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二战”的缘故,格兰特研究早期关注于研究成果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发掘未来的军事人才并实现合理的人员配置。约翰·蒙克斯(John Monks)是一位出身于贵族家庭的内科医生,他在1946年加入研究所,主要研究受研究对象对战争的反应。他出版了一本被多次研究但少有人赏识的专著《战争时期的大学生实验者们》(College Men and War)。
蒙克斯对伍兹的性格评价方法深信不疑,就好像这种方法的科学效用已经得到了证实一样。蒙克斯还建议用这个方法找出军官候选人身上哪些性格品质是符合要求的。他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受研究对象的故事以及为受研究对象们设定的背景。然而归根到底这本书还是不那么令人满意,因为蒙克斯跟早期调查人员一样还没有抓住纵向研究的精髓,并没有对假设进行验证。
2010年最新的实证性追踪研究(当时的研究意图一方面是想解答我这本书中提出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想形成我的“十项指标”法)发现,不管是阳刚型体格、合群、性格外向等这些预示成功的因素还是缺乏目标、缺乏价值观、害羞等预示失败的因素,都与受研究对象最后取得的军衔没有相关性。受研究对象大学时期的各方面品质特点当中,唯一与高级军衔相挂钩的是政治性,而与低级军衔相挂钩的品质特点包括人文素养高、富有创造力、直觉灵敏。电影《陆军野战医院》(M*A*S*H)的编剧可能预料到了这一研究结果,但格兰特的早期调查人员并没有预料到。
伍兹的预测方法没能发掘出当军官的好苗子,但更重要的是他的方法本身就存在着根本性的问题。伍兹列出的性格品质中,大多数和2010年“十项指标”中的成就并没有十分显著的联系,只有一个和“十项指标”中三项以上的成就联系显著。但那一个是例外。合群(被定义为稳定、可靠、开朗、真诚、可信),与八项指标联系显著,在过去的25年里一直是数据分析中的一个主要变量。
合群其实包含了一系列让年轻人能够“处理职业选择、竞争环境、道德宗教态度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品质。60%的受研究对象被鉴定为“合群”,15%“不合群”。这15%的人普遍缺乏毅力,给人的印象是“性格古怪、让人捉摸不透、不可靠、状态不稳定、很迷茫、非常散漫”。(还有25%的受研究对象无法被归为“合群”或者“不合群”)。半个世纪后,合群的人当中婚姻幸福的比例是不合群的人当中比例的四倍。另一项有趣的发现是,截止到2012年,合群的人平均寿命比不合群的人要长7年。相比之下,早期研究者认为最能预示成功的两个变量——性格外向、善于社交,在10年后看来却不是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