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亦和也。和者,和其诗也。同者,同其题也。如张说和蔡起居《偃松篇》,亦曰遥同。]
天长地阔岭头分,
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风光何所似,
崇山瘴疠不堪闻。
【前解】
一,“天长地阔”,用一“分”字,是正在岭上欲过未过时。二,“去国离家”,用一“云”字,便是已过岭下去也。看他写一“过”字,便写出如许分寸,而又毫不费手,真使后人何处复得临摹。四,欲告诉过岭苦趣;三,忽折笔反先致问都下。后来唐家三百年诗人如山,但学得此一折笔者,便自雄视一世,鼎垂千年去也。先生开创之功,岂可诬哉。
南浮涨海人何处,
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春风万余里,
何时重谒圣明君。
【后解】
人,即员外也。何处,言过岭以去,杳莫可问也。雁几群,遍指京华士大夫也。“两地”字,正接“南”字、“北”字。“两地”“万余里”,中间插“春风”字,妙!便接出末句之“何时”。[衡阳雁飞不到,而犹曰北望,则其去极南可知也。衡阳雁飞不到,而问其几群,则自望极北可知也。末句“何时重谒”,苦处却在七之“春风”二字,细细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