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拜占庭的陷落

拜占庭 的陷落 1453年5月29日

认识到危险

1451年2月5日,一名密使来到小亚细亚,给穆拉德苏丹的长子,二十一岁的穆罕默德 送来其父辞世的消息。狡黠而精力充沛的亲王闻讯之后,没跟他的大臣和幕僚打声招呼便飞身跃上骏马,狠命鞭打胯下的纯种良驹,疾驰一百二十英里 ,直抵博斯普鲁斯海峡,随即渡过海峡,在加里波利半岛踏上欧洲海岸。到了那里,他才向他的亲信透露其父的死讯。为了将任何觊觎王位的图谋粉碎在萌芽状态,他率领一支精兵前往亚德里亚堡 。他果然被尊为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并无人表示异议。穆罕默德即位后的第一个行动就显示出他极其果断、残忍的性格。为了消灭同血缘的对手,免除后患,他命人将未成年的胞弟溺死在浴池里,随即被他收买来做这桩勾当的凶手紧跟被害者一命呜呼。这也证明他事前有预谋,狡诈残忍。

年纪轻轻、性情暴烈而又好大喜功的穆罕默德继较为小心谨慎的穆拉德之后,当上了土耳其苏丹,这消息使拜占庭惊恐万分。由于有上百个暗探,人们知道这个虚荣心很重的人曾经发誓要占领一度成为世界中心的拜占庭,又知道他虽年轻,却为其平生宏图日夜思虑谋略;同时,所有报告一致称这位新君具有卓越的军事和外交才能。穆罕默德二世集两种类型的品质于一身:既虔诚又残暴,既热情又阴险,既有教养、酷爱艺术、能阅读用拉丁文写的恺撒 和其他古罗马人物的传记,同时又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野蛮人。此人长着一双忧郁的细眼睛,尖尖的、线条分明的鹦鹉鼻子。他证明自己身兼三职:不知疲倦的工人、凶悍勇猛的战士、厚颜无耻的外交家。所有这一切危险的力量全都为了实现一个理想而集中在一起:他的祖父巴亚采特和他的父亲穆拉德曾让欧洲领教过新土耳其民族的军事优势,穆罕默德二世决心建立超过他先祖的功业。人们感觉到,他第一个打击的目标必将是君士坦丁 和查士丁尼 皇冠上仅存的璀璨宝石——拜占庭。

对一只坚定的手来说,这颗宝石确实是没有保护的,近在咫尺,触手可及。拜占庭帝国,也就是东罗马帝国,它的疆域一度宽广无垠,从波斯直至阿尔卑斯山脉,又延伸到亚洲的荒野。那是一个费时数月也难以从一端到达另一端的世界帝国,如今步行三小时,轻轻松松便可横越全境:可怜盛极一时的拜占庭帝国,只剩下个没有身躯的脑袋——没有国土的首都;甚至君士坦丁堡这个古老的拜占庭帝国的京城本身,属于巴西列乌斯皇帝 的也就只有今天的斯坦波尔 这弹丸之地,加拉太 已落入热那亚人之手,城墙外面的土地尽属土耳其人所有。末代皇帝的帝国只有一个小碟子那么大,正好有一座环形大墙,把教堂、宫殿和杂乱无章的住宅围在里面,人们就称其为拜占庭。从前,该城一度被十字军士兵洗劫一空,瘟疫肆虐,十室九空,为抵御诺曼民族的不断侵扰疲于奔命,又因民族不和、宗教纠纷而陷于四分五裂,因而该城既不能组建军队,又缺乏依靠自己力量抗击敌人的英勇气概。敌人早已将它团团围困住,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德拉加塞斯的紫袍无非是一袭清风织就的大衣,他的皇冠不过是命运的戏弄。然而,恰恰因为拜占庭业已陷入土耳其人的重围,又由于它与西方世界有千年之久的共同文化而被视为神圣之地,因而对欧洲来说,拜占庭乃欧洲荣誉的象征,只有罗马天主教国家同心协力保护这个业已倒塌的东方最后堡垒,圣索菲亚——东罗马基督教大教堂,也是最美丽的大教堂才能继续成为信仰的殿堂。

君士坦丁立即认识到这一危险,知道与穆罕默德二世和平相处是一种奢望,于是怀着不难理解的恐惧接连遣使前往意大利,或觐见教皇,或赴威尼斯、热那亚,请求他们派遣橹舰,出兵相助。但罗马犹豫不决,威尼斯同样如此。因为东西方信仰之间古老的神学鸿沟 依然未能弥合。希腊教会憎恶罗马教会,希腊教会大主教拒不承认教皇为至高无上的大主教。鉴于土耳其人的威胁,虽然在费拉拉和佛罗伦萨的两次教法会议上通过了两大教会重新联合的决定,保证在反抗土耳其人的斗争中向拜占庭提供援助,然而拜占庭一旦感到自己并非危在旦夕,希腊教的高级教会会议便拒绝使条约生效;直到这时,穆罕默德二世当上了苏丹,危难才折服正统观念的偏执:拜占庭在遣使赴罗马求救的同时,带去了让步的信息。于是,士兵和军需运上了橹舰,教皇特使另乘一艘船同时起航,以便举行西方两大教会和解的庄严仪式,并向世界宣告:进攻拜占庭,就是向联合起来的基督教发出挑战。

