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女娲被尊为华夏民族的伟大母亲。她采石补天,解除了灭顶之灾;团土造人,孕育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真实的女娲是什么样的?女娲为人们做了哪些贡献?原始先民为什么将女娲奉为女神呢?
伏羲去世后,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由他的妻子女娲来继承。
对于女娲,大家肯定是太不陌生了。中国有很多美丽的传说都跟她有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补天了。在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西游记》和《红楼梦》这两本都跟这事儿有关。吴承恩虽然没有明说孙猴子是女娲石变的,但那块仙石的原型确实是云台山(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境内)青顶峰上的女娲遗石。吴老爷子没有注册商标,这创意就让曹雪芹给拿走了。于是,“通灵宝玉”和孙猴子就有了一段不清不楚的关系。
由此可见,女娲的地位非同一般。不仅我们是女娲造出来的,就连天破了这样的大灾难,万物也是依靠女娲的力量,才渡过了难关。
关于女娲的传说还有很多版本。有一种认为,女娲和伏羲的关系其实有点儿违背伦常。这两人本就是同胞亲兄妹——哥哥英武帅气,妹妹娇羞可爱,一家人过着滋润的小日子。但是,突然有一天,天灾降临,大地上洪水滔天,几乎把所有人都淹死了,只有这两兄妹躲进了一只大葫芦里逃过一劫。这大葫芦,就是中国的诺亚方舟。
这只葫芦在洪水中随意地飘啊摇啊,飘着摇着,就来到了昆仑山。兄妹俩从葫芦里爬出来时,早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家是回不去了,反正昆仑山上也没别人,没啥危险,俩人就在这里住下来了。
就这么过了几年,兄妹俩渐渐长大。有一天,他们登上一座高峰,远见天地苍茫却无一丝人烟,一种孤独感油然而生。
伏羲内心很沉重,他扭过头来对女娲说:“现在全世界就只剩咱们两个人了,要是咱俩将来死了的话,人类可就绝种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咱们必须结婚。”
伏羲这么想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可女娲一时半会儿没反应过来。她虽然觉得是这么个理儿,但她还有血缘上的顾虑,所以左右为难,犹豫不决。
这个事儿毕竟太大了,光他们两个人做主还不行,必须老天爷说了算。怎么才能让老天爷“说”呢?他又不会说话,更不会显灵。于是伏羲和女娲就按照老部落的规矩,进行占卜。占卜一共进行三局,两人约定三局两胜。
第一局,伏羲和女娲分别在南、北两个山头各点一堆火,如果这两堆火升起的烟能在空中汇成一股,就代表老天爷同意两人结婚。结果火刚一点着,烟就升上高空汇在了一起,不分彼此。
第二局,伏羲和女娲各拿一块石磨盘站在山谷两侧的崖上,然后同时松手。巨大的磨盘顺着山势滚滚而下,这要是撞上肯定得粉身碎骨。结果两块大磨盘在接触的一刹那,居然静悄悄地贴在了一起——看来天意果真如此啊!
本来说好三局两胜的,但前两次的占卜结果还是没有打消女娲的顾虑。
她对伏羲说:“哥哥,这样吧,我在前边跑,你在后边追,你要是追上我,咱俩就结婚,要是追不上,那就拉倒吧!”话刚一撂下,女娲就扭头开跑。伏羲都没反应过来,一看妹妹已经跑出老远了,心想:“得,赶紧追呗。”
只见这俩人绕着树林跑啊跑。女娲很机灵,虽然她体力上比不过伏羲这个大块头,但她身手敏捷,好几次差点被追上了,哧溜一钻,就又不见了踪影。
伏羲觉得老傻追不行,得用计谋。他见自己的傻妹妹只知道乐呵呵地往前跑,就顺着树林边缘往反方向追。女娲跑着跑着发现后头没声了,扭头一看哥哥没影了,还以为他累趴下了。女娲正得意呢,就一头撞进了伏羲的怀里。
这下女娲是真的无话可说了,她只得遵从老天爷的意思,与伏羲结为夫妇。
这兄妹俩成亲后不久,女娲就怀孕了,没多久就生了。生的是胖小子还是胖丫头?都不是,她生了一个血红色的大肉球!
