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从财务会计目标角度分析,会计要素可称为财务报表要素;从财务会计核算角度分析,会计要素可称为财务会计要素。它是设置会计账户、规范会计核算指标体系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理论依据,是财务会计对象的具体体现,是对资金运动的两种形态的基本分类。财务会计要素是构成财务报表的必要因素,是设定财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基本依据,也是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依据。

1.4.1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财务状况要素是反映企业在某一日期经营资金的来源和分布情况的各项要素,一般通过资产负债表反映。

财务状况要素由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3个要素所构成。

1.资产

(1)资产的概念及特征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① 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形成的经济资源。也就是说,资产必须是现实资产,是由于过去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拥有的经济资源,而不是预期的资产。未来交易或事项以及未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可能产生的结果,不属于现在的资产,不得作为资产确认。

②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经济资源是确认资产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所有经济资源都是企业的资产。一般来说,企业拥有产权的经济资源才能确认为资产,即企业拥有资产所有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或处置。对于一些特殊方式形成的资产,企业虽然对其不拥有所有权,但能够实际控制的,也应将其作为企业的资产予以确认,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③ 资产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是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资产必须具有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可以用货币进行可靠地计量。例如,企业的机器设备,在未来生产中能够加工产品,创造价值,且产品通过销售能够收回其价值,则该机器设备属于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反之,如果该机器设备不能加工合格的产品,不再具有有用性,无法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则不能确认为资产。

资产按其流动性一般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包括现金以及可合理预计在一个营业周期或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两者孰长)内转换成现金、或被出售、或被消耗的其他资产。正常的营业周期指为取得商品和接受劳务,支出现金到这些商品和劳务转换成现金的平均时间。因此,它是从现金支出,至存货销售,至应收账款又回到现金的平均时间长度。

非流动资产是与流动资产相对立的概念,也称为长期资产,是在一个营业周期或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两者孰长)以上的时间里转变成现金、或被出售、或被消耗的资产。

(2)资产的确认条件

某一资源符合资产的概念,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确认为资产。

① 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一个本质特征,但是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与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能否流入企业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资产的确认应当与经济利益流入的可能性判断结合起来。如果根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所取得的证据判断,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就应当将其作为资产进行确认。

② 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会计要素确认的前提是可计量性。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只要实际发生的购买或者生产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就应视为符合了资产的可计量性确认条件。在有些情况下,企业取得的资源没有实际成本或实际成本很小,但是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也被认为符合了资产的可计量性条件。

符合资产概念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概念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2.负债

(1)负债的概念和特征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根据负债的定义,负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① 负债是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作为企业承担的一种义务,是由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已承担的义务。如银行借款是因为企业接受了银行贷款形成的债务,如果没有接受贷款,就不会发生银行借款这项负债。应付账款是因为赊购商品或接受劳务形成的债务,在这种购买未发生之前,相应的应付账款并不存在。

② 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无论负债以何种形式出现,其作为一种现时业务,最终的履行预期均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具体表现为交付资产、提供劳务、将一部分股权转让给债权人等。对此,企业不能或很少可以回避。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能够回避的义务,不能确认为一项负债。

负债按照偿还期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的债务。流动负债一般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和应交税费等。这些项目的清偿到期日不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两者孰长)。

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通常是偿还期在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和其他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其他长期应付款、预计负债等。

(2)负债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 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企业履行偿债义务所需流出的经济利益带有不确定性,特别是与推定义务相关的经济利益通常需要依赖于大量的估计。因此,如果根据编制财务报表时所取得的证据判断,与现时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可能流出企业,就应当将其作为负债予以确认。

② 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的负债也要符合可计量性的要求,对于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应当能够可靠地计量。

符合负债概念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负债概念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3.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特征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也称为净资产。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包括3类: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留存收益。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企业非日常经营活动发生的不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称为其他综合收益。

利得和损失有两个去向: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列示在利润表中;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

留存收益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中留存在企业的部分,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根据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① 除非发生减资清算,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② 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

③ 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

(2)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同时,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所有者权益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1.4.2 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

经营成果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结果,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收入与耗费相比较的差额。

经营成果要素一般通过利润表来反映,由收入、费用和利润等3个要素构成。

1.收入

(1)收入的概念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收入的特征

① 收入是由企业的日常活动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② 收入可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③ 收入能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④ 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所有者向企业投入资本导致的经济利益流入以及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3)收入的确认条件

收入在确认时除了应当符合收入定义外,还应当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

① 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大概率流入企业。

② 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③ 经济利益的流入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符合收入概念和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2.费用

(1)费用的概念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费用的特征

① 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出。

② 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③ 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3)费用的确认条件

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费用定义外,还应当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

① 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② 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③ 经济利益的流出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符合费用概念和费用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3.利润

(1)利润的概念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其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业绩情况,是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利润的来源构成: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差额以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以及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等。

利润按其形成过程,分为税前利润和税后利润。税前利润也称利润总额;税前利润减去所得税费用即为税后利润,也称净利润。

(2)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利润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y0OSdRcFfjyFLjTvCTA2qsk/n6PY5KDfsDFl1t0vIRwH20yLv4ML72tvhSZct1h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