,对人的自身修养有着与之相应的陶冶价值。

唐朝汝州有个叫夏子胜的人,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高中,被皇帝授予南县县令。这日,夏子胜携一家仆赴任,来到县衙,大小县吏已在门口等候多时,见新县令到来,一个个急忙迎上去。夏县令问他们去年南县老百姓生活如何,粮食是否丰收,商贾是否安分行商,官粮是否收齐,赋税是否完成,然后叫来师爷将县吏们所说记录在册,逐一核对账簿。几天后,师爷对夏县令说,一切都如县吏所言,去年南县一切安好。听完汇报,夏子胜点点头。

在南县县吏们的眼里,这个新来的县令与以往的县官老爷大有不同,除了处理诉讼官司时会开口说话外,平时听不到他说一句话。不过话虽然很少,但是做的事情却极为合乎规范,往来公文,刑罚办差,无论是上司还是下面的老百姓,都称赞夏县令做事稳当,是个好官。

这些官吏们十分不解,这个不爱说话的老爷到底是怎么一个人。一天,有个胆大的县吏将这一疑问向夏子胜提了出来,夏子胜听后,呵呵一笑,说道:“圣人行道,心正而行端,做官做民都是一个道理,为官之道在于教民养民,为人之道贵在德行,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做起事情来就不会有偏颇,如此,又何必说那么多的话呢?”

我们可以将这位南县县令的话理解为对“执事敬”的最好注解,事实上,一如这位县令说的那样,行圣人之道又何必多言,“行”首在“知”,这是心灵净化、涵养提升的必然结果,由此,对人忠信而不诡诈,与人交往而不奸猾,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做事,与此相对,再多的话都不过是水中倒影,没有实际意义。

品德高尚的人,即便能力有所不及,也会虚心好学,不断提高自己,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奋斗来获得成功。当然,不能因此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忽略人的才能,一味强调道德修养。不懂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何谈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以德为先,就好像王阳明告诉弟子的话:良知在人心,随你如何,也不能泯灭。德行是我们行走人生的前提,而才能是我们创造人生的手段。做到德才兼备,才能使我们的人生绚烂多姿!

君子如玉亦如铁

“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功夫好名!”

——王阳明

王阳明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以读圣贤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为官期间屡立战功,政治声望不断升高,然而他的仕途却日趋坎坷。

由于不满太监刘瑾把持朝政,任意妄为,许多正直的官员上书正德皇帝,要求严惩刘瑾及其党羽,结果被打入死牢。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站出来为他们辩护,委婉地请求皇帝释放众人。刘瑾当即下令将王阳明谪迁至贵州龙场,做一个没有品级的驿丞。不仅如此,他还暗中派人尾随王阳明,准备在途中将他害死。

王阳明在钱塘江边遇到杀手,急中生智,乘夜色跳入江水,逃过一劫。虽然如此,但为了家人的安全,王阳明不得不前往贵州赴任。

刘瑾倒台后,王阳明被重新起用,但又因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而惹怒龙颜,不但没有得到皇帝的嘉奖,反而招来横祸。他的仕途再次陷入低谷。

一年之后,正德皇帝驾崩,嘉靖皇帝登基。王阳明被任命为南京兵部尚书,仅仅是一个闲职,无大事可为。

王阳明的一生历经坎坷,但他始终没有气馁,不断探索人生的真谛,努力不懈地完善和传播他的思想,最终成为一代“心学”大师。

王阳明既能以德修心,注重自身道德修养,以开阔的胸襟包容万物;又能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铁骨铮铮,不畏权贵的迫害,毅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愧为如玉亦如铁的君子。

figure_0054_0013
“谦谦如玉,铮铮若铁”,是孔孟儒家思想中对君子人格的最高评价。

为君子当同时具备谦谦如玉和铮铮若铁的秉性,待人接物谦谦如玉而保守节操铮铮若铁。

figure_0054_0014
“铮铮若铁”,突出君子人格中铁骨铮铮的特质,就像一树寒梅,挺立在风雪中,傲然绽放。

“谦谦如玉,铮铮若铁”,是孔孟儒家思想中对君子人格的最高评价。“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以玉喻君子,取其圆润、不尖锐之义。佛家的“圆融”境界,要求戒嗔、戒痴、戒贪,无欲无求,尔后能不动声色、不滞于心。谦谦君子的圆润亦同此理。虽然成佛修仙遥不可及,但磨去棱角,收敛光华,养成谦谦如玉的君子人格却是可为之事。具有容人之量是谦谦君子的前提,开阔的胸怀、宽广的胸襟,是谦谦君子的基本品质。

