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 员工的“三力”管理

管理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它是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

管理的技术性(即科学性)在于它作为一个活动过程,中间存有一些基本规律,有着一整套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都是可以复制和学习的。

管理的艺术性则在于,管理的主体是不同的人,管理的对象也是不同的人,管理者面对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管理者所要达成的目标是不可预知的。基于此,管理就是一个需要管理者不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过程,将这个过程做好,就是一门艺术了。

人的管理,其实可以简化为“三力”管理,也就是对员工“能力”“动力”和“压力”的管理。企业各个管理层级的格局不尽相同,进行“三力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基层员工的胜任力和责任心(见图2.3)。

图2.3 企业各层级的境界

(1)能力管理

我们知道,从“用己之力”到“用人之力”“尽人之智”“尽人之心”“用人之愿”,发挥每一位下属的最大潜能,是每一名优秀管理者必经的成长上升之路,也是由“个人英雄”到“将军”的蜕变之路(如图2.4,表2.2)。

图2.4 领导力(心智模式)蜕变路径

表2.2 领导力蜕变路径五阶段基本内涵

能力是员工胜任工作的基础所在,缺乏相应的能力,即使给予再好的指导,也往往于事无补,难以满足工作要求。

对员工的能力,在招聘时通常会进行考察评估。这里我们重点谈的是员工入职后的能力管理,这一阶段员工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组织培训和个人学习。

一般而言,当员工出现下述情况时,应该考虑对其进行相应培训:

第一,当员工感觉目前的工作没意思时;

第二,当需要进行知识结构更新时;

第三,当职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时;

第四,当员工缺乏职业安全感时。

除了有组织的培训,员工的个人学习也不可或缺。

被誉为“东方管理大师”的大前研一在其《工作鸡汤》一书中提出一个重要的概念——“π型人”。所谓“π型人”,也就是双专长者,他们具有两项专长,如同希腊文中的π字,故称为“π型人”。通常,“π型人”可自由转换于两个领域之间,除了在两个领域分别发挥所长,更因具有不同的视野及观点,往往能在工作中产生“1+1>2”的效果。

“π型人”是管理者所渴望的优秀员工,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很少能有人天生就是“π型人”,这是一种需要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完善才能达到的状态。

因此,在能力管理的问题上,还隐藏着两个关键词——管理者的自身学习和团队学习,只有不断地自我学习,才能做到“尽己之能”“尽己之智”,而由个人学习到带动所有员工乃至整个团队的学习,才能最终实现“尽人之能”“尽人之智”。

(2)管理员工的动力

具备了相应能力,然后充满激情地去工作,中间还需要原动力的鼓动,要让下属动力十足,管理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向他们描绘远景。要让下属了解工作计划的全貌及看到他们自己努力的成果,员工越了解公司愿景,自己的心气和积极性也就越高,也越能专心投入工作。

第二,授予他们相应的权力。授予不仅仅是封官任命,在向下属分配工作时,也要授予他们相应的权限和责任,这样能给他们一种“独挑大梁”的责任感。

第三,培养团队精神。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精神力量是不可战胜的,用团队精神来统一大家的思想和行动,能达事半功倍之效。

第四,设立团队总目标和个人小目标。团队总目标能让员工心潮澎湃,个人目标则会让他们脚踏实地。

第五,活用各种激励措施。可供中层管理者使用的激励方法有很多,如表扬、道贺、感谢、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减少批评和指责等。

(3)管理员工的压力

人只有动力而没有压力是不行的,早晚会出问题,管理者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

在前往一些企业做管理咨询和培训之际,经常能够看到他们的办公楼上贴着这样的标语:“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这是一种典型的员工危机激励方式,是为了让员工有一种压力感,实现压力和动力的良性循环。这种危机激励在很多知名企业组织中都被大力提倡,如微软公司著名的口号,“不论你的产品多棒,你距离失败永远只有18个月”;任正非对华为员工的警告,“华为的冬天很快就要来临”;惠普公司原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普拉特所说的,“过去的辉煌只属于过去而非将来”。

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只有那些时刻具备危机意识,能够居安思危的企业,才能生存得更久。同样,也只有居安思危的员工,才能在职业生涯中走得更远。

从管理效应上讲,对员工的压力管理,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能够让员工意识到企业的危机观念是一种企业文化,就如同华为的危机意识灌输,时刻保持危机意识,有备无患。

第二,让员工意识到自己在部门、组织内部面临的危机和压力。一方面,要使员工有压力、有危机感,要让员工感到“如果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的压力,使员工不断努力,产生主动学习、提升自己的欲望,主动学习,积极工作;另一方面,要让员工把企业的前途与自己的前途相结合,树立团队精神,与企业休戚与共。

进行压力管理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员工收获危机感,它只是一种管理手段,真正的目的是激励员工借此来不断提升自己、挑战自我、追求卓越。 /xL6to4kDHpcF/JxwlzJQiUeZA2Fcu59M1lKfkqAu70B94bcJd9z2QyAqTmmqDh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