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浴熏蒸熏洗是中医外治疗法中较为重要的手段。常以中药饮片水煎以后,利用药物煎汤的蒸汽熏蒸患处,并用温热药液淋洗局部及相关部位;或用煎出液洗浴,以起治疗作用。
1. 适应证 用于外阴炎、阴道炎、盆腔炎、外阴白色病变、外阴湿疹、阴痒、外阴尖锐湿疣、阴道痉挛、子宫脱垂、胎位不正、妊娠肿胀、妊娠小便不通、产后小便不通、产后身痛、腹部手术后尿潴留、手术后局部血肿、硬结及愈合不良、不孕症等疾病。
2. 操作方法 熏蒸法中的蒸汽熏蒸法,可以将煮好的药物倾倒入盆内,盆上放一木板,令患者坐在木板上,用布围住全身及盆,露出头面,进行全身熏蒸;或将患部放在盆上,上覆毛巾,进行局部熏蒸。近年来也有使用熏蒸仪器,对局部或经络循环部位进行熏蒸治疗的。
3. 疗法特点 人体通过分布于全身的经络,内联五脏六腑,外络四肢肌肤、五官百骸,沟通内外,贯穿上下,构成有机整体。经络也就成为人体气血(津液)运行的通路,熏蒸正是利用经络沟通内外,通过人体皮肤、穴位给药,使药物直达脏腑。正如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说:“病之所在,各有其位,各有其名,各有其形……按其位,循其名,核其形,就病以治病,皮肤隔而毛窍通,不见脏腑恰达脏腑也。”熏洗法通过药物渗透皮肤,由经入脏,输布全身,直达病所,进行补虚泻实、调和阴阳,使人体的各种功能得以恢复正常。熏蒸疗法除了全身熏蒸外,还可对局部进行熏蒸治疗,对病变部位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止痒、抗毒祛腐等作用。对某些感染疾病,药液通过与皮肤的接触,一方面可持续不断地给药,一方面可清除局部致病原与代谢产物,有利于更快地祛除疾病。
4. 注意事项 ①注意保温,防止患者受寒,同时还要适当调整药液的温度与距离,以免烫伤患者的皮肤或影响临床疗效。②要保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湿度过大,引起患者的不适或导致意外。③凡阴道出血,或患处出血、或月经期、妊娠期等禁用此法。④用具要分开使用,以防交叉感染。
通过药液溻洗患部,用以治病的一种方法,称为溻浴法。
妇科溻浴法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其中称:“产痂:先善以水洒,而灸蛇膏令消,傅。”这里的“水洒”,相当于后人所谓的射淋法。以后在汉代的《金匮要略》中,就有治疗阴中蚀疮者,用狼牙煎汤沥阴中的记载。随着年代的推延,溻浴法在妇科的适应证不断扩大,成为妇科外治法中的主要疗法之一。
1. 适应证 适用于月经不调及月经前后诸症、带下病、子宫颈炎、外阴炎、阴道炎、外阴白色病损、阴肿、外阴湿疹、外阴尖锐湿疣、阴痒、阴冷、阴道干燥症、子宫脱垂、盆腔炎、胎位不正、妊娠肿胀、妊娠小便不通、妊娠瘙痒症、产后身痛、不孕症、面部色素沉着、更年期综合征、性交疼痛等疾病。
2. 操作方法 溻浴法可分为沐浴法与射淋法。根据疾病的需要,选择适当的药物。如将药物煎取2~3次,药汁合在一起,或可再加用热水。待药液温度适当时,再进行溻浴,每日1~2次。沐浴法(包括坐浴、溻渍),每次一般30~60分钟。射淋法要将药汁装入带嘴或带孔的容器中冲洗使用,一旦患部的创面清洁,就可达到治疗目的。
3. 疗法特点 溻浴法可使药物经肌腠毛窍、脏腑,通经贯络,作用全身,通过疏通气血、软坚散结、祛风止痒等作用以达到治疗目的。现代研究表明,由于低浓度组织液向高浓度药液流动,使皮损渗液减少或停止渗出,炎症得以消退。此外,中药溻浴使药物通过皮肤直接吸收,操作简单易行,不良反应小,避免传统注射或口服给药对肝、肾所造成的损害。
4. 注意事项 ①溻浴时,药液的温度要适中,以免烫伤。②药液浓度掌握恰当,浓度过高会刺激和损伤局部皮肤和黏膜,浓度过低则达不到临床治疗效果。③浴毕应将身体擦干。④药浴时,注意室内温度,以防受寒。⑤擦洗(如外阴尖锐湿疣)时,最好以擦破表皮,微微觉痛为好,但不可过猛。⑥高热、心功能不全、高血压、有出血倾向者不适合溻浴,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凡阴道出血、月经期、产褥期恶露未净以及外阴创伤血肿有活动性出血者禁用此法。⑦浴具分开,防止交叉感染。
