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致温弟
(六月初六日)

温甫六弟左右:

五月二十九日、六月初一,接连收到弟弟三月初一、四月二十五日、五月初一三次寄来的信,还有两篇四书主题的文章,文笔实在可爱。

信中有说“对兄弟就直言不讳,父子、祖孙之间则不得不婉转其辞”,这两句话有大道理。我做事,每每自认为只要特别真挚,可以问心无愧,直截了当有什么关系。昨天收到四弟的信,才知道家人这般亲密的关系里,有时候也要委曲行事。我有错,我有错。

香海为人最好,我虽然没和他相处很久,却相知很深,你把他当作哥哥就行了。丁秩臣、王衡臣两位,我都没见过,大概可以做你的老师。或当老师,或当朋友,靠你自己去判断选择。如果真的是威仪可测、朴实宏通,就以师礼相待;如果只是博雅能文,可以当作朋友。无论对老师还是朋友,都应常存敬畏之心,不能把他们看作同等之人,渐渐怠慢,这样以后就不能再从他们那里受益了。

你三月的信里定下的功课太多,多了就一定不能专心,万万不可。后面的信说已向陈季牧借了《史记》,这是不可不熟读的书。你既然看《史记》,就一定不能看别的书了。学习没有什么一定的办法,只是要专心罢了。我从前教导弟弟们,常常限制功课。最近觉得给人限制课程,往往是强人所难,如果他自己不愿意,就算是每天照着课程去念书,也没什么好处。所以最近教弟弟的事,只有一个“专”字。专字之外,还有几句话教你,这次特别用冷金笺写出来了。弟弟你可以贴在座右,经常看看反省自己。还抄了一份寄给家中三弟。

香海说八股文要学《东莱博议》,很有道理。你先用笔圈点一遍,然后自己选几篇读熟,就算不读也可以。无论什么书,总要从头到尾通览一遍。不然,乱翻几页,摘抄几篇,而这本书的大局和精妙处都茫然不知。

学诗从《中州集》入手也好。不过我的想法是读总集不如读专集。这件事人人意见各不相同,嗜好也不一样。我的嗜好,于五言古诗方面喜欢《文选》,七言古诗则喜欢读韩昌黎集,五言律诗喜欢读杜甫集,七言律诗也是最喜欢杜诗,但是苦于不能效仿,所以也读元好问的诗集。我作诗最不擅长的就是七言律诗,其他体的诗都有点心得;可惜京城没有人可以一起畅快讨论。你要学诗,先须看一家的集子,不要东翻西阅。先要学一种形式,不可以几种一起学。明了一种,就都清楚了。凌笛舟最擅长写律诗,要是在省城,你可以找他求教。

学写字,临摹《千字文》也可以,但要有恒心。每天临帖一百个字,万万不能间断,这样几年下来一定能成为书法家了。陈季牧最喜欢谈论书法,而且思考得深切,善于体悟。我看他寄给岱云的信,实在是懂得书法的,可爱可畏。你可以和他学习切磋。这样好学的朋友,越多越好。

来信要我把诗寄回去。我今年身体不是很好,无法用心于此,所以作诗非常少,只写了七言古体感春诗五篇。慷慨悲歌,自己觉得不在陈卧子之下,只是语言太过激烈,不敢拿给人看。其余则只写了几首应酬诗,没什么特别的。不久以前作寄贤弟诗二首,看了之后感觉怎么样?北京的毛笔现在不方便寄回去,不过一定会在秋天寄出。要是没有笔写字,暂且向陈季牧借一支,日后还给他就行了。

兄国藩手草 h6Pj7+m3bD/EDG9inSkxhuedVjepQPx0QqGh5468zRfPlN7Q2xD7v/3WPhknZQt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