和解的弥撒

12月的那一天,两大教会在富丽堂皇的长方形教堂举行庆祝和解的盛典,场面很壮观。在今天由其改成的清真寺里,我们绝难想象昔日华美的大理石、豪华的镶嵌艺术、稀世奇珍、珠光宝气是何等气派。君士坦丁皇帝巴西列乌斯在帝国全体显贵的簇拥下亲临教堂,以他的皇冠为永恒的和睦充当至高无上的见证者。巨大的厅堂里人头攒动,无数烛光将大厅照得通明,罗马教皇的特使伊西多鲁斯和希腊教会大主教都格雷戈里乌斯亲如兄弟,一起在祭坛前做弥撒。在这座教堂里,祈祷词中第一次出现了罗马教皇的名字,拉丁语和希腊语同时吟唱的虔诚歌声第一次升上不朽的大教堂的穹顶,斯皮里迪翁的圣体由言归于好的两大教会神职人员庄严地抬进来。东方和西方、一种信仰和另一种信仰似乎永远结合在一起了,经过多年激烈的争吵,欧洲的思想、西方的意识,终于再度占了上风。

然而,历史上理智与和解的时间总是短暂而易逝的。就在教堂里,不同的语言在共同的祈祷中虔诚结合的时候,博学的教士盖纳迪奥斯在修道院外面的一间房间里激烈攻讦说拉丁语的人,抨击对真正信仰的背叛;没等理智织就和平的纽带,它就被狂热撕得粉碎。说希腊语的教士不愿真正俯首臣服,同样,地中海彼岸的朋友们也遗忘了他们许诺的援助,只派来几艘橹舰、几百名士兵,随后便让这座孤城听从命运的摆布。

战争开始

世上的暴君若准备打一场战争,不到万事俱备,总是侈谈和平。穆罕默德登基之时,正是以最娓娓动听、最令人宽慰的词句接待巴西列乌斯皇帝的使节的;他以安拉和先知的名义,以天使和《古兰经》的名义在大庭广众之前信誓旦旦,表示决心恪守和巴西列乌斯签订的和约。同时,诡计多端的穆罕默德二世又同匈牙利人和塞尔维亚人签订了双边中立协议,为期三年——这正是他不受干扰地攻占拜占庭所需的时间。穆罕默德二世允诺并发誓维持和平的话说够了便背信弃义,挑起了战争。

直到这时,土耳其人只占有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亚洲海岸,拜占庭的海船可以自由通过海峡,进入它的谷仓——黑海。此时,穆罕默德二世不说明任何理由,便下令在欧洲岸边鲁米里·希萨尔附近建造一座要塞,扼守这一海上通道。那里正是海峡最窄的地段,当年波斯人统治时期,英勇的薛西斯一世 就是从这里渡过海峡。一夜之间,成千上万名掘土工人登上条约规定不许建造要塞的欧洲岸边(但对迷信暴力者,这一纸空文算得了什么),以掠夺周围地里的庄稼为生。为了取得强行修建要塞所需的石料,他们不仅拆毁民房,还拆毁古老闻名的圣米歇尔教堂;穆罕默德二世亲自指挥修建工程,昼夜不停地施工,拜占庭无可奈何地看着人家违约卡死它通向黑海的自由通道。首批船舶要通过迄今自由航行的海面,未经宣战即遭袭击,初次武力试验既已成功。不久,一切伪装纯属多余。1452年8月,穆罕默德二世召集文官武将,公开宣布进攻并占领拜占庭。宣布后不久,暴力行动就告开始:传令官被派往土耳其帝国各地征集兵丁。1453年4月5日,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奥斯曼军队犹如猝然袭来的大海怒潮,铺天盖地向拜占庭平原压过来,直抵拜占庭城下。穆罕默德二世装束华丽,策马奔驰在部队前列,以便在吕卡斯城门对面架设帐篷。他命人在地上铺开祈祷用的地毯,然后在大本营前面升起君主旗。他跣足上前,面向麦加行三叩首,额头触地;在他后面,数万大军朝同一个方向深深叩首,以同一个节奏向安拉诵出同一祷词,祈求他赐予他们力量和胜利。这场面确实很壮观。祈祷完毕,穆罕默德才站起来。卑躬者重又成为挑战者,上帝的仆人重又成为统帅和士兵,他的传令使匆匆穿越整个营盘,在鼓声和长号声的伴随下反复宣告:“围城开始了!”

城墙与大炮

此时的拜占庭只拥有一种力量,那就是它的城墙。它那一度囊括世界的往昔,一个那么伟大、那么幸福的时代留给它的就只有这么点儿遗产。这座城市呈三角形,有三重铁甲护卫。它南临马尔马拉海,北濒金角湾,掩护南北两侧翼的围墙虽不甚高,却很坚固;与此相反,面对开阔陆地的泰奥多西城墙巍然耸立。昔日君士坦丁大帝由于认识到未来的危险,用方石块绕拜占庭砌了一道围墙,查士丁尼继续将其扩建、加固;但直到泰奥多西才把这长达七千米的大墙建造成名副其实的要塞。时至今日,爬满常春藤的大墙遗迹还可为其方石的威力做证。这座环形大墙雄伟壮观,上有城垛、枪眼,外有护城壕沟,高高的四方形瞭望塔昼夜瞭望,两三道城墙并列。千余年来,历代皇帝一再对其进行加固、重修,当时堪称固若金汤,实是尽善尽美的象征。这些方石曾经嘲笑过放肆地蜂拥而来的游牧民族,嘲笑过土耳其军队,今天还在嘲笑至今发明的一切战争工具;古代破城器、攻城车的石弹,甚至十六世纪的野战重炮和臼炮的炮弹也无力地从挺直的城墙反弹回去。泰奥多西大墙护卫下的君士坦丁堡比任何欧洲城市都更坚不可摧。