灌肠法是在张仲景蜜煎导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直肠给药法之一。是将中药药液灌入大肠,通过引起排便反射排出秘结的粪便,或者将药液较长时间保留在大肠中,经过药物的吸收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1. 适应证 慢性盆腔炎、盆腔肿瘤、癥瘕、妇科手术后粘连、痛经、产后腹痛、不孕症等疾病。灌肠法尤其适用上述诸症之不愿服药或不能服药,或久病体虚,攻补不受,诸药难施者。
2. 操作方法
(1)保留灌肠法:将药物停留在大肠中以发挥治疗作用。
(2)非保留灌肠法:灌肠后立即引起排便。
保留灌肠法在妇科领域应用广泛。治疗时患者取左侧卧位,提前将中药浓煎100~200mL,待温度(38~40℃)适宜后,用肛管插入肛门内,在肛管头上涂抹润滑油,轻缓地插入肛门内10~15cm,双膝屈曲,将灌肠器内的药液缓缓灌入肠内,然后缓缓地抽出肛管。灌肠后,嘱患者仰卧约5分钟,再右侧卧位,每次保留药液至少在30分钟以上。每日1次,10~15次为1个疗程。
3. 疗法特点 将辨证所选方药注入直肠,直达病所,或经吸收后再布散全身,以发挥整体和局部治疗作用。中药直肠给药能加快奏效时间,提高疗效;药物吸收部分不通过肝脏而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可防止或减少药物在肝脏中发生化学变化而改变药物性能,同时也可以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毒副作用;弥补了口服给药的不足,缓和了因药物格拒或昏厥、吞咽困难、暴吐等不能下咽的情况,增加了治疗妇科病的手段;保留灌肠,更利于肠黏膜的吸收,作用维持时间更长,疗效更佳。
4. 注意事项 ①注意药液温度,温度过高会损伤结肠及直肠黏膜,温度过低会引起腹痛与便意。②保留灌肠药液量100~200mL,非保留灌肠药液量常在200~300mL。③灌肠器要煮沸消毒,或选一次性用品。④插入肛管速度宜缓,以免损伤。⑤月经期、阴道出血及妊娠期停用。
针刺疗法是采用不同针具以刺激体表穴位,激发经气,调整人体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刺疗法方法多样,诸如毫针、耳针、头针、颈针、火针、手针、足针等。近年来针刺疗法与其他治法相结合,又创造出许多新的针法,如针刺与电刺激相结合而成为电针疗法、与药液相结合而成为水针疗法等。
1. 适应证 用于月经失调、崩漏、痛经、闭经、不孕症、盆腔炎、产后晕血、子宫肌瘤、产后小便不通、产后大便难、产后身痛等多种妇科疾病。
2. 操作方法 根据患者疾病的性质、部位,分别选取针刺方法。然后将针刺的部位进行严格消毒,同时消毒针具,依其相应的针刺方法进行治疗。
3. 疗法特点 针刺法就是采用针法作用于经络、腧穴,通过经气的作用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治愈疾病。经络气血虚弱、脏腑功能减退者,属虚证,治宜补虚疏经;经络气血偏盛、脏腑功能亢进者,属实证,治宜活血通络;经络气血逆乱者,或因于气血偏盛偏衰,或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均可据其虚实而调之。现代研究表明,针刺某些穴位,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促进作用。针刺对正常人或患者均可使白细胞吞噬能力显著增强。此外,针刺足三里还可以引起硫氢基酶系含量增高,硫氢基为机体进行正常营养代谢所必需,对机体抗病能力有重要作用。
4. 注意事项 ①准确选定所需穴位和压痛点及阳性反应点,以免影响效果。局部要严格无菌操作。②患者过于饥饿、疲劳或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行针;体质瘦弱、气血亏虚者,针刺手法不宜过强,尽量采用卧位。③妇女怀孕3个月以内者,不宜针刺小腹部腧穴;怀孕3个月以上者,不宜针刺腹部、腰骶部腧穴;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通经活血腧穴,在怀孕期间亦禁刺;除非为了调经,否则妇女行经期也不宜针刺。④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部位,不宜针刺。⑤对胸、背、腰、胁、腹部脏器所居之处的穴位,不宜直刺、深刺,须严格掌握进针的深度、角度和方向,以防刺伤内脏。⑥针刺腹部穴位时,须注意是否有胆囊肿大、尿潴留、肠粘连等病变,采取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以免误伤。
