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腿部信息反映健康问题

请当心腿部老化的讯息

俗话说:“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如果把身体比作一台机器,腿就是提供动力的马达。马达不灵了,机器便会老化、运转不良。腿部的衰老可能很早就表现出来了,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就要引起注意了。

◎腿脚没有原来灵活了,稍微多走点路,就像腿被灌满铅,行动困难,上楼梯也越来越费劲。

◎干点儿活就腰酸腿疼,只要站的时间一长也觉得腰酸腿疼。咳嗽时,腿还有放射性疼痛。

◎走路速度越来越慢,偶尔走快点,会觉得腿脚不听使唤,过后会连续酸痛好几天。

◎双腿一侧发凉,即使夏天小腿也感觉凉飕飕的,有时还觉得从臀部到脚后跟,中间一条线都是凉凉的。

◎抽筋次数增多,甚至出现足跟疼痛。

◎腿部肿胀,在久坐或久站后有浮肿,经休息后也未有明显改善。

◎腿部静脉曲张,腿上的血管突然非常清晰,弯弯曲曲像蛇一样。

◎髋关节、膝关节疼痛,在下楼梯、蹲下或跳跃时出现不适,关节甚至有摩擦磨损、卡住动不了的感觉。

走路姿势透露健康问题

走路时的最佳姿势应该是头微昂,颈正直,双目平视前方,胸部自然上挺,腰部挺直,收小腹,臀部略向后突,后蹬着力点侧重在跖趾关节内侧。

但每个人有着自己独有的步态和走路习惯,这些步态中可能透露出一些有关健康的秘密……

走路速度很慢、步幅小

健康预警:骨骼退化,加速老化

生活中不难发现,长寿老人几乎都步履稳健、行走如风。走路速度特别慢的人,寿命可能偏短,这一点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表现得相对明显。如果走路步幅也特别小,则可能是“膝盖骨”的移动能力或者臀部的伸展能力受到限制。

走路时手臂固定不动

健康预警:后背可能存在健康问题

一般情况下,走路迈左腿时,脊柱会向右旋转,右臂也会随之摆动。如果在行走时手臂不摇摆,可能是后背的移动性受到了限制,比如后背损伤疼痛。

走路时脚掌先着地

健康预警:椎间盘突出或脑卒中先兆

一般人迈步时,脚后跟会先接触地面。如果走路时脚掌先着地,大多是因为其肌肉控制能力较弱。这可能是神经受压迫引起肌肉神经功能受损导致的,常见于脑卒中先兆或椎间盘突出。

罗圈腿

健康预警:骨关节炎

生活中有高达85%的人患有这种骨科疾病。罗圈腿大多是由于骨骼损耗引起的,与膝关节炎有关。如果情况严重,可通过支架进行纠正。

内八字

健康预警:风湿性关节炎

医学上称“内八字”为膝外翻或足外翻,表现为小腿不能伸直,并向外侧弯曲。研究表明,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有85%的人会表现出走路呈“内八字”的特征。

踮着脚尖走路

健康预警:大脑可能有损伤

走路时喜欢踮着双脚尖的人,容易肌肉紧张。当脊柱或大脑受到损伤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会出现这种步态,如果只是暂时性的不需要担心,但若一直如此应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

小腿又硬又冰常抽筋,透露多种健康问题

如果小腿经常感觉僵硬、冰冷,还伴有抽筋的现象,这时你需要引起重视,这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前兆。

你是否有以下这些情况:

◎双腿越来越不灵活,偶尔动一下就感觉很困难。

◎即使是夏天,腿脚都冰冷得像冰棒。

◎偶尔多走几步路、上下楼梯时,膝关节都酸痛无比。

◎夜晚睡觉时经常腿抽筋,夜不能寐。

经常出现这些问题,当心,可能是疾病的征兆。

一般随着年龄增长或活动量变少,腿部血液循环不足,可能会出现腿部冰冷的情况。除此之外,下肢动脉硬化、血糖高、腰椎间盘突出、风湿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也会引起腿部冰冷。