穆罕默德二世比谁都了解这几堵城墙和它们的威力。几个月来,甚至若干年来,无论他是在梦中还是夜半醒来,念念不忘的只有一件事情:攻占这几道不可攻克的城墙,摧毁这几道坚不可摧的城墙。他的案头有成堆的敌方堡垒的图样、尺寸、平面图,他对大墙前后每一块高坡、每一处洼地、每一条河流走向都了如指掌,他的工程人员同他一起细致地考虑了每一个细节。然而,结果令人失望:他们都计算过了,迄今使用的大炮无法摧毁泰奥多西城墙。

这就是说,必须建造威力更大的大炮!比迄今所知的更长、射程更远、打击力更强的大炮!要用更坚硬的石料做炮弹,要比已经造成的一切炮弹更重,更有破坏力,更具毁灭性!必须组建一支新的炮兵来对付这堵难以靠近的城墙,除此之外,别无他法。穆罕默德二世表示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得到这种新的攻击手段。

不惜一切代价,这种宣告本身往往能够唤醒创造力和推动力。于是,在苏丹宣战后不久,创造才能与丰富经验都称得上举世无双的大炮铸造师、匈牙利人乌尔巴斯应时而至。此人虽说是个基督徒,不久前还在为巴西列乌斯皇帝效力,但他料想凭借自己的技艺,可以接受更艰巨的任务,博取穆罕默德二世重金酬谢,于是声称倘若拥有无限的手段,他可以铸造一尊世人从未见过的极大的大炮。他的预料果然不错,就像那些被一个念头迷住心窍的人,无论花费多少钱财,穆罕默德二世都不认为代价过高。苏丹立即下令拨给铸造师工匠人手,要多少人给多少人,成千辆手推车将矿砂运往亚得里亚堡。铸炮匠费时三月,艰苦备战,准备好一个黏土模型,用一种秘法使黏土硬化,然后便用炽热的金属熔液令人激动地浇铸。铸造成功了。敲掉泥模,露出世人前所未见的硕大无比的炮筒,最后使之冷却。试炮前,穆罕默德二世派出传令兵晓谕全城孕妇。随着轰雷似的震天巨响,火光闪耀的炮口吐出巨大的石弹,仅试炮一发,便轰破城墙。穆罕默德二世当即下令照此特大尺寸铸造能够装备一支炮队的大炮。

希腊作家惊恐地称为第一台巨型“投石机”的大炮就这样顺利完工了。但还有更难办的事情:如何将这龙形金属怪物拖过整个色雷斯,直抵拜占庭城下呢?无比艰辛的路途开始了,一整队民夫、一整支军队拖着这个僵硬的长颈庞然大物跋涉两个月之久。几队骑兵在前开路,不断巡逻,以防这宝贝遭到袭击。在他们后面,几百或许几千名挖土工为运输这个超重怪物日夜不停整修道路,路修好才几个月,这怪物走过又坏了。用一百头公牛拉车,巨大金属管的重量均匀分布在车轴上,如同奥伯里斯克从埃及向罗马的漫游。两百个大汉在两边小心扶持这根因自身重量而左右摇摆的金属管。同时,五十名车夫和木匠不停忙碌着倒换圆滚木,给滚木涂油,加固支柱,铺垫路面。不难设想,这支运输队只能用水牛走路那样缓慢的速度一步一步为自己开辟道路,穿过草原,越过山冈。村民大为惊奇,纷纷在这金属怪物面前画起十字,它像战神一样由它的仆人和祭司从一个国度运往另一个国度。过了不久,用同样的泥模子、同样的方法浇铸成的“兄弟”又被运往前线。人的意志又一次使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已经有二三十个这样的庞然大物冲着拜占庭张开了它们乌黑浑圆的大口。重炮载入了战争史,东罗马帝国皇帝的千年古城墙和新苏丹的新大炮之间的决战开始了。

又一次希望

古代巨炮闪光的咬啮缓慢地、顽强地,但又不可抗拒地摧毁了拜占庭的城墙。起先一门巨炮一天只能打六七发炮弹,但苏丹的新炮数量与日俱增,每次炮轰,总在将塌的石墙上打开新的缺口,硝烟弥漫,碎石横飞。缺口虽然在夜里又被困守者用越来越可怜的木栅、布包堵上了,但他们守卫的已非昔日牢不可破的城墙。大墙后面的八千人惊恐地默想穆罕默德二世的十五万大军向这岌岌可危的堡垒发起攻击的时刻。是时候了,欧洲基督教该记起它的承诺了。一群群妇女带着孩子从早到晚跪在教堂里收藏着圣徒遗骨的木匣前面,瞭望塔上的哨兵日夜瞭望,但愿布满土耳其舰队的马尔马拉海上出现教皇和威尼斯答应派出的增援舰队。

一个信号终于在4月20日凌晨三时许闪现了,有人看到了远处的帆影。那不是让他们魂牵梦萦的基督教国家的强大舰队,但总归是舰队:三艘热那亚大船凭借风力缓缓驶来,第四艘是一条小一些的拜占庭运粮船,夹在三艘大船中间受它们护卫。整个君士坦丁堡欢欣鼓舞,人们立即聚集到临海的壁垒,欢迎援军到来。就在这时,穆罕默德二世跃上马背,从他的帅帐风驰电掣般向土耳其舰队停泊的海港狂奔而去,下令不惜任何代价,务必阻拦热那亚船只,不能让它们进入拜占庭海港金角湾。