运用艾叶等药物燃烧所产生的温度,对穴位或病位进行熏烤、烧灼,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称为灸法。
根据现有的文献记载,妇科领域运用灸法可以追溯到晋代。在《针灸甲乙经》中有“灸脐中,令有子”的记载。然而,根据针灸发展历史的推断,早在晋代以前就应该有运用灸法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实践了,只是没有文字记载而已。
1. 适应证 月经不调、崩漏、闭经、痛经、经行泄泻、经行浮肿、经行身痛、子宫颈炎、盆腔炎、外阴白色病变、阴痒、子宫脱垂、子宫内膜异位症、阴冷、盆腔瘀血综合征、先兆流产、恶阻、胎位不正、妊娠肿胀、妊娠小便不通、难产、胎死不下、胎盘滞留、产后腹痛、产后大便难、产后小便不通、产后小便频数不禁、产后身痛、恶露不绝、产后血晕、产后出血、产后头痛、乳癖、缺乳、回乳、子宫肌瘤、妇产科腹部手术后肠粘连、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
2. 操作方法 灸法可以分为艾灸法和非艾灸法两大类,其中艾灸法包括艾炷灸法、艾条灸法、温针灸法等。在艾灸法中,又可分为将艾炷直接放置于皮肤施灸的直接灸法和先将药物放在皮肤上,再将艾炷放在药物上施灸的间接灸法。
非艾灸法最常用的是灯火灸法。灯火灸法是用灯心草蘸油点燃后快速按在穴位上进行焠烫的方法。
3. 疗法特点 利用某种易燃材料和某种药物,以烧灼、熏熨和贴敷腧穴或患处,并借其温热性或化学性以刺激经络穴位,调整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而达到温通血脉,引导气血运行的治疗目的。根据病情辨证取穴,可以调补脾胃及冲任之气。
4. 注意事项 ①施灸时,保持空气流通,保证一定室温。醉酒或大劳、大饥、大饱时不宜施灸。②对于晕灸者,要及时处理,停火施灸,仰卧,头放低,喝温开水。若症状不减,再刺人中、少商、合谷、足三里穴。③艾炷直接灸与灯火灸后局部保持干燥、清洁,贴好药膏,定期换药处理,以防感染。④艾炷直接灸和灯火灸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施灸时刺激性较大,对皮肤会有灼伤,故体质虚弱、老年人、急性热性病患者慎用,额面部位禁灸。⑤艾灸时间以3~5分钟,最长10~15分钟为宜。⑥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正常现象,无需处理,可自行消失。若出现水疱,小者可自行吸收,大者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放出水液,再涂以獾油或甲紫,并以消毒纱布包敷。⑦瘢痕灸后,可在局部覆以消毒敷料,防止摩擦,预防感染,保护痂皮。⑧并发感染,灸疮有黄绿色脓液或有渗血现象时,可用消炎药膏或玉红膏涂敷。⑨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孕妇的腰腹部也不宜施灸。
又称“外敷法”,是最常用的天然药物外治方法之一。它是将鲜药捣烂,或将干药研成细末后,选用水、酒、醋、蜜、糖、植物油、鸡蛋清、葱汁、姜汁、蒜汁、茶汁、凡士林等调匀,直接涂敷于患处或穴位,通过药物的局部吸收及穴位刺激作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根据现有的资料,在战国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保留了最早治疗妇产科疾病的敷法资料。其称:“产痂:先善以水洒,而灸蛇膏令消,傅。”此“傅”即敷之意。此后,在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保留了大量古代运用敷法治疗乳痈、阴疮的资料。在以后漫长的妇产科临床实践中,敷法得到了不断的充实,成为妇产科外治疗法中的主要治疗大法之一。
