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蜀道难

噫吁嚱 1 ,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 2 ,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 3

可以横绝峨眉颠 4

地崩山摧壮士死 5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6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7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8

青泥何盘盘 9 ,百步九折萦岩峦 10

扪参历井仰胁息 11

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12

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 13 ,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 14

砯崖转石万壑雷 15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

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 16

一夫当关 17 ,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 18 ,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 19

注释

1 噫吁嚱(yī xū xī):惊叹声。《宋景文公笔记》:“蜀人见物惊异,辄曰噫吁嚱。李白作《蜀道难》,因用之。”

2 蚕丛、鱼凫(fú):远古蜀国的两个君王。扬雄《蜀王本纪》:“蜀王之先名蚕丛、柏灌、鱼凫、蒲泽、开明……从开明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

3 太白:山名,秦岭主峰,位于今陕西省眉县东南。鸟道:鸟飞的通道。

4 峨眉:山名,位于今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

5 壮士死:《华阳国志·蜀志》云:“秦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还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拽蛇。山崩时压五人及秦五女并将从,而山分为五岭,入蜀之路遂通。”

6 天梯:指高而陡的山路。石栈:俗称“栈道”,在峭壁上凿石架木筑成的通道。

7 六龙:传说羲和每天驾着六龙所拉的车子,载着日神从东往西行驶。回:回转。高标:高的标志,指蜀道中的最高峰。一说为山名,即“望高山”。

8 猱(náo):猿的一种,善攀援。

9 青泥:岭名,位于今陕西省略阳县北。

10 萦岩峦:意谓围着山岩峰峦打转。

11 扪(mén):摸。参、井:星宿名,分别为蜀与秦的分星。古代天文学将十二星辰位置与地面州、国对应,就天文言,参星、井星分别为蜀地、秦地的分星:就地理言,则蜀地、秦地分别为参星、井星的分野。

12 巉(chán)岩:高峻的山崖。

13 子规:杜鹃鸟,相传为古代蜀君杜宇魂化而成,逢春即鸣,啼时嘴角流血,声音悲凄。

14 飞湍(tuān):奔腾的急流。喧(huī):喧闹声。

15 砯(pēnɡ):水击岩石发出的声响。

16 剑阁:今四川省剑阁县大、小剑山之间的栈道。崔嵬(wéi):高耸、高峻之状。

17 一夫当关:晋张载《剑阁铭》:“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是谓剑阁。……一夫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非亲勿居。”

18 锦城:锦官城的简称,故址位于今四川省成都市南。

19 咨(zī)嗟:叹息。

解读

《蜀道难》为南朝乐府旧题,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收入此诗,列入相和歌辞瑟调曲。李白此诗作于长安,时间应在天宝十二载(753)以前。《本事诗·高逸》言:“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关于《蜀道难》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最为可取的是詹先生的送友人入蜀说。其构思略同于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以及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这类诗主要是通过描写某种自然景象来表达送别之情。它们有如画家的赠人之作,出现在画面的是巍峨雄奇的江山或异彩纷呈的自然景观,画家的送人之意就包含在他所创造的意境中。李白的《蜀道难》也是如此,它主要是通过描写蜀道之难表达对友人入蜀的关切之意。诗的中心内容,就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人着力描写的,就是蜀道难的“难”。诗中写蜀道之难,不单写自然环境的艰险,还写到人事环境的险恶,对梁陈诗人作《蜀道难》仅言其险而不及其他,是一个突破。李白并没有走蜀道的经历,他能成功地写出蜀道之难,诀窍有三。一是取材多从神话传说、文史资料中来。诗人将有关蜀道的神话、传说、历史和文学资料交融在一起,结合自己登临山水的体验,构思蜀道之难的形象、氛围、境界,能使人产生新异、奇险,以至神秘的感觉。二是写蜀道之险,极尽夸张、形容之能事。其中无论概叙,还是细说,无不形象鲜明,使人触目惊心。三是诗中有人,既有置身蜀道的友人,又有位于蜀道之外的诗人。诗人既用友人置身蜀道的强烈感受衬写蜀道的艰险,又借和友人的对话(诗中表现为有问无答),表示对友人安危的关心和反复强调蜀道的险、难。此外,诗以嗟叹起,以嗟叹结,始终在诗人为蜀道之难感到讶异、惊骇的话语氛围中描叙蜀道之难,以及三次在诗中慨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都对蜀道之难起有反复渲染、不断强化的作用。前人说:“篇中三言蜀道之难,所谓一唱三叹也。”(《唐音审体》评语)其实这一唱三叹之词,也可理解为诗人对友人的再三提醒。 sOzH18UJ62bAFhI/H/L0YveFRm5POF1tGWl0HBfeqRbbdCunf7zyHeUDIFV6W1R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