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
|
岩坎拉把桌上的铁锅往三角架上一放,做了个把柴火塞在锅下的动作,笑着说:“这就是炉灶。下面一烧火,就可以烧饭烧菜,我们家家都是这样。”
大家明白了,这就是知青们以后用的炉灶。
“那我们用什么烧火呢?”陈永生问。
“以后你们就用那些柴火烧水做饭。”岩坎拉指着门外场地边上堆着的那一掰柴火(一个人两手向两侧伸平的距离竖根立杆,劈了柴火后架在其中,堆成一人高低,上边用绳子固定,为一掰),说:“这柴火是乡亲们你家一捧我家一捧的送过来的,你们先用着。柴火烧完了我们再凑一些。现在春末初夏,树木太湿,还不是砍柴的时候。到了冬天农闲,树木会有些枯了,我们队里会组织男人们上山砍柴,再用马车拉回来统一分到各家各户。到那时候再多分些柴火给你们备着。竹鼠还备三月粮呢,你们说对吗?”
“对,对,我们听队长的。柴火我们会砍。在家生煤球炉子时,都是我们自己劈得柴呢。”陈永生说。
“永生你别插嘴,我们先听队长说。”张坚拉了陈永生一把,没让他说下去。
“我们队里统一砍回的柴火比较粗大,你们破小些才好烧。那桌上放着一把斧头和两把砍刀,可以用来破柴火,这砍刀也是我们男人主要的劳动工具。”
“哦。这砍刀我和张坚一人一把,以后干活用。”陈永生兴致勃勃地拿起砍刀比划着。
岩坎拉指着桌上半箩米,说:“这些米,是大家昨天帮忙给舂的。我们傣族生活习惯和你们汉族不同,一年四季都是吃的糯米饭。前两年上面也推广过种籼稻,这籼稻产量虽然是高一些,煮饭时涨性也比糯米大。可是煮成饭吃下肚后,过不了多少时间就饿了,那饭还不能用手抓着吃,我们实在不习惯。所以,我们向上面反映,经过县里批准,现在不种籼稻又改回种糯稻了。听说你们以前在上海吃惯了籼米,一定不习惯吃糯米吧?没关系,时间久了就习惯了。这糯米饭好,早上吃了到中午还不见饿,还养胃。不过,这糯米的涨性不如籼米好,你们在煮饭时,要少放些水。”
“知道了。”张坚连连点头,他指着地下摆的两袋稻谷,问岩坎拉说:“这稻谷是……”
“那两麻袋稻谷,是你们四个人这个月的口粮,一袋九十斤,共一百八十斤谷子。根据我们这儿的规定,壮劳力每月五十斤谷子,按75%的出米率,五七三十七斤半的米,女的每月四十斤谷子,折算下来就是三十斤米。这谷子你们要到石臼上去舂成米才行,舂下的稻糠,留给老乡当喂猪的饲料。下个月的今天,你们再去仓库找波依香领。他是生产队会计兼仓库保管员。”
“可是我们没有石臼,而且谁也不会舂米呀。”陈永生急了。
“这舂米太简单了,又不是啥技术活,我们傣家人人都会舂,就连小孩也会,也不用学。石臼,我们每家竹楼的下面都有,见到哪家石臼有空,你就去那家舂米,他们还会帮你们一起舂呢。”
“你们这么多年都用石臼舂米,怎么不用机器轧米呢?”张坚问。
“我们也想用机器,谁不希望省力一点。可是用机器就得用电,我们这大山里,没电哪。”岩坎拉叹了口气,两手一摊,作了个无可奈何的表情。
“没有电就没有电灯了,哪晚上照明怎么办?”女知青方芳急了,“我可是从小就怕黑。”
“我也怕黑。”刘颖皱着眉头说:“我和方芳一样,晚上怕黑,要蒙着被子睡觉。”
“队长,寨子附近有商店吗?我们想买点煤油,用玻璃瓶子做个小灯,晚上照亮。”张坚问。
