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7章 针对“主观满足感”的具体方法(深入市场营销3.0)

1.针对STP无法满足的“主观满足感”的方法

■“(含品牌的)高性能信仰”的界限与针对D领域的方法

传统型企业在追求产品开发的安心感时,往往只要品质好就满足,这种倾向之前也提及过。

反向思维的话,这种想法让人强烈地感觉到它依存于“只要我觉得好,那么你也一定会满意”的固定概念。

但现实绝非如此,因此(顾客与企业间)产生隔阂,最终导致商品不被市场接受。

简单来说,也就是指客观部分(性能方面等)与主观部分(个人满足感),而这在市场营销2.0的逻辑中,对于客观部分价值的执着能给企业带来安心感。追求任何人都难以反驳的客观事实,比如世界第一薄、快、轻、牢固等,让制造出的商品使人难以挑剔。并且这也与“业界no.1”的想法息息相关。企业往往会为此做出行动或推广,而从顾客方来看,也许会产生疑问:“这对我真有那么重要吗?”

不过,重视性能的倾向恐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无奈之举。将其放在主观轴上来看的话,其暧昧不明的地方很多,也有各种不同的解释,这一领域很难制定指标性的明确目标。所以也许这方面的决定往往是先踏出第一步再做打算。

但在客观部分坚持到底,这一点也是如今市场营销诸多论题的大前提。

■比主观价值更受重视且更难以了解的市场扩大

当将市场营销放在主观层面来看时,就不得不面对诸多暧昧且多样性的解释。在这种状况下,企业很难单方面定义和掌控价值。

在以前的时代,由于情报不足或是了解不够,消费者方往往会倾向于顺从所得到的情报。比如利用电视广告或大众传媒反复播出企业名称和产品名称,迂回地呼吁顾客购买,这种宣传手法是行之有效的。但如今随着情报的获得日益对等,同样的做法反而可能造成反效果。如果顾客一直被灌输已经了解的资讯,就会产生被强迫推销的厌烦感。或者成熟的消费者会认为该产品花费了大量推广费,不想为这部分成本买单。

进一步来说,消费者方正越来越了解包括竞争企业在内的所有产品。顾客在网上调查自己想要购买的商品已经是常态,他们能准确掌握买方而非卖方对产品的评价。

在这种状况下,企业应当如何应对呢?这也是当今各种市场所面临的问题。

主观价值藏于顾客中。此时企业该怎么办?

要问主观价值究竟存在于何处?它显然由顾客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性决定。这样一来必然导致无论什么业种都得从服务业的视角去看待问题。

此外,在“品牌”概念中,关于品牌的主观价值,最终企业能掌控的部分极少,它基本由顾客主观印象决定。在情报不对称的环境下,品牌的世界观不再像以往一样由企业独自控制了。

■思考“礼物的满意度”

以礼物为例,我们来想想如何才能令对方开心。

当得到真正心仪的礼物时,收礼物的人一定会由衷的高兴吧。

这是理所当然的。不仅如此,“对方了解自己”这一认知会令人加倍的高兴。这时所产生的某种心动和其行为远大于东西本身所带来的满足感,礼物本身是否昂贵倒并不是问题了。

要达到这一效果,首先要从过去的经验中猜测对方大概想要什么。这也就是市场调查的思维方式。当你想到对方过去曾说过想要什么时,对方也会为“你居然记得”而开心(C领域)。

这当然是不错的情况。但更进一步的话,凭借“虽然是第一次见到这个东西,但感觉那个人应该会喜欢”的直觉选择礼物,并且的确如自己所预想的一样,那高兴的程度又会翻倍。 这是与“他记得我说过的话”完全不同程度的满足感,因为这表示已经深刻了解了收礼物的人的主观价值观。 原本不可能预知的喜好却在现实中被人看破,这种直觉只可能在共享主观价值的前提下才会出现。这种情况也可以说是D领域才会发的事。