土耳其舰队有一百五十艘战船,都是比较小的,数千只船桨立即伸进大海,哗啦哗啦划水前进。这一百五十艘中古时期的帆船在钩爪锚、投火器、射石机的掩护下,奋力接近四艘意大利橹舰。风大船快,四艘大船超越了矢石齐发、喊声大作的土耳其小船。它们不把这些攻击者放在眼里,扯满风帆,堂堂正正地驶向安全的金角湾,那里从斯坦波尔直至加拉太的著名铁链将长期保护它们不受任何攻击。此时,这四艘橹舰离它们的目的地已经很近了,大墙上的数千人已能看清船上人员的面目,男男女女跪倒在地,为光荣的拯救感谢上帝和圣徒,为了迎接前来解围的援军船只,海港响起铁链撞击的叮当声。

这时,忽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风突然停了。在距离安全的海港只有百米之遥的地方,四艘橹舰像被磁铁吸住般一动也不动。敌军的小船发出狂野的欢呼声,全体蜂拥而上,向四艘大船猛扑过来,这几艘船犹如四座塔楼瘫在海面,无法动弹。十六桨艇犹如猎犬紧紧咬住大船,人们用钩爪锚钩住大船的船帮,用利斧砍船,要把它凿沉,一队队士兵抓着船锚锁链向上攀缘,朝船帆投掷火炬和着火物,将它烧毁。土耳其无敌舰队的司令驾着他自己的旗舰猛冲过来,要从侧面撞沉运粮船;两艘舰很快就像两个拳击手一样扭打在一起。头顶铁盔的热那亚水兵起初从高高的船舷还能抵挡攀登上来的敌兵,用钩、石块和火击退进攻者,但这场搏斗注定会很快结束,众寡悬殊,热那亚船只危在旦夕。

对作壁上观的几千人来说,这是多么惊心动魄的一幕啊!这些从前在竞技场从很近的距离兴致勃勃地观看血腥搏斗的人,如今痛苦万分地近距离观看一场海战,观看他们一方的人似乎不可避免的结局。因为至多只需两个小时,四艘大船就会在海上竞技场屈服于敌手。援救者来了也没用,没用!君士坦丁堡城墙上绝望的希腊人离他们的兄弟也就只有扔一块石头就能达到的距离,他们站着,攥紧拳头,高声呼喊,怒火满腔却无能为力,对前来拯救他们的人实在不能有所帮助。有些人做出种种狂野的姿态激励战斗中的朋友;另外一些人朝天上举起双手,向基督和大天使米哈埃尔,向数百年来庇佑他们的所有教会和修道院的圣徒祈祷,祈求他们显示神功。但在对岸加拉太附近,土耳其人也在等候、呐喊,以同样的激情祈祷胜利。海洋已经成为比武场,一场海战成了古罗马斗士的角斗。穆罕默德二世亲临督战,他在一群高级将领的簇拥下策马直下海滩,海水打湿了他的上衣,他的双手围成传声筒,愤怒地叫喊,向他的将士下达命令:不惜任何代价攻陷这几艘罗马天主教的船。若有一只大桡战舰被击退,他总要怒骂不止,挥舞弯刀,威胁他的舰队司令:“打不赢就不要活着回来!”

四艘援军海船仍然坚持战斗,但是战斗已近尾声,用以击退土耳其大桡战舰的投石弹即将告罄,水兵们同比自己强大五十倍的敌人苦战数小时,手臂都已酸软无力。白昼将尽,地平线上红日西沉。再过一个钟头,这几艘船必将丧失抵抗力,到那时即便不沦入土耳其人之手,也会被海潮冲到加拉太后面土耳其人占领的岸边。完了,完了,完了!

就在这时,发生了点儿什么,号啕大哭、怨天尤人、心中绝望的拜占庭人感到仿佛出现了奇迹。忽然,响起轻微的飒飒声,一下子起风了,四艘大船疲软的船帆顿时鼓得又圆又大。风,人们渴念的风、祈求的风,又苏醒了!橹舰的船头凯旋式地向上昂起,蓦然起动,一个猛冲,把包围它们的小船甩在了后面。它们自由了,它们得救了!这时,城墙上的数千人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第一艘大船,第二艘大船,第三艘、第四艘次第驶进安全的海港。降下的障碍铁链又再升高,以防敌船闯入。在他们后面,土耳其人的小船无可奈何地分布在海面。希望的欢呼声犹如一团紫云,又一次飘浮在这阴郁而绝望的孤城上空。

舰队翻山越岭

困守者一夜欣喜若狂。黑夜总是激起感官丰富的想象,以梦幻甜蜜的毒汁使希望紊乱。被围困的人们有一夜之久以为自己业已获救,安全无忧。他们梦想此后每个星期都会有新的船舶来到,和这四艘海船一样幸运地卸下粮食,运来士兵。欧洲没有忘记他们,他们怀着过于匆忙的期望,似乎看见拜占庭业已解围,敌师败绩,士无斗志。

然而,穆罕默德二世也是一个梦想家,自然是另一种类型的、更为罕见的梦想家,这种人懂得通过意志使梦想变成现实。就在那几艘橹舰安全抵达金角湾的时候,他拟订了一个极富想象力的大胆计划,它足以媲美战争史上汉尼拔和拿破仑最勇敢的行动。拜占庭在他面前犹如金色的果实,可他就是抓不住;他攫取、攻击的主要障碍是深深凹进去的海湾——保障君士坦丁堡一翼安全的状若盲肠的金角海湾。入侵海湾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穆罕默德二世已签订条约保证位于海湾入口处的热那亚据点加拉太的中立地位,那里有一条大铁链横贯海面,与敌城相接。因此,舰队若从正面攻击,无法进入海湾,只有从邻近热那亚领地的内港出击或许有可能捕获基督教的战舰。但如果造就一支用于内海湾的舰队呢?不错,可以建造一支舰队,但这要花费几个月时间,而性情暴躁的穆罕默德二世是不愿等待这么久的。

