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每一步都是传奇

幸运的是,C队第二小组的队友都陪着我,加上有李健给予的摄影帮助,享受漫步戈壁的旅程开始。我们在阿育王寺前集合,摆好姿势照一张酷酷的照片,迈开步伐融入人群中。

天气越来越热了,我们走到第一个大坝,开始借助绳索慢慢攀过坝顶。当我翻过大坝接应其他队友的时候,才忽然发现,为了方便大家过坝,今年在坝中修建了一段阶梯,只是奇怪的是,竟然没有人走阶梯,反而采用了大有难度的绳索。

发现这一点让我很快乐,大家的选择正是融入大漠的方式,用最原始的方法去体会前人行走的感受,用正确的方式迈开戈壁挑战赛的每一步,这样就能够真正地进入每一步的交流之中,因每一步倾听到与前人彼此的呼吸,因每一步与前人流淌着相同的汗水。

欢喜一步一步前行的感觉,伴随着步履调整好呼吸。天气更加炎热,加上无风,行走在雅丹地貌的沟壑之中,沙尘围绕在四周,龙卷风也来凑热闹。佘广担心我站不住,紧张地紧随着,并提醒我注意避开风口,金勇同样快步贴近,他们两个人一左一右护着,龙卷风也只好匆匆飘过了,当然事实上是我们避开了龙卷风。

我们随时补充水分,定时补充能量和盐分,静若第一次走上戈壁赛道,却考虑为我准备很多吃的。榨菜、鸡蛋、黄瓜、神仙果、盐丸和能量棒,每一次停顿下来进行补给时,每一个人总是那么认真,毫不含糊,严格地按照标准摄入和休整。这些补给和休整,协调了身心,使身心合一,与戈壁融合。与外界合一成为保障完赛的基础。每一次认真地补水、认真地拉伸,成为使身心和谐的工具。这些认真的、单纯的动作,平和了外在燥热,照亮了身心,给身心带来了安详和宁静。

走到15公里处,自己感觉体力有些透支,宇伟老师赶上来和我走在一起,每每遇到有坡度的地方,他都会在背后推一下,让我可以借力从而减少体力消耗;对讲机中不时传来同学们关注我的声音,同样给我极大的推力;佘广和金勇也在身旁,给我陪伴与加持。在16公里处,第二小组的金勇、佘广、静若、胡萍、胖小巍、雪亚以及宇伟老师,逐渐汇集到一起,走向17公里的补水点。

17公里补水点有我喜爱的西红柿,静若和佘广忙着去为水袋加水,雪亚则带着我做拉伸按摩,吃完西红柿,人又满血复活,我们再一次上路。剩下的路程,有摄影师李健随行,充满了快乐。胡萍把这段路称为“干蒸”,是一个难得的调理身体的机会,经她这样一讲,即刻觉得身体轻快起来。傍晚的余晖也滑上天空,天气虽然依然燥热,心境却因愉悦而感受清凉。

因为手杖不够,所以胡萍和我,或者静若和胡萍会牵手而行,轻轻摇晃手臂的感觉,很有点小朋友郊游的情景。健哥扛着摄影器材,跑前跑后为大家拍照,更强化了这份感觉。不知不觉之中,我们已经来到了体验日最后一道大坝。这时,夕阳映衬下的大坝,就如电影画面,健哥让我们站在坝上排成一排,高举大旗,摆出姿势,拍出剪影一般的影像。余晖配合,大片便呈现了出来。

继续前行,终点旗门在望了。听到对讲机中牟震询问的声音,我们开始整装,喜悦地走向旗门,远处同学们已经准备好学院大旗递了过来,我们手挽着手,高呼着国发院戈12的口号,在一片掌声和鼓声中跨入了旗门。易剑东老师、范丽荣老师、向东和国发院A队、B队、C队已经抵达的同学们在终点迎接我们。大家集合在一起合影留念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分享着我们完成体验日赛事的喜悦。

戈12对我是一份独特的戈壁感受,让我再一次感受到团队之包容能量、自然之浩大变幻、个体之渺小脆弱。更让我再一次感受到敬畏与服从、守护与接纳、外在与内心之融合的力量。

能感受到这一切,幸有无数人提供了帮助。感谢炯华队医以及三个队的队长、各小组长鼎力支援与悉心照顾!感谢牟震总队长、佘广等组委会的领导有方!感谢后勤雪亚、小智、飞雄,还有大鹏无私的付出!感谢健哥实时记录。走在路上,总会遇到公益大使、志愿者的帮助,很多媒体朋友更是扛着设备,为大家记录着每一步的真实。每一个戈友真诚地问候和加油,新国大的廖队医也在不断关注着我,晚上到新国大的大帐去看他,廖队医用一个大大的拥抱迎接我,想不到陈校长、媛媛、凌秋都在,每个拥抱温暖无比。正是无数人的付出,才会有我三次站上赛道的收获。体验日之后,A、B队的队员进入正式比赛日,将以更大的毅力去体验更不一样的属于他们自己的戈壁。

因为,在戈壁上,每一步都是传奇! iaVvtCWqLTp+xY8XwgEYQu2SWLj01IGPpKzHUDA8ODrclU5jU23UvyepFOPXjgr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