■迪士尼不以“效率性”为最优先的理由

在迪士尼工作的员工(公司内被称作“演员”)有需要的遵守的优先顺序。首先是(1)身体的安全,其次是(2)礼貌,接着是(3)表演,最后才是(4)效率性。在市场营销2.0的世界观中,效率性常常是第一位,而迪士尼却将其放在了第4位。

迪士尼的目标是保持永远完美的世界观,因此从其优先顺序也能看出它非常重视这些要素。如果首先追求效率性,则会导致远离这一目标,因为它和“梦与魔法之国度”的永远存续相悖。

■针对主观满足感的效率性

话虽如此,迪士尼的效率性却并不低,甚至可以说相当高效率。但重点是优先顺序的不同。迪士尼清楚效率性是非常重要的,但并不将其放在首位而是第4位,因为这对于满足来园者的主观价值观非常重要。

■世界观的共享(将价值观共享放在首位来考虑的消费)

●迪士尼采取的措施

迪士尼与其他游乐园有何不同呢?我们从迪士尼的创始人华特·迪士尼的话中寻找答案。

“欢迎大家造访这幸福的场所。

欢迎光临,迪士尼是属于各位的国度。

大人可以在这里回味以往,年轻人可以在这里放飞对未来的挑战与希望。

希望这里能成为全世界的幸福与灵感的源泉。”

造访迪士尼乐园时,最先吸引目光的是以米奇老鼠为首的诸多角色,还有各种表演节目。

不过最醒目的还是被称作演员的工作人员(大多都是打工者)的动作和姿态。笑容、扫地、打招呼,这些举动处处都体现了迪士尼风格的待客理念。

我们来一窥迪士尼的后台吧。迪士尼贯彻对演员的教育,训练包括指导、所属部门讲座(Off-JT)以及调派地的实地训练。

训练中要求演员掌握的是SCSE行动基准。这并不是行为手册,而是在严守4点的基础上任由演员发挥。

迪士尼没有所谓的行为手册,它只提供4个行动基准,并按其优先顺序行动。

①Safety……安全

②Courtesy……礼仪周全

③Show……表演

④Efficiency……效率

首先第一要点是游客的安全。演员的行动要保证游客安全,并给他们提供安心感,也就是让游客产生身体和心的双重安全感。

第二则是保证礼仪周全和行为礼貌。将所有游客当做VIP,从对方的立场来做出真心的应对。礼仪包括打招呼、笑容、用词、眼神交流等具体的态度。

第三是表演。在园内只要能与游客目光相接的任何地方都是表演场地,并且每一次演出都要当做第一次来表演,从后台走向园区的演员们都怀着走向光芒四射的舞台的心情。

最后才是效率。在遵守了之前所述的3点之后再谈效率。虽然大部分商业活动中,效率常常被放在第一位,但迪士尼的特点却是将效率放在四大行动基准的最后。

这是为了让顾客(游客)体验最棒的迪士尼之旅而采取的措施。

华特·迪士尼曾说过:

“将过去的所有都当做彩排,正式演出现在才开始。

为以往的荣光而自豪的人请忘记过去。

因为一切才刚刚开始。”

随着时代的发展,迪士尼的“服务”也在持续进化,这也确保了其世界观的稳固。

传统型STP无法满足主观价值观。那么什么才是重要的呢?

这是科特勒所说的“市场营销3.0”的 “愿景”(VISION)。所谓愿景,简而言之就是指“世界观” (这与“经营理念”不同)。迪士尼的愿景(世界观)使其不会将效率性放在第一优先顺位。其高度的效率性不过是实现迪士尼愿景的手段之一,最终是为了满足来园者的主观价值观。

在重视主观价值观的市场中,究竟什么能畅销?

迪士尼公园内也有云霄飞车。单从硬件上来看,它与其他游乐园并没有太大区别。此外,其他游乐园也能出售角色周边商品。那么迪士尼究竟与其他游乐园有什么不同呢?

