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上篇 王阳明的心学智慧

第一章 宽心: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欲修身,先养心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王阳明

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能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王阳明认为,人心就是天理,世界上哪还有存在于人心之外的事物和道理呢?虽然“心外无物”的看法与唯物主义观点相悖,但王阳明关于从人的内心去寻求真理的看法,是有其道理的。古人云:“相由心生。”意思是说人的心思会呈现在其外在表征之中。如此推敲,人的言语、行为等外在表征,则多为其复杂内心的反映。按照王阳明所言,欲使人的言行举止符合一定的规范或是达到至善的境界,则要从其内心入手,而不是人心之外的事物。只有当内心达到了至善的境地,其外在的言行举止才能表现出善的一面。

贪泉,泉名,据史料记载,贪泉地处广州北郊30里的石门镇。传说人饮此水,便变得贪而无厌,故名。西晋时,朝廷派往广州的几任官员,差不多都以经济犯罪而被撤职查办,人们传说是因为他们喝了贪泉的水。后来,朝廷派去一位廉洁的名吏吴隐之任广州刺史,到任之日,他领随从来到贪泉边,从中取水而饮。随从劝他说:“以往进入广州的官员都要饮上一杯,以示风雅,但是这些官员都贪赃枉法,爱钱如命,此泉饮不得。”吴隐之问随从说:“那些不喝泉水的老爷们是否清廉了呢?”随从说:“还不是一丘之貉。”吴隐之连饮三瓢后动情地说:“贪财与否,取决人的品质,我今天喝了贪泉水,是否玷污了平时为官清廉的名声,请父老乡亲们拭目以待吧。”并赋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果然,他在任期间,为政清廉,并没有因饮贪泉水而贪污,留下了饮“贪泉”而不贪的千古美谈。

贪与不贪,并不在于一泉,没有饮贪泉水的人,也会照贪不误。所以,贪泉只是那些贪污的人的一个挡箭牌。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一个人贪与不贪,本在于自己内心的修养,并不在于外在的条件。

做人若问心无愧,坦坦荡荡,对于每天里遇到的各种突如其来的状况,也能应对自如,而不会被其搅乱心情,也就可以傲视天下。在儒家先贤眼里,这是君子风范的标准之一。

王阳明用一生的经验总结出一句话:“心”左右一切。做好事来源于内心,做坏事也来源于内心。心中所想会影响我们的行为,一颗平静而宽容的心能够令人体会到生活的快乐,而一颗躁动而沉重的心则令人陷入黑暗之中找不到方向。只有以修心为先,才能更通透地知晓世间的道理,才能更真切地把握为人处世之道。然而,对于身处纷繁世界中的大多数人而言,即便知道理应如此,但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甚至要用一生的时间去琢磨。

其实,修心不是很大的难题,只要我们能够日日更新、时时自省,不断净化内心的污垢,便能摆脱俗事的困扰。

看破繁华,不动于气

“圣人无善无恶,只是‘无有作好’,‘无有作恶’,不动于气。”

——王阳明

孔子人生态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求心安。心若安定了,那外面的风吹雨打便都可看作过眼云烟。就其对儒家之“礼”的阐释——“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礼节仪式与其奢侈繁杂,不如节俭,正如丧礼那样,与其在仪式上准备得隆重而周到,不如在心里沉痛地哀悼死者,因为心中之礼比其外在形式更重要。

求心安,即保持一颗安定、清净的心,不因外界的打击和诱惑而摇摆不定,不过于狂热地去追求心外之物。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人的心境太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恶人受丑陋之心的牵引而做坏事,普通人也可能因为执着心、愧疚心等而使自己陷入痛苦,无法自拔。如果人对于外界的事情心有挂碍,并由此生出了懊恼、欢喜,那么这颗心就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