如果你经常感觉腿部僵硬,或是腿抽筋,可能与下面的原因有关:身体里的水分和盐分流失过多,造成电解质紊乱;每日饮食中镁、钙等矿物质的摄入量不足;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尿毒症、运动神经元疾病、脊髓神经根病变等,或者服用了某些降血压及降血脂的药物;身体的某个部位出现循环不畅,引起周围血管病变,例如腿部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长时间睡觉时保持一种姿势,使腿部静脉受压,血液回流受阻,造成血流淤滞,时间长了会引起腿部肌肉痉挛。如果通过调整生活状态或采取运动方法仍然无法改善小腿冰凉、僵硬、抽筋等症状,你就应该引起注意,并及时就医。

经常腿脚麻木,需警惕腰椎间盘突出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腿脚麻木的情况,比如久坐、挤压等,使下肢动静脉受压,出现短暂性麻木,稍加活动就可缓解,属于正常现象,不在此篇讨论的范畴。这里要讨论的腿脚麻木主要表现为麻木的同时偶尔还伴有疼痛感,并且会感到四肢无力,严重者甚至出现全身麻木。这多与坐骨神经或股神经炎症、神经受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关。糖尿病所致的末梢神经炎也可发生腿脚麻木,高血压、高血脂患者也容易腿脚麻木。

一般来说,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但其实很多老患者的腿部症状往往比腰部更严重,这种情况往往预示着病情的演变和加重,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腿脚发麻无力,是突出的椎间盘压迫了神经,若拖延下去,可能导致下肢麻木、肌力下降,甚至可能连腿都抬不起来。

关节痛,警惕痛风

痛风是由嘌呤代谢紊乱所导致的疾病。在嘌呤的代谢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代谢紊乱,使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引起或加重痛风。

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皮下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症反应。痛风的症状表现一般都会出现在关节处,在急性发作期,踝关节或趾骨间关节处红、肿、热、痛,且伴随发热症状。典型发作者,睡前状态良好,午夜痛醒,起病较急,状如刀割和咬噬。痛风慢性期,可在脚踝、足趾等处出现痛风石,以及持续性关节疼痛。如果在膝关节、踝关节、趾骨间关节处反复出现红肿剧痛,并伴发热、头痛、恶心等症状时应考虑为痛风。

膝关节经常感觉寒凉、疼痛,小心关节炎

我们的日常活动离不开膝关节,正因为它承载了太多的运动任务,所以也成了最易出现问题的部位。如果膝关节经常感觉寒凉、疼痛,就要小心关节炎。

膝关节炎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疾病,6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达50%。具体表现为膝关节疼痛,酸软无力,并伴有明显的关节肿胀、发热及下蹲困难等。

膝关节周围缺乏肌肉包裹,较为敏感,容易受到伤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膝关节活动次数的增多,膝关节表面软骨细胞的增生能力会越来越差,再加上关节受寒、血管收缩、供血减少、营养缺乏等原因,使得膝关节表面软骨加速退化,不能有效分散关节表面承受的压力。当压力集中于一点并刺激软骨时,就会产生疼痛感。

因此,中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膝关节的保暖,气温骤降时最好穿着棉裤,并佩戴护膝。运动要适度,并尽量减少爬山、骑自行车等运动。若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双腿常水肿,可能是病理性的

腿部肿胀是常见的一种症状,如果是久站或久坐引起的腿部轻微浮肿,是正常现象。如果腿肿伴随着一些病理表现,如头晕、胸痛等症状,特别是突发性水肿,或是慢性加重的水肿,很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如肝肾疾病、心力衰竭、营养不良、淋巴结炎、静脉曲张和血栓等。当腿部出现肿胀并伴随着疼痛等不适,特别是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疼痛,行走时疼痛加剧,就需要警惕是静脉栓塞引起的水肿了。

人体的下肢静脉很多,其中静脉瓣膜,相当于一个单项的阀门,让下肢静脉的血液只能往上流,而不能倒流。一旦下肢静脉形成血栓,便会破坏静脉瓣膜,导致血液不能正常回到心脏,淤滞在腿部,进而导致腿部肿胀。