“铮铮若铁”,突出君子人格中铁骨铮铮的特质,就像一树寒梅,挺立在风雪中,傲然绽放。拥有此等品质的人,敢于仗义执言,绝不妥协;不油滑,不世故,不屈不挠;有志气,有勇气,有胆有识。他们立世一尘不染,对人一片冰心,一箪食,一瓢饮,却敢于承担一切苦难。正如古诗所云:“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王阳明曾言:“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功夫好名!”圆润如玉方能名实并重,铮铮铁骨力保务实而不受沽名钓誉之心所扰。

“谦谦如玉”与“铮铮若铁”,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君子人格的两种特质。当今之世,纷繁复杂。倘若一如既往,只养谦谦如玉之性情,抑或只炼铮铮铁骨之傲气,恐怕都难成大事。要想在现实生活中成就一番事业,应当像王阳明那样,讲究方圆之道,既养铮铮铁骨的一身正气,处世有底线,为人讲原则;又取谦谦如玉的圆融为人,包容四方。如此,才能在熙熙攘攘的人世间游刃有余,成其大事,为后世所传颂。无论朗朗乾坤,抑或滔滔浊世,于我又有何妨!

顶天立地,刚正不阿

“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

——王阳明

正德皇帝朱厚照登基之后,整日与刘瑾等宦官混在一块,不理朝政。朝中忠臣不断规劝皇帝将精力放在处理国家大事上来,皇帝并没有理会。随着朝政的逐渐混乱,以及刘瑾等人越来越专横跋扈,朝中很多大臣联名上书,要求惩治刘瑾等人的恶行,以此稳定政局,维护大明江山。

联名上书并没有惩治到恶势力,刘瑾安稳住皇帝之后,利用手中大权抓捕了这些上书要求惩治他的大臣。当时很多正直的官员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纷纷上书为这些官员打抱不平。但是,这些上书反而激化了刘瑾的报复行动,更多上书的官员被革职、被抓捕、被杀害。朝廷上下,乌烟瘴气,人心惶惶,很多官员为了保命都选择了缄默。

当时的王阳明任兵部主事一职,官位并不高。但是看到越来越多的官员被打压,敢说话的人也变得胆怯,满朝文武都闭口不言了,王阳明挺身而出,为受冤官员说话。

刘瑾等人见一个小小的兵部主事竟敢这样明目张胆地同他们作对,于是,将王阳明逮捕进锦衣卫的大牢,最后,处以廷杖之罚。

王阳明在危难关头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行为表现了他崇高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自古大丈夫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创不世之基业,立不世之奇功。真正的大丈夫,其标准之高,让当今之人望而却步。然而,“大丈夫”贵在其自身的道德修养。堪称“大丈夫”之人,必有一身大无畏的气概,敢于面对生与死的考验,勇于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壮举。

文天祥面对死亡,潇洒题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在押赴刑场之前,壮烈地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如此情怀,壮烈豪迈,气冲霄汉,令人敬佩不已。

堪称大丈夫之人,必有顶天立地、刚正不阿之品质。王阳明有言:“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刚正不阿之人,即便是邪恶鬼神也不能使其心智迷乱,如此才能直面残酷的现实,即使身心受创,仍能愤然而起,成就一番事业。

黄宗羲在《宋元学案》说道:“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大丈夫之所以能“论是非、论顺逆、论万世”,是因为在其心中万事以“仁义”为先,以道德为本。

正所谓,“玉可碎,而不可改其坚;兰可移,而不可减其馨!”只有具备“玉碎而志不改”的坚毅品质,才能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才能经受住风霜雨雪的磨炼而成就人生大业。

养一身浩然正气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王阳明

王阳明奉旨前往广西平乱,到了之后,他了解到汉族官兵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是引起当地少数民族起义的原因。王阳明认为如果以武力进行压迫,可能会使双方的矛盾越积越深,这样冤冤相报何时才能了。于是,王阳明开始寻找机会,想要缓解双方的矛盾。