俩人一看,妖孽啊!仔细一琢磨,觉得这近亲结婚确实有悖天理,要不然怎么会生下这么个怪物。于是两口子用刀把这个肉球切成细小的碎块,把它们包起来,想悄悄处理了。
结果这时候一阵大风吹来,把这些碎块吹向了四面八方。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这些肉块落在地上后竟然变成了人!原本空荡荡的世界也从此变得热闹起来。
更离谱的说法是,这些人是在哪儿变成人的,他们就以当地事物的名称为姓氏:落在山上的姓山,落在石头上的姓石,落在树上的姓木……
当然了,这纯属瞎掰,中国人的姓氏根本不是这么来的,日本人的才是——住大桥的姓大桥,住小桥的姓小桥,住山上的姓山上,住山下的姓山下,种地的姓山田……幸好那会儿没有冰箱、彩电,要不然还得有人姓这些。
前面咱讲过,伏羲创设八卦后,变成了大红人,成了远古时代的超级天王。作为一颗璀璨大星星,高富帅伏羲成为了许多小姑娘的梦中情人。特别是年轻的部落女首领们,都想得到伏羲的爱。
那时候的姑娘可不像后来的大家闺秀,瞧上个小伙子不好意思亲自出面,只能找个媒婆去说道说道。她们都亲自上阵,大胆追求。
一个女首领对伏羲诉衷情:“我的部落十分强大,咱俩结婚就是强强联合,以后我这部落都听你的,你就是头儿,多威风!”
另一个说:“光强大有什么用?长得跟老妖婆似的,跟她吃一回饭都得吐三回。我的部落虽然比不上她的,但我有天使的面庞和魔鬼的身材,咱俩才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设。”
……
一群姑娘自作多情,为争伏羲打得不可开交。她们压根儿没想到,伏羲根本就没看上她们。唯一能让伏羲钟情的神女子就是女娲。
伏羲为什么钟情于女娲,这个问题谁也说不清楚。爱情本来就不清不楚,什么日久生情,谁能和谁一见倾心,都是说不准的事儿。总之,伏羲和女娲是郎有情,妾有意,俩人一拍即合。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新郎官伏羲穿戴整齐——多披了两块树皮,腰上围了圈新树叶,带着两张鹿皮做聘礼,兴高采烈地去女娲的部落办酒席。婚礼举行后,伏羲就留在了女娲的部落,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伏羲这么大咖的人物怎么倒插门,成上门女婿了?前面提过,那会儿还是母系氏族社会,就应该是男子“嫁”出去。不过伏羲毕竟不是一般人,让他结婚后完全在家当“小媳妇儿”是不可能的,所以虽然他“嫁”到了女娲部落,但是也分管了女娲部落的部分权力。
伏羲和女娲两口子恩爱有加。他们先后生了四个儿子,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一家人其乐融融。
随着伏羲的实力不断增强,很多部落慕名而来,他们希望组成以伏羲为首的部落联盟。就这样,伏羲成了第一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女娲自然也升级为了“第一夫人”。
女娲可不像后来的某些官太太,整天只知道遛狗、打麻将,叼个大烟卷就敢替老公受贿。前面讲过,伏羲当上部落联盟首领之后,对婚丧嫁娶做了一系列的规定,这里边就有女娲的功劳。
在母系氏族社会,男女青年有一大“福利”,就是可以不受限制地自由恋爱。说白了,就是想跟谁好,就跟谁好。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先祖们意识到,老这么整不行啊,生下孩子算谁的?当时的孩子全是有娘生没爹养的,一个母亲独自拉扯五六个孩子太正常了。男的呢?自由人,打完猎后可以随时勾搭小姑娘。
对此女娲不乐意了:“这可不行,太乱了!冤有头债有主,男女相爱之后就应该结为夫妻,在同一个屋檐下休戚与共,永不分离。女子是男子的‘宝’,男子是女子的‘家’。”
女娲主张男女结合后,女方到男方家过日子。这非常科学,为什么呢?