也许很多人会说,迪士尼的演员(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好。这倒也没错。但也有论点认为,其他游乐园也有可能达到迪士尼演员的素质。

在迪士尼,工作人员和被称作游客的来园者之间共享一个世界观。

当然,随着时代发展,它也会有所改变。只是从本质上来说,有些东西是永远不变的。当我们看到迪士尼以前的影像时会发现不少外观都和现在不同,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不会觉得那不是迪士尼。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迪士尼的世界观一直存在顾客心中,当然也保留在提供这个世界观的迪士尼内部。通过迪士尼乐园这一场所将其现实化,从而给人带来愉悦的体验和满足感。

从这一点也能回答“人究竟会买什么”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它就是在市场营销3.0中能满足主观价值观的“良好体验”。

2.“社会贡献型满足”(从解决社会问题中产生满足感的消费者)

在满足主观性的方向摸索中,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是“社会贡献的实践”。由消费行动来降低自然环境负担或是解决社会问题这一类消费活动会给消费者带来某种程度的满足感。越是重视自然环境负担和社会问题的消费者越有这方面的倾向,并且在消费者高度成熟的市场中尤为奏效。

第5章中提到的丰田混合车型“普锐斯”就是以重视自然环境保护的高层顾客为中心。而当其价格与性能推广到更为洗练的一般车种中之后,那么更普遍的消费者也会产生“还是驾驶环保型汽车更舒心”的想法,从而选择环保车。或者即使不购买环保车本身,也会间接地对制造环保车的企业产品更有兴趣,在购买时感到更为愉悦,于是为企业带来更广泛的消费者。

通过消费“参加”社会贡献,从中得到的满足感是非此类消费难以给予的,有的人(关注自然环境负担和社会问题的人)非常重视这方面的价值,并且普遍而言,在成熟社会的成熟市场中,全体人类对于这方面的倾向性都在逐渐增强。

像这种提供 “社会贡献型满足消费” ,典型例子有名叫“富维克”的法国产矿泉水。

富维克从2007年起就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推出“1L for 10L”的宣传活动。其宣传内容是只要购买富维克就能为难以获得安全而清洁用水的贫困地区提供捐赠金。富维克会以这笔捐赠金给当地送水,每消费1升水就送去10升水,这也是该宣传活动的名称由来。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是以“保护全世界孩子的生命与健康”为目的的联合国机构,一直致力于解决在难以获得清洁安全用水的地区长期威胁孩子们生命的卫生环境问题。而富维克则通过让消费者购买“水”(本公司产品)让他们在消费活动中实际感受到地球上还有那种贫困地区,以及10倍于自己所购买的水将被送往该地区,以此帮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消费者在消费所购买的水(富维克)时,也能想象到当地的孩子们使用10倍水时的喜悦之情。此外,这也有可能让他们产生“共享水的感觉”,由此重新审视水的珍贵。

消费者的这种心情不仅能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带来好处,也对生产矿泉水的公司十分有利。消费者选择能对社会做出贡献的消费则意味着他重视该公司的商品,从而利于企业进行更本质的推广。

拥有食品、洗涤剂等世界性商品的联合利华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来解决贫困地区的水资源问题,那就是共同开发廉价且高品质的净水器。此外,它还通过广发征集对环境影响较低的包装和洗净方法、饮料水的生成、新型食品保存法等好点子,以及在本公司技术不足时和其他企业合作,来表明自己积极推动保护环境和解决社会困难相关活动的决心。

社会贡献型满足(从解决社会问题中产生满足感的消费者)

■联合利华的措施

联合利华的目标是利用企业这一平台来解决社会问题,不仅动用企业本身,还联合周围的股东共同推进该目标。

Pureit这种低成本净水器在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共和国等地区销售,而这就是由联合利华与印度的Tata集团、Ernst&Young以及其他环境相关的公共机构共同开发的。

联合利华的目标是在降低环境负担的同时将公司销售额翻一倍,为此于2009年在网络上成立了开放的平台,这也是通过将公司技术与外部网络相连接来解决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并提高公司销售额的步骤中的一环。

联合利华向外公开募集的具体事例包括降低环境负担的包装和洗净方法、饮料水的生成、新型食品保存法等。目前公司开发中的产品有6成都是通过利用开放的平台与外部共同开发。

联合利华连续2年高居了Corporate sustainability持续性成长企业排行榜的榜首。

■市场营销3.0中日渐重要的“元认知”