王阳明的弟子薛侃曾向他请教:“为何天地间的善难以培养,而恶却难以去除呢?”王阳明认为,因为心中有善恶之念,引发好恶之心,才导致为善或为恶。他在回答中举出“花草”的例子:当人们想赏花时,就认为花是好的而它周围的杂草是恶的,因为那些杂草影响了赏花的效果;而当人们要用到那些杂草时,则又认为它是善的。这样的善恶区别,都是由于人们的好恶之心而产生的,因此是错误的。王阳明指出,应该心中无善无恶。他所讲的无善无恶,与佛家所讲的不同。佛家只在无善无恶上下工夫而不管其他,便不能够将此道理用于治天下。而圣人所讲的无善无恶,是告诫世人不从自身私欲出发而产生好恶之心,不要随感情的发出而动了本心。

有一天,深山里来了两个陌生人。年长的仰头看看山,问路旁的一块石头:“石头,这就是世上最高的山吗?”“大概是的。”石头懒懒地答道。年长的没再说什么,就开始往上爬。年轻的对石头笑了笑,问:“等我回来,你想要我给你带什么?”石头一愣,看着年轻人,说:“如果你真的到了山顶,就把那一时刻你最不想要的东西给我,就行了。”

年轻人很奇怪,但也没多问,就跟着年长的人往上爬。斗转星移,不知过了多久,年轻人孤独地走下山来。

石头连忙问:“你们到山顶了吗?”

年轻人答:“是的。”

石头问:“另一个人呢?”

年轻人答:“他,永远不会回来了。”

石头一惊,问:“为什么?”

年轻人答:“唉,对于一个登山者来说,一生就大的愿望就是登上世上最高的山峰,但当他的愿望真的实现了,同时,也就没有了人生的目标,这就好比一匹好马的腿断了,活着与死,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石头问:“他……”

年轻人答:“他从山崖上跳下去了。”

石头问:“那你呢?”

年轻人答:“我本来也要一起跳下去的,但我猛然想起答应过你,把我在山顶上最不想要的东西给你,看来,那就是我的生命。”

石头问:“那你就来陪我吧!”

年轻人在路旁搭了个茅草屋,住了下来。人在山旁,日子过得虽然逍遥自在,却如白开水般没有味道。年轻人总爱默默地看着山,在纸上胡乱画着。久而久之,纸上的线条渐渐清晰了,轮廓也明朗了。后来,年轻人成了一名画家,绘画界还宣称他是一颗耀眼的新星。接着,年轻人又开始了写作,不久,他就因他的文章回归自然的清秀隽永一举成名。

许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年轻人已经成了老人,当他对着石头回想往事的时候,他觉得画画、写作其实没有什么两样。最后,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更高的山并不在人的身旁,而在人的心里,心中无我才能超越。

这位老人的境界不可谓不高。确实,更高的山在我们的心里,只有心中无我时,人才能攀越这座高山。人世间最可怕的不是做错事,而是心中动了歪念。倘若内心摇摆不定、狂热偏激,就会动歪念,就会继续做错事,这个时候就只有倒空了自己,才会发现虚无。

一位佛学大师曾说:“心是最有反应、最有感觉的器官。我们看大自然的山川鸟兽、花开花落。我们看人生的生老病死、苦空无常,我们看世间的生住异灭、轮回流转等待,都会因心的触动而有喜怒哀乐的表现。”世间的风动幡动,其实都是因为心动罢了。

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是静态时候的表现,有善有恶是气动的表现。在起心动念间,如果我们自己的内心茫然,就会不知所住,甚至连自己究竟是对是错都分辨不清。因此,唯有秉持一颗安定、清净之心,才能将世情看破,身处繁华闹市而不为所动。

不忙不乱,不焦不躁

“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王阳明

忙碌是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不幸的是,与身体的操劳相伴随而来的,还有内心的忙乱急躁、焦虑不堪。所谓“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给内心留一份悠闲,而使其深受烦恼与担忧所累,便更难在为人处世之时做到游刃有余、潇洒自在。

《传习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崇一问:“寻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无事亦忙,何也?”

先生曰:“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息,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figure_0019_0001
我们的生活之所以忙碌,是因为缺少一颗平静的自然之心。

欧阳崇一问:“平时意念思想常常很忙乱,有事的时候固然会忙,无事的时候也忙,这是为什么呢?”王阳明回答说:“世间万物的变化本来就没有瞬息的停止。然而有了一个主宰之后,变化就会有所依据,有秩序可言,虽然千变万化,但主宰却是一成不变的,人有了这个主宰才能在瞬息万变的人世间生存。如果主宰恒定不变,就像天地运行一样永不停息,即使日理万机,却也从容自在,这就是所谓的‘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没有主宰,便只有气在四处奔流,怎么会不忙呢?”

