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只要可以证券化,就可以“炒”

你对于财富的理解,一无所知。

一、文交所

天津文化产权交易所(简称“文交所”)设立于2009年,大概和“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P2P狂潮”“万众创业”属同一个时期。“文交所”主要的业务是买卖“文物股份”。举个例子,假设有一幅石涛的画——工墨山水图,请问这幅画值多少钱?

艺术是无价之宝,书画品的估值向来难以衡量。很多人会看一下苏富比的拍卖记录。假设每幅200万元吧,上下浮动挺大。现在问题来了,若是我想投资中国艺术品,非常看好八大山人的升值潜力,但是我没有200万。就算我有,但我还想同时修正价值体系中某些“估值”不合理的部分。请问,有没有什么“金融创新”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答案就是“文交所”,这里把每幅字画“切碎”了出售。比如一幅王翚的画,我以这幅画做基础,发行ABS(Asset-backed Securities,资产抵押债券),份额200万份,每份定价1元,只要集齐200万份,你就可以来我这里兑换这幅画。这样一来,字画就由一种“大型的不可分割难以估值的艺术品”,变成一张“有价证券”。

文交所有电子盘,每天都有报价,诸如“周臣仕女图”“文徵明字帖”“汝窑青花瓷”等,每一天,1.23、2.34、3.45……各种电子股票报价,上下起落,岂不快哉!普通人拿三五百元出来,就有了投资传世艺术品的可能,通过市场模拟价格,给出更佳的艺术评判信号,这也增加了艺术品流动性,dT>0,分散了资产风险。从字面上看,再没有比文交所更聪明的想法了。

接下来给大家出一道题:

问:文交所和比特币投机相比,有什么优缺点?

答:文交所远好于比特币。因为人家根本就是合法的,可以光天化日走在大街上,连伪装都不用。

二、文交所的高级玩法

在一个聚会上,我问一个提问者,假设一幅价值180万元的画,分割成200万股的股份,那么在文交所交易的时候,它的股价大致是多少?那个提问者左思右想,犹豫了半天,才勉强答出来:“我觉得1元吧,涨了10%是因为流动性溢价。”听了他的话我哈哈大笑,说:“真的涨了多少,得看文交所的历史事实。”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都发生了什么事呢?

愿望是良好的,但事实是残酷的,文交所绝对不会把一幅180万元的字画切割成200万份,那会分多少份呢?1000万份,甚至1亿份、10亿份。当一幅字画切成200万份,每股股价是1元。当一幅字画切成1000万份,每股股价是1元。当一幅字画切成1亿份,每股股价是1元。当一幅字画切成10亿份,每股股价还是1元。文交所到了后期,发生了“奇异”的事,如果一手是500股的话,则无论你“切碎”到多少比例,一手永远都是500元左右。

这幅字画是唐寅的还是张大千的,并不重要。这个瓷器是汝窑的还是钧窑的,也不重要。你这釉面很可疑,是不是赝品,还是不重要。如果以“股数×股价”来算的话,到了后期,很多文物估值都要上10亿元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文交所的证券真实价值,其实为零。文物还是保藏在博物馆里,哪怕你是“股东”,你既不能吃,也不能闻。而“回购”其实是一句空话,假设全部股份是200万股,你永远也不会集全,因为11%的股份就偷偷藏在某些永远不可能出售它的人手里。文物又是没有分红的,你也不用指望什么租金、红利。

对于中国股民来说,他们根本不在乎“毫无价值,长线归零”。对于中国股民来说,最受欢迎的是“T+0”,恨不得两个小时一轮行情,一天之内3次大涨大跌,这才是紧张精彩刺激的人生。

你要说“没价值”,可以看看创业板,很多都是垃圾股,新三板更是如此。但是挡不住有“创业板敢死队”,他们需要的仅仅是大起大落的波动,千万分之一出人头地的希望。例如,跑路到美国,至今不肯回来的X视老板,当年X视可是创业板第一妖股,现在呢?

多数股民真正关心的是“K线图”,公司基本面是不重要的,他们唯一关心的是K线“又涨了10%”“年化能到多少”。股民们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公平的赌场。文交所的市价是毫无意义的,它只是给你一个赌大小的地方,而比特币可以提供给你的,是一个类似于“50%∶50%”的赌局,一个无人监管,可以“T+0”的博彩场。

三、财富的幻觉

文交所导致的另一个结果是“发财的幻觉”。前面说过,随着文物的炒作,字画“股”的价格开始疯长,从最初的每股1元,总市值每幅200万元,然后股份可以一拆十,十拆百,股价依然维持在每股1元,到了后期,不乏“50亿股,每股1元”的案例。

就总体而言,身在文交所的局中,却会给人一种“赚钱了,赚钱了”的幻觉。

“你知道吗,我们家二狗,买了200股五彩龙凤双耳六棱瓶,结果翻倍了。”

“哎呀,他怎么这么能干。”

“光是昨天晚上,又涨了10%。”

