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星际航行探究课程——从“零”点起航

——李万军

怀着一种向往和忐忑的心情,我来到八中京西附小,担任一门新的课程——“星际航行”的教授与开发工作。这门新的课程对于我来讲,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一个有20多年教龄的老师,对于自己的教学难免有种职业倦怠感,但是这个新的课程又再次调动起了我的职业动力,让我有了一种新的努力方向和挑战的欲望。

我们学校虽然是一所新建校,但是我们建成了全市唯一的航天体验教室。对于航天,老实说,一开始我了解的也只是一些很肤浅的航天知识而已,所以它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那么,我该从哪里做起呢?

一、最初的尝试以我的失败而告终

我依据八中京西附小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学习了有关文件,参加相关的培训,制定了星际航行的课程开发纲要,编写了本课程的课程目标。然后,我依据纲要和目标开始上网搜索,在网上买了20多本有关航天的书籍来整理有关航天的知识,开始编写教学设计。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为了弥补自己对航天知识缺乏这个短板,我在这方面投入的精力、花费的时间是无法计算的,利用了平时每一个周六日和其他休息时间来补充我的知识量,最后完成了“星际航行”课程教材设计的初步编写工作。

最初,我满怀信心地来到课堂,看到学生们那一双双放着亮光期待的眼睛,我知道这是缘于航天的魅力。尽管学生们对于航天这样的课程并不了解,但是他们一听到“航天”这两个字就充满了无限的兴趣,这也让我信心倍增。但是后来的事情让我感觉自己仿佛一下子就掉进了深渊。我给一年级的学生们讲起航天和航空的区别,讲起宇宙中有什么,讲起宇宙是怎么产生的,等等。学生们连航天的基本知识都不懂,因为感兴趣,所以他们竭尽全力来听我讲课。然而,从他们疑惑的眼神中我看得出,他们什么也没有听懂。因为我们是两节课连排,当看到学生们上完课后带着那种疑惑和失望的眼神离开教室时,我感觉到自己这节课上得太失败了。

二、在反思中不断修改

课下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现在的学生们不具备航天知识,就像我之前一样。我作为一个成年人,可以通过看书、自己学习或是听别人讲解来获取知识,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这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只有15分钟左右,但是他们因为“航天”这两个字而喜欢这门课,能够坚持上完一整节的课已经非常不错了。我结合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重新调整了我的教学方式。在第二周的航天课上,我把教室里的航天模型放在课程中展示,并加入了一些小游戏。内容方面我增加了一节“地月系”的知识,主要讲解了一些地球和月球的相关知识,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和掌握,我在网上下载了有关“地月系”的动画视频,并且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让学生们分别扮演地球和月球,一个学生当地球,一个学生当月球,让扮演月球的学生绕着扮演地球的学生转。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自己转,由此让他们体验地球与月球的关系。这个小游戏让学生们玩得非常开心,而且在学生玩的过程中充分理解了什么是自传,什么是公转。这节课上完后,学生们的兴趣明显更高了,下课后一直在问我下节课上什么。

我在这节课中重新找回了自信。我了解到:在我的课上,学生们除了对“航天”知识感兴趣外,他们还喜欢动手并亲自参与实践活动。所以在接下来的几节课中,我都采用这些方法来讲。

一个学期下来,我的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表1 第一学期课程安排表

三、在调整中逐渐成长

就这样,我一边教学一边不断调整、改进自己的课程内容。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反思自己制订的课程内容以及课时安排,感觉没有连贯性和系统性。于是,我又重新审视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否适应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否能够引导学生向进一步的纵深发展?后来,通过吴教授的课程讲座学习,我吸取了很多营养,初步明白了一门课程应该具备哪些方面。于是利用假期又反复修改自己的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这一次修改几乎是把原来的安排全部打乱。重新梳理、编排的过程我觉得自己成长了很多,过程是艰苦的,但是自己也在不断地反思、修改、编写的过程中逐渐进步、成长起来,这种磨炼过程也把我内心沉寂已久的那份激情重新调动起来。

新的学期,因为有很多学生对“星际航行”课程感兴趣,我又增加了一个班级。这对于我来讲既是一个挑战,也是重新探究自己课程的过程。而且当时我们学校在新课改背景下提出了学科整合的指导意见,根据这些变化,我决定在原来的班级里继续探索新的内容,新的班级则重新验证我的调整。

在新学期的学习中,我吸取了原来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中增加了部分内容。一是知识问答。上节课讲过的内容本节课采用知识闯关的形式检验学生们掌握的情况。二是模型演示。学生们对于航天模型有很大的兴趣,我结合这点在课上让学生近距离观察,用手抚摸、研究,再加上老师的讲解,学生的兴趣更高了。因为一年级学生在视觉和触觉上比较敏感,相比老师单调地讲解接受得更快,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让学生们在探究中自己获取知识,而他们也开始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讲《长征-2F火箭》这一节时,我把火箭模型放在学生们面前,先让他们观察,并让他们拿在手里近距离观察和抚摸后,让他们提出想知道的问题。这时学生们的问题来了:“老师,这是火箭的什么部分,它是干什么的?”“老师,那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这时,我再开始对火箭的构造逐一进行讲解,学生们听得非常认真,而且印象深刻。三是增添绘画内容。小学生对画画非常感兴趣,我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有这样的先决条件,让学生在航天课程中不但学习航天的科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

经过不断地学习和不断地调整,我重新对“星际航行”课程内容加以改进见表2、表3、表4:

表2 星际航行探究型课程内容安排(第一学期)

表3 星际航行探究型课程内容安排(第二学期)

表4 星际航行探究型课程内容安排(第三学期)

四、在研究中不断思考

经过三个学期的实践,我开发的课程已具备基本雏形,但还需要不断地调整修改,不断地检验论证。我的课程如何再往前发展?向哪个方向发展?这又是一个新的问题、新的研究内容。然后,我又将会陷入一次次的知识空白、学习研究、新的知识空白、新的学习研究的反复磨炼中,虽然这个过程充满着无数的艰辛,但是也蕴含着极大的快乐。这些已经成为我不断学习的动力,我也因此而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着。 Cog7Luh43VNJw9XcEwJ5uO+w7lMZ0UOan2oSVCr4A5pWH5jEy1mDr0Hnaa9prqD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