由此可知,要做到“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便要有一颗不忙不乱、不焦不躁的“主宰”之心。具体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就是要用心去体悟繁杂中的快乐,学会用一颗平静的心去享受忙碌的价值。

现实当中有很多人,为了功名利禄而盲目地工作,以此来填充自己的人生。工作带来的种种压力,不断侵蚀着内心的安宁,让人倍感焦灼,于是渐渐地,人的身心就会陷入一种莫名的慌乱之中,完全理不清头绪。此时,唯有从内心闲下来,静下来,才能转变观念,学会把工作当作一种快乐的享受,而不仅仅是赚取金钱谋取地位的工具。如此,才不至于将人生变成炼狱。

如道家所言,将自己的心放到天地间,去体悟自我的渺小与天地的广大。与由人所构成的社会相比,包容天地万物的大自然,更能令人身心舒畅。自然可以开启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让自己的内心倾向自然,正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当我们走进自然的怀抱,沐浴春风与阳光,尽览山河之宽广与博大,便会明白,那些长期困扰我们的身外之物,皆由一颗远离自然的心而起。当我们身处自然之中,便能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博大胸襟,感受到万物的和谐共处,从而在大自然的安逸与恬静中把握心中那份从容与自在。

忙碌的生活虽然令人身心疲惫,但也可以充满乐趣,成为一门令人身心愉悦的艺术。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放慢心的脚步,让你的心松口气。正如攀登高山,若一心只想着登上顶峰,难免疲惫不堪;但若能静下心来,欣赏沿途赏心悦目的风光,那将是一种别样的感受,更是一种忙而不乱的人生。

人的内心既是一方广袤的天空,能够包容世间的一切;也是一片宁静的湖面,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更是一块皑皑雪原,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纵然世间的纷纷扰扰难以平息,生活的智者总能在心中留一江春水,淘洗忙碌的身躯,以一颗闲静淡泊之心,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

身处泥泞,遥看满山花开

“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王阳明

人人都希望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过得舒适快乐。然而,生活并不是一条康庄大道,更多的时候,是一条布满荆棘与陷阱的崎岖小路。很多人在这条路上遇到了困难,不仅无法跨越,还会不自觉地陷入了一个可悲的怪圈,把大量的时间放在抱怨上。

王阳明虽出自书香门第,富有才情,但是多次参加会试都没有上榜,世人看来这是十分耻辱的事情。王阳明不以为然,却说:“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在他看来,有上榜之事,就有落榜之事,不要过分在意。快乐还是痛苦,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调整心态,才能减轻痛苦,享受快乐。

苏轼的友人王定国有一名歌女,名叫柔奴。柔奴眉目娟丽,善于应对,其家世代居住京师,后王定国迁官岭南,柔奴随之,多年后,复随王定国还京。

苏轼拜访王定国时见到柔奴,问她:“岭南的风土应该不好吧?”不料,柔奴却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闻之,心有所感,遂填词一首,这首词的后半阕是:“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在苏轼看来,偏远荒凉的岭南不是一个好地方,但柔奴能像生活在故乡京城一样处之安然。从岭南归来的柔奴,看上去似乎比以前更加年轻,笑容仿佛带着岭南梅花的馨香,这便是随遇而安,并且是心灵之安的结果了。

“此心安处是吾乡”,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均能安之若素,方可心无烦忧,一心做自己应做或爱做之事。即便身处泥泞之中仍能遥看满山花开。王阳明说:“读书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于得失耳。”不懂得身处泥泞之中而遥看山花烂漫的人,并非为泥泞所累,而是被自己的心态所拖累。

有人曾经问过一些饱受磨难的人是否总是感到痛苦和悲伤,有人答道:“不是的,倒是很快乐,甚至今天我有时还因回忆它而快乐。”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从心理上战胜了磨难,他从磨难中得到了生活的启示,他为此而快乐。换句话说,生活本来就是充满快乐的。

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在一起谈论什么是快乐。

穷人说:“快乐就是现在。”

富人望着穷人漏风的茅舍、破旧的衣着,轻蔑地说:“这怎么能叫快乐呢?我的快乐可是百间豪宅、千名奴仆啊。”

一场大火把富人的百间豪宅烧得片瓦不留,奴仆们各奔东西。一夜之间,富人沦为乞丐。

炎炎夏日,汗流浃背的乞丐路过穷人的茅舍,想讨口水喝。穷人端来一大碗清凉的水,问他:“你现在认为什么是快乐?”

