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短篇小说对于苏珊·桑塔格而言并不是一种习以为常的创作形式。她只有在心中涌起某种无法用其他方式满足的表达需求时,才会转而采用这一文体。在本书收录的这11篇短篇中,每一篇都是一场寻求智慧的激烈战斗——在经历了某种打击之后的总结报告会(debriefing)。读完这些短篇后——尤其是最为私密的那几篇,读者就能够理解个中原委了。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安东·契诃夫曾经谈到过他自己的“自传恐惧症”,对此桑塔格也深有同感。在诸如《中国旅行计划》、《心问》、《没有向导的旅行》等名篇中,她巧妙地克服了自己天生的内敛与沉默。这些短篇所移开的心头重石——父亲的死;朋友的自杀;绝症的阴影——使得它们迥异于她那些创作数量更大、创作频率更高的散文。虽说后者永远会更加出名,但这些短篇却是近距离了解桑塔格的不二法门。她曾经对一位采访者说过,虽说客厅很适合散文,但短篇小说却必须在卧室中写。这一外层与内层密室的差别似乎是理解本书内容的一个绝好途径。这些短篇是最为贴近她内心的作品。

一些评论家说,桑塔格的短篇小说倒不如叫“私人散文”更合适。这种说法不得要领。桑塔格将散文看作是理解她的思想,打定主意的竞技场。对比之下,她的短篇却是源于另一种需求:保持悬而未决的状态,紧抓住矛盾不放,同时却又让这团乱麻结出果实。“我会欣然同意保持沉默,”她在《中国旅行计划》中写道。“不过,哎,那样我就未必能知晓了解什么……可以证明我的无知。”她的语言有时近乎格言体,譬如在《宝贝》或《美国魂》中;有时哀婉悲鸣,譬如在《没有向导的旅行》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中,还有在《中国旅行计划》中;但自始至终都简洁、清新、凝练。“我是西西弗斯,”她在《心问》中写道。“我紧紧托住我的石头……没有什么能把我从这块石头上扯开。”渴望一种在散文中无法达到的不确定性,桑塔格时不时地就会求助于另一种文体——具有无限柔韧性与可塑性的短篇小说,它所要求的仅仅是锲而不舍的坚持,而无需在任何事情上打定主意。

本书收录的作品采自《党派评论》、《时尚芭莎》、《美国评论》、《花花公子》与《纽约客》。这是首次将它们以全文结集成册。我猜想,新一代的读者——他们比前辈们更少纠结于体裁问题——会发现这些作品一丁点也不过时。一如既往,桑塔格总是领先于时代一步。

(宋佥 译) nls1wDxmw26u6gmuiLKU98gPdC12omzx1vaq8lceQhyiGahD+4Ep0n/iAprBRgp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