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一直以来,我都不屑于回顾自己的工作。我着重于如何完成眼前的作品,如何规划下一部作品,只考虑未来的事,然后一鼓作气往前走。

眼下在吉卜力成立30周年之际,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公开上映了23部剧场版动画。随着宫崎骏宣布从长篇制作中隐退,制作部门也处于停滞阶段。2015年,公司举办了以“吉卜力大型博览会——从《风之谷》到《记忆中的玛妮》”为主题的回顾展。在构想展会内容时我突发奇想,是不是也该给自己过去的工作做个总结了?

电影要卖座,三大要素必不可少。首先是“制作”,作品内容无趣的话,后期无论做什么都是枉然;“发行和排片”也很重要,如果不能为观众提供良好的观影环境,观众人数就不会增加;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的是“宣传和广告”,它负责向大众推广作品如何有趣,让观众走进电影院,这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

我从事这项工作始于1980年,那时电影产业已经没落,什么都不做观众就会走进影院的时代已经终结。于是我不得不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向大众推广自己公司的作品,不断精进自己的推广技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30年也是进入大众消费社会的一个过程。在此期间,广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回过头来,我们会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滞销时代,不仅电影行业,几乎所有行业都陷入苦战的泥沼。我认为这不能统统归罪于通货紧缩或经济不景气,是时代开始发生巨变。

做什么样的作品、如何宣传才能卖座?恐怕没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不过,我们曾经为“让电影卖座”所做的事,也许能为后来者带来一些启示——这就是我出这本书的初衷。

接下来,我会阐述什么是卖座,什么是电影,吉卜力的电影给观众留下什么印象,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过去的30年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以及我所做的工作到底有什么意义。

首先,就从吉卜力真正的起点——《风之谷》的故事开始说起吧。 4PwkPMqTVQCYpyZuN3l46Y2+rR6jKTD7ruHjpANHL9nSlPmt/mIFyNDNnuwdw5z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