乞丐眼巴巴地说:“幸福就是此时你手中的这碗水。”

生活有时候会显出它不公平的一面,使我们经历磨难。然而,那不过是生活中一点或酸或辣的调味品,如果只将目光集中在这里,生活反而会变得毫无希望。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多想想美好回忆中那些令人振奋的人和事;当我们的情绪消极倦怠的时候,多想想如何去解决而不是一味地去逃避。当我们将内心痛苦的负累转化为积极乐观的力量,便能在不幸的悲剧之中重新找到幸福的人生。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样的有苦有甜,不一样的是人们的心态。与其在埋怨中度过,不如转变心态。埋怨只能证明无奈,生活不相信懦弱。

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意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王阳明

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心胸狭隘的人,只会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郁郁寡欢;而心胸宽广的人,他的世界会比别人更加开阔。

心胸狭隘之人,往往放不下对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的怨恨。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曾因为情感纠葛、诽谤中伤或竞争对手的打击而深受伤害,心中的伤口久久不能愈合,耿耿于怀地痛恨着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其实,怨恨是一种极为被动的感情,不仅不能缓解心中的伤痛,大多数情况下也不能对对方形成影响,仅有的用处,便是伤害自己、折磨自己。怨恨就像一个不断扩大的肿瘤,挤压着生活中的快乐神经,使人们失去欢笑,整日愁容。更有甚者,因为放不下心中的怨恨,将报仇作为生存下去的唯一信念,最终只能香消玉殒,为怨恨陪葬。

《传习录》中记载,有人就“有所怨恨”一说向王阳明请教。先生指出:“像怨恨等情绪,人的心中怎么会没有呢?只是一点也不可以有罢了。当人怨恨时,即使是多想了一点,怨恨也会过度,这样就不是心胸宽广无私了。因此,有所怨恨,心就以难保持正直。如今,对于怨恨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心中不存一分在意,那么心胸自然会宽广无私,从而实现本体的中正平和了。”

心胸狭隘之人,容不得别人比他好,猜忌心重,为芝麻绿豆的小事都能折腾好几天,只因为触碰到了他的利益。与放不下心中的怨恨的人相比,这样的人对自己的伤害更大。因为他的心胸狭隘,身边的人难以与之深交,基本的友好关系和信任感无法建立。历史上不乏由于昏君佞臣的猜忌而令无数功勋卓著的开国功臣走上断头台的例子。

心胸狭隘会给人带来无穷祸患,而心胸宽广则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纷争,慰藉心灵。无论是为了个人的身心健康,还是为了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争取到发展的机会,都应以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世。只有时刻保持宽广的胸怀,心存一份豁达,才能放下怨恨,重拾笑颜;并能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从而共同进步。也许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心中的豁达就能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赵王有个卫兵,名叫少室周。少室周力大无比,在一次比武会上,有五个士兵攻击少室周一人,都被少室周摔倒在地。少室周因此得到赵王的赏识并被任命为贴身卫兵。

没过多久,一个叫徐子的人找上门要与少室周比试摔跤。摔跤的结果是,少室周连输三回。

少室周满面羞愧地将徐子带到赵王跟前,对赵王说:“请您用他当您的卫兵吧。”

赵王很奇怪,问道:“先生的勇武名震四方,很多人都想取代你,为什么你要推荐他呢,我并没有这样要求你呀?”

