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走近穴位养生,让健康如影随形

●穴位在中医学上是指人体中可以针灸的部位,一般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人体穴位遍布全身各个部位,上至头顶,下至脚端,无处不在。穴位可以反映病症,协助诊断;也可以接受刺激,治疗疾病。穴位的功效十分奇妙,可用于祛病强身、养生保健、女性养颜美容以及日常急救等方面。

第一节 穴位是最好的医药

◎中医认为,我们身体上的每一个穴位都是历代中医通过不断实践寻找出来的,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养生保健功效,只要用好用对,就是安全、实用的养生保健妙药。

命要活得长,全靠穴位养

中医认为,经络就是运行气血的路线,它分布于身体各处,内到脏腑器官,外达肌表而营养全身。如果说我们的身体是一座摩天大厦,那么经络就是隐藏在大厦墙里的电线网络。大厦灯火通明与否,全依仗这些电路,一旦电路出现故障,大厦就会陷入黑暗之中。人体也是如此,一旦经络不通,我们的气血就不能顺利地运送到各个脏腑,身体随之会出现问题。

《黄帝内经》里对人体经络的作用推崇备至。经络是“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的根本。也就是说,人生下来、活下去、生病、治病的关键都是经络,可以说是“决生死、治百病”的。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有人说经络就是运行气血的路线,它分布在全身的上下里外。

《黄帝内经》经脉篇中说,经络可以控制人体一切功能,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作用,也就是说,生命是否存在,决定于经络;疾病之所以发生,是由于经络运行出了问题;疾病之所以能得到治疗,也是由于经络的作用。

figure_0026_0001
◎通过刺激穴位,可以促使体内气血畅通无阻,达到祛病强身、健康长寿的目的。

经络犹如庞大的人体系统中川流不息的交通系统,经络通畅就能祛病强身,健康长寿。所谓通经络,就是指要使人体的经脉之气畅通无阻,若经络不通,则气血不和,百病丛生。

1 决生死,处百病

经脉的功能正常与否,决定了人的生与死。《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灵枢·本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这些都非常清楚地说明了经络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人之所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于经脉纵横交错,出入表里,贯通上下,内连五脏六腑,外至皮肤肌肉。若没有经络的这种沟通和联系,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又靠什么濡养呢?人体气血,贵乎流通,才能使脏腑相通,阴阳交贯,内外相通,倘若气血运行不畅,脏腑之间的各种联系就要发生障碍,疾病即可发生,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

大医学家喻嘉言说:“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灵枢·九针十二原》里说:“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疾病的治疗,病体的康复,都必须从经络入手。众所周知,疼痛是人们患病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究其原因,中医认为是“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只有经脉畅通,才能运行气血;只有气血周流,病人才能得到治疗与康复。

2 联络脏腑,纵贯全身

人体是通过经络系统将内外、表里、阴阳、脏腑、筋脉等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协调整体,就好像地下缆线把整个城市连接起来一样。只有经络通畅,身体各部之间才能保持协调一致,从而增强抗病能力。

3 调虚实,行气血

figure_0027_0002
◎内脏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刺激经络和体表的穴位调整气血虚实。

按照中医理论,内脏跟经络的气血是相通的,内脏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刺激经络和体表的穴位调整气血虚实。如胃痉挛,针刺病人足三里穴可使胃弛缓;对虚证要用补法,如胃弛缓的,针刺病人足三里穴可使其收缩加强。当然,由于虚实证不同,尽管都针刺足三里穴,但采用手法不一样,一个用泻法,而另一个用补法。这个例子说明,经络有调整虚实的功能。经脉通畅靠运动。因为“动形以达郁”“动则不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动,气血才能周流全身;常练气功也可通经脉,因为气功中的“周天运转法”“升降开合法”就是能使经络之气正常地循经络运行的重要功法。此外常吃一些能够理气活血的药物和食物对于疏通经络也有好处,如陈皮、木香、砂仁、四磨汤、越鞠丸、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油菜、黑豆、慈姑等。心情愉快也有助于经脉畅通,因为“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所以不管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也要想开一些,防止气血闷而不畅。

天然气需要用管道输送到各个地方,同样,气血也要通过经络输送到身体各处,滋润全身上下内外。这是经络的第二个作用。每个人的生命都要依赖气血维持,经络就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只有通过经络系统把气血等营养输送到全身,人才能有正常的生理活动。

4 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外部疾病侵犯人体往往是从表面开始,再慢慢向里发展,也就是先从皮肤开始。经络内外与皮肤相连,可以运行气血到皮肤的表面,好像砖瓦一样垒成坚固的城墙。每当外敌入侵时,经络首当其冲,发挥其抵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

