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 梁漱溟:道德,人生的实践

对于道德、人性、人心,梁漱溟曾说过“生命是活的,所以道德——生命力量的表现——也是活的”。道德、人性、人心,是靠人生的实践才能体现出来的。梁漱溟对于道德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并将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梁漱溟是一个哲学大家,但他更是一个哲学实践家。

相比学者、哲学家这一类理论学者的称呼,梁漱溟更喜欢称自己是一个实践家。研究梁漱溟的著名学者艾凯谈到,他第一次访问梁漱溟时,梁漱溟就说过“我不是一个学者”。在中国文化书院所召开的梁漱溟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上,梁漱溟也曾拍着桌子大声讲:“我不单纯是一个思想家,我是一个实践者,我是一个要拼命干的人,我一生就是拼命干的。”梁漱溟一再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其实就是对于自己理论的最好的阐释——一个人的学问、道德,不是光靠讲就能体现的,必须要实践,要使之融入自己的生活。

与梁漱溟是老同学的冯友兰在自己九十岁寿辰时,曾设宴邀请很多名人前去庆贺,梁漱溟就在邀请名单之中。然而,梁漱溟不但没有去赴宴,还专门写了一封措辞另类的信给冯友兰。信中大概意思是以前北大的同学就剩梁漱溟和冯友兰两个人,本应当会晤,但是因为冯友兰谄媚江青,所以不愿意赴宴,甚至信上都没有上款称呼。据冯友兰自己的说法是“窥其意,盖不欲有所称谓也”,也就是说,梁漱溟不愿意和冯友兰称呼“老同学”“老朋友”。冯友兰虽感尴尬,但敬佩梁漱溟的耿直,回复道:“非敢有憾于左右,来书直率坦白,甚为感动,以为虽古之遗直不能过也”。

对于冯友兰的为人处世我们不进行评价,单论哲学造诣,冯友兰就足以成为中国哲学界的一座丰碑,他所著写的《中国哲学史》始终是研究中国哲学的必读书目。这样一位理论大家,梁漱溟仅因为对其行事作风上的一点不认同,就不顾念多年的同学之情、朋友之义,而不去参加冯友兰的寿宴。梁漱溟这个孩子气的耿直行为,看似是对冯友兰行为的不认同,实则是对于自己道德实践理论的一个阐述。

梁漱溟曾说:“行止之间内有自觉(不糊涂),于外非有所为而为,斯谓道德。”什么叫道德?梁漱溟先生告诉我们:举止行为符合自己的本心,符合自己的善,符合自己的哲学,而不是刻意地做出的,这才是道德。梁漱溟说,这种并非出自思考之后才选择去做的行为(于外非有所为而为)才算道德,表面上看是把道德同功利、理性对立。而这种看似把道德与功利、理性对立的观点又使很多人产生了困惑——难道处理事情前,我们不需要思考判断吗?这正是梁漱溟先生道德实践哲学的伟大之处。他反对的并不是思考判断本身,而是把道德放到了思考判断的“理性、功利”的价值之上。他强调“无心而为”方为道德,这正是人们常说的“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善”的善才是真正的道德。对此,梁漱溟通过分辨古人对“行仁义”以及“由仁义行”的区别使之得到了充分证明。

梁漱溟曾说:“‘义者,宜也’,古语明白点出义即适宜之意。古人又说要‘由仁义行’,不要‘行仁义’。情理原不存于客观,若规定一条情理而要人们践行之,那便是行仁义了,往往不适当,不足取。”真正的道德就像“由仁义行”一样,一个人的行为只有出自自己的道德理念才是真道德。当然,这并不是说某个行为是符合道德标准的,但我没有能力去做,那我就是不道德的。更不是说我自己本来可以为灾区捐助20元,但因为别人都捐5元,所以我也只捐了5元,但无论如何,我为灾区贡献了一份爱心,因此我的行为就是道德的。判断一个行为是不是道德的,其实很简单,要“问心”,“问心无愧”的话,那就是道德。

对于“由仁义行”,梁漱溟说过,“生命是活的,所以道德——生命力量的表现——也是活的”。事实也正是如此,我们的力量是随时变化的,我们的能力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一杯水对于一只快要渴死的鱼来说是极其宝贵的,但如果你拥有那么一杯水却不去救助鱼,那么你的行为则可能是不道德的;但对于一个身处干旱沙漠、自身难保的旅客来说,他就不会因为吝啬这杯水而变得不道德。在某一个时间里,我们处理一件事情采用一种方式是道德的;而在另一个时间里,我们可能要用相反的方式处理才是道德的。这不是方式本身是不是道德的问题,而是道德的尺度是随时改变的问题。

梁漱溟的哲学是道德实践哲学,梁漱溟的为人是道德实践的为人。

在二十岁左右时,梁漱溟曾醉心于佛学,想到过出家,最后在家人的极力劝阻下才没有成行,但从那时起,他就开始遵守佛家戒条吃起素来。梁漱溟吃素与别人的要求还很不一样。有一次,他的儿子见他在吃一小碟羊肝,大为吃惊。问起来,才知道这羊肝原来是医生开的治病良药。有时候在外边吃饭,碰到没有素菜的情况,他也就只吃荤菜中的蔬菜,避免给别人造成麻烦。

谈起梁漱溟吃素的故事,可能有人会说他只是纯正的佛教信徒,并不是真正的素食主义者,因为他对于吃素的坚持不够彻底。那么,我们不妨再通过下面一件梁漱溟吃素的小事,来看看梁漱溟的处世准则。

毛泽东主席曾在家里宴请梁漱溟等人,当时梁漱溟就提出:“我是素食者,有一两样素菜就成。但你们吃什么请自便,不碍我的事。”

三件小事,一件是吃医生开的治病用的荤菜,一件是在外吃迁就别人没有素菜,一件是在国家主席的宴请中要求有素菜。这三件小事,从表面上看来是很难把它们统一到同一个素食主义者身上的,而梁漱溟这个素食主义者能够做出这三件事,正说明了他的道德实践哲学。

三件事情,反映出三种不同的情况。对于梁漱溟来说,三种不同的情况就有三种不同的道德评判标准:1.当自己生病时,不因为自己过分坚持素食原则,给自己的身体造成负担,给医生带来麻烦;2.在别人家吃饭时,更不会因为人家事先不了解自己的饮食习惯而过分要求别人迁就自己——再去做几个素菜;3.把自己吃素的饮食习惯提前说好,因为做素菜在毛主席家里完全不成问题,也并不会因此造成什么麻烦。从梁漱溟这三件“不愿给自己、给别人添麻烦”而不断改变自己原则的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梁漱溟的道德实践哲学究竟是怎样一种哲学。

梁漱溟先生正是在这道德的不断实践中,才成就了自己哲学思想上的成就,才能被人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 ILBAbbGwD/YN3DPDUVcTCgdMd5jIcGdgEBiJu4yiq8tbqaWHvEwCkL8pzD6Afi7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