这个时候,王阳明获知起义首领哈吉的母亲卧病在床。王阳明赶紧派跟随自己的医生去给哈吉的母亲看病。不出几日,在医生的治疗下,哈吉的母亲能够下床走路了。但是出于双方是敌对关系,哈吉并没有过多的表示。之后,哈吉从医生的口中听说了王阳明为人,而且得知用来医治母亲病的药都是王阳明本人所必需的。王阳明在哈吉心中的好印象大为加深。

随后,王阳明写了一封信给哈吉,实事求是而又诚恳谦虚地劝哈吉要从大局出发,和睦相处为妙。哈吉早已被王阳明高尚的人格所折服,这封信正好说到了他的心坎里。就这样,王阳明未用一兵一卒,只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便解决了叛乱问题。

figure_0056_0015
王阳明强调:“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孟子说养气修心之道,虽爱好其事,但一曝十寒,不能专一修养,只能算是知道有此一善而已;必须在自己的身心上有了效验,才算有了证验的信息;进而由“充实之谓美”直到“圣而不可知之谓神”,才算是“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成功。

何为浩然正气?一谓至大至刚的昂扬正气,二谓以天下为己任、担当道义、无所畏惧的勇气,三谓君子挺立于天地之间无所偏私的光明磊落之气。浩然正气便是由这昂扬正气、大无畏的勇气以及光明磊落之气所构成。有些人表面上很魁伟,但与之相处久了就觉得他猥琐不堪;有些人毫不起眼,默默无闻,却能让人在他的平淡中领略到山高海深的浩然正气。正是因为后者具有正直如山的品质,才能让人感受到他的一身正气。

古今之成大事者,心中都有大气象。正是“笑览风云动,睥睨大国轻”,“俯仰天地之气概”,“力拔山兮气盖世”,乃浩然正气也。

诸葛亮等文人志士则体现为“名士风流”。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羽扇纶巾,貌似轻松淡定、潇洒自如,实则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西晋开国元勋羊祜,平日一副松洒打扮,飘逸十足,甚至在打仗的时候,仍不失其雍雅的风度。魏晋名士大多旷达风流,放任自流,毫不矫揉造作,痛快淋漓。

不管是英雄本色,还是名士风流,都具备孟子所说的“浩然正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有志之士当养浩然正气,大者壮我泱泱中华之神威,小者在为人处世中光明磊落、至情至性。

养浩然正气并非易事。《孟子》中有言:“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在孟子看来,浩然正气是正义的念头日积月累所产生的,不是一时的正义行为就能得到的。关于“集义”,王阳明认为做每一件事都应符合良知的要求,这样才能使心中的浩然之气壮大起来,再遇到其他事情就更能以良知为指导,从而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中庸境界。由此看来,要养浩然正气,就要做正直之人,诚实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日积月累,不断壮大。

浩然正气是人的精神“脊梁”,是抵御歪风邪气的“屏障”。正气长存,则邪气却步、阴霾不侵;正气长存,则清风浩荡,乾坤朗朗。要保持浩然正气,就必须“一日三省吾身”,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时处处以激浊扬清、弘扬正气为己任,使正气日盛,邪气渐消,引领整个社会不断走向正义和文明。此乃君子之道也。

好德如好色

“公且先去理会自己性情,须能尽人性,然后能尽物之性。”

——王阳明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好德如好色是王阳明最爱举的例子,孔子说从来没有见过好德如好色之人,王阳明则期望人们能像喜欢漂亮的姑娘那样追求美德,将美德作为人类一种本性的东西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很多人一听到“色”就会联想到一些不好的方面。其实,“色”是万物生灵所共有的,“好色”更是人的本性,不必视之为万恶之源。从文献记载可知,“好色”一词并非贬义词,只是到了近代,随着社会文化现象的转变而发生了语义上的偏离。孟子曾说:“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衷。”意思是人在年幼时爱慕父母,成年之后爱慕少女,有了妻子则爱慕妻子,走上仕途为官则忠于君主。“知好色”代表了一个相对于幼年的成熟时期,在这个时期年轻人开始知道喜欢异性。即便是在现代社会,“好色”也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上正常而健康的倾向。人不近色,则人性失;人性失,则不能为人。孔子言“好德如好色”,也就是肯定了“好色”是人们应该有的行为倾向。

