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部分

生活中,孩子们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练习倾听技巧的机会。孩子们遇到事情的时候,总是大声清楚地让我知道。在家里,和孩子们在一起就像剧院里上演的舞台戏。玩具丢了,头发剪太短了,该交作业了,新仔裤不合适了,又和兄弟姐妹打架了——所有这些眼泪、激情足够演一出三幕戏剧了,而且永远都不会缺少素材。

现实与戏剧唯一不同的是,在剧院,当大幕落下,观众就可以回家了。但是做家长可没那么轻松。我们不得不面对各种伤心、愤怒、沮丧,还得保持心智健全。

我们知道旧的方法不见效。我们的解释孩子根本不听,自己也为此耗尽了精力。但是新的方法也存在问题,尽管知道与孩子产生共情很重要,但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像在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家长们说:

“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好笨,就好像在演戏。”

“开始,我觉得有些虚伪。但我认为我做得对。儿子以前只会说‘是’‘不’或者‘我非得这样吗?’现在会和我说的多一些了。”

“我觉得很坦然,但孩子好像不太适应。他们对我表示怀疑。”

“我发现自己以前从来没有认真倾听过孩子。现在我愿意等他们先说完,然后再说我想说的。真正的倾听并不容易,需要我们集中精力,而不是仅仅给个简单回应。”

一位父亲说:“我试过了,不管用。有一次,我女儿从学校回来,不太高兴。我没像往常那样问她‘为什么噘嘴?’,而是说‘艾玛,好像什么事情让你不开心了。’结果,她哭了起来,跑回房间,把门摔上。”

我向那位父亲解释,这种方法其实还是起到了作用。艾玛那天听到了一个与以往不同声音——她知道了有人在乎她的感受。我鼓励他不要放弃。随着时间的推移,艾玛从父亲那里不断地得到接纳式的回应,有了安全感,她会把困扰告诉父亲的。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少年讲述的经历。他知道妈妈在参加我们的讲座。有一天,这个男孩从学校回来,生气地发着牢骚。“他们有什么权利不让我参加今天的球赛?就因为我没带运动服,让我只能坐冷板凳。太不公平了!”

“这让你很生气。”妈妈关切地说。

他厉声地说:“还有你,你总是向着他们说话。”

妈妈搂了搂他,“吉姆,你没听清楚我说的,我说,这让你很生气。”

他眨了眨眼,看着妈妈,说:“爸爸也应该跟你去上课去!”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集中学习了父母怎样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负面感受。现在,我们来学习怎样帮助父母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在亲子关系中,教导孩子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这源自于我们和孩子在需求上的矛盾。成人需要的是外表整洁、讲秩序、懂礼貌、按流程办事。孩子可不在意这些。有多少孩子会自觉自愿地去洗澡、去说“请”或者“谢谢”、去换内衣。有许多孩子甚至根本不愿意穿内衣。家长花很多精力调教孩子,让他们的行为符合规范。但是,我们的态度越强烈,他们越是反抗。

有好几次,我的孩子把我看成他们的“敌人”,总是让他们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洗手去……用纸巾擦……小点声……把衣服挂起来……作业写了吗?……你确认刷过牙了?……过来,把马桶冲了……穿上睡衣……上床去……快睡觉……”

同时,我总是不让他们去做想做的事情:“别咬手指头……别踢桌子……别乱扔垃圾……别在沙发上跳……别揪猫尾巴……别把豆子塞到鼻孔里!……”

孩子的态度变成“我就要干我想干的。”而我的态度变成“按我说的去做。”于是,争吵就不可避免了。每次都让我心烦意乱,最后,即使要求孩子去做一件最简单的事情,也会让我头疼。

现在,让我们花几分钟时间想一想,在一天当中,哪些是你坚持让孩子去做,或者不要去做的事情。在下面的空白处列出来。

每天要求孩子必做的事情:

每天要求孩子绝对不能做的事情:

不管你列的是长是短,也不管你的愿望是不是现实,这里面的每一项,都代表了你为意愿之争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耐性。

那么,有没有解决办法呢?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当成人希望孩子配合时常用的几种方法。读每个例子的时候,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孩子,在听父母对你说话。仔细体会这些用词,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也可以让一个朋友大声地读,你闭着眼睛听。)

1.责备和问罪

“你的脏手印又弄门上了!怎么老这样?……到底怎么回事?你就不能做得好点?……告诉过你多少遍了,要用门把手。你从来就不听。”

2.谩骂

“今天气温都零下了,你就穿一件薄夹克!你怎么这么蠢啊!”

