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理性与非理性循环假说

传统经济学理论常常假设人是理性的,并且认为强有效市场应当使得所有人获取所有的信息,所以说,市场之中的交易者的回报应当一致。事实上,获取所有市场信息几乎不可能,且中小交易者没有能力、财力、精力去获取并正确解读大量的信息,几乎所有的交易信息都只能被交易者自身有限地、非理性地解读。

在极大数量的交易者市场中,买卖双方为一个有价值的商品报价,其价格历史与未来的规律由市场中所有交易者的心理、资金、基本面共同主导。其中,心理因素往往是决定股票价格的关键。交易者其实并非完全理性,甚至可以说并非理性,这和经济学的常见假设恰恰相反。交易者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得知所有能够影响市场的利好或者利空信息,绝大多数交易者对市场未来的判断往往建立在不全面的信息基础之上做出交易决策。并且,市场之中每个交易者由于个人知识、经验的有限性,其并不能很好地对于哪怕是有限的信息做出合理的判断。尤其不能视而不见的是,交易者在股票交易过程之中,常常产生跟风行为,这导致我们俗称的散户总是喜欢追涨杀跌,高买低卖。

交易者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徘徊,再聪明的交易者也难以抵挡股价连续拉升的诱惑,即使他明明知道股价估值已经偏高了;此外,股价在短期利空影响下所导致的连续暴跌也往往使得聪明的交易者割肉,即使他清楚地知道股价已经被严重低估。那么,“聪明的交易者”为什么会在高位买入,又为什么会在低位卖出呢?因为他们认为即使股价高估,还会有比自己更笨的交易者在更高价格愿意买入;相反,即使股价被低估,还会有比自己更笨的交易者在更低价格卖出。“聪明的交易者”总是认为还有更笨的人在后面追涨或者杀跌,其实,大部分人都低估了别人、高估了自己。市场终将是理性的——从大周期来看,无论是指数还是股价,总会围绕公允价格上下波动,但大多数交易者的行为是非理性的——他们总认为还有人愿意以更加偏离股票的公允价格进行交易。

买卖股票本质上是对一个企业未来的投资。在一个相对短期的市场交易周期之中(譬如一个季度的周期),企业很难在基本面上有着本质的变化,股市的涨跌不过是交易者或者乐观或者悲观情绪预期导致股票的过度波动所致。因此,在情绪释放之后,在信息被合理地解读之后,理性将再次在市场之中占领上风,股价还会回到一个公允的价格。正是因为市场交易者“非理性—理性—非理性”的循环过程,导致了股票市场绝大多数交易者都是亏损的。市场不会总是给非理性的行为获得利润的机会,这也符合逻辑。

我们可以这样说,股市的交易者大多数是聪明的,但其短期交易行为往往不能做到理性。只有少数理性交易者能够在股市之中长期获利,因为这些交易者能够理性地判断何时股价估值过高,何时股价估值过低,正确的交易时间要比交易哪只股票往往显得更为重要。交易者不是永久的理性,也不是永久的非理性,他们只是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徘徊,这种徘徊导致在不合适的时间做出不合适的交易方向,这是大多数交易者亏损的原因。 3E0fVD7o5prUBKlmO78eB2gO1/AXFd4yCYOCZ+BFilCKeBOIH2rkeZ7Wf/3PXoU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