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要用通俗的语言。有时候,要说明的某件事,对方不明白,还需要作形象贴切的比喻。
1934年,中央警卫团刚划归中央军委领导,由叶剑英分管。警卫团的同志大多是由战斗部队抽调来的,从炮火纷飞的火线调下来,都不太安心,总觉得重返前线直接和敌人厮杀才够味儿。叶剑英了解到情况后,召开了全团大会。会上,他提高嗓门大声说:“中央警卫团应该改名,不叫警卫团,叫钢盔团。”
这话把大家弄蒙了。接着,叶剑英缓缓解释道:“钢盔是干什么的?钢盔是保护脑袋的,中央警卫团是保护党的脑袋——党中央的,所以应该叫它钢盔团,你们说对不对?”
大家恍然大悟,齐声说:“对!”
“人没脑袋行不行?”叶剑英追问。
“不行!”
“你们都是英雄好汉,到前方去可以杀千百个鬼子,但没有党中央领导能不能把鬼子打出去呢?”
“不能!”
只几句话,就说得警卫战士心里亮堂堂的。
《孙子兵法》指出,和敌人作战,除了正面出击之外,还可以运用使敌人意想不到的从侧面突然出现的奇兵,以奇取胜。叶剑英劈头一句:“中央警卫团应该改名……”发语奇特,非同一般。他不是正面解释警卫团有何重要意义,而是以一个精巧的比喻,使对方一愣,紧接着连发几个问题,步步紧逼,把战士们心中的疙瘩一下子解开了。
因为我们的说话对象是占多数的普通人,所以应该尽量选取那些让人一听就懂、一说就明白的事例去作比喻。这样,人们在欣赏时就不会因听不懂喻体而无法感悟其中更深的本体意思。
在纽约国际笔会第48届年会上,轮到陆文夫发言时,他面对来自世界40多个国家的300多位代表,不慌不忙,侃侃而谈。有人问:“陆先生,您对性文学怎么看?”陆文夫清了清嗓子说:“西方朋友接受一盒礼品时,往往当着别人的面就打开来看。而中国人恰恰相反,一般都要等客人离开以后才打开盒子。”
听众席里发出会意的笑声,接着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反应之热烈、气氛之活跃为该届年会所罕见。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陆文夫别出心裁,用一个充满睿智和幽默感的生动比喻,把一个敏感棘手的难题解答得既简练通俗又圆满精辟。他以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待礼品盒的不同态度作比,表达出不同民族对待性文学的不同特点。用生活习俗来说明文学作品体现民族特性的理论话题,既把要说明的问题讲得清晰易懂,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又如,有一名记者问一位新寡名人是否再嫁,她答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样的回答不能说不好,但是没有一定中国古典文学修养的人就听不懂。赵丹的夫人——作家黄宗英以喻作答就通俗易懂:“我已经嫁给大海了,再不能嫁给小溪,要嫁就嫁给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