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什么皇帝下诏要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古代每当皇帝诏书宣诏时,都会有内臣拿着皇榜诏书高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为什么每次都要高声喊这八个字呢?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最早起源于秦朝。《史记》中有记载:“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或曰:‘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乌之符。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于是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为名,音上大吕,事统上法。”所以,“奉天”是说“奉天命”,“承运”是说承“五德”的运行。后来封建社会的帝王便用其虚构,自称“奉天承运皇帝”。真正用于帝王诏书,则是在明朝时期。《万历野获编》中记载:皇帝也被称为‘奉天承运皇帝’,皇帝颁布的诏书前面也都会加上‘奉天承运皇帝’的称呼。‘奉天承运皇帝’这个称号再加上‘诏曰’这两个字,重新断句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到了清朝,清承明制,诏书同样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诏书以外还有制辞(即制书),其开头一般是“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等。《金瓶梅词话》第九回有“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闻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等词句。 mM7bfqVXlTNlcGtd6ippG8wdRWuqCmZfnMhU0kdCwWlZvCqodTnr8udNHNOiWOJ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