那个时候,食物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女子采集来的野果、野菜什么的,二是男子捕猎,打点野猪、野鹿什么的。
但是,大自然给的东西是有限的,万一今天运气不好,男的没猎到动物,女的没采到果子,这一家老小就全得挨饿。
挨饿的滋味可不好受,那怎么办呢?就只能抢了。所以那会儿为了争夺食物、水源、草场等资源,部落之间经常打仗。
一打仗就得拼命,这可是个力气活,男的肯定比女的有优势,所以男子必须是保护者,女子理所当然是被保护者。两个人相辅相成,共同支起一个家。
前面讲过,打猎这个事儿,多半是看运气,很多时候外出打猎的男子都是空手而归的。并且,打猎还是个高危职业,狩猎不成反被猎,丢掉小命这种情况常见得很,所以男子的收入很不稳定。
女子负责采集就不一样了,除了失足跌落悬崖,一般来讲,她们总能带回点儿东西。
所以,如此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要打仗了,男子上,保护部落和家族;平时男子打猎毫无收获,一家老小也能靠女子采集的野果填饱肚子。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还能解释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逛商场这件事儿对女人来说是极大的娱乐消遣。她们为什么爱逛,而且逛半天都不买呢?一件衣服她明明看中了,为什么还要多转几圈,再看看有没有比它更便宜、更好看的呢?
其实,这习惯早在几千年前,女人们采水果的时候就养成了:这边有梨子,尝一口,一般般,扔了;那边有桃子,尝一口,忒酸——还是回头摘那梨吧。
男的就不一样了。在商场看上哪件衣服,一问八百,立马掏钱,买完穿上就走。结果没走出两步,遇见一件一模一样的衣服,才卖四十,多掏七百多,那只能自认倒霉。
这跟打猎是一个道理。碰上老虎我躲,碰上大象我躲,好不容易碰上了一头鹿,我不弄死它我等啥?你说后面还有更好的,那等着吧。等半天就来一只兔子,还不够一家老小塞牙缝的。所以,男人果断出手这习惯,可能就是上古时代养成的。
弓箭和网发明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嗖嗖”几箭出去,没准儿就能射死一头鹿,一张网一兜,没准儿就能抓俩兔子,这些可比野果子有营养。
如此一来,大家伙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好,男人的地位自然就得到了提升。所以女娲提出,男子应该保护女子,为一家老小供应食物。
既然保护是男子提供的,食物也是他们辛苦猎回来的,女子再像以前那样恋爱观过于开放就不合适了。男子也开始琢磨,不能自己白天累死累活地打猎,老婆却和别人弄个野孩子回来。因此,女娲制定了一套嫁娶制度,来规范这些事儿。
制度的第一条是“正姓氏”。夫妻结合就要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为了使每个人都能找对祖宗,制度规定,孩子生下来要跟父亲姓,这样就能知道谁和谁是同一个爹生的,往后就是同一个爷爷生的,再往后就是同一个祖宗的后代了。
在当时,两个人同姓,就说明这两人或多或少有血缘关系,他们是不能结为夫妻的——经过长期观察,老祖宗也琢磨出了近亲不能婚配这个道理。
制度的第二条是“要通媒”,以此让婚姻的形式变得郑重起来。女娲觉得当时男女的结合太随便了,就跟一场游戏一场梦似的,结得快,分得也快。
因此,女娲提出,夫妻一旦结合,就应该享受永远的幸福。结婚的事儿只让两个当事人决定不行,还必须通过媒人牵线,男女双方的父母外加七大姑八大姨都觉得成,这俩小年轻才能谈婚论嫁。
制度的第三条是男方要“下聘礼”,为什么呢?因为从古至今都是陈世美多,潘金莲少。既然要求女方住到男方家,服从男方,那就得保证男方不能轻易变心,所以聘礼的作用就相当于保证金。
不过,越往后发展,这玩意儿就越离谱了,有些甚至到了让男方倾家荡产的地步,这就违背了女娲娘娘的本意。
女娲制定了嫁娶制度,提倡媒人的作用,所以她成了媒婆行业的祖师爷,被后人尊为婚姻之神。
伏羲死后,女娲就接了他的班,成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这时,先祖们已经步入父系氏族社会了。女娲一个女人当了老大,就有爷们儿不服了。
不服的这个人叫共工,是个部落首领,实力强劲。这哥们儿自以为治水有功,惦记着伏羲没了,这盟主的位置怎么着也该轮上自己了,没想到竟被女娲给抢了。
共工心中愤愤不平,越想越气,一跺脚就领着自己的小弟们杀向了女娲的地盘。
别看女娲只是个女流之辈,刚坐上盟主的位置没几天,她之前可也是根正苗红的部落首领,嫁给伏羲后,又当了多年的“第一夫人”,人家这积淀,这实力,哪是你想反就能反得了的?