如之前所介绍的一样,顾客(消费者)如今不再只追求商品和服务的性能和价格,开始考虑其消费本身的意义了。在此背景下,在价格与性能方面有过剩的产品可供选择,而顾客的思维也从“选择好的商品”变成了“自己购物究竟是为了什么”。思考“为了什么”以及商品与自己的关系就是“元认知”的第一步。

市场营销2.0的脉络可参考西奥多·莱维特的论文《市场营销短视症》(1960年发表)。比如客人想要买钻头时,购买钻头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购买钻头用来打孔才是目的。而如果想要打孔,有可能是想要建造小屋。这时打孔就成了手段,建造小屋才是目的。

如果继续追究为什么要建造小屋,得知其目的是收纳更多的东西时,那么建造小屋又只是手段了。

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有人会购买钻头,有人会准备用来打洞的木材,也有人会建造小屋,也有人会准备更多收纳箱,还可能会有人建议“你存放的东西太多了”。

像这样从高处俯瞰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后会发现,当事者所想的事不过是单纯的手段。这种构造一般被称作“元认知”,但当事者本身往往很难注意到它。

以上是以问题解决型的典型例子来进行说明。在市场营销2.0中,我们可以将其明确地解释为从负到零的方向发展,但在市场营销3.0中又该如何解释呢?

3.前所未有的便利性体验(蓝海战略)

以元认知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顾客与企业都没见过,但有可能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性的东西的话,结果会如何呢?

比如格拉汉姆·贝尔的电话和托马斯·爱迪生的电灯之类的“发明”都属于此类产品。它是从未出现过的东西,但一旦出现就会给人带来极大的便利性。

即使不是像这样历史性的伟大发明,仅加入一点创意就能带来前所未有的方便的产品又会如何呢?

比如当我们在听主要以音乐为主的CD时,购买收录在媒介录音时间(最大79分58秒)里的音乐作品,将其分类管理,播放时一张张地更换,这种行动非常普通。

但后来音乐作品可以通过电子文件夹在电脑上来管理,当这种方式普及之后,所有制约都顿时改变了。存档不受物理限制,即使是1万首以上的歌曲也能通过分类(整理)和搜索轻易找到。习惯了这种使用方式的电脑用户又可能会开始思索是否能在可携带的音乐机器上也实现这种环境。

虽然对于用户的想法只是推测,但基于顾客视角,从聚焦便利性的元认知思维出发的话,必然会得出这一结论。

在电脑上管理音乐文件夹的应用软件之一就是苹果公司的iTunes,能将iTunes携带外出的便携式音乐播放器则是iPod。iTunes和iPod进一步进化后,又给以往从音乐CD中读取而成的电子文件夹制造了能直接在线购买的环境(iTunes Music Store,也就是后来的iTunes Store)。

当这成为常态后,就培养出一批不习惯购买音乐CD的年轻人。至此,音乐鉴赏的方式就与CD时代截然不同了。虽然还及不上爱迪生创造留声机的程度,但也可以称之为音乐鉴赏的“再发明”了。值得一提的是,苹果公司非常擅长进行“再发明(reinvention)”,将电话“再发明”为iPhone也是他们的杰作。而iPhone也是深受iPod(touch)影响的产品。iPod加载通信机能,可以不依靠电脑来直接管理音乐文件和小型软件(Apps)等数据(也可以付款),在此基础上又“再发明”了能“通话”的设备的电话就是如今的iPhone。与其说是在电话上新增了其他功能,不如说是一系列连锁发明的延伸导致了新事物的诞生。

既然能像这样从元认知的角度提出满足需要的方案,那么就更能确信“还未出现的体验也许正是顾客想要的”。这也就是 通过市场营销3.0模式的元认知,从崭新的体验中发掘便利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譬如Google和亚马逊等企业也很擅长这种基于蓝海战略型构想的开发。

■前所未有的便利性体验(蓝海战略)