于是,穆罕默德二世拟订出了一个天才的计划,把他的舰队从无用武之地的外海经山岬角运到金角湾内港。携带数百舰船翻越嶙峋的岬角,这一极其大胆的狂想从一开始就显得如此荒谬,无法实施,以致拜占庭人和加拉太的热那亚人根本没有从战略上考虑到有这个可能,犹如此前的罗马人和此后的奥地利人不曾想到汉尼拔和拿破仑会经由险峻陡峭的山道翻越阿尔卑斯山。根据人世间的全部经验,船舶只能在水中航行,舰队翻山越岭乃是旷古奇闻。然而,将无法实现之事付诸实践正是非凡意志的真正标志;人们历来只把在战争中无视一般的战争规律,在特定的瞬间不沿用屡试不爽的方法,而使出临时想到的绝招的人视为军事天才。历史年鉴中无可比拟的巨大行动开始了。穆罕默德二世命人悄悄备办无数圆木,由木匠制成巨橇,然后把从海里拖出来的船舶固定在上面,就像放在一座活动的干船坞里。这时候,已有数千名挖土工平整路面,使越过培拉小山的狭窄小道尽可能适于运输。为了不使敌人对突然征集这么多工匠有所察觉,穆罕默德二世下令越过中立城加拉太上空,用臼炮昼夜不断进行猛烈炮击。炮击本身并没有意义,它唯一的目的就是吸引敌人的注意,掩护船队翻山越岭,从一片水域运到另一片水域。拜占庭人一心以为敌军只能从陆路发起攻击,加紧防备,就在此时,无数圆滚木涂上厚厚的油脂滚动起来,大圆滚木上安放巨橇。无数水牛在前面拉,水手们帮着从后面推,把一艘艘船运过山去。夜幕低垂,视线模糊,这次不可思议的漫游便开始了。像一切伟大的事业那样默默无闻,像一切办得聪明的事情那样深思熟虑,奇迹中的奇迹完成了:一支舰队越过了山岭。

出其不意的突袭时机一向是一切重大军事行动的决定性因素。在这里,穆罕默德二世充分证明了自己具有非凡的才能。谁都不可能预料到他将采取什么行动——“我这把胡子里头若有哪一根胡须知道我在想些什么,我就把它拔掉”——在轰击城墙的隆隆炮声中,他的命令有条不紊地被执行。七十艘船在4月22日一夜之间翻山越岭,穿过葡萄园,穿过田野和森林,从一片海域运到另一片海域。次日清晨,拜占庭人以为自己是在做梦:一支敌军舰队仿佛从天而降,满载士兵,扬帆行驶在他们原以为无法进入的海湾心脏,桅旗迎风飘扬。他们揉揉眼睛,还没等弄明白这奇迹从何而来,一直在港湾屏护下的石墙上就传来一片欢呼声,长号、铙钹、战鼓齐鸣。穆罕默德二世的妙计大获成功,除了罗马天主教舰队扼守的加拉太那一小块狭小的中立地区,整个金角湾都落入穆罕默德二世及其军队之手。此时,穆罕默德二世的军队可以通过浮桥向守备薄弱的城墙长驱直入,威胁薄弱的侧翼,迫使拜占庭方面原已不足的守城兵力分散在更加广阔的战线上。卡在他们喉咙上的铁拳掐得越来越紧了。

救救我们吧,欧洲!

围城中的人十分清楚自己的险恶处境,他们明白:侧翼已经出现缺口,如果援兵不能及时赶到,以八千兵力对十五万大军,他们是无法凭借颓垣残壁长期固守的。威尼斯的高级官员不是已庄严允诺派船相助了吗?西方最富丽堂皇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一旦面临沦为不信上帝的清真寺的危险,教皇难道能够泰然处之?囿于歧见,又因百十种卑劣的妒忌而陷于四分五裂的欧洲,难道还不明白西方文化的危险所在?或许——困守孤城的人这么自我安慰——援军舰队早已集结待命,只因情况不明,迁延而未起碇,只要让他们意识到这致命的耽误的重大责任,就够了。

可是,如何告知威尼斯舰队呢?土耳其舰只遍布马尔马拉海面,整个舰队突围,无异于葬送舰队,使城防减少数百兵力,而守城是一个人要顶一个人用的。因此,他们决定只派少数几人乘一只小船去冒险,总共十二人冒险从事这桩英雄事业——倘若史书公正,他们当如阿耳戈船上的英雄们 一样著名,可是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为避免惹人注目,十二个人采用土耳其人的打扮,缠上穆斯林的头巾。5月3日午夜时分,海港的障碍铁链悄悄放松,勇士们乘小船在夜幕掩护下轻划船桨,驶出港湾。瞧,奇迹发生了!这一叶扁舟竟神不知鬼不觉地穿过达达尼尔海峡,进入了爱琴海。使敌人麻痹大意的,正是过人的大勇。穆罕默德二世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想到会出现这种难以想象的事情:十二名勇士,一片孤帆,竟敢闯过他的舰队做了一次阿耳戈船式的远游。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爱琴海上并未出现威尼斯船队的风帆,没有舰队候命待发。威尼斯和教皇全都冷落了拜占庭,忘却了拜占庭,他们热衷于玩弄无足轻重的教会政治,指天誓日,沽名钓誉。正当各方面力量亟待联合起来、集中起来保护欧洲文化的时候,各国和诸王侯却片刻也无法停止彼此间无关宏旨的竞争与对抗。这种铸成悲剧的瞬间,在历史上屡见不鲜。热那亚和威尼斯都把排挤对方看得比联合起来抗击共同的敌人更为重要。海面上空空荡荡的,勇士们心中绝望了,小船从一个岛屿划到另一个岛屿。所有的海港都被敌军占领了,没有一艘友邦船只敢进入战区。