1. 适应证 月经不调、崩漏、闭经、痛经、经行情志异常、经前面部痤疮、经行风疹、经行吐衄、经行身痛、带下病、外阴炎、阴肿、阴痒、外阴白斑、阴吹、宫颈炎、子宫脱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恶阻、子悬、先兆流产与习惯性流产、异位妊娠、胎死不下、妊娠肿胀、先兆子痫与子痫、胎位不正、产后出血、恶露不绝、产后腹痛、产后血晕、产后汗出、产后身痛、产后头痛、产后小便不通、产后小便频数不尽、产后腹泻、产后大便难、产后不寐、难产、缺乳、产后乳汁自出、产后交骨疼痛、乳痈、乳癖、乳头破裂、子宫颈癌、子宫肌瘤、乳房痛、人工流产术后腹痛、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放环后诸症、妇产科腹部术后肠胀气、术后肠粘连、术后尿潴留、术后局部血肿或硬结及愈合不良、不孕症、梅核气、脏躁、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
2. 操作方法 操作时让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先将所要敷药的部位用水洗净,待干后将药敷上。若所敷部位毛发较密,可先剪去一些毛发再敷药。有的敷后还要用纱布或胶布固定,以防药物脱落。
3. 疗法特点 敷贴法除能使药力直达病所发挥作用外,还可使药性通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循经络传至脏腑,调节脏腑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①局部敷药法,包括敷乳(敷乳头、敷乳房)、敷外阴、敷宫颈、敷盆腔肿块相对应的腹壁部位,以及敷治妇产科手术的切口或血肿、硬结部位等,常针对病变的性质,选用活血消肿、去腐生肌、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的药物,以达到软化并消除局部肿块、去腐生新、消除炎症、杀虫止痒的目的。②远位敷药法,包括敷脐、敷头顶、敷足心,以及敷体表穴位等。常选用一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通过穴位的刺激与皮肤的吸收,发挥治疗效果。由于经络有“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中上下”的作用,因而穴位贴敷,不但可以治疗局部病变,而且也能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目的。使用时,可根据“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的原则,按照经络循行走向选择穴位,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
4. 注意事项 ①外敷药物要捣烂、碾细、拌匀,外敷天然药物后要加强观察,注意有无水肿、过敏等现象,以免皮肤出现水疱、破损、细菌感染等,使病情加重。皮肤过敏,易起丘疹、水疱的患者,慎用外敷疗法。②注意调好药物干湿度,以使药物不易流出,又易于黏附为度。若药物变干,则随时更换,或加调和剂调匀后再敷上。③敷药的温度要适当,一般治寒证宜热敷(注意不要烫伤皮肤),治热证宜冷敷。④在使用穴位敷药时,要尽量对准穴位。局部敷药时,用量根据病变部位大小而定,远位敷药药量根据用药多少而定。⑤局部敷药部位要清除病理性分泌物或坏死组织,远位敷药部位也要清洁皮肤,以利药物发挥功效,皮肤感染者忌用。⑥某些有毒药物可以通过局部创口吸收,但要控制药量与用药时间,以防中毒。⑦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局部皮肤的灼热、焮红、瘙痒、起疹、发泡,要注意观察,及时停止用药或更换药物,对症处理。如果这种反应属于治疗需要,则另当别论。
借医者或患者的手在体表的某一部位或特定的经络穴位上运用手法进行治病的方法,称为按摩法,又称推拿法。
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医家们已经运用按摩疗法来治疗疾病,按摩法运用于妇产科领域可以追溯到唐代。在《经效产宝》中记载:“余血奔心,盖是分解了不便与童子小便并擀心下及卧太疾,兼食不相宜之物所致,但能依方疗之,无不痊可。”其中的擀心下,便是当今按摩下腹,帮助子宫收缩的一种方法。