●Google的措施

Google的伟大目标是搜集整理人类所使用的一切情报。为了提供网络搜索,它以其独有的程序搜集全世界网站的情报,据说在世界各地共有30万台以上的电脑为此运作。

Google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显示搜索结果时的广告。这与一般的网络横条广告不同,是个人使用因特网进行搜索时出现相关广告(Adwords)。“让人感兴趣的情报的相关广告很难视而不见”“让人感兴趣的情报的相关广告会随手点击”。这一发现开拓了网络广告的新境界,从而带来莫大的收益。

此外,Google规定员工必须将工作时间的20%用来做自己喜欢的项目,也就是“20 percent time”这一规则。该规则带来了许多新服务,可以说也是蓝海战略型思维所引导出的成果。

●亚马逊的措施

亚马逊是总部位于华盛顿州西雅图的以书籍为中心的网购网站。在网上购物存在“看不到实物”的弊端,但亚马逊却通过加入“顾客评价”和“推荐”功能为此弊端做了补足。所谓评价,就是用户对商品以满分5分的方式进行打分。这样一来顾客不仅能了解出版社和作者,也能从读者视角了解市场反馈。参与评价的读者还能针对过去的评价是否值得参考来做出进一步评价,由此保证了评价本身的质量。

推荐功能则是从个人过去的购买历史等推测此人的兴趣和读书倾向,将他可能会感兴趣的商品以邮件或主页重点显示的方式进行推荐。通过这种方式,创造出更容易将被称作长尾(The Long Tail)的利基商品推荐给感兴趣的人的环境,从而可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销售额”。

■需求从“问题解决”型转为“追求乐趣”型

在市场营销3.0中,元认知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元认知,则无法在共享主观价值观的基础上构筑和理解世界观。不过目标是从零到正的世界,简单来说也就是“追求乐趣”的位面,在此位面下,往往很难得到固定答案。

比如要问不去迪士尼乐园有什么困扰的话,其实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困扰。

但从“想要找点乐趣”的心情出发的话,也许去迪士尼乐园能满足这方面。但通常来说,要满足一个想要找点乐趣却不知该做什么的人是很难的。快乐的状态因人而异,且因当时的心情而异。

所以当某个问题看起来并不大时,要应对它的难度却很高。

反过来说,问题解决型对于困难程度较高的问题,反而更容易明确目标,易于构造化,解决起来比较容易。至少能以客观方式将其具体化,切实地着手解决。

■针对“追求乐趣”的建议伴随着不确定性

将零变为正数,出现“提供一些小乐趣”的局面后,就进入艰难的状况了。此时这个人在怎样的状态下才算是开心的呢?“差不多”的状况是最暧昧的。

在这种时候,只能继续提供某种方案。虽然建议保持当时开心的状态的话,往往会得到否定的答案,但期间也有可能出现不错的发展。当到达可以提供这种发展的阶段时,该建议者就需要具备能具体推广的想象力和说服力。

将其变为可能,使其成为世界观(VISION),就需要将它作为元认知来重新认识和构筑。

进一步来说,要做出这方面的说明和建议,必须得是拥有能吸引人产生共鸣的能力与意识的人。这是无论信息技术发展得如何精密有人无法用机器替代的领域。简单来说,与未来和梦想有关的东西要由机械来传递是很难的。市场营销2.0的领域由于经常被机器取代,导致容易陷入价格战,而市场营销3.0的领域很难被机器取代,容易进入发挥人类想象力的蓝海领域,这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掌握顾客的“快乐状况”,将其以元认知构筑成“世界观”,并以此为基础具体地传递给顾客。

而这也伴随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在掌握时要认识到它是需要人类感性思维的市场营销。

■究竟能允许多大程度的不确定性

市场营销2.0有规则等客观基准,所以制造一个产品时要统一意见也很容易。

但在市场营销3.0的领域中,产品制造的流程需要企业与个人彼此配合参加并进行各种尝试,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不确定性。简而言之,就是“我们不知道自己正前往何处”的状况。当必须面对这种方式时,习惯了市场营销2.0中以客观标准为基础设定目标的人也许会产生强烈的不安感。在极端情况下,还可能会因为不安而拒绝行动,但这可能是出于否定以往成功经验的心理,或是心中过于纠葛。

