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古典风格如何解释抽象观念

乍一看,古典风格好像幼稚并且庸俗,只适用于讲述具象的世界。事实并非如此。古典风格与常见但无用的建议“避免抽象”不是一回事。有些时候我们的确要写抽象观念。古典风格所做的是把它们当作物品和力量来解释,任何观察者只要站的位置合适,就能看见。让我们来看看物理学家布莱恩·格林(Brian Greene)怎么用古典风格来解释人类所思考过的最离奇的想法之一:多重宇宙理论。 7

格林在开头讲到,天文学家在20世纪20年代发现星系之间的距离在拉大:

如果空间今天在扩张,那么从前的宇宙必然比现在要小。在很久很久之前的某一刻,我们今天看到的所有东西(包括组成每个行星、每个恒星、每个星系甚至空间本身的那些成分)必然是先被压缩成一个无限小的点,然后向外扩大膨胀,演变成今天我们所知道的宇宙。

大爆炸理论诞生了……但科学家们知道大爆炸理论有个重要缺点。它竟然没解释大爆炸本身。爱因斯坦方程式非常精彩地描述了大爆炸后的瞬间宇宙如何演化,但要是应用到宇宙最早那一刻的极端环境上,方程式就不起作用了(就像你计算器上输入1除以0的时候,计算器会发出报错信息)。所以,大爆炸理论没告诉我们可能是什么引发了爆炸本身。

格林没唠叨这些推理依据了多么复杂的数学运算。相反,他用意象和日常例子展示给我们数学揭示的东西。我们就像看着一部扩展中的宇宙回溯过去的电影,接受了大爆炸理论。通过除以零这个例子,我们理解了方程式不起作用这一抽象概念。除以零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深入思考把一个数字分割成零部分有什么实际意义,也可以把这些数敲进计算器,亲眼看看报错信息。

接下来,格林用一个比喻告诉我们天文学家最近令人意外的发现:

把球向上抛,地球的引力会拖慢球的上升,同样,每个星系对彼此的引力也一定在拖慢空间的扩张……(但是)与被拖慢非常不一样,空间的扩张在大约70亿年前换到超速挡,而且从那以来一直在加速。好比将一个球轻轻向上扔,刚开始其上升变慢了一点儿,然后就像火箭一样越升越快。

很快,天文学家找到了一个解释,格林用一个松散的比喻来说明:

我们都习惯于引力只做一件事——将物体彼此拉近。但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引力也可以把物体分开……如果空间包含一种不可见的能量,就像一种不可见的雾一样均匀地分布在空间中,那么这些能量雾造成的引力就会产生排斥效果。

但是,这个暗能量假设指向了又一个谜团:当天文学家们推导有多少暗能量弥漫在宇宙各个角落才解释得了观察到的宇宙加速扩张时,遇到了这个无人能解释的数字: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38

把这个数中所有的零一一阵列于前,格林给我们留下两个印象:这个数极小,又出奇地精确。他接着指出,这个数值很难解释,因为它看起来恰好被微调到允许地球上出现生命。

在暗能量数量更多的宇宙中,每当物质要聚集成星系,暗能量的斥力就会强到能分开这些聚集起来的块,星系便无法形成。在暗能量少得多的宇宙中,这些斥力则转为引力,使这些宇宙很快塌陷回去,星系还是无从形成。而没有星系,则没有恒星,也没有行星,因此那些宇宙中,我们这种形态的生命没有机会存在。

有一个想法可以化解这一难题,那就是大爆炸理论中解释爆炸的(格林之前讲过)。根据这个暴胀宇宙学理论,空洞的空间可以造成其他大爆炸,创造出极多数量的其他宇宙:一个多重宇宙。这使得我们所处宇宙中那种暗能量的精确值不再那么令人意外:

我们处在这个宇宙而不是其他宇宙,跟我们处在地球上而不是海王星上,原因差不多——我们这种形态的生命出现的条件在哪里成熟,我们才会在哪里出现。

的确如此!只要有许多行星,就有可能其中一颗距太阳的距离恰好适宜出现生命,没人会觉得为什么人类出现在这颗行星上而不是海王星上这种问题有意义。这同样适用于存在许多宇宙的情况。

但科学家们还是面临着一个问题,格林用一个类比来说明:

正如只有货源充足的鞋店才能保证你能找到自己的尺码一样,只有“货源充足”的多重宇宙才能保证其中存在一个恰有这么多暗能量的宜居宇宙。仅靠自身,暴胀宇宙学理论还达不到目标。尽管其无休无止的大爆炸创造出的宇宙数量极大,但许多宇宙的特征是相似的,就好比鞋店里一货架一货架的鞋全是5号和13号的,却没有你要找的尺码。

完成拼图的最后一块是弦理论。根据弦理论,“可能存在的宇宙的总量是10 500 ,这是一个大到几乎无法理解也无法做类比的数字”。

把暴胀宇宙学理论与弦理论结合起来……可能存在的宇宙的数量多得简直就要爆仓了:通过膨胀,一个接一个的大爆炸将弦理论中数量多得要命的可能存在的宇宙变成实际存在的宇宙。我们所处的宇宙实际上被保证在其中有一席之地。而因为拥有那些我们这种生命形式所必需的特质,那就成了我们栖息的宇宙。