“来,让我来给你修自行车吧。你笨手笨脚的。”

“看看你吃饭的样子!真恶心。”

“把屋子弄这么脏,你真是个懒虫,简直跟猪一样。”

3.威胁

“再碰灯泡,你就会电死的。”

“再不把口香糖吐出来,我就到你嘴里抠出来。”

“我数三下,你还不穿好衣服,我就丢下你走了。”

4.命令

“马上把屋子打扫干净。”

“帮我拿一下包,快点!”

“你怎么还没倒垃圾呢?现在就去!……还等什么?快!”

5.说教

“你觉得从我手里抢书,做得对吗?你不知道好的行为习惯有多重要。你必须明白,如果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有礼貌,我们就要对人有礼貌。你是不是也不愿意别人抢你的书?那你就别抢别人的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警告

“看着点,别烧着你。”

“小心,别让车撞到你!”

“别往那儿爬!你想摔下来吗?”

“穿上毛衣,要不会感冒的。”

7.控诉

“你们俩别叫了。你们想对我干嘛?……让我犯心脏病吗?”

“等你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就知道这有多烦人了。”

“看见我的白发了吗?都是因为你。”

8.比较

“你怎么不能像你哥哥那样?他总是提前把作业做完。”

“丽萨举止多优雅。她从不用手抓东西吃。”

“你怎么不能像盖瑞那样穿衣服?他的发型、衣服都很整洁。看起来也很舒服。”

9.讽刺挖苦

“你知道明天要考试了,还把书落学校。你做得真明智!”

“今天就穿这个——紧身衣配格子裙?你今天会得到很多夸奖的。”

“这就是你明天要带到学校的作业吗?也许你的老师能看懂你写的天书,我可看不懂。”

10.预言

“你竟然对我撒谎。知道长大后你会是什么样子吗?没人会相信你。”

“你就这么自私。没人会愿意和你玩。你不会有朋友的。”

“你就会抱怨,从来不自己想办法。我看十年后,你还得为同一个问题在那儿抱怨。”

现在,你知道了如果你是孩子,对这些话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也许你也想知道,别的孩子会有什么反应。很明显,同样的话,不同的孩子听了,会有不同的反应。下面是我们小组里的几个例子。

责备和问罪: “门可能比我还重要。” “我干脆骗他,说那不是我弄的。” “我是一个脏鬼。” “我不想呆在这里。” “我想骂她。” “你说我从来都不听,那我就不听了。”

谩骂: “她说得对,我就是笨,动手能力差。” “那还试什么呀?” “我要报复她,下次,我连夹克都不穿。” “我恨她。” “哼,她又来劲了!”

威胁: “她看不见的时候,我就去摸灯泡。” “我想哭。” “我害怕。” “别烦我了。”

命令: “试试,来抓住我。” “我感到恐怖。” “我不想动。” “我讨厌他。” “不管我做什么,都会有麻烦。” “我怎么才能摆脱这些讨厌的事情。”

说教: “得了,得了……谁听你说啊?” “我真傻。” “我真没用。” “我想远离这里。” “无聊,无聊,无聊。”

警告: “世界太可怕了,太危险。” “我怎么能管好自己?做什么都会有麻烦。”

控诉: “我感到内疚。” “我害怕。她病了,是我的错。” “谁会在乎这些?”

比较: “她爱别人比爱我更多些。” “我恨丽萨。” “我觉得自己很失败。” “我也讨厌盖瑞。”

讽刺挖苦: “我不愿意被嘲笑,她真讨厌。” “我觉得被羞辱,被否定。” “为什么还去努力呢?” “我要想办法报复她。” “不管我怎么做,都不会赢。” “我很愤怒。”

预言: “她说得对。我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我会让他们信任的,我要证明他错了。” “这没用。” “我放弃了。” “这是命中注定的。”

我们成人从这几页纸的话语里,就已经经历了这么多感受,那么想想真实生活中的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那么,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替代吗?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和我们配合,而不至于伤害他们的自尊,也不会让他们有逆反的心理?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家长少付代价,又好操作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非常有帮助的五个技巧。不是每一个技巧都适用于每个孩子,也不是每个技巧都适合你自己,这些技巧也不是每次都见效。但是,这五个技巧帮助我们和孩子建立起互相尊重的平台,而互相尊重正是合作的开始。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