越是习惯于传统型市场营销的优秀管理者越是抗拒市场营销3.0的领域,或者说他们很可能不擅长这一新领域。

在市场营销3.0中,这方面也是其独有的难题。

■该如何在难度较高的3.0领域进行市场营销

像这样的流程是无法独自完成的,需要和认同自己的人一起合作,也就是所谓的 共同创造(Co-Creation)时代 。如今随着因特网的普及,这一事业更容易实现了。此外,由于推特和脸书等社交媒介的登场,也加速了人们彼此间的反馈。

■从企业构筑的品牌化到顾客的主观评价、开放性的开发、自由共享情报的流程

如果从客观标准无法得知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的话,在这种状况下可以重视“亲近之人的推荐”或“有共鸣的人的评价”等亲密存在和相似眼光的人的意见。

比如从客观轴出发被认为是同类商品的产品,在顾客的评价方面也可能会有极大不同。这种情况表示该商品所带来的东西属于主观价值观,懂的人自然懂,所以对于目标人群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对主观评价的重视)。

■SNS等信誉因素更为重要

以前只能通过身边人的评价和能产生共鸣的名人的私人分享(间接性推荐)来搜集的“主观评价”,如今已经可以通过社交网络来更为紧密地掌握,并且自己的评价也能影响网络上的其他人。

以互相之间的反馈来强化评价的SNS等网络空间让企业信息的影响力变得比以往更小,让企业也只被视作网络上的一员。

在此背景下,进行单方面的“情报发送”只会让人兴趣缺欠。如果企业单方面发送情报却无法实现“价值观共享”的话,只会被顾客当做噪音而已。想要对方接受自己的讯息,以“价值观共享”为基础的交流的必要条件。在这种意义上来说,以SNS为首的网站(平台)正是市场营销3.0模式最易于运作(加速)的地方。

随着市场营销的环境逐渐向3.0的方向发展,市场营销本身也逐渐向交流场所的相互作用靠近,这一事实之前已经做了说明。当前的消费模式已经变成了众人一起购买同样的东西,或是一起寻找想要的东西,找不到的话则一起创造。

4.作为“we”的集合体的分区

以往的市场营销2.0通常是从I(企业)对you(顾客)的对立轴出发制定对策,以地域、年龄、性别等进行分区。从极端论点来看,就是依照己方(企业)喜好来有效划分对手(顾客)的思维方式。

如果以市场营销3.0的相互反馈为前提的话,就不再是I(企业)对you(顾客)的思维方式,而是将“we”(共享价值观和过程的人)看做一个集体,这也就是“市场营销3.0模式的分区”。而这种分区也包括了企业本身,因此需要我们进行巨大的思维转换。

■Coworking(协作)的“we”(积极参与的消费者)

在新分区中的 “we”里,要降低“是企业还是顾客”这一区别的优先顺序。

简单来说,we就是①认真思考某个价值观,②考虑为实现这一价值观应该怎么做,最后③考虑(企业/顾客)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所以首先要优先考虑实现共通的价值观,其次是作为企业的我和作为顾客的我(某些情况下还包括竞争企业)相互协作催生成果。

■星巴克的措施

星巴克咖啡店凭借其醇香的咖啡,舒适而时髦的店面,以及体贴的服务而备受欢迎。能随意购买的小点心,能利用脸书上的礼物功能“Give a gift”,能使用店内wifi,能记录喜爱商品的卡片等,各种充满魅力的商品和服务吸引了不少粉丝,但事实上,这些商品和服务都是来自于名为“My starbucks Idea”的粉丝交流投稿。

2008年,星巴克陷入业绩不振的困境中,在美国共有8%,也就是6000家店铺关门,全世界共有7%的1万2000名员工被解雇。

再次担任CEO的霍华德·舒尔茨反省后认为,是过于昂贵的企业商品和服务导致顾客流失。于是他提出:

“重新夺回顾客的心。”

