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9. 东直门医院的医疗实践

回到东直门医院后,扎针灸、用中药、拔火罐,成为我治疗的核心,针药并治。但这几年没时间了,扎针灸就相对少了,现在我主要是开方子。用中药要把握证候,去探索、思考如何针对证候用药。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急诊科,主要是因为那会儿谁也不愿意去急诊,急诊科是个烂摊子。大内科主任问我真的要去吗?我说真去,急诊有什么不能去的。当时老师们经常讨论一件事:为什说急诊是西医的,中医为什么不能干急诊?我在旁边听,心里想着:中医怎么不能干急诊!关键是我们怎么去做。

大学毕业从平谷回来,我就开始干急诊了。那会儿我知道,要想做好中医的急诊,先要学会过硬的急诊技术,技术谁学会了就是谁的,中医会就是中医的,西医会就是西医的。所以我就一项一项地学习那个年代最优秀的急救技术。不会做气管插管,第一次就在大体老师身上练。有一次有个病人呼吸骤停了,请麻醉科来插管,但他们来晚了,情急之下我就给病人插上了。急诊科的插管跟麻醉科不一样,急诊要抢救,时间就是一切,所以插管的技术一定要精。不能说中医不需要掌握这技术,我们看一看古代的技术,气管插管技术从葛洪就开始了,《肘后备急方》中就有记载,他用竹筒插,插进去的部位相当于现在的会厌通道,然后对着竹筒吹,气回者生,气不回者死。只不过过去用的是竹管,后来用橡皮管,现在已经是硅胶管了。管子的质地发生了变化,技术更精湛了。过去用喉镜,现在技术更高一级,用可视喉镜。虽然工具发生变化了,但基本道理没有变化。所以一定要掌握技术,只有训练出技术来,才能有功底。因此,在急救过程中,要先掌握技术,然后再研究中医学。

我刚开始研究脑出血时,思考脑出血该怎么治?西医用甘露醇,大家都知道甘露醇是脑出血的禁忌证,但又要脱水、降颅压,该怎么办?用中药,就需要一例一例研究、一例一例观察。那时我和现在东方医院的郭院长,在东直门观察脑出血病人,一年半观察100多例,我们都是亲自给病人熬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脑出血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们发现古人得的脑出血中风,跟现在有很多不同之处,那时候痰热很多,痰火内盛证型常见。我后来发现是因为一旦发生脑出血,72小时就容易出现坠积性肺炎,因此出现痰涎壅盛,此时中医大夫去看,就认为脑出血是痰火,其实看的是肺炎。我观察若干例后,写了我当医生后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关于中风重症的观察。脑出血在72小时内没有痰,是风火内闭、心肝火旺,这是它的核心点。如何把风火压下去、窍开了,病就好了,所以当时我选了一个方子:羚羊钩藤汤合犀角地黄汤,用以凉血化瘀。若病人有抽动,加上止痉散止痉;若病人腑气不通,加上承气汤。脑出血在早期是没有痰的,那为何古人总结的核心病机为痰?是因为当时看不到这个病的超早期。凡是古代的名医,多是其他医生看了一圈解决不了后再找他来看,比如朱丹溪,找到他看的也都是重症的痰热。所以我们学习、读书时,一定要分析古人的医疗背景,然后再去探索。

那时有个女病人,原发脑室出血,我的主治医说是阳明经证用白虎汤,石膏用了一斤,吃了三天也没用。我说这是阳明腑证,得通腑,后来我用大黄60克,一天2剂药,相当于一天120克,当天夜里病人狂泻,我跟护士说输上液,以防止脱水,到第二天病人神志就清楚了。因为脑室出血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后来这个病人出院了。为什么我敢用这么大剂量的大黄?是因为我有经验,在轮转呼吸科、血液科的时候,有个大叶性肺炎的高热患者,当时东直门呼吸科主任杜怀棠杜老查房说如果不行就换抗生素。那时药房都有饮片可以给大夫急用,我就抓了一把大黄,大概150克,放在军用的茶缸里用开水冲。跟病人说你喝吧,嘱咐她喝完了会拉稀,她喝了两个半小时后开始拉稀,同时还让她喝水以防止脱水。第二天早上,杜老查房发现病人热退了,就问怎么退的,我告诉了杜老缘由,杜老说怎么敢用这么大的剂量!我认为,这就是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通腑以泄热,原来大黄是可以这么用的。 pVrEiEWw0ap5J5kS/pVMAIJyLG/wo0I6Ju2AmWwYxk31gB6iIbMkYbm6GkfjpgR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