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ICU时爱用人参,用量也大,自认为用得很好。但翻开古人的书后,发现《名医类案》记载朱丹溪治疗脱证,2天用6斤的人参膏。什么是人参膏?就是用人参熬成的膏。2天内敢用6斤,没有功底是不行的。古人在抢救危重症的方面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但现在很多我们都忘掉了。如银翘散怎么用?回去看看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看看他的银翘散到底是如何用的。现在韩国正在流行MERS,这是人禽之间的传染病,属于温病,建议大家都读一读《温病条辨》,这个病就是温病,高热持续不退,咳嗽少痰,倦怠乏力,发病过程中没有恶寒。张仲景在《伤寒论》太阳篇讲了太阳温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用辛凉平剂银翘散,重剂用麻杏石甘汤。我们读书要去思考这些,把知识转换成自己的能力。这就是我们中医的成才之道,跟师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实践。
再说药物的剂量。对于剂量的掌握、剂量的认识,与年龄有关系,但与年龄的关系不大,更多的还是与疾病的程度相关。我也看儿科病,学生们说,我开的儿科方子剂量与大孩子、成人的剂量差不多。我认为,剂量与疾病有关系,该用大量的就用。《小儿药证直诀》用的药几乎都是毒药,或非常峻猛的药,最初我不了解为什么,后来领悟了一些。小孩子多不好好服药,依从性差,如果用很轻的药,服进去也没用。在《小儿药证直诀》中,钱乙先生的方药,除了六味地黄丸是很轻的毒药外,其他治疗外感疾病,基本上都是用峻猛的药,但量很小,只起到治疗作用。但我们在应用时,要注意中医儿科学的特点: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变化较快,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