只用了3000个词,格林就使我们理解了一个令人头晕的概念,没有找借口说这些理论所涉及的物理和数学知识解释起来很难,或者读者理解起来很难。他叙述了一系列事件,确信无论谁读到都能明白其含义,因为他选择的例子是精确的。“除以零”是“方程式不起作用”的完美例子;引力拖拽抛起的球,与其拖慢宇宙扩张完全同理;可能性不多的时候,无法找到一个恰好具有某种特点的东西,既适用于在鞋店中找合脚的鞋,也适用于多重宇宙中物理学常量的值。这些例证,与其说是比喻和类比,不如说是他所要解释现象的实际例子,而这些例子读者能亲眼看到。这就是古典风格。

与伽利略以来的许多科学家一样,格林能够明白清晰地讲解复杂概念,这并非偶然,而是因为古典风格的理念与科学家的世界观气味相投。常有误解认为,爱因斯坦证明一切都是相对的,而海森堡证明观察者总会影响被观察者,但绝大多数科学家并不那样认为,他们相信,关于这个世界的客观真理是存在的,而且无偏见的观察者能够发现它们。

同样,古典风格的指导性形象与相对主义的学院式意识形态(如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所持的世界观,两者之间差异非常大。这同样并非偶然,抱持后面这些世界观的学者一贯在哲学家丹尼斯·达顿(Denis Dutton)于20世纪90年代创设的年度糟糕写作大赛上拔得头筹。 8 1997年的年度冠军属于名声显赫的批评家弗雷德里克·詹姆森(Fredric Jameson),他关于电影评论的书是这样开头的:

视觉本质上是色情的,也就是说,它的目标是令人着迷、忘却一切的魅力;如果它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目标,那么想想它的特点——那就是其目标的附属物;与此同时,最严肃的那些电影必须通过压抑自身的放纵而获得能量(而非通过更加吃力不讨好地约束观众)。

“视觉本质上是色情的”这个论断,说得客气些,并不是个能见的事实。“也就是说”承诺要给个解释,但给出的解释同样令人迷惑:“目标是令人着迷、忘却一切的魅力”为什么就一定色情呢?这些话等于对迷惑的读者明说了,你们理解这个世界的能力毫无价值,你们的角色就是见证伟大学者做出谜一样的宣言。古典风格则不然,它假设作者和读者是平等的。古典风格让读者觉得自己像天才,糟糕的文章让读者觉得自己像蠢材。

1998年的年度获奖文章同样骄傲地拒斥古典风格,其作者是著名批评家朱迪丝·巴特勒(Judith Butler)。

一种结构主义解释认为,资本以相对一致的方式构成社会关系,后来转变为一种霸权主义观点,认为权力关系受到重复、集中和重新结合等机制所支配,这种变化把时间性问题带进结构的思考,也标志着一种转换:从一种阿尔都塞式的理论,即把结构性整体视为理论对象,变换为另一观点,即对结构的偶然可能性的洞察开辟了一个重建的霸权观念,霸权被认为有赖于权力重新结合的偶然接合点和策略。

读到这段可怕的文字,读者只能惊叹于巴特勒耍花招的能力,竟能用抽象命题解释更抽象的命题,完全看不到现实世界中的参照。我们从关于一个理解的解释转到关于重构一个问题的观点,这使我回想起喜剧电影《安妮·霍尔》(Annie Hall)中好莱坞派对上的一幕:“现在它只是一个念头,但我认为我能搞到钱,将它变成一个概念,将来再把它变成一个想法。”读者做不到的是理解它,也就是用自己的眼睛看到巴特勒看到的东西。如果上面这段话还有点儿什么含义的话,似乎是一些学者慢慢认识到权力能随时间改变。

这些比赛赢家作品的深奥难懂是有迷惑性的。绝大多数学院派挥洒这种烂泥一样的文字是毫不费力的,许多学生则不用教就会,比如这则漫画中的容客·哈里斯(Zonker Harris)。

Doonesbury © 1972G.B.Trudeau.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of Universal Uclick.All rights reserved.

格林解释多重宇宙时所用的朴素语言一样会造成错觉。将一个论证缩减至最精炼,做出有序的解释,用既熟悉又准确的类比来说明它,既需要认知努力,又需要文学巧技。多莉·帕顿(Dolly Parton)说:“你不会相信为了让它显得这么便宜,得花那么多钱。”

古典风格在呈现一个观点时所表现的自信,不能与那种坚称自己正确的傲慢相混淆。在其文章的另外部分,格林没有隐藏许多物理学家同行的看法,即他们认为弦理论和多重宇宙理论言过其实、未经证实。格林只是希望读者能理解这两个理论。托马斯和特纳说,读过一篇古典风格的文章,读者“可能会得出结论:它精湛、古典,而且完全错了”。 9

尽管方方面面都很直接,但古典风格仍然是一种伪装、一种仿冒、一种站位。哪怕是致力于发现世界真相的科学家,也多少有一点儿后现代。他们知道发现真理很难,知道世界并不会主动把自己展示给我们,知道我们必须通过理论和构造来理解世界,而理论和构造不是照片而是抽象命题,知道我们必须持续地检查自己理解世界的方法中有无隐藏的偏见。只不过,好作者不会在写下的每一段里都招摇这种焦虑;为了简洁的需要,它被巧妙地藏了起来。

记住古典风格是一种伪装,才能理解这种貌似过分的要求:作者须先了解真相,再将其变成文字,而不能利用写作的过程组织和厘清思路。当然没有作者会这样写文章,但这无关紧要。古典风格的目标是使得文章看起来像作者在下笔之前思路就已完全成型。就像节目的最后一刻,一尘不染的厨房里,名厨从烤箱里端出一盘完美的蛋奶酥一样,那些杂务已完成于事前幕后。 x4GDA9l1/L5Z3yBqeQM8HLVyIsHmJhlYTBPTPm0a0L2bIgKL1nPeoviaQ2F3Fm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