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正本清源话通缩

2017年11月11日,我在北京五道口清华科技园做讲座,人文经济学会的读者朋友们问了我11个经济学的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我语焉不详,一笔带过:

“有些奥地利经济学派 的学者认为,是部分准备金制度下的商业银行制造了通货膨胀,您认同这种观点吗?”

在我看来,传统的米塞斯、罗斯巴德,对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抨击并不正确。国内“田园奥派”的演绎,更是谬误千里。因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要解释清楚不容易,值得我在这节里详细说一说。

一、成本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成本”究竟是什么?比如我现在打字的这部笔记本电脑,售价1万元,它由11个组件构成,CPU、主板、内存、硬盘、显示器、电源……如果一个消费者“刨根问底”,他会说“笔记本电脑的成本=11个零部件之和+商家的利润”。商家的利润这一块,包括组装、广告、运输、展示、行政、税金、质保等等,你可以视为全部都是人力成本,没有物料成本。

好了,我们接下来再考虑这个显示屏的“成本”是什么。显示屏也由几十个原件组成,大头可能是那块液晶,再加一点附属电路。显示屏厂家外购了“液晶”,其他是人力成本。我们接着再考虑“液晶”的成本是什么。液晶就是14纳米技术生产的一块晶圆,其他是液晶公司的管理和人力成本。“晶圆”的成本是什么?是沙子。你去野外随便掬一把,不要钱。我们层层拆解,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那就是所有的成本都是人力成本!

我年少读书,喜欢胡思乱想。当老师讲到“成本”这一节时,老师说成本上升,工人工资下降时,我总觉得这个逻辑哪里不对。后来为了这个“成本”,我想啊想,想了十几年,最终豁然开朗,原来所有的成本都是人力成本!

任何一件商品,你无限拆解,最终总能拆解成“基本的原材料+人力加工”,而原材料从自然界开采,是不需要付给它费用的,所以“‘成本’=人力成本”。全社会消费者支付的总费用“恒等于”消费者的总工资,所以课本上所谓的“购买力不足”,是永远不可能存在的。

你买一台彩电,这台彩电在中国国内制造,是100%国产,则你支付的3000元必然转化为某个中国人的工资。产业分工可能千变万化,但3000元必然是守恒的,必然有某些人获得了3000元,虽然他们的名字可以是工人、企业家……这并不重要。

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定理, 一切成本都是人力成本 ,我觉得光凭这一条,拿个重量级的经济学科奖,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二、价格

价格是什么?比如我是一个木匠,我费尽心思做了一把椅子。你是一个菜农,你种了300斤大白菜,还养了一头猪。现在我要用我的椅子来换你的白菜,请问“价格”如何确定?

价格就是“劳动”的比值,好比椅子每把250元,白菜每斤1元,一把椅子换250斤白菜,木匠的劳动换取了菜农的劳动。

既然我们知道“一切成本都是人力成本”,则你购买椅子就是购买了木匠的劳动,你付出白菜就是付出了菜农的劳动,椅子和白菜的比值等于木匠和菜农的劳动比值。这就推出了我们的第二个结论—— 一切价格调控都是邪恶的。无论哪个国家,政府都非常无辜,因为他们会被“价格调控”的民意裹挟。

价格调控,往往是“圣母、小白领”提出的,他们的呼声是,既然白领的8000元月薪无法提高,那我就冀望房子降价、冀望汽车降价、冀望医疗降价、冀望教育降价、冀望食物降价、冀望交通降价……那我就奇怪了,冀望医疗降价,你不就是削弱医生的收入吗?凭什么大学生、“白骨精”做做PPT,你就要高人一等?凭什么你的劳动不贬值,却要求医生的劳动少收钱?

当年考医学院,医学专业的录取线比你这学渣还要高一点,经过了5年本科,3年实习,8年勤奋学习之后,给你问诊听疗,挂号费收50元你还嫌贵,你这小白领一两万的月薪拿着,你摸摸良心还在吗?

如果你要求教育降价,你其实就是剥削老师的工资;你要求食物降价,你就是剥削农民的收入;你要求交通降价,你就是剥削司机的收入。在“医疗+教育+食物+能源+交通”的背后,并不是冷冰冰的阶级敌人,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医生、教师、农民、石油工人、卡车司机……你凭什么要求小白领的工资不变,让别人的劳动贬值?