所以,听到共工造反的消息后,女娲只是冷冷一笑。她一面组织迎战,一面给自己的堂兄祝融送信,准备夹攻共工。
祝融是燧人氏的直系后裔,跟火有着不解之缘,后来就被传成了“火神”。
中国传说时期的这次大规模群体事件,已经不是一帮原始人拿着木头棒子打群架了,而是一场真正的战争。
女娲、祝融两大部落联手,共工哪还打得过?打不过就只能跑。可是这哥们儿不服啊,他心想:“有本事一对一单挑啊,找人群殴我算什么本事!”
结果他回头一看,弟兄们都挂着彩,追兵来势汹汹,得了,还是赶紧跑吧。
就这样,共工一口气跑到了不周山,也就是今天甘肃省境内。一不小心,他还破坏了设在这里的象征王权的祭天中心。
女娲原本只想惩罚下共工,毕竟大家都是一个联盟的,也不想把事儿做绝。没想到共工这么不识抬举,打不过就搞破坏,所以女娲只好命令祝融和不周山附近的部落联合起来攻打他,一直把他赶到了祁连山以北。
共工破坏了祭天和观测天象的机构,导致人们没法进行天气预报。洪水一来,人们在毫不知情的状况下,纷纷被洪水吞没。
站在高处的女娲一看大洪水来了,赶紧组织身边的人砍伐树木,绑制木排,下山去救被困的人。
这一奋战就是三天三夜,抢救出了数百名青年男女。这些获救的人向女娲叩头致谢,将她尊为“圣女”。
女娲率族人和洪水搏斗的历史,后来被人们神化了。
神话故事里说,共工兵败后,一脑袋撞向了不周山,而不周山是擎天柱,所以他这一撞惊天动地,撞得山体崩塌,大地向东南倾斜。
随后,海水向陆地上狂灌,平原上的人被淹死了一大半。逃到山上的幸存者,又被野兽吃掉了一大半,人类濒临灭绝。
为了使人类增多,女娲以黄土和泥,双手捏泥人。她先捏个男人,再捏个女人,冲它们吹口气,泥人就变成了真人。
随后,女娲让他俩结为夫妻,两人向女娲跪拜,尊她为始祖。
女娲非常高兴,就一对一对地接着捏。男人呢,她都照着伏羲的模样捏,女人呢,就照自个儿的模样捏。她整天都在那儿捏,从日出捏到日落,废寝忘食。
几个昼夜干下来,女娲的身边围上了成百上千对男女,他们一丝不挂地向女娲跪拜。女娲觉得这不太雅观,就抓了一把树叶随手一撒,所有的黄土人身上就多了一件树叶做成的衣裤。
女娲心想:“这下行了,能见人了。”于是,女娲冲他们挥挥手,说道:“大家自行安家立业、繁衍子孙去吧,拜拜!”
后来,女娲捏累了。她看着眼前这一大堆黄泥,不耐烦了,不想再一个个捏了。于是她找来一根粗大的草绳,抡起来用力抽打这堆黄泥。泥点四处飞溅,飞出去就变成了人,密密麻麻地跪了一大片,向女娲叩头,尊她为祖宗。
女娲用手捏成的人,后来就成了贵族;用草绳甩出来的人,就成了贱民。为什么我生来就穷,你生来就富贵?因为你是女娲老娘娘捏的,我是女娲老娘娘甩出来的。所以自古都是有钱人少,穷人多。
女娲和她的族人在大洪水退后,回到故地生息繁衍。大家从此更加拥戴女娲,女娲也继续顺利地领导着整个部落联盟,威望更胜从前。
女娲一直活到一百多岁才去世。甭说在当时,就是在今天,活过一百岁的也是“神仙”。
要知道,汉代的时候,人的平均寿命才二十五岁,唐代二十九岁,更别说传说时代的了。那会儿的婴儿夭折率多高啊!我们家生了十二个孩子,死了十个,我哥七十五岁没的,我七十三岁挂的,加上那十个零,一平均,都进入不了青春期。
所以,女娲活了一百多岁,这太不容易了,同时也充分说明她是一个贤德之人,连老天爷都愿意让她多活点儿。
女娲一死,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就空了出来。那么,谁能来接班,成为新的联盟首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