运动性腿痛,当心周围血管病

运动性腿痛能由动脉供血不足所致,医学上将这种疼痛称为“间歇性跛行”。整个下肢均可发生运动性疼痛,但多见于腓肠肌。运动性腿痛是周围血管病的前兆,患有这种病的患者,脚趾和小腿部位会产生灼烧感和麻木感,还会引发神经系统疾病。有运动性腿痛的人群应及时观察自己的腿脚是否有冰凉的情况,摸摸自己的足背动脉或腘动脉搏动是否减弱或消失,触压脚背或脚趾后放开,观察末梢毛细血管是快速充盈,还是延迟充盈。对于有运动性腿痛的患者,特别是多年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有上述症状,应引起警惕和高度重视,必要时到血管外科就诊。另外,如果患了运动性腿痛,早期应首选调整生活方式,中、晚期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而获得成效。

“腿龄”自测,检视健康

腿龄,是指人体腿部的健康指数,其主要衡量指标是腿部的肌肉力量。而腿部肌肉力量是人体力量的源泉,一旦腿部肌肉力量衰退,也意味着人体力量的衰退。通过“腿龄”测试也可以直观了解身体健康状况。我们一起来测测吧。

女性可通过平卧举腿的方式测试腿部力量。方法是:平躺在床上,双腿伸直并拢后抬起,与床面呈45°再放下。每分钟30次以上为优秀,10次则急需加强锻炼。

男性可通过纵跳摸高测试腿龄,即先测原地站立摸高的高度,然后再测用力跳起后摸高的值。如果两者高度差在40cm以上,说明下肢肌肉爆发力强;如果不足10cm则提示下肢肌肉已老化。

另外,对于老年人而言,可以从走路的距离和速度判断腿部的健康状况。每次走的距离越长,速度越快,走得越轻松,那么人的衰老速度就越慢,身体也更健康。如果60~70岁的老人一次可步行约700m,71~80岁的老人一次可步行约400m,就说明其健康状况良好。若10分钟走600米以上,说明腿脚灵便,人不衰老;若10分钟步行250m以下,为速度太慢。另外,若快走之后腿脚会连续酸痛好几天,提示可能有腿部肌肉萎缩。

腿部出问题,一般从膝关节开始

人老先从腿老起,腿老又先从膝关节开始。

膝关节不是身体中最常受伤的部位,却是最薄弱的关节。它属于铰链关节,是我们身上少数几个只能往一个方向运动的关节。同时,膝关节又是人体最大的承重关节,正常人的膝关节平均可承重35kg。承受的重量越多,关节软骨磨损的概率也越大,肌腱越容易受伤,所以膝关节就会慢慢退化,出现疼痛等现象。

有些人活动不足或已有退行性关节炎,肌肉和膝关节都很脆弱,一时运动过量,如爬山爬太久,就很容易引起腰部及膝关节疼痛。有些人运动过量,加上休息不够,慢慢会累积一些运动伤害,造成各种膝关节问题。而且“膝盖骨”本身没有血液和淋巴液供应,所以损伤后恢复很慢。膝关节不能锻炼,我们平时只能通过加强腿部肌肉的力量来减轻膝关节的负担。

腿不动,肌肉容易萎缩

如果你的右腿打上石膏,那么过段时间拆完石膏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右腿比左腿瘦了一圈。这是因为你的右腿在这期间没有运动而导致了肌肉萎缩。

人体的肌肉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细胞更新代谢,若腿不动或运动不足,身体的新陈代谢变慢,肌肉减少舒缩,就会失去力量,变得虚弱,进而萎缩。

肌肉失去力量

一个人若一周不锻炼,他的肌肉就会失去原始力量的1/8,肌肉不但会变得虚弱,还会变得“松垮”。

肌肉萎缩

肌肉长期缺乏应有的活动和锻炼,导致肌细胞失活,舒缩乏力,肌肉组织储氧量降低,从而产生一系列代谢障碍,甚至肌肉萎缩。

钙质流失

研究显示,当你一周不运动,体内钙质就会流失1.54g,而且无法通过单纯摄取钙质来弥补这种损失。 jLpjQQnelI8Xz6f/SZi/I2FK2c6g5HLdn7zP8oNnl3PIndJiiV+UZbJ2OWvjHT/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