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 老子:大智若愚,其人如龙

老子,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氏,名耳,字聃,是众所周知的道家代表人物。

老子强调清净无为,希望通过无为而无不为,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是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关于治国的举世闻名的格言。这句话被很多人认为是老子“无为而治”在国家政治行为观点上的直接陈述,它说的是老子“无为”的理,讲的却是伊尹治国的事。伊尹作为中国的厨祖,是中原菜系的创始人;作为商朝的丞相,是自古文臣膜拜的神。一个厨子,一个杰出到做了古今宰相楷模的厨子,世人都会认为他身上有可取之处。而老子认为这个“可取之处”就是厨艺与治国的共通之处——治理国家就是像烹制小鱼(即“小鲜”)一样。那么,什么是烹制小鱼呢?烹饪小鱼和治理国家共通的地方又是什么呢?

烹制小鱼就是用一个大锅放上水,盛满小鱼,放上作料把小鱼烹熟。这个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频繁翻动小鱼,当然也不能因忌讳就完全不翻动。频繁翻动小鱼,小鱼就会碎掉,熟的时候就没法吃;而不翻动小鱼则可能导致下面汤都烧干了、鱼也糊了,而上面的鱼却还是生的。这就说明了老子“无为”的根本原则——不是像现在很多人认为的“完全无作为”,而是不要瞎折腾。这正如我们在对一个不负责任的园丁讲“树木要勤浇水才能长好,花草要多修理才能漂亮”时,一个不懂种植的外行恰巧听见园丁诚恳的答复,然后他就认为“树离不开水,花草必须时时修剪”是连职业园丁都必须接受的“至理名言”,从而把树栽在河里,把花剪得只剩根。

老子的“无为而治”,是讲给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家各言的。他是对当时的人讲“无为”,而不是对几千年以后的阅读《道德经》的读者讲“无为”。了解这个道理的人认为老子是“大智若愚”,而不了解这个道理却还按照“不作为”来理解的人则是“大愚弱智”。

老子曾对孔子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这是什么意思?其实老子是说:你说的那些人,人和骨头都枯朽不堪,只剩他们的话还在耳边。老子这是在批评当时孔子的不切实际(孔子一直提倡恢复周礼),想让周朝复辟,这在当时诸侯纷争的年代完全不具有客观条件。按照老子的思路,我们应当对那些莽信老子《道德经》的人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你别不切实际地乱用了。

批评了不切实际的“无为而治”思想,那么有没有成功“无为而治”的例子呢?

汉文帝刘恒在位的二十三年就是用“无为”达到“治”的目的的。他废除了酷刑,并下诏救济贫弱,鼓励农耕,此外,自己的吃穿用度也很节俭,穿黑色粗丝衣服,要求爱妃穿的衣服不得拖到地面,用的帷帐不能刺花纹。别人进献千里马时,刘恒曾说:“鸾旗在前,属车在后,吉行日五十里,师行二十里,朕乘千里之马,独先安之?”难道刘恒不知道什么衣服好看,不知道什么东西美吗?难道他不知道千里马比平常的马跑得快吗?他当然知道。那为什么不愿意用那些?这是因为刘恒不愿意扰民,他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对于国家都可能产生预料不到的影响。上面爱细腰,下面就有人饿死;上面想扮商人,京城中的毛驴就会涨价。“蝴蝶效应”这个词,刘恒可能没听说过,否则他一定会说:我只是不愿意做那只覆灭汉朝的蝴蝶而已。

汉朝初建时,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萧何死后,曹参继任做了宰相,却没有因为和萧何的关系问题(萧何曹参没有发迹时关系很好,做到大官时两人就有了隔阂)而改变以往的制度。这就是“萧规曹随”的典故。曹参不记恨萧何吗?不是的。曹参能因此赢得好的名声吗?也不是。当时的官吏都认为曹参的“不作为”是“尸位素餐”,就连皇帝都怀疑曹参是不是认为自己年幼不值得辅佐。那为什么他不改变制度呢?这个问题,当时的汉惠帝替我们亲自问了曹参。曹参对于问话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了汉惠帝两个问题:陛下与高祖皇帝谁更贤明?曹参与萧何谁更杰出?汉惠帝自然回答是高祖皇帝和萧何更好。这个问答间接说明了曹参的观点,而当时的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也正说明了其举措的成效。曹参因有自知之明而“无为”,百姓因“无为”而无不为,社会因“无为而治”。

孔子曾经求学于老子,求学完毕,孔子留下了对老子的评价:“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孔子是说:老子就像龙一样,我看不透他。老子作为一个“清净无为”的人,当时的孔子看不懂他,这正说明了老子知识的广博、思想的深远、言行的深妙。当我们用“其人如龙”评价一个人的时候,正说明我们像仰望高山一样仰望这个人——我们永远不知道他的高度。如同老子、汉文帝、曹参,不是没有人想学习他们,只是没有人能复制他们的行为思想,没有人能达成他们的高度。因为他们相对于想要复制学习他们的人来说,如龙一样,普通人只能见其一鳞半爪。

中国传统上常把老子、庄子连在一起称“老庄”,但庄子有“庄生晓梦迷蝴蝶”的言论,把自己看成一只蝴蝶,老子则是惧怕成为那只拍翅膀的蝴蝶而提出的“清静无为”。《史记》记载,老子离周西出函谷关时,在关尹三番五次的恳求下才留下《道德经》,这说明老子是不愿意留下任何东西的。老子为什么不想留下只言片语呢?其中原由,正是畏惧“天道”而希望“无为”。正因为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在老子不想留下只言片语,这就如同《道德经》中所说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他这是有自知之明。因为他不知道这个被遗留下来的《道德经》最终都会被谁看到,会对谁产生什么影响,他也不知道自己这只蝴蝶的翅膀的扇动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造成风暴海啸。

老子的一言一行都充满了智慧,看似简单实则渉及“大道”的“一言”让我们认为老子“大智若愚”,无法看懂而充满哲理的“一行”则让我们认为老子“其人如龙”。 T4yJCkmsQ8uvxcoGAWTAP13Nif/mZiA4sGVCiraRWXKDZG9aEvOO4pDsLZLWcJb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