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 练好基本功是根本

我们要达到一个高的层次,怎么去做?去读书、学理论。我们在做学生、做徒弟期间,打好基本功非常重要。中医的基本功反映在何处?那就是对于经典理论的熟悉度、掌握度。记得祝谌予祝老在跟施今墨施老学习的时候,施老第一件事就是给了祝老一本书,叫《内经知要》,背去吧。那时,师带徒最核心的点就是“背”,我们现在也要背。可现在咱们的有些研究生说:我不愿意背,这东西不需要背。要想学好任何一门学问,不把基本东西背会,基本上不会做好。你说西医(可以)不背,现在给每人发一张纸,试着看一看你背得怎么样,默写一下血常规的基本标准值是多少?肝功能包括了几项指标?指标的基本数据是多少?你或许会说:老师,这不用背,那化验单上写着呢。那如果不写呢?你怎么知道它异常?西医你不背,行吗?你可能又会说:我看很多大专家不背啊,那是因为他已经会背了。西医背的不比咱们少,解剖,不背行吗?前臂肌群、后臂肌群,不知道这两个肌群之间的关系、起止腱,你能开刀吗?神经的走向,你不背开不了刀。所以,读书、背书,把基础理论掌握好,是非常重要的。也许有的人会说这些内容太枯燥,但枯燥也要背,(这是)为我们的将来夯实基础。背完以后,这些基本知识要转化成你的能力,还有一个成长发芽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在精神的暴风雨中去成长、去做。暴风雨预示着什么?意味着有失败、有成功。

记得我刚上大学的时候,不太知道什么中医和西医,只知道是医生就行了,就学医去了。我背了差不多快一年,才知道还有河南医学院。我问:河南医学院干什么的?因为我从小长大看病吃的是汤药,但是我知道开刀,因为我们也学解剖学,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中医也开刀。当时,对西医学院学什么课,我也不太清楚。直到后来学的东西越来越多,才知道有中西医之别。实际上,虽然这两个医学的背景不一样,中医和西医是人为分开的。那些年,我不知道这个事之前,我们老师说得会背,我拿到书就背了,背《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解剖学》……背十二对脑神经的走向、肌肉的走向、血管的走向,那时候知道这些必须得背,不背将来看病不会看,或看不好。因这些是基本功,是最基本的知识。

前天我问七年制的两个学生:能记多少个方子啊?他们想了半天,说:背的不多。背的不多是多少个?又说:背完了之后忘了。我想,方子、方剂是背完后不能忘的!要把它烙在脑子里面,要把你背的方子之间的关系都搞明白,然后再记它们的组成。你说方剂关系我不会用,那你也得先把组成弄明白吧!我和学生看病时讲,四物汤会背吧,四君子汤会背吧,八珍汤会背吧?这方子背了,十全大补汤会背吧,归脾汤会背吧,人参养荣汤会背吧?这差不多一系列方子背完了。先会背,至于里面的内在含义是什么,先不会没关系,但是药物组成要去了解。人参养荣汤把川芎去掉了,为什么?那是你以后慢慢要去学的。镇肝熄风汤里面加川楝子、茵陈,为什么?可以先不知道,把方子背完再说。随后你读书多了就会知道,镇肝熄风汤是张锡纯的,还有一个建瓴汤。这两个方子,张锡纯先用的是建瓴汤,后来感觉肝阳上亢弄不了了,肝喜条达而恶抑郁,不能压它,得舒一舒,肝自然就“高兴”了,所以才衍化出镇肝熄风汤,随后镇肝熄风汤成了历史上的名方。

所以那天我给同学讲,人参养荣汤这个方子是从哪儿来的?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都是气血双补的,有什么区别?人参养荣汤,实际上是从补中益气汤化裁而来。那两个是气血双补,这个是脾虚不运、中阳下陷导致的气血不足,病机不一样,用的病人也不一样。我们先记住这个方药,然后再来思考这些。在这二三十年临床中间,我慢慢感悟到,有了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为什么还要研制人参养荣汤。这个方既然存在,历代名家都在讲,都认为它是个名方,那就一定有它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药放哪儿、摆哪儿,这是我们要(在)读书、背书的过程中积累和积淀的。

王清任善于活血化瘀,大家读他的书,可以看到他在解剖学方面有很多建树。虽然现在看来有些粗浅,但是在那个年代,在处置死囚的地方,他看到头一被砍,动脉血喷了出来,但是人的呼吸没停,血顺着吸到气管里面了,便认为人死是因为血进到气管里面了,血进到玄府里面了。所以,王清任提出,血府逐瘀是救命的核心点。这个观点是不是很荒唐?但是临床使用过程中有很多优势,为什么这么有效?因为血府逐瘀汤实际上是针对肝脾失调,对调整肝脾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方子。调整肝脾失调的方子很多,血府逐瘀汤就是其中一个。肝脾失调导致气血的相关性出了问题,这个方子在调整肝脾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一些症状。我的一个病人吃完血府逐瘀汤以后狂泻,达到一天十几次。血府逐瘀汤原方并没有加泻下之品,怎么会腹泻啊?当时百思不得其解,我后来明白了,在肝脾的协调过程中,必然是脾主运化,肝主升降,则一定要么会出现利尿,要么出现大便次数多,要么会出现呕吐,使肝脾的功能能够和谐发展。再后来,病人吃我的药我就明白,这个方子吃完会便溏。但是怎么办?我说接着吃,吃够两天以后就不拉了,后来果然就不拉了。不但不便溏,他的症状也开始好转。所以,我们对于古方,是在背的过程中去理解的。有的同学问,现在有很多背诵方子的巧记口诀,好不好?实际上不好。汤头歌诀是最好的。王清任除了写书,又给自己书中的方子编写了汤头歌诀。既然是他自己编的汤头歌诀,就一定方义非常理解。这样,我们背完之后也就能很好地了解方义。比如,补阳还五汤的歌诀中的“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就说明地龙是佐药,用量不宜太大。我认为,方歌背起来,对于我的临床使用、加减,都很有益处。我学方子时,大部分是对病机理解以后把方子记住了。然后,我会一直琢磨,为什么古人会开这个方子,而我不会开?通过思考药味之间的配伍关系,慢慢理解以后,可能到了一定年龄,也会开这个方子。

背功是核心,那需要背多少?基本方500首以上,不低于500首。一个年轻的学生,500~800个方子是你行医的根本,然后10年以后,你脑子里剩300个方子;20年以后,你脑子里剩200个方子;30年以后,你脑子里剩50个方子。为什么越来越少?因为这50个方子是你从几百个方子里在几十年的临床过程中梳理出来的,是你已用得出神入化的方子。但其余那些方子会不会?一样会用。

所以,背方子是我们的核心点,一定要读书、背书、积累,这是一个积淀的过程,如果这点做不到谈不上成才。这是成才之路的一个基本点,虽然过程也非常痛苦。 JCYnRLyIIbdDze25QAmyfp5VOZaUMKB1aVr4zIoEkFa6KddFwQ0MfNq5RR0azpT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