少室周回答道:“您当年是看我力气大,才让我当卫兵的。如今,有了比我力气大的人,如果我不推荐他,天下好汉会嘲笑我的。”

赵王很钦佩少室周的胸怀宽广,最后,让他们两人都当了自己的贴身侍卫。

豁达是一种修养,也是衡量一个人层次高低的标准。正所谓“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如果我们凡事都喜欢斤斤计较,终日锱铢必较,久而久之不但心胸变得狭窄,而且常常对别人产生嫉妒和愤恨之情,对于身心都是一种莫大的伤害。

只有敞开胸怀,才不会被俗世尘埃所扰,才能安心地关注当下,保证身心的纯净。只有做到待人处世不胡乱猜忌,面对摩擦和误会能放下心中的愤恨,心胸宽广坦荡,不以世俗荣辱为念,不为世俗荣辱所累,不为凡尘琐事所扰,不为痛苦烦闷所惊,才能包容万物、容纳太虚,才能活得轻松潇洒、舒心自在。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王阳明讲,不要着一分意思。就是要开阔胸怀。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人生态度;是一种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智慧和淡定。天地何其广阔,拥有宽广的胸怀,我们便能在其中自由地翱翔。

figure_0023_0002

空心,才能容万物

“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

——王阳明

王阳明曾言:“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然圣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犹金之分两有轻重。……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两;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犹一两之金,此之万镒,分两虽悬绝,而其到足色处可以无愧。”王阳明以纯金作比,意在说明圣人比凡人更高明的地方,不是他的才能,而是一颗只存天理而无贪嗔杂念的空明之心。

宇宙万物,因为虚空而含纳包容,所以能拥有日月星河的环绕;高山因为不拣择砂石草木,所以成其崇峻伟大。世人常说“海纳百川”,便是将“大海”作为浩瀚胸襟的形象代表。而人心的包容,是大海与高山都不能比的。所谓“心空”,即内心无外物羁绊。修养内心的最高境界,便是将心腾空,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包容万物。

苏不韦是东汉人,他的父亲做司隶校尉时得罪了同僚李皓,被李皓借机判了死刑。当时,苏不韦年仅十八岁,他把父亲的灵柩草草下葬后,又把母亲隐匿起来,自己改名换姓,用家财招募刺客,发誓复仇。但几次行刺都没有成功,这期间李皓反而青云直上,最后官至大司农。

苏不韦就和人暗中在大司农官署的北墙下开始挖洞,夜里挖,白天躲藏起来。干了一个多月,终于把洞挖到了李皓的卧室下。一天,苏不韦从李皓的床底下冲了出来,不巧李皓上厕所去了,于是苏不韦杀了他的小儿子和妾,留下一封信便离去了。李皓回屋后大吃一惊,吓得在室内设置了许多机关,晚上也不敢安睡。苏不韦知道李皓已有准备,杀死他已不可能,就挖了李家的坟,取了李皓父亲的头拿到集市上去示众。李皓听说此事后,心如刀绞,心里又气又恨,又不敢说什么,没过多久就吐血而死。

李皓因一点个人私怨就将人置于死地,结果不仅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连老婆、孩子都跟着倒霉,甚至连死去的父亲也未能幸免。而苏不韦从十八岁开始就谋划复仇,此外什么也没做成。这两个人最大的缺陷都是被仇恨所牵绊,没有一个宽大的心胸。人有时候如果能宽容一点,甚至一笑泯千仇,将干戈化为玉帛,不但能为自己免去毁灭性的灾难,还可以放下心灵的包袱,让自己变得轻松,而生活也能变得更加幸福和祥和。

从内心深处摆脱周遭的羁绊,进入心无旁骛的至高境界,就是踏上了心灵的解脱之路,内心感受到的万物便会远远超过自己视线范围之内的一切。此时的内心,呈现的是一种空无的状态,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空明之心。空,才能容万物。即便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需要给彼此一定的空间,才能畅所欲言、和平相处。与其用金钱权利、名誉地位将内心满满地填充,何不索性全部放下,将心腾空,获得心灵的自由和解脱呢?