“建立富于创造性的基盘。”

以此为中心,他指出了7点战略性方向。尤其是在市场营销的观点中重点提出名为My starbucks Idea的在线交流系统。My starbucks Idea的功能大致分为如下3点。

GOT AN IDEA(投稿建议)

VIEW IDEAS(浏览投稿的建议)

IDEAS IN ACTION(实施建议)

在“GOT AN IDEA”中,顾客可以发表自己的建议,在“VIEW IDEAS”中,可以阅览别人的建议,并且可以对建议进行投票,最后在“IDEAS IN ACTION”中,了解由星巴克实施过的事例。

霍华德·舒尔茨宣布:“不依靠折扣券,我们星巴克与顾客您一起——从咖啡到回收利用——交换彼此的意见,倾听顾客的声音,跟随顾客的脚步,让您得到更好的享受”,并利用脸书和推特等社交媒体,与顾客之间形成了更牢固的羁绊。

之后,My starbucks Idea不仅为咖啡、蛋糕等饮食提供了产品建议,还对店铺气氛、支付方式、与店员的交流等提供了感受性建议,甚至扩展到对于地域社会的关系性提供关联性建议。通过网络交流,星巴克不仅和粉丝一起对产品和店铺进行改善,更进一步加强了与地域社会之类的联系。

这可谓是Coworking(协作)的范本型措施。

■歌帝梵(GODIVA)的措施

歌帝梵公司也曾经历过在雷曼冲击的影响下陷入低迷,高级巧克力销售额不甚理想的困境,于是重新以新时代的眼光审视企业定位和存在意义,以此开拓市场。

歌帝梵公司有一款名为Gems的商品。这是在雷曼冲击造成的不景气之后,有针对性开发的产品。拥有80余年历史的歌帝梵作为高级巧克力的代名词已经拥有了稳固的地位,但也正因为是高级品牌,才更容易受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因此,企业突破以往常规,开发出了由彩色包装纸单独包装,能让更多人轻松享用的“Gems”。

当然,该商品的开发也确实有可能带来“损害品牌价值”的危险。高级品牌的推广通常伴随着降低品牌价值的风险。因此歌帝梵与其巧克力粉丝和企业粉丝共600余人进行了细致地交流(利用MROC这一市场调查手法),在不损害“歌帝梵风格”的前提下完成了产品开发,使其依旧拥有奢侈感,同时在价格方面更加平易近人(店面价格4.99~9.99美元)。

即使非特殊日子也能买给自己或者轻松地与朋友分享,这无异于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优质巧克力市场。自从2009年9月投入市场以来,在1年之内就成为了占歌帝梵整体销售额10%的畅销品。仅在北美的杂货店与便利店销售的Gems却实现了比上一年销售额高42%的惊人增长。并且更重要的是,这一举措吸引了更多歌帝梵爱好者。

■耐克的措施

耐克的品牌认知度消费层不仅限于运动员,在一般顾客中也很受欢迎。它的主力产品运动鞋除了追求耐久性、舒适性和设计性等品质之外,还持续追求其附加价值。比如让远距离耐克粉丝之间共享跑步这一体验。

在市场营销2.0的世界观中,耐克致力于向特定细分市场提供最合适的鞋子。这当然是非常正确的方向,但从市场营销3.0的观点出发,用户使用鞋子时逐渐开始思考“想用鞋子做什么,达成什么”。

于是“Nike+”这一产品应运而生。耐克公司与苹果公司合作,在Nike+的对应鞋型中加入传感器,通过连接iPad和iPhone来反馈行走时间、距离、节奏和所耗卡路里等情报。如今个人数据能储存在网上的云数据库中,并与加入了Nike+的交流系统的成员进行比较和竞争。

该产品的诞生背景是出自耐克的“用数码化数据丰富奔跑体验”这一构思。当时的耐克CEO马克·帕克立刻给朋友,也就是苹果公司的乔布斯打了电话,从此开始了耐克与苹果公司的合作。