按摩可以分为传统按摩法以及足穴按摩、手穴按摩、耳穴按摩等方法。各种不同的按摩方法有其特定的穴位或区域,根据不同疾病选择治疗部位。
1. 适应证 按摩法适用于月经不调、崩漏、闭经、痛经、经期头痛、子宫颈炎、阴痒、阴痛、盆腔炎、子宫脱垂、盆腔瘀血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先兆流产、恶阻、胎位不正、妊娠小便不通、妊娠下肢抽搐、子悬、子嗽、难产、产后腹痛、产后大便难、产后小便不通、产后小便频数不尽、产后身痛、恶露不绝、产后血晕、产后发热、产后痉症、乳痈、乳癖、缺乳、回乳、妇产科腹部手术后肠粘连、卵巢肿瘤、子宫肌瘤、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脏躁等疾病。
2. 操作方法 按摩的手法有许多种,常用的包括按法、摩法、推法、拿法、揉法、捏法、拍法、击法、法、扳法、拉法、振法、摇法、理法、切法、点法、捻法、搓法、踩法、摸法、扣法、扭法、抓法、抖法、揪法、搔法、握法、持法、挪法、弹法、拔法、刮法等,根据疾病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手法。
3. 疗法特点 按摩能行气活血,化瘀消滞,健脾益肾,疏肝养血,通调冲任。推拿以手法为主,从体表施治,以人疗人之法,勿药勿针,免受针药之苦。具有特殊的优越性,舒适、安全、副作用极小,而且疗效显著,对某些病症具有特殊的疗效,为其他疗法所不及。具有舒经通络,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润滑关节,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一是使局部血管扩张,增加血液和淋巴液等循环,以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促进新陈代谢及滞留体液或病理渗出物的吸收;二是诱导深部组织的血液流向体表,或使一部分血液郁滞于局部,或使深部组织充血,以降低体内或其他部位的充血现象,促进病理产物的消散;三是调节肌肉机能,增强肌肉的弹性、张力和耐久性,缓解病理紧张并促进排出有毒代谢产物;四是影响神经机能,使其兴奋或镇静,振奋精神或解除疲劳,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足部按摩治疗,通过刺激足部的有关反射区和穴位,调节脏腑气血。
4. 注意事项 在选择体位时,应考虑既有利于病人的舒适和肌肉放松,又有利于医生操作。一般是颜面、胸腹和四肢前侧操作时,采用仰卧位,头面部和四肢也可采用端坐位;背腰臀部和四肢后侧操作时,采用俯卧位;颈项和肩部病变可采用端坐位;臀部和下肢外侧操作时,采用侧卧位。在进行手法操作时,要全神贯注,以防意外。冬季要注意保暖,夏季要注意空气流通,以防感冒或中暑。①孕妇在按摩腰与下腹部位时,要慎重,以免导致先兆流产、流产或早产。②对于感染性疾病,当采用按摩疗法未能控制时,需要及时选用其他的治疗方法,以免贻误病情。
耳穴压迫法是将药豆(植物种子,如王不留行籽、油菜籽、白芥子、绿豆、花椒子;或药丸,如六神丸;或磁性金属粒等)粘于胶布,贴在耳穴上,进行揉、按、捏、压,使局部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觉,以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1. 适应证 月经不调、崩漏、闭经、痛经、经行头痛、经行不寐、经前面部痤疮、经行风疹、经行吐衄、经行浮肿、外阴炎、阴痒、子宫脱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恶阻、胎位不正、妊娠肝炎、产后痉症、产后汗出、产后头痛、产后不寐、缺乳、引产、更年期综合征、面部色素沉着等疾病。
2. 操作方法 进行耳穴压迫时,首先要根据病证,进行耳穴探查,找出阳性反应点,局部经酒精消毒后,将药豆放置在0.5cm×0.5cm大小的胶布中心,用镊子夹取胶布,将药豆对准选定的耳穴紧紧贴压,并轻轻揉压1~2分钟。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每次10分钟左右,隔l~3日换药1次,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