因此,普通人若能学会抛开杂念,使内心纯净空明,那么,即便才能有高下之分,也同样可以成为圣人。

让生活回归简单

“‘道之大端易于明白’,此语诚然。顾后之学者忽其易于明白者而弗由,而求其难于明白者以为学,此其所以‘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也。”

——王阳明

简单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它是安定,是率直,是单纯。它通常表现在衣着、饮食、休闲娱乐、事业成就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然而就其本质而言,则是依托于一颗简单的心。换言之,就是在喧嚣的世俗社会中为自己增添一份内心的宁静。

王阳明曾在写给他学生的书信中说:“‘道之大端易于明白’,此语诚然。顾后之学者忽其易于明白者而弗由,而求其难于明白者以为学,此其所以‘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也。”王阳明认为“大道理容易令人明白”这句话非常正确。后来的学者忽略那些简单明白的大道理不去遵循,而去追求那些难以理解的东西来做学问,这就是“道理在近处却偏偏往遥远的地方去寻求,事情本来很简单,却偏偏要将其复杂化”。

figure_0025_0003
孩童时代的我们能够拥有一颗单纯的心,是因为那时的我们内心尚未被世间的身外之物所牵绊。

圣人做学问追求一种“大道至简”的境界,人活一生也应如此。在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的追求、许多的憧憬。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生活,追求刻骨铭心的爱情,追求金钱、名誉和地位。有追求就会有收获,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拥有很多,有些是我们必需的,而有些却是完全用不着的。那些用不着的东西,除了满足我们的虚荣心之外,最大的可能,就是成为心中的负担。

为什么人们会不厌其烦、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那些看似风光,实际令人身心疲累的“负担”呢?皆因内心少了一份简单,少了一种简单的人生态度。与其困在财富、地位与成就的壁垒中迷惘,不如尝试以一颗简单的心,追求一种简单的生活,舒展身心,享受用金钱也买不到的满足与快乐。

其实也有很多人渴望拥有简单的生活,渴望放弃华屋美宅、山珍海味,不追时髦,不赶潮流。他们常常说:“如果能回到孩童时代就好了!那时的我们,多单纯,多快乐啊!”孩童时代的我们能够拥有一颗单纯的心,并不是因为我们处于那样的年龄阶段,而是因为那时的我们内心尚未被世间的身外之物所牵绊。真正的简单是发自内心的,选择简单的生活就是要挣脱心灵的桎梏、回归真我。无论是三岁孩童还是二三十岁的成年人,都可以拥有一颗简单的心。尤其当人的一生即将结束的时候,人们终将体会到,简单才是内心深处最迫切的渴望。保持一颗简单的心,才能使简单的生活不仅仅是内心的向往而是成为现实。

简单,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是幸福生活的最高境界。简单的生活首先是外部生活环境的简化。然而强调简化生活,并非完全抛弃物欲,而是要将全身心专注于身外浮华之上的注意力打散,从而求得一种身心的平衡,过一种和谐从容的生活,真正提升生活的品质。一个真正懂得简单生活的人,才能从做家务、带孩子等平凡的生活细节中体验到真正的快乐。

同时,简单又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也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吃惯鲍参翅肚的人偶尔尝一次家常小菜,自然觉得新鲜可口,但能否长此以往,则在于他的内心是否也如此简单。善于算计之人,心思复杂之人,则因为缺乏了这种强大的驱动力,而难以享受简单生活所带来的发自内心的快乐。当我们不再为身外的浮华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就为内心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与平静。当我们的生活趋于简单,我们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更真诚地对待自己,才能将一颗简单的心升华,从而体会到“不足为外人道”的快乐。

内心单纯、想法简单的人,更能打动世界的心。世界上有这样两种人,一种人像水,随着地势的起伏改变着自己的形态;另一种人则像水晶,内心晶莹透彻,但却锐利坚硬。第一种人只能让自己随着世界而改变,第二种人则能令世界因他而改变。因为一颗简单的心,往往能令人们美好的梦想和执着的信念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这种强大的影响力与单纯的人格魅力常常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天真烂漫的生活和无忧无虑的心态使他们宛若孩童,但思想的感召力和举手投足间的伟人风范却令人心生敬意。

对于心如水晶的人而言,一切都只不过是听从了内心的召唤,并随着善良的灵魂高歌起舞罢了。那一支心灵的舞蹈,将令整个世界为之倾倒。 mqeRzBj+BGHq6r3CS97U4VE2m8upkebGuBsiJ/eTMOE2m+brPDZW9pxJ3GnClMD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