5 反映内在,以表知里

疾病也有从内而生的,“病从口入”就是因为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使身体内的气血失调,从而产生疾病。这种内生病首先表现为内脏的气血不正常,再通过经络反映在相应的穴位上。所以经络穴位还可以反映人内在的毛病,中医称之为“以表知里”。

6 刺激经络,调整气血

人的潜力很大,我们的肝脏只有1/3在工作,心脏只有1/7在工作……如果它们出现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激发、调动身体的潜能。按照中医理论,内脏与经络的气血是相通的,内脏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刺激经络和体表的穴位调整气血虚实。这也是针灸、按摩、刮痧等方法可以治疗内科病的原因。

经络可以运行气血,行使上面说的那些功能,但是人体一旦生病,它也是疾病从外向里“走”的路。我们知道了它们的循行规律,就可以利用这一点来预防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这就好比敌人来偷袭,我们知道了它的行军路线,就可以提前做好防护准备。

我国古代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经络的存在。古人从实用的角度给经络下了一个定义: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内属于脏腑,外布于全身,将各部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figure_0028_0003
◎针灸、按摩、刮痧等是传统的刺激经络和体表穴位的方法。

神秘的经络,看不见,但确实存在

虽然现代的医学技术很发达,但我们也不可能把医生24小时带在身边,何况身体不适时,就算医生在身边,也不能马上为你手到病除。而且许多人根本生不起病,因为医院的“消费”实在让太多家庭难以承受,但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运用经络、穴位进行自我保健和预防疾病的知识,做自己的保健医生。通过经络调动身体的自我修复功能,在医学上其实是返璞归真。

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有了经脉图谱,但是,直到解剖学说发达的现代,也找不到与古典图谱一致的经络,那究竟有没有经络呢?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古人称之为经脉。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支,在分支上又有更小的分支,古人称这些分支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

中国人在数千年前就发现某些人生病时,身体会出现红色发烫的线条,按摩那些线条可治疗疾病,经络学说就是从治疗经验里发展起来的,是中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迄今为止,虽然没有人知道经络的实质,也没有人知道经络是怎样被发现的,但是经络却用特殊的方式告诉世人它的存在是千真万确的,只是没有人能看见而已。

针灸或者按压穴位的时候,施压部位会出现酸、麻、胀、痛的感觉,比如按手臂肘弯下的“麻筋”,手心会有麻的感觉,中医把这个叫“得气”,出现这种现象时,诊治效果往往更好。不过这种“得气”跟每个人体质有关,有的人明显,有的人则没什么感觉。

一些人的皮肤病不是沿神经也不是沿血管,而是沿着经络出现的。

经络走行上的电阻比其他地方低,这种现象不但存在于人体,在其他动物身上也一样存在。

用热像仪测身体的一些部位,把相近温度的点连起来,结果发现这种高低线是沿着经络行走的。

一些科学家发现,人体是一个发光体,能主动发出很微弱的光,发光强的点绝大多数在经络上。

上述种种现象表明,虽然经络至今仍是世界未解之谜,但是它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

figure_0029_0004
◎经络目前在解剖学上还无法得到解释,但它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

认识你身上的这张“网络”地图

figure_0030_0005
◎经脉是经络的主体,主要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条,称为“十二正经”,奇经有八条,称为“奇经八脉”。

经络由经和络组成,经就是干线,络就是旁支。人体有12条主干线,也叫作“十二正经”,还有无数条络脉。经和络纵横交错,在人体里构成了一张大网。这张网就是人体的活地图,它内连脏腑,外接四肢百骸,可以说身体的各个部位,脏腑器官、骨骼肌肉、皮肤毛发,无不包括在这张大网之中。下面就请大家认识一下我们身上的这张“网”。

1 经脉

——谨防身体旱涝灾害

经脉是经络的主体,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条,奇经有八条。如果说十二正经是奔流不息的江河,那么奇经八脉就像蓄水池。平时十二正经的气血奔流不息时,奇经八脉也会很平静地正常运行;一旦十二正经气血不足流动无力时,奇经八脉这个蓄水池中的水就会补充到江河中;如果十二正经气血过多,过于汹涌,水池也会增大储备,使气血流动和缓,只有这样,人体正常的功能才会平衡。

(1)十二经脉

正经有十二条,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据阴阳学说,给予不同的名称。十二经脉的名称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的连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就像奔流不息的河流,气血通过经脉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其流注次序是:

figure_0031_0006

(2)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其功能是: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

(3)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由于它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因而能补正经之不足。

2 络脉

——警惕气血交通堵塞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起着人体气血输布的作用。

(1)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计十五条,称为十五络脉,分别以十五络所发出的腧穴命名。具有沟通表里经脉之间的联系,统率浮络、孙络,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的作用。