如今Nike+不仅是单纯的产品,更是在线交流系统的侧面强化。这一交流系统的注册人数在全世界已达数百万人,通过彼此评价、反馈来维持对运动的热情。

耐克跨越业界的桎梏,实现协同合作,成功为顾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共享跑步体验这一新的价值。

■创业之初能进行各种尝试的发达环境

以便于小规模转移的分区为对象立即开始商业活动,这种状况如今已经能够实现了。只要创意有趣,就能吸取各种小额资金。此外,在产品开发方面,即使自己不花费固定费用,也能利用平台等方式筹款。各种无需前期投资的模式日益增多,创业多样性增加,且今后还会更加百花齐放。

比如廉价3D打印机的出现使个人制造也成为了可能。

3D打印机和用打印机印刷一样,会按照设计图单个生产(树脂·金属制等)立体物品。这种机械虽然便利,但偏向于兴趣性,目前的生产系统无法实现最多限度的批量生产。但即使是这种产品也让轻松制作成为了可能。

以往自己亲手制作想要的东西与邻居或友人分享的做法在3D打印机和社交软件登场后,其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

从前,大企业通过量产来抑制价格,同时也需要将大量生产的商品卖给尽可能多的人。大企业的决策和决定系统自然是适合做出这种大型决定,然后再投入生产销售的。

换言之,如果没有某种程度的客观规模计算,制造商是不可能投入生产的。此外,在销售方面,比如要确保销售渠道和推广,也必须保证某种程度的产品数量。

不过, 适合做这种决定的决策系统的优点是在面对新局面时能抵抗一定的障碍。

■效率性与“热情”的两全

要满足越来越难以捉摸的顾客主观价值观并对此提供各种建议,其秘诀不是什么魔法般的妙招,而是制造商也保持同样的价值观,将自己也会感到快乐的体验与“同伴”共享,让大家一起感受快乐和惊喜,并且在做到这一点后自身也能品尝喜悦之情,形成良性循环。这不仅能带来效率性,更能进一步加速其效率。

在重视效率性的同时,依旧保持“热情”,在制作新产品时提出个人的快乐体验。最终结果则取决于是否实事求是地进行了实践。

如果没有实事求是的话,那么在“we”领域中,无论编制如何华美的辞藻,早晚也会被相关人士看破。在以主观价值观的满足感为目标的环境中,顾客对此极为敏感,一旦发现企业提供的是如此“廉价”的东西,反而会对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

“廉价”绝不可取,重要的是“热情”。 将传统市场营销观点教条化的人或决策系统也许会让这两点看起来相似,但从新的市场营销3.0观点出发,这却是能左右企业未来的重大不同。

反过来说,是否拥有这份感性,也正是传统与新时代的市场营销的分界点。

■掌握小型化,不确定化市场

那么,小型且便于转移,难以在客观轴上呈现的市场营销3.0分区将如何实现可视化并订立目标呢?

这方面的问题及其针对性措施的摸索正是现代市场营销的潮流。因此,用新的资料挖掘方法和统计处理进行分析将逐渐成为今后的主流。

■针对市场调查、数据分析的更新

如今最重要的是个人或集团的心理动态。比如“我想吃这个”这句话能在拥有相同主观价值观的人之间传播,或者是通过传播来构建一个共享该主观价值观的集体。现在可以凭借数据解析掌握该东西,对接下来的行动作出预测。除了“语言传播”以外,还能通过购买履历,搜索历史,社交网络,元数据等各种数据来掌握顾客动态。

■“大数据”这一矿脉

随着各种数据在网络上急速膨胀,针对这种“大数据”的解析也将很快改变企业的经营战略。

对于需求量巨大的企业来说,这当然是有用的,但利用大数据只有在市场营销3.0的状况下才能发挥出威力。因此在市场营销调查的观点中,针对主观价值的某种程度的客观价值型方法有可能开辟新的道路,这也是划时代的改变。

下一章的主题将介绍市场营销调查的基础和更新。 D0tLOsKv1QBO8cO9n3/CYWd+aXI0Y5nfYVV5sBfOta5QAz3SLdqoSSvdnBEgw99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