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国画大师、书法家吴昌硕出身贫苦,平易近人,与周围的人相处得都很融洽。一次,吴昌硕外出,突然下起了雨,眼看着雨越下越大,他心里犯起了嘀咕,于是,他感叹道:“大雨滂沱,不知何时才停?”这时,旁边一起躲雨的小贩说:“我认得您,您是吴昌硕吧?今日有缘一见,希望得到一幅您的画作,用来珍藏,不知可否?”听到这里,吴昌硕立即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说回去之后,马上作画给他。听罢,小贩高兴地离去。
回到家以后,吴昌硕放下一切事物,首先打开纸卷,开始思量着给小贩的画。他一会端坐在屋内,一会儿向屋外观望,好似在琢磨,想到兴起,他才拿起笔开始作画。作画时,他是心无旁骛的,屋外的一切声音,仿佛都静止了。画得好时,他还会露出欣慰的笑容。画作完成以后,他亲自给那个小贩送到了家里。见此状况,小贩十分欣喜,连连向吴昌硕道谢。而此时,吴昌硕并没有觉得自己是一个大画家,只认为自己是百姓中的一员。
吴昌硕家乡的一个理发店挂出了四幅他的画作,当时人们很惊讶,后来才得知,原来是吴昌硕很喜欢和周围的百姓聊天,也经常去理发店理发,他还称赞理发店的老板手艺好。理发店的老板向他求画,吴昌硕欣然答应。
吴昌硕的画作风格各异,也很写实,画的有高雅的花卉,也有身边日常都可以见到的蔬菜水果。他认为,一个画家最高程度的创作就是写实,他同样也相信“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话。他在创作的时候,多是去感受自然的魅力,他认为这样他的作品才能够做到真实。
还有一次,吴昌硕家附近一个照相馆的老板知道吴昌硕最喜爱自己的小孙子吴长邺,所以就经常带他到自己的照相馆,给他照相,然后将相片发给吴昌硕。看到照片,吴昌硕很高兴,而照相馆的老板则趁机求画。过了几日,吴昌硕果然把画给了他。
吴昌硕晚年的时候,艺术水平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准。许多人都来向他求书画、刻印。但是他丝毫没有骄傲的姿态,他一直保持谦恭的态度,当时,有丁辅之等人推荐他为杭州西湖西泠印社的社长,来研究印学,他当时写了一联:“印岂无源?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从这句话中,足可以看出,吴昌硕反思自省,谦恭为怀的大家风范。
在一次闲谈中,友人说:“现在一般人鉴赏和选择书画,往往以耳代目,真是怪事。”吴昌硕笑道:“如果他们真的都用眼睛鉴赏,我们这些人不是要饿死了吗?”可见,吴昌硕对自己的画作的认真程度,非比寻常。后来,因为生病,吴昌硕偶尔会停歇几天,但是基本上他都是在坚持创作。他每次都是创作好一幅作品之后,请他人来观赏,希望找到自己作品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但求精益求精。
后来,吴昌硕作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对印社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提出了很多理论,以供社员们参考。
吴昌硕说:“他从没想过成为大师,也没说过自己是大师。真正的大师是各方面综合的素质、艺术底蕴丰厚了以后自然而然出来的,并不是想培养就能培养出来的。同时,真正的大师在被认可之后也是虚怀若谷的。”
在外界的眼里,吴昌硕是一个书画大师,是一个成功人士。可是在他自己的心里,自己的成就,就与自己每日作画,每日吃饭那样,再普通不过了。他时常警惕声誉给自己带来的骄傲,于是,他静下心来,安静地作画,安静地读书,以使自身平静,心无旁骛。
吴昌硕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资源和画作。他觉得,在无心学习的时候,要努力找寻学习的兴趣,不能半途而废,也不能懒惰。在自己的业余爱好影响学习的时候,应该稍加改正,反思自己。他时常学习新的绘画手法,争取将它们融汇贯通。例如,画画的时候他还学习任伯年的笔法,同时学习油画的笔法;晚年的时候,他看到西洋画里西洋红的颜色可以加入到国画,他同样也会加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从他的画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的风骨,还可以感受到他的修养。
在吴昌硕学习书法的时候,他曾拜杨见山为师。当时,他希望自己在书法上有所进步,于是他恭敬地去拜见杨见山。可是,杨见山看见他后说:“你我同里同艺,何师之友。”但吴昌硕不肯罢休,第二次又去信“称师”,这才打动杨见山。于是,他写信给吴昌硕说:“深感此意,愿意兄弟相称,互相学习。”就这样,吴昌硕才同意。此后,他便开始了学习书法的生涯。
吴昌硕的一生都很传奇,他在对待自己的画作的时候能够做到一丝不苟,在其他方面,他也是颇有研究,不管是在学术上,还是在技艺上,他都希望能够学习新鲜的事物,博采众长,运用到自己的作品当中,而在采纳了他人的意见之后,他也是思量许久,才能作罢。如果遇到实在难解的问题,他就去向别人请教,这足见他的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