既然“好色”是人之本性,其所固有的不以外界条件为转移的特性,正是好德之人应该努力做到的。要做到“好德如好色”,就必须将美好的品德根植于心,才能使之如人之本性那样自然地流露出来。否则,仅仅囿于思想中的品德就算再美好,也无法影响我们的行为,无法使我们成为真正具备美好品德的人。

明朝的时候有个农人,一年四季辛苦耕作,每年都能获得丰收,因为这个原因,在这个农人生活的村子里,很多人一天只能吃两顿饭,而他家却能顿顿饱餐,这让村里人很是羡慕。因为家有余粮,农人用一部分粮食当作学费,让自己的儿子上了私塾。这以后,老农见到谁都显得非常开心,经常对村里人说:“人活一世,不就是吃饭养家识字,做个好人嘛。现在这几样我家都做得差不多了。以后你们有什么要我做的,尽管开口,乡里乡亲的,我一定帮忙。”

半年后,这个农人的兄弟家遭了灾,离家来投奔这个农人,农人让他的兄弟先住在年久失修的祖居,说过一阵子给他修个新房,然后再搬过去。他的兄弟听后很高兴,逢人便夸自己的兄长如何如何对自己好。为了表达感谢,农人的兄弟抢着干农活,无论做什么都很勤快,渐渐地,农人自己不动手了,家里有什么事都让他的兄弟去做。

就这样三个月过去了,这个农人说的新屋迟迟不见动静,他的兄弟有些等不及了,思来想去,他硬着头皮跟农人提起了屋子的事情。听完自己兄弟的话,农人沉默了一会,对他说:“这个事情啊,我还真给忘了,你放心,自家兄弟的事我一定会说到做到的。”

第二天,农人的兄弟走在田埂上,有人问他房子造得怎么样了?他红着脸说不出话来,仿佛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当冬天来临之际,他还住在四处透风的祖居里,而他的兄长正在温暖的家中喝着自酿的米酒。次日一早,他没有跟农人打招呼,就离开了村子。

没多久,村里人便知道了这件事,他们在农人背后议论纷纷,有的人说:“还说什么有事尽管向他开口,你看看,这种人,对自己兄弟都这样,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我看呐,还是离他远点吧。”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理睬农人,甚至农人一家都成了全村唾弃的对象。

说好的做不到,实际上是心里根本没有想过要给自己的兄弟盖新房,行由心生,由此可见这个农人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儒家专注的是“内外皆美”的生命志趣,不念旧恶,君子怀德是美,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是美,当仁不让更是一种美。这种美在王阳明看来其实就是根植于内心的道德感使然,行动起于心智,倘若内心缺少道德的约束,只会说漂亮话,而无真行动,那么其行为可以想到是“巧言令色,鲜矣仁”,对其不能做更大的奢望。

如果说,“好色”是一种在人内心天然生成的本能反应,那么,“好德”就是一种经过教化之后能够自然流露的理性反应。好德之人对美好品德的追求发自内心,自然能够在其言行举止中表现出来,并且不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相反,那些只会将仁义道德挂在嘴边的人,一旦受到金钱权力的诱惑,则会把持不住,做出丧德败行之事。

王阳明的弟子梁日孚曾问他:“程颐说‘一草一木皆有理,不可不察’,您觉得这个看法如何?”王阳明说:“我就没那闲工夫了。你应当先去涵养自己的性情,修养自己的品德,必须能够完全了解人性道德之后,才能了解世间万物的道理。”也就是说,人应该先在“好德”的本性上而不是其他无关的琐事上下工夫,促进人格的完善,提升自己,最终才能够自然地显示出美好的品德。

真正的智者将道德修养作为人生最可靠的支柱。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将美好的品德根植于心,并将之付诸实践,像追求美的人和美好的事物一样去追求它,就能做到孔子所说的“好德如好色”,也就离成功的人生目标不远了。

得人心,得天下

“尧、舜、三王之圣,言而民莫不信者,致其良知而言之也;行而民莫不悦者,致其良知而行之也。施及蛮貊,而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为其良知之同也。”