3. 疗法特点 中医认为,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耳朵和人的脏腑息息相通。根据中医经络学说,十二经络也都与耳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内脏的生理病理信息均会在耳朵上有所反映。当人体内脏和躯体有病时,往往在耳朵的相应穴区出现某些病理反应点,如压痛、皮肤电阻改变、变形、变色、脱屑等。反之,当针刺或按压这些病理反应点时,也可对脏腑发送信号,调节其功能,并能治疗该脏器的相关疾病,所以就把这样的一些反应点称为“耳穴”,对其按压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4. 注意事项 ①耳穴用酒精棉球消毒,干燥后方可贴压,以免脱落。②夏季贴压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③对胶布过敏者,可改用粘合纸代替。④耳郭皮肤有炎症或冻伤者,不宜采用。⑤孕妇、习惯性流产、年老体弱者慎用。
脐疗是指将药物做成适当剂型(如糊、散、膏、丸等)敷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以某些物理刺激(如拔罐、艾条等)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1. 适应证 可用于月经不调如经期延长及痛经、妊娠呕吐等病证。
2. 操作方法 根据具体病症及治疗需要,选择适当的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进行敷贴。目前敷脐方法主要有填脐法、贴脐法、填贴混合法等。填脐法又有填药末、填药糊、填药饼。①填药末:将所用药物研为细末,适量放入脐中,用胶布固定。②填药糊:将药物切成细末,根据需要用温开水、或醋、或酒、或姜汁等调成糊状,适量填脐中,以脐布固定。③填药饼:将所用药物捣烂如泥,做成药饼状填入脐中,再用脐布固封。④贴膏药:将制成的膏药敷于脐中,固定扎紧。⑤贴布膏:将大小适度的布膏直接贴于脐部,固定扎紧。凡溶于水和脂的药物成分,皆易于透皮吸收。临床实践表明,将药物制成糊状填敷的疗效要优于粉末状。此外,用闭式敷料(如用脐布固封)也可以促进药物的吸收。
3. 疗法特点 脐部又称神阙穴,属任脉,为经络总枢,经气所汇,与督脉相表里,与命门相呼应。此处用药,可沟通任督两脉经气,使气机流畅,阴阳相济,调整脏腑功能。现代医学认为,脐部是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腹壁最后的闭合之处,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皮下没有脂肪组织,脐下腹膜有丰富的静脉网,与腹膜静脉相连通,并有动脉分支,血管丰富,药物易通过薄层皮肤弥散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此外,脐部的神经较敏感,通过脐疗刺激,可以调节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行气活血,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4. 注意事项 ①用药本着内治之理,按照“八纲”“八法”的基本原则,辨证选方用药。②用药前一定按常规进行消毒,通常用消毒棉球蘸75%酒精局部消毒,可避免药物刺激产生水疱而致皮肤破损感染。③随时注意病情变化,有效则继续用药,病愈即止,切忌用用停停,影响疗效。若无效或逆反,应随时更方疗之。④内治、外治可以单用,也可并用。只要适当,常能相得益彰。一般单用外治多能获效。但有的病症,最好以外治为辅,治其标,合内治以治其本。标本兼治,疗效尤佳。⑤若发现有皮肤过敏者,随时更方或停止治疗。⑥药物配制要按工艺要求制剂,以充分发挥药效、方便使用为原则,粗、细、稀、稠要适度,先下后下要适时,一般宜随制随用,浸泡适时为宜。对已制备妥善之药,要妥善保存,勿泄气,勿受光受潮,防止药性失泄或霉变而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