怎么办?十二勇士中有几位气馁了,这不是毫无道理的。为什么要再走一趟危险的路程返回君士坦丁堡呢?他们没能带回希望。也许该城已经陷落,如果他们返回,等待他们的不是被俘就是死亡。但是,这些无名英雄都是好样的!多数人毅然决定返回。既然任务交给了他们,他们就必须完成这项任务。他们是被派去送信的,必须带回消息,哪怕是最令人担忧的消息。于是,一叶孤舟再度取道达达尼尔海峡,穿过马尔马拉海和敌军舰只归来。他们出海二十天后,君士坦丁堡的人早以为这条小船报销了,谁都不认为会有什么消息传来,也不认为会有船只归来。5月23日,城墙上几名哨兵忽然摇动小旗,因为有一只小船急速划桨朝金角湾疾驶而来。困守城中的人们雷鸣似的欢呼声惊动了土耳其人,他们发现这条悬挂土耳其的旗帜、驶过他们水域的双桅小帆船原来是条敌船,很是吃惊,从四面八方驾船朝它冲来,企图在小船驶进安全港之前将它捕获。一瞬间,数千人的欢呼声使拜占庭人陶醉于幸福的希望中,以为欧洲没忘记他们,这条船是先派来送信的。一直到晚上,严峻的真实情况才传播开来,罗马天主教国家把拜占庭忘了。围城中的人们孤立无援,如果他们不能自救,他们就要完蛋了。

总攻前夕

六个星期过去了,几乎天天都有战斗,穆罕默德二世变得焦躁难耐。他的大炮轰毁了多处城墙,但至今部署的历次强攻均被击退。作为军事统帅,他只剩下两种选择,或者撤兵,或者在无数次进攻之后组织大规模的决定性总攻。穆罕默德二世召集将领举行军事会议,他的狂热意志战胜了一切犹豫顾虑。穆罕默德二世决定在5月29日发起大规模的决定性总攻,他一向行事果断,这一次还是以他习惯性的作风进行各项准备工作。他下令举行节日盛典,十五万大军从最高统帅到普通士兵都必须按照伊斯兰教规定的节庆礼仪,一天小净七次,做三次隆重的祈祷。剩下的火药、炮弹通通用作炮火强攻,以便为攻城铺平道路。他分派给各部队攻击任务,从清晨到深夜,穆罕默德二世没有休息一个钟头。从金角湾到马尔马拉海,他策马走遍全军广阔的驻地,从一个帐篷到另一个帐篷,所到之处,无不亲自激励将士鼓舞他们的斗志。他是精明的心理学家,懂得如何最有效地煽起十五万大军疯狂的战斗热情。他许下可怕的诺言,这诺言后来他确实毫厘不爽地履行了,因此他既获美誉,又声名狼藉。他的宣令使在鼓声和长号声中向四面八方高声宣读他的许诺:“我以安拉的名义发誓,以穆罕默德和四千先知的名义发誓,以他的父王穆拉德苏丹的灵魂发誓,以他的孩子的头颅和他的战刀发誓,破城之后,他的将士有权任意劫掠三天。城墙里面的一切,无论家具财物、金银首饰、珍珠宝石、男人、妇女、儿童,通通属于胜利的士兵。除了攻克东罗马帝国这座最后堡垒的光荣,他本人放弃分享任何战果。”

士兵们用疯狂的欢呼接受这野蛮的宣告,千万人的欢呼声“安拉——伊尔——安拉”(真主,只有真主)和狂喊声巨响轰鸣,犹如风暴袭向惊惶不安的小城。“Jagma,Jagma”(劫掠,劫掠)这个词变成了战斗口号,随着鼓声敲打出来,随着铙钹和长号声吹奏出来,土耳其兵营的夜晚变成了一片喜庆的光海。被围者心惊胆战,从大墙上但见无数灯光和火炬在平原和山丘上燃烧,敌人吹着喇叭、笛子,敲打战鼓和小手鼓,在胜利之前庆祝胜利;这种场面很像异教祭司在献祭之前举行残忍喧闹的仪式。但到午夜时分,遵从穆罕默德二世之命,所有灯火忽然一齐熄灭,千千万万人的热烈闹腾忽然消失。这突如其来的沉寂和沉重的黑暗,带着决然的威胁,比闹嚷嚷的灯火、狂热的欢呼更加使那些心慌意乱侧耳谛听的人感到可怕。

圣索菲亚大教堂里的最后一次弥撒

不需要报信人和倒戈者,被围困的人也明白等待他们的是什么。他们知道总攻令已经下达,肩负巨大任务、面临巨大危险的不祥预感如同暴风雨的云团压在整个城市的上空。在这最后几小时,往常因宗教争端陷于分裂的该城居民聚集到一起来了——往往大难临头,尘世才会出现无比团结一致的场面。为了使所有人做好精神准备,奋起捍卫他们的信仰、伟大的过去和共同的文化,巴西列乌斯皇帝下令举行一次感人至深的仪式。全城百姓,无论东正教徒还是天主教徒,无论神职人员还是世俗人士,无论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孩子,全都集合起来,举行一次空前绝后的游行。谁都不许待在家里,谁也不愿待在家里,从富豪到赤贫之人,全都虔诚地参加到庄严的游行队伍中来。队伍先在内城游行,后来才走到外墙。队伍前面是从教堂取来的神圣的圣像和圣人遗物。哪儿打开一个缺口,就在哪儿挂上一帧圣像,他们认为圣像比尘世的武器更能有效地抵挡不信神的人的冲击。同时,巴西列乌斯皇帝召集元老、贵族和军事指挥官,向他们做最后的训示,鼓舞他们的斗志。确实,他无法像穆罕默德二世那样许诺给他们无穷无尽的虏获物。但他向他们描述抵挡住这决定性的最后总攻,他们将为基督教和整个西方世界赢得何等光荣;如果屈服于这伙杀人放火的野蛮人,又会有什么样的危险。穆罕默德二世和巴西列乌斯皇帝都很清楚:这一天将决定几百年的历史。