价格是什么?价格就是劳动的比值。 某些人劳动多,创造的价值多,他的工资也就高。用你的“劳动”购买他人的“劳动”,这就是工资的本意。正确的三观应该是: 该是什么价就是什么价,任何人不要干预,完全留给市场,市场博弈出来的价格,就是合理价格。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修改了一个措辞:市场的作用不再是“基础性”,而是“决定性”。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到现在40年整,创造了前无古人的“中国经济奇迹”,我们的经济总量把世界上除美国之外的所有国家远远地甩在了身后。如此辉煌的成就背后,其实在做的也就是这一件事情: 该是什么价就是什么价,任何人不要干预,完全留给市场,市场博弈出来的价格,就是合理价格。一切由市场说了算。

三、通货紧缩

我年少读书,满腹疑窦,好几个问题思索了十几年,苦苦探寻答案。其中一个问题,就是老师介绍的“可怕的1929年美国大萧条”。这次大萧条被誉为“通货紧缩”的典范。经过老师的描述,我们发现资本主义简直邪恶透顶。价格不停下跌→工人没有工资→没工资没购买力→价格进一步下跌。

当年老师讲到这里的时候,我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因为在循环排位中,怎么可能每个人都是输家呢?我们知道,价格是“我的劳动换取你的劳动”的比值,单纯的降工资并不会恶化你的生存环境,就比如你是一个木匠,你卖的椅子250元,隔壁菜农卖大白菜,每斤1元。现在“通货紧缩”了,椅子降价到每把2.5元,隔壁白菜降价到每斤0.01元,则一把椅子还是等同于250斤白菜,生活质量并没有改变。真正导致“贫困、苦难、饿死”的,应该是你的椅子每把卖2.5元,隔壁白菜还是每斤1元,你辛辛苦苦做一个月的椅子,只够换2.5斤白菜,没几顿就吃完了,那才真是饿死没生路了。

相应地,在“大萧条”阶段,必然有一个家庭的收入下降没那么快。就好比你是卖白菜的,隔壁椅子每把卖2.5元了,你的白菜每斤还是1元,你迅速过上了大富翁的生活。有贬值就一定有升值,价格的起起落落,就像是“循环排位赛”,排在第三名的很滋润,排在后三名的很悲催。但永远都有“输家”“赢家”,不可能100个选手,都是倒数第一名。

“大萧条”从全社会的层面,逻辑是讲不通的,不可能全社会100%的人口都陷入“购买力下降”的情况,一定有人在1929年“大萧条”时期,过得快乐无比,钱多到花也花不完。

从广义上讲,假如一个社会并不是“外贸赤字”严重的,比如美国这样的大国,石油自给自足(1929年不需要从中东进口石油),则一切成本都是人力成本。消费者支付的一切货款恒等于总工资,价格=我的劳动/你的劳动,全社会的价格=全社会的劳动/全社会的劳动=100%,对于整个社会,通货膨胀应该是恒为零的。100个中国人参加全运会,不管比赛多少次,他们的名次肯定是1—100,总和肯定是5050,不可能是5049,不可能是5051。不管比赛多少次,中国队的总分都不会变。

真正的经济学,应该是不包括“通货膨胀”这个词的,通货膨胀从来不是经济现象,也不是经济麻烦,人们不需要关心通胀问题,因为通胀永恒为零。 我觉得这个结论又可以拿一个很大的奖。

四、狭义的通货膨胀

目前我们普遍使用的是一种狭义的“通胀”定义,即通胀=物价/纸币。我们知道,经济学并不关心纸币,经济学只关心“福祉”。前面我们说过,椅子250元、白菜1元和椅子2.5元、白菜0.01元,在经济学上是完全等价的,这也是我们说“通胀永恒为零”的原因。但是在有些人眼里,这两种状态是“不等价”的。因为他们的胡乱干预,导致了巨大的麻烦。

不等价的主要原因是“储蓄”。假设人类是一个干脆的民族,坚持“吃光、用光、花完”,完全没有任何积蓄,每天睁开眼,到集市上叫卖“1椅子=250白菜”,到23:59回家睡觉,大伙各自把白菜吃光,椅子砸掉,没有任何积累,第二天重新开始。我敢打赌,100%没有人关心通货膨胀问题。