(2)孙络

从别络分出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

(3)浮络

在全身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

这样,人体经络运行图仿佛一张城市道路交通图一样呈现在人们眼前。

经络是脏腑和五官的镜子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经络循行的部位与络属的脏腑有神经上的联系,所以它们之间的病理现象会有很多相似之处。

具体来说,经络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心经属于心脏,络于小肠;肝经属于肝脏,络于胆;肺经属于肺脏,络于大肠;肾经属于肾脏,络于膀胱;心包经属于心包,络于三焦;胃经属于胃,络于脾;大肠经属于大肠,络于肺;小肠经属于小肠,络于心;胆经属于胆,络于肝;三焦经属于三焦,络于心包;膀胱经属于膀胱,络于肾。阴经和阳经就这样交通相连,成为纵横交错的网络。

如果身体上的哪个部位出现问题,相对应的经络也会出现问题,也就是说当脏腑功能失调时,经络就会出现堵塞现象,不通则痛,就会导致身体产生压痛点“阿是穴”无规律地出现。例如,肝经太旺的人平时喜欢生气,因为肝经主怒,女士就容易患乳腺增生,因为肝经循行经过乳房,这样就可以敲肝经来平息怒气和防止乳腺增生的发生。这也体现了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所谓牵一痛而动全身。中医讲究整体,通过按摩经络,对身体内的脏腑进行调节疏通,补其不足,减其过剩。这种自我调节是人体本身具有的伟大功能,只不过需要我们通过刺激、点拨经络来唤醒。

另外,经络和五官七窍也有着相对应的关系,例如,肺经通鼻,肺有疾病,容易影响鼻子的功能,这时就要敲肺经;肝经通眼睛,容易影响视力,近视者,可以常敲肝经,就是敲小腿内侧。

可以看出,经络与脏腑、五官是相互影响的,一个人脏腑器官或五官有病,整条经络都会出现异常。

figure_0032_0007
◎在生活中肝经太旺的人平时喜欢生气,是因为肝经主怒,女士平常空闲按摩肝经可以平息止怒。

经络是行血气、营阴阳的关键

figure_0032_0008
◎经络能调节人体的功能活动,当人体的某一脏器功能异常时,可以通过刺激经络使其恢复正常。

拇指和中指的位置就相当于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的循环路线。在中医理论中,脾主四肢肌肉,推捋脾胃经可以疏通这两条经的经气,从而达到放松肌肉的效果。

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等四个方面。

人体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成,它们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只有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这些功能才能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从而使人体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通过经络才能输至周身,以温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和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经络有感应刺激、传导信息的作用。当人体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刺激就可沿着经脉传入人体内有关脏腑,使其发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可通过经络反映于体表。针刺中的“得气”就是经络感应、传导功能的具体体现。

经络能调节人体的功能活动,使之保持协调、平衡。当人体的某一脏器功能异常时,可运用针刺等治疗方法来进一步激发经络的调节功能,从而使功能异常的脏器恢复正常。

酸和痛都表示经络尚畅通,但在该处狭窄或有拥堵,流通不畅。酸多表示气血虚弱,需要补,不可采用过强手法。麻表示经络还通,只是气到血未到。而刺痛则表明该处有气血在,却堵住了,气血正在努力冲撞,此时可用力度稍大的手法帮助疏通。

什么是经络穴位养生法

经络是古人在长期生活保健和医疗实践中逐渐发现并形成理论的,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指周身气血运行的通道。它是以手、足三阴经和三阳经以及任、督二脉为主体,网络遍布全身的一个综合系统,它内联五脏六腑,外布五官七窍、四肢百骸,沟通表里、上下、内外,将人体的各部分连接成有机的、与自然界阴阳属性密不可分的整体。经络是人体保健、养生祛病的重要依据。

所谓经络穴位养生法,就是运用针刺、艾灸、按摩等方法,刺激经络、穴位,以激发精气,达到调和气血、旺盛代谢、通利经络、增进人体健康等目的的一种养生方法。

针法是以毫针刺激人体经络穴位,通过提、插、捻、转等不同手法,起到调整脏腑、疏通经络的作用。

灸法是借助艾火热力,灸灼、熏熨穴位,以达到温通经络、调养脏腑的效果。

按摩是用手对人体经络穴位进行按、拿、点、推、揉、拍等手法,起到运行气血、健身祛病的作用。

此三种方法各有特长,可单独应用或按需综合施行,只要操作得法,一般对人体无损伤及副作用。

利用经络穴位养生法,有一点必须注意:经络理论博大精深,人体穴位内容丰富,针刺、艾灸、按摩等操作方法复杂,如果不是经专门学习训练者,请不要草率施行,以免酿成事故。 5Jev5g/TRECtFSqDJE3h02358dPHCSblnDJ0RIlHxtZdSlhOgWtRMAPzIoH+HI3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