然后,最后一幕开始了,这是欧洲最感人肺腑的几幕中的一幕,人们沉沦在难忘的极度兴奋之中。命中注定必有一死的人们集合在当时最富丽堂皇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自从那天两大教重修旧好以来,两大教的教徒都很少到这里来。宫廷的全体臣僚、贵族,希腊与罗马神职人员,热那亚和威尼斯的士兵和水手,一律顶盔披甲,佩带武器,齐集在皇帝周围;成千上万口中喃喃的黑影——深感恐惧、忧心如焚的民众默默而敬畏地跪在他们后面;与弥漫在穹隆下的黑暗艰难抗争的烛光照着每一个人的躯体,在祈祷中一致俯伏的群众,这是拜占庭的灵魂在向上帝祈祷。大主教威严地发出号召似的提高嗓音,众人齐声回答,在这殿堂里再次响起神圣的音乐——西方永恒的声音。接着人们以皇帝为首鱼贯走到祭坛前面,领受信仰的安慰话语,不间断的祈祷声犹如澎湃的波涛在巨大的厅堂震响、回旋,上升到高高的穹顶。东罗马帝国最后一次安魂弥撒开始了,在查士丁尼的这座大教堂里,这是基督教的最后一次弥撒了。

这次震撼人心的仪式结束之后,皇帝匆匆回宫,请求全体臣仆原谅他平生可能对他们做出的不公处置。接着,他翻身上马——同他的大敌手穆罕默德二世一样,在同一个小时——从城墙这一头跑到那一头,激发战士的斗志。时已夜深,没有人说话,没有兵器撞击声,但围墙内的几千人心情激动,他们等待着白昼,等待着死亡。

凯卡波尔塔,被遗忘的小门

凌晨一点钟,穆罕默德二世发出攻击信号。巨大的君主旗展开了,十万人口呼“安拉”,手执武器、云梯、绳索、挠钩向城墙猛冲过来。战鼓齐鸣,长号劲吹,大鼓、铙钹、笛子发出尖锐刺耳的声音,杀声震耳,炮声如雷,汇成一场绝无仅有的大风暴。尚不熟练的非正规军首先被无情地驱去攻城——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批人半裸的身躯在穆罕默德二世的进攻方案中只是某种缓冲器而已,为的是使守城敌人疲劳不堪被削弱力量,然后他再投入精锐部队,发起决定性攻击。被驱使者抬着成百架云梯在黑暗中奔跑,攀爬上城垛,被击落,再冲上前去,又被打退,如此几度反复,因为他们实在无路可退:这批毫无价值的“人肉材料”只是派来做牺牲的,精锐部队在他们后面,一再驱赶他们奔赴几乎确定无疑的死地。守军还占着上风,他们身穿网眼铁甲,矢石如雨,也没能伤害他们。但穆罕默德二世算计得不差,他们真正的危险是疲乏。他们身穿铠甲,不停迎战一批又一批势如潮涌的轻装敌军,老是从一个受到攻击的地方跳跃到另一个受到攻击的地方,这种被动防御消耗掉他们大部分体力。激战开始两小时后,东方开始发白,此时小亚细亚人组成的第二突击梯队开始出击,战局变得更危险了。这些小亚细亚士兵纪律严明,训练有素,同样身穿网眼铁甲,此外,他们人数上占优势,又经过充分休息,而守城士兵却不得不忽此忽彼地去抗击入侵者。不过,不管在什么地方,攻城部队都没能得手,穆罕默德二世只好动用他最后的后备部队、奥斯曼大军的精锐卫队——近卫军。他亲自率领一万两千名精选的年轻士兵,他们是当时欧洲公认的最优秀的战士,一声呐喊,向精疲力竭的敌人猛扑过去。是时候了,城里钟声齐鸣,召唤最后一批还有点儿战斗力的人去守城,把船上的水兵调过来,因为真正的决定性战斗展开了。一块石头不幸击中英勇的热那亚将领孔多蒂拉·吉乌斯蒂尼安尼,他身负重伤,被送到船上,他的离开使守军的斗志发生了片刻动摇。皇帝很快亲自赶到阻止危险的突破,攻城云梯又一次被推下墙头:果断对最后的果断,呼吸之间,拜占庭似乎得救了,巨大的苦难战胜最野蛮的进攻。这时,一个悲剧性的意外事件,往往对历史做出神秘莫测的裁决的那神秘的一秒钟,一下子决定了拜占庭的命运。

