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格物致知”是怎样成为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观念的?

“格物致知”这个成语其内在意思有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但却并不只是简简单单的实事求是。

“格物致知”的真正涵义,已经成为了儒学思想历史上的一个千古之谜。从最早的为《大学》做注的东汉郑玄,到现代的儒学学者,已经争论了一千余年,至今仍无定论。明末刘宗周就说:“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

“格物致知”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

儒者求学的目的是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因此,儒者要先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把自己的家治理好;若想治理好家,首先又要使态度端正而诚恳。那么这个根本的方向又是什么呢?当然是考察事物,获得知识。这就是当时所说的“格物致知”。

宋代朱熹将“格物致知”提到了崇高的位置,他是儒学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代大儒。现在的观点和朱熹观点的差异,是关于“致知”的解释。朱熹所说的“知”是知性,包含了智慧与知识;而现代流行观点的“知”只是指知识。

事实上,朱熹学说在南宋时因政治党争而被斥为“伪学”,后世的许多儒家学者也大力批判朱熹的“格物致知”的观点。朱熹的《四书集注》在元朝中叶就被官方作为科举取士的应试准则,同时从明太祖开始,历代帝王独尊朱熹学说为《四书》上的唯一官方思想权威,朱熹学说因此成为明清两代在科举应试上的官方教条观点。朱熹在“格物致知”上的观点在数百年的官方教条权威下,成为后世社会上的普遍流行观点。

无论这个词是讲智慧与知识,还是只表明知识,都是告诉人们要有一种“格物致知”的精神。 EpxAYufWwb/A3rbcdiXuYC88vq0LQwoefu2imjHuKa82o+m6IoABrObch0UInWw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