1.描述: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

2.提示。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4.说出你的感受。

5.写便条。

Ⅰ 描述: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描述问题

Ⅰ 描述(续)

Ⅱ 提示

Ⅱ 提示(续)

Ⅲ 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Ⅲ 用简单的词语表达(续)

Ⅳ 说出你的感受

Ⅳ 说出你的感受(续)

Ⅴ写便条

Ⅴ写便条(续1)

Ⅴ肯说写便条(续2)

这五个技巧让我们学会鼓励孩子合作,并且不留下负面感受。

你可以利用孩子上学,或者在家自己安安静静玩的时候,抽几分钟时间练习这些技巧。在真正的突然事件发生之前,先假设几个场景操练。

练习I:

你走进卧室,看到孩子刚洗澡出来,把湿毛巾扔在你床上。

A.写出通常情况下,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孩子说:

B.同样的情形,运用下面所列的技巧得到孩子合作。

上面的练习是同一个场景,运用五种不同的技巧。下面的练习,你可以从五种技巧当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有效的。

练习II:

A.你正在收拾行李,可是找不着剪刀。你的孩子有一把剪刀,但总是向你借,也不还你。

B.你的孩子老是把运动鞋丢在门口。

C.你的孩子刚刚把湿雨衣挂在衣柜里。

D.你发现孩子最近不刷牙了。

我记得第一次在家里运用这些技巧的时候,让我非常惊讶。那天,我开完会回到家,在门厅里被我女儿的溜冰鞋绊了一下,我温和地对女儿说:“溜冰鞋应该放在鞋柜里。”我自认为做得很好。但女儿面无表情地看着我,接着就回自己房间读书去了。我当时真想揍她。

于是,我从中学到两点:

1)真实很重要。 我生气的时候还装出很有耐心的样子,会适得其反。我不仅没有诚实地和她沟通,而且也显得很不真实。我还是会在以后把气撒在孩子身上的。倒不如,我大吼:“溜冰鞋是应该放在鞋柜里”,那样的话,可能会引起女儿的注意。

2)第一次不成功,并不意味着我应该回到老路上去。 我还有别的技巧。我可以综合应用这些技巧。比如湿毛巾的例子,一开始,我可以平静地对女儿说:“毛巾把我的毯子弄湿了。”

我还可以接着说:“湿毛巾应该放回浴室。”

如果她不理我,还在想别的事情,我可以提高嗓门:“吉尔,毛巾!”

假设她还不动,而我的火气也在往上窜,我可以再大声点:“吉尔,我不想一晚上都睡在又冷又湿的床上!”

如果我想歇一歇我的嗓子,也可以写一张便条,放在她常看的书上,“湿毛巾放在我床上,让我很生气!”

我甚至想象,我被她气急了,对她大吼:“我不希望你对我的话充耳不闻。我把你的湿毛巾拿走了。我真的发怒了!”

我们总可以灵活地找到符合当时情绪的应对方法的。

也许你希望现在就能把这些技巧运用到家里的真实生活中。那就看一下你前面所列的“每天要做的事情”和“绝对不能做的事情”。运用我们刚学到的技巧,看一看要求孩子做的事情是不是变得容易多了?也可以结合第一章,关于如何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的技巧,帮助我们灵活应对所面临的情况。

想一想,写下这周你可能会努力尝试的技巧。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我的孩子还是没反应,接下来,该怎么办?”在下一章里,我们会深入探讨让孩子合作的更多技巧,将会讨论到如何解决问题以及代替惩罚的方法。下面的作业,帮助我们巩固现在所学的内容。同时,希望本章所学到的技巧,能让我们今后的生活轻松一些。

时刻提醒自己(Ⅱ)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1.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描述问题。

“床上有一块湿毛巾。”

2.提示。

“毛巾把我的毯子弄湿了。”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毛巾!”

4.说出你的感受。

“我不喜欢睡在湿床上!”

5.写便条。

(贴在毛巾架上)

请把我放回原处晾干。

谢谢!

毛巾 nX9LRicH1mKJmV5qDOmbJjAXnZYPkG9UK8gx/xG8cVccJ7I+mIBVAw2O1AYbxNR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