“哇,好厉害。”

“古董是不可复制的。你想,上千年的东西,砸一件少一件。”

“同意。”

“艺术是不可估量的。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艺术品还要走一波大牛市。”

“太对了。”

“搞什么投资嘛,还不如跟我们买‘文交所’。”

“以后一个瓷瓶,换一座万达广场。”

看了上面的对话,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当年创业板新上市时说过,新三板刚开始搞的时候也说过,比特币刚出现的时候又说了一遍。

人分两种:愚人用“股价×股数”来计算财富,聪明人用“三维价格”来计算财富。我在《价格三篇》里说得很清楚,价格是“三维”的,没有价格深度的市值,一文不值。

四、操纵

如果你仅仅想追求“账面上”的身家,那简直再容易不过了。举个例子,哪天我心情好了,掏个几百万元,自己包件书画或者花瓶,然后就可以发行“文物股票”。我完全可以把99%的筹码捏在自己手里,剩下的1%放在市场上交易,流通盘仅几千股。然后我还有一笔几十万的现金,我就对着你打,老庄股随便拉,拉到5元、10元、50元、100元、1000元、5000元,还不是我说了算?

简单算算,1000元×200万股×99%,这市值也差不多20亿了,难道你就是一个20亿富豪啦?开什么玩笑,你要这种“老庄股”的富豪有什么用?

在我微信后台的留言中,整天都有“币圈”的人跑进来问:“昨天又涨停了10%,你有没有后悔踏空?”“前天又涨停了10%,你有没有后悔踏空?”我翻翻白眼,你是不是要把全世界每个涨幅商机都抓住?你是不是这辈子从来没见过赚钱的机会?如果我要做庄一个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的话,我可以把你的价格从5元拉到5000元,一口气拉200个涨停板。

五、初次发币游戏

理解了文交所的脉络,我们才可以理解ICO的游戏规则。ICO是指这样一门生意:

你好好在家里睡懒觉,突然被大学寝室的同学叫醒,他严肃地和你说,你知道“春币”要开始上线了吗?然后他告诉你“春币”是一种数字货币,在明年春天发行,牵涉到区块链技术……总而言之,你不需要懂,你只需要知道数字货币满足“匿名,不可增发,不可跟踪,可用于交易”就可以了。

人类未来的世界是实际货币向数字货币转化的全面趋势,数字货币将来将是千亿、万亿的估值。而现在,仅仅只卖1元钱,只卖1元钱!

你迷迷糊糊,还是没有听懂。室友推搡着你:“不用懂了,把你这个月2000元的生活费拿出来,去买2000个币就可以了。”

那么,你花半个月的生活费买回来的这堆电子文件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所谓的“春币”。很可能就是一个“抠脚大汉”在昨晚独立编出来的,成本为零。如果我们研究这个业务模式,会发现ICO是“无本万利”的,成本为零。不论卖掉多少币,都是净赚。

我很喜欢知乎上的一个帖《比毒品还暴利的产品有哪些?》,尤其是它的第一个回答——氪金手游很赚钱,但也许没有传销手游赚钱,如果你发现身边亲戚朋友有玩类似的游戏,能劝就劝吧。

要论丧尽天良,ICO可以算一个。那么,如此“暴利”的行业,它的瓶颈在哪里呢?你设想一下,假设你雇用一个程序员,昨天晚上设计了一个“春币”,你在自己家杂货店门口挂一块黑板,上书:本店有春币出售,1元/个,升值潜力无限,欲购从速。然后你从早守到晚,猜猜能卖几个?答案是一个也卖不了。因为走过路过的人,根本不会关心。

如果你开淘宝小店,再自己注册一个京东账户,能卖多少?淘宝估计销量还是为零,天猫/京东可能有十几枚的“尝试销量”,但天猫/京东本身是要收柜台费的。

如果你到大学城里吆喝,卖得掉吗?完全卖不动。如果你买通了系主任,让系主任帮你背书一下:“这个币啊,我看是很有前途的。各位同学不妨研究一下,没有研究的,下学期别想通过我的课。”那肯定大卖,卖个10万元(2000元×50人),估计问题不大。

我唠唠叨叨说了这么多,说到底其实是一个“流量”问题。卖币是需要“流量”的,你也可以将其称为“吸引眼球”,也可以称为“广告”,也可以称为KOL 。总而言之,没有流量,你就卖不动。有了流量,哪怕一分钱不值的东西,也能卖几千个(尽管转化率不好)。 所谓的ICO产业,其实就是KOL流量变现。 之前我们讲过李笑来的例子,就是如此。

数字货币的实质,其实和文交所是一样的,它的市值不可以用“股数×股价”计算。这就是一个“老庄股”,轻易就会崩塌。它真正的估值应该是:“总市值=知名度”,“卖币的钱–知名度=被卷走的钱”。 NJEl0vtR2eF8AGPvKY9P0g2gEMUQK13ZAU44z5yCZ7nnNNg6DbZeIPYd15KksNS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