此时,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情况,几个土耳其人通过外墙缺口侵入距离攻击点不远的地方。他们不敢攻打内墙,就好奇地、无计划地在第一道城墙和第二道城墙之间来回转悠,发现内城墙的小门中还有一个小门——那就是人称“凯卡波尔塔”的小门——出于难以理解的疏忽,完全敞开着。这只是一个小门而已,和平时期大门紧闭的那几个钟头,行人可以由此出入。正因它不具有军事意义,最后一夜人们普遍情绪激动,显然忘却了它的存在。近卫军发现坚固的堡垒中此门敞开,可以从容进入,十分惊异。他们起初以为这是一种诡计,因为堡垒的每一处缺口、每一个天窗、每一座大门前,死者数以千计,尸体堆积如山,熊熊燃烧的油脂、投枪呼啸着掷下城墙,而这里的凯卡波尔塔小门却如过节一般,一片安宁景象,敞开着直通城中心,如此荒唐之事,他们觉得难以置信。他们立即召来增援部队,整个部队丝毫未受抵抗,突入内城,出其不意地从背后突袭还蒙在鼓里的守军。几个战士发觉自己队伍后面出现了土耳其人,这时响起了比一场血战中所有大炮还要可怕的那种致命的喊声、虚假谣言的喊声:“占领城市了!”土耳其人继续欢呼:“占领城市了!”声音越来越响亮,喊声瓦解了抵抗。雇佣军感到自己被出卖了,便撤离了守地,以便及时奔回港湾上船,保全自己。巴西列乌斯皇帝率少数亲信迎战入侵敌兵,死于乱军之中。直到次日人们在乱尸堆中发现一双饰有金莺的紫鞋,才断定东罗马的末代皇帝已同他的帝国一起灭亡。以罗马人的观念论,这是光荣的死。一个微不足道的偶然事件,凯卡波尔塔——被遗忘的小门,就决定了世界的历史。

十字架倒下了

有时候历史是在做数字游戏,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正好在汪达尔人如此值得纪念地劫掠罗马一千年之后,拜占庭开始被劫掠。胜利者穆罕默德二世忠于他的誓言,疯狂地履行了他的诺言。在第一场大屠杀之后,他听任麾下将士肆意掳掠全城的屋舍、殿宇、教堂、修道院、男人、妇女、儿童。成千上万土耳其人像地狱里的魔鬼在大街小巷狂奔,每个人都想抢在别人前面。冲锋的第一目标是教堂,那里金器熠熠耀眼,珠宝光芒四射。他们冲进哪一家,就立刻在那家门前竖起旗子,使后来者知道此处的战利品已有所属。战利品不仅包括宝石、衣料、钱币和可动产,妇女也是卖给土耳其后宫的商品,男人和儿童则在奴隶市场上出售。逃进教堂避难的苦命人被鞭打驱赶出来,老年人被当作浪费粮食的废物、卖不出去的累赘惨遭杀害,年轻人像牲畜被捆绑拉走。抢劫之外,将士们还肆行毫无意义的破坏。经过十字军或许同样可怕的劫掠之后幸而保存下来的宝贵圣物、艺术珍品,都被疯狂的胜利者捣毁、撕碎,名贵图画、精美雕塑悉遭破坏,数百年智慧结晶的典籍文书、希腊人思想和创作的不朽财富,本应妥善保存,流传久远,却被付之一炬,或漫不经心地随意抛掷。人类永远无法知悉在那个命运注定的时刻,通过敞开的凯卡波尔塔小门侵入的是何等深重的灾难,对罗马、对亚历山大里亚和拜占庭的洗劫又使精神世界丧失了多少宝贵财富!

土耳其军大获全胜,直到当天下午大屠杀结束之后,穆罕默德二世才进入这座被占领的城市。他骑着漂亮的坐骑,一脸骄矜与严峻的神色。对沿途抢劫掳掠的野蛮场面,他视若无睹。他信守诺言,不干预为他赢得胜利的士兵所干的令人发指的勾当。他首先查看的不是战利品,因他已赢得一切,他傲然策马前往大教堂,查看拜占庭金碧辉煌的冠冕。五十多天来他从帐篷翘望圣索菲亚大教堂光芒四射却无法企及的半球形圆屋顶,如今他可以以胜利者的姿态跨过它的青铜大门了。但穆罕默德二世又一次克制住了自己的焦躁心情:他要先感谢安拉,然后将这座教堂永永远远地奉献给安拉。穆罕默德二世卑恭地下马,深深低头祈祷。他从地上抓起一把土撒在头上,这是为了提醒自己:他本人也是一个凡人,切不可妄自炫耀胜利。对神祇表示过恭顺谦卑,安拉的首席仆人穆罕默德二世这才昂首挺胸迈步跨进查士丁尼大帝修建的神圣智慧的殿堂——圣索菲亚大教堂。

穆罕默德二世观看这座豪华的建筑,高高的穹顶在大理石和镶嵌图案的映衬下微光闪烁,柔和的弧线从昏暗处向明亮处延伸,他的心中又是好奇、又是感动。他觉得这座祈祷的崇高殿堂不属于他,而属于他的真主。他随即派人唤来一个伊玛目,登上布道坛宣告穆罕默德的信仰,同时,土耳其君王面向麦加,在这基督教的大教堂向三界的主宰者安拉做首次祈祷。次日,工匠奉命清除原信仰的一切标志:拆毁祭坛,粉刷掉虔诚的镶嵌图案,一千年来伸展双臂,欲图包容尘世万般苦难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无比崇高的十字架掉到地上,发出轰然巨响。

巨石坠毁的声音在教堂和教堂外的远方回荡,整个西方为它的倒塌而震颤。惊人的消息在罗马、热那亚、威尼斯发出回响,犹如报警的隆隆雷声,传往法国和德国。欧洲悚然认识到,由于它的麻木不仁,命中注定的一股破坏的暴力从不祥的凯卡波尔塔这扇被遗忘的小门突然冲了进来,这股势力将束缚欧洲数百年之久,使其无从发挥自己的力量。然而,历史好比人生,抱憾的心情无法使业已失去的一瞬重返,绝无仅有的一小时所贻误的,千载难以赎回。

潘子立译 RnM6Tq0XrbqU04cGSHywceTV7meA8BX3BEtEBNg8PjI39Q3q+rgRuWJWn27WCsH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