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萧乾:人生是用来反思的

我国现代记者、文学家、翻译家萧乾是个热爱思考的人。

萧乾在他的著作中,这样表述道:“现在我已经是一个八十多岁的人了,我自己都难以接受和相信。现在再下农场或者干校去劳作,估计身体已经扛不住,锄头也抡不动了。可是在我的心里,我并没有老。上楼梯的时候我不用别人搀我,早晨闹钟一响,我还是迅速地就坐了起来。我的听力和视力都没有衰老,脑子还似和以往一样清醒,对身边的朋友和身外的事物都能随时做出回应。这都是因为我能时刻反省和反思自己的人生。也许有一天我的脑子不再灵活了,但是我相信,我的心里还是清楚的。”

一次,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过来看萧乾,看到他居住的地方过于简朴,便觉得这个地方不足以让他安度晚年,可是他自己却不这么认为。他说:“我不应该脱离中国的国情,我现在住的地方已经很好了,每天我都可以反思自己的作品。”

在萧乾年幼的时候,有一次他考试没有考好,回到家中,他怕父母责怪,于是他偷偷地跑进老师的办公室,希望老师给他想一个办法。这时老师问了他一个问题:“如果你做错了一件事情,可是,你身边没有人来帮你改正,你会怎么办呢?”听老师这么说,萧乾惭愧地低下了头。他明白,老师的意思是叫他反思自己的问题,不能每一次遇到问题都向别人请教解决问题的方法,那样他就不会取得进步。于是萧乾在自己的房间看了一天的书,最终向父母说明了自己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可是,父母没有因此生气,反而表扬他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萧乾在自述中说:“时刻发现自己的错误,大胆直率地承认,敏捷勇敢地更改。”这段话提示我们在发现自己微小的错误后,不仅要加深认知,更重要的是要努力改正。

少年时的萧乾生活十分穷困,他因此不仅不能上学,没有伙伴,而且连最基本的吃饭都成了问题。13岁的他就成为孤儿,后来在亲朋好友的资助下,萧乾不仅可以到学校里去读书,还可以在学校开设的工厂里工作(他曾在地毯房里面当过学徒,在羊奶厂做过杂工)。

1928年,18岁的萧乾在南方的一所中学里担任老师,过了一年以后,他用教书所得来的薪资作为学费,再次回到北京,考入燕京大学,不久又以优异成绩转到了辅仁大学。他最开始学的是英国文学,后来又因为兴趣改学了新闻专业。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就在萧乾上学的时候当过他的老师。在他年少的时候,他就能很勤奋地自学,甚至不遗余力地工作,而且他每天都能反思自己的失误,力求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都能认真和仔细,因而他才能成为有用之才。

在自省中,萧乾觉得自己应该回归到自然、真实的自己,而在人生的几个阶段中,他也时常审视自己,尽量改进自己的弱点。应该说,他是一个真实的人,在自身的立场上,从来都没有退缩过。可见,自省的力量之强大。

曾经有人采访过萧乾,并为此写下了一篇回忆的文章,内容是这样的:“当时85岁的萧乾,依然思维敏捷,下笔很扎实,在他的脸上丝毫看不出衰老的迹象,反而感觉到了年轻的欣喜。” TXeSF2xHfB5aW0V4R0rwLhdcaDGSiDaU0ITJz54O5azd5f4xqO5RTvmzD7VmdyR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