通货膨胀的真正麻烦在于,你妈妈省吃俭用,耗费了大半的青年、中年时段,不舍得花钱,最后攒了50万元存款。你每月挣2万元,每月花2万元,你工资随着物价上涨,你可以不在乎物价。可是把你和你妈放在一起,你们俩就是52万元存款,外加2万元消费,这个时候,你妈妈对于“物价”就高度敏感了。虽然她今天不准备花钱,明天不准备花钱,甚至明年也不准备花钱,可是她高度关注她这50万元的购买力,她还指望这笔钱储蓄养老活到99岁呢。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犯规”,因为有存款的存在,所以有些人关心“物价”,关心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关心价格的移动。

人类的存量财富是全球GDP的五倍左右,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价格的轻微移动,都意味着“财富的巨大再分配”。数码相机取代胶卷相机,是财富增长的一小步,却是财富分配的一大步。因此针对价格的你死我活,不是为了效率,不是为了社会正义,而是为了小团体的利益。

某些政府,如美国政府,他们喜欢通货膨胀,最厌恶通货紧缩,利益何在?国债。目前美国的国债规模,大致在20万亿美元,哪怕通胀多1%,就是2000亿美元。随着人为地、蓄意地滥发纸币,导致通胀,使得“国债”缩水,才是利益的大头。

再次强调一下,目前财经媒体上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学意义上的通货膨胀,并不是一回事。财经媒体的通胀:椅子/RMB;经济学的通胀:椅子/白菜=生产者/消费者≡100%。

五、通货紧缩的牟利

反对通货紧缩的人,还有一种主流观点:如果人类简单地持有黄金,就可以致富,那就没有人愿意花黄金消费,会导致大灾难。

唉,我能说什么呢。

首先,说这样话的人,思维极其肤浅,只受过教科书的“正统”教育,而且以填鸭式背诵为主,没有丝毫自己的思考。他们混淆了“椅子/RMB”的账面值下降和“椅子/白菜”的实际财富下降。而后者,该值永恒是100%,生产者=消费者=100%,是不会变的。

对于“椅子/RMB”,他们的理解也是错的,哪怕在一个通货紧缩的社会,持有“通货”也不会使你致富。有人曾经问过我:一个国家到底该发行多少纸币?多少数量是合适的货币量,才能既不通胀也不通缩?跟GDP有关系吗?还是有其他的判断标准?如果有这个标准,那是以什么样的逻辑判定的标准?

这个问题,全中国能回答出来的也没几个人。

答案很简单:X=任何值。

逻辑证明十分简单:(1)前提A:市场是平等的;(2)前提B:所有人都同样聪明;

结论C:所有人都不吃亏。如果你想“获利”,总得找个人“吃亏”。如果市场上所有人都一样聪明,所有人都像你一样知道“通货紧缩”,那你赚谁的钱去呢?

事实的真相是,如果市场给出了清晰的、明确无误的信号“通缩”,则黄金的价格就会大涨。如果每个人都知道“物价不断下跌”,则大家都会飞快地去疯抢黄金,把黄金价格急剧拉高,拉高到无利可图,现货、期货都无利可图。

如果市场中每个自然人都是平等的,都是聪明的,则结局自然是对称的,你赚不到其他人的钱。这么简单的道理,还在反复念叨的,不是蠢就是坏。

六、结语

一切成本都是人力成本,价格就是劳动的交换,对价格的任何干预,都是抢劫,是一部分人抢劫另一部分人。就全社会整体而言,不会发生通货膨胀,也不会发生通货紧缩。当某些劳动不值钱,必然有一些劳动更值钱,真正的经济学不包含通货膨胀。

罗斯巴德关于通胀的理解全错,社会价格上涨不是坏事,dT>0,反而增加了交易。 如果市场是聪明的,无论通胀通缩,都不可能使你致富,除非市场不聪明。 当别人都说房价要跌时,你坚持要涨。 FT5KmVXDoiexMYZblvQ+XPFG3PWGAryOB2OlZS3aMAScUFccwhpjqfpUa5/NXTM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