——王阳明

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然而,如何才能得民心呢?有人选择了以利诱之,结果民心尽失;有人选择了以德服之,则名留青史。

figure_0059_0016
王阳明学非常重视得民心的重要性。

历代君王欲得民心,就必须“德天下”,即以德治天下。三国时刘备不善于谋略作战,但是,他具有良好的品德,能够以此感召部下同心协力,一同建功立业。虽然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但其高尚的品德能够换来别人的尊重和爱戴,愿意尽心效力。而且有德之人,更能明白别人所追求的利益,并能尽力给予最大的满足。综观历史,有大成就的人必然有德行而能令人为其舍命效劳。

王阳明将圣人治天下之道归结为“致其良知”,即注重以德治天下。他说:“尧、舜、三王之圣,言而民莫不信者,致其良知而言之也;行而民莫不悦者,致其良知而行之也。施及蛮貊,而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为其良知之同也。”他认为尧、舜以及夏禹、商汤、周武王说的话天下人没有不相信的,因为他们是致其良知之后才说的;他们的行为没有令百姓不高兴的,因为他们是致其良知后才做的。把这样的治国之道推广到蛮夷之地,那么凡是有血气的人,没有不孝敬父母的,因为他们有共同的良知。

“德天下”不仅要为人处世忠于良心,做利人利己而不是损人利己之事,更要为人忠诚。但凡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之人,才能把持住心中的天平,不向贪图利益、腐败堕落倾斜。

figure_0060_0017
孙权因为吕范的忠诚而重用他。

东汉末年,孙策任用吕范主管东吴财经大权,孙策的弟弟孙权此时年少,总是偷偷地向吕范要钱,吕范则一定要请示孙策,从不在未经孙策允许的情况下答应孙权。因为这事,孙权对吕范很有意见。后来孙权任阳羡县令,建立了自己的小金库以备私用。孙策有时来查账,功曹周谷总是为孙权涂改账目,造假单据,使孙策没有理由责怪孙权。孙权这时很感谢周谷。但当孙权接替孙策统管东吴大事之后,他选择了重用吕范而不是周谷。因为吕范忠诚,而周谷却善于欺骗。

不仅做大事之人如此,寻常百姓亦应该如此。一个人如果不够诚实,在工作中往往会成为墙头草两边倒,在生活上会成为见利忘义的人。这样的人难以与人深交,难以得到他人的信任,更别说是天下人的敬佩了。

以德治天下,关键还在于以德服人,而非以暴制暴。给他人说话的权利、发言的空间,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他人的想法,从中汲取自身的弊病,并及时改正。倘若将所有反对的声音都拒之脑后,又如何做到致其良知,德治天下?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便是因为以德服人的举措而受到他人的敬佩。

一日,子产被郑国大夫然明叫去问话。然明问子产:“我们把乡校取缔了怎么样?”

子产说:“为什么要取缔?人们清闲的时候可以来,议论我们到底做得好不好。他们如果喜欢,我们就继续推行,他们如果讨厌,我们就立刻改正。这不是挺好吗?为什么要取缔它呢?我只听说过我们应该尽力做好事以减少人民的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大河宜疏不宜堵啊。堵上容易决堤,伤害反而更大。我们不如开个小口导流,把有用的建议当做治病的良药。”

然明非常佩服子产的见解:“我现在才知道您确实是可以成大事之人啊。佩服,佩服。”

正因为这件事,子产在被人污蔑“不仁”时,孔子却坚信他并非如此。孔子曾言:“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历史上的亡国之君,绝大多数是不修道德,重于财利之人。他们不以德修身,更难以德治天下,反而纵容属官搜刮民脂民膏供其挥霍享乐,罔顾社会法纪,独断专行,致使民不聊生,一国政权最终走向灭亡。例如崇祯皇帝,听信谗言,关键时刻克扣军饷,导致明军兵败如山倒。

王阳明虽然是一介文人,但是他深谙做官为政之道。王阳明不论职位的高低,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只想着为百姓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因为在他看来,为官好与坏,怎样对待百姓便是最好的炼金石。

只有坚持良好的道德修养,做到“德天下”,才能真正地凝聚人心,才能真正做到“得天下”。 l06x0c6LAgZdvvGryzkJltWG44HDyUOOETwf2gAtIxpmX1QDMtCBg3GuVQ4KzHE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