“我们的寨子里没有商店,沿公路往上走五公里的曼庄大队部,那儿有商店,也有煤油卖。今天去买看样子时间来不及了,这样吧,我家还有,倒一些给你们。今天晚上你们凑合着先用,等明天你们再派人去大队的商店买。另外,菜呀盐的,我家有,先给你们先弄点应付一下,就是些山毛野菜的,我们这儿山沟边多着呢。以后这菜你们在农闲休息时可以自己到河边垦地种些,也可以到老乡那儿买些,或者自己到山沟去摘些,这儿山毛野菜一年四季不断,蕨菜呀,竹笋呀,山药呀。就是炒菜的油不好办。公社镇上和县城的居民每个月有计划供应,我们这儿的老百姓没有供应的,要自己解决,平时吃的油全靠队里过节或农忙时杀猪宰牛,把肉分给每家每户,每家再从分得的肥肉中提炼出一些油来,留作平时作炒菜用,再难时各家自已会杀个鸡杀只鸭的,填补填补这没油的空档。现在不是过年过节,农忙也过去一个多月了,好久没杀猪宰牛,大家就都没有油,我家也断油快一星期了。明天你们去大队部的商店看看,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买上两个猪头肉罐头,那罐头油水足呢,那层白白的猪油捞起来拌在菜里,香。”
“谢谢队长,你们已经帮助我们不少了,这些小事,我们自己能够想办法克服。”张坚望着岩坎拉无奈的表情,知道这儿的傣族老乡也难。再说我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来这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老百姓能过的日子,我们当然也能过,绝对不能搞特殊。
“想起来了,我们这儿的老乡常常会去赶街,他们把鸡、鸭和蛋呀,水果的拿到街上去卖。”
“这不就是自由市场吗?”陈永生说。
“对,对。照这么说,你们上海也有赶街的?”岩坎拉好奇地问。
张坚说:“以前也有这种自由市场,后来搞统购统销,农副产品由当地政。府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这自由市场也就被当作资本主义的尾巴,割掉了。所以现在没有了。”
岩坎拉摇摇头说:“这可有点不合情理。老百姓赶街,拿自己的东西卖些钱,再拿这钱去商店买锄头镰刀盐巴洋布。不让赶街,我们拿什么去商店买?你们可以去赶街时买一些,也可以在寨子里直接问老乡买。鸡鸭六毛八一斤,鸡蛋七分钱一个,鸭蛋九分钱一个。还有,我们西双版纳是水果的王国,各种水果多,香蕉一分钱一个,菠萝八分钱一斤,泡果五分钱一个。你们汉族不是常常夸我们两双版纳是头顶香蕉,脚踏菠萝,手拿甘蔗,跌一交还可以抓两把花生的好地方吗?”
“西双版纳真是个好地方。”张坚嘴巴上顺着岩坎拉说着,心里却在暗暗地嘀咕着:“这儿的物价是比上海便宜,可是再便宜也需要钱哪!我们刚来这儿插队落户,还哪儿来的经济收入呢?虽说离开家时,父母亲从本来就不多的收入中悄悄塞给几十元钱,可这钱不到万不得以,能用吗?
“上次开会时,听乡里的领导说,从上海一路坐车到这儿,要差不多十天的时间,一定累了,你们先安顿好休息一下。需要的东西我过一会儿就送过来。还有,今天晚上你们就不要做饭了,去我家吃。我老婆今天专门为你们杀了两只鸡,我再去南腊河里下张丝网抓几条鱼。今天,我们先让你们尝尝傣家的风味。我们傣家的口味可比不上你们上海精美哦。”
“哇,来的第一天就吃傣家菜,太好了,谢谢队长。”陈永生拍着手笑着说。
“队长,那我们什么时候下地劳动?”张坚问。
“不急不急,我们农忙刚结束,现在是农闲时节,这几天也正好队里放假休息,你们也抓紧休息,恢复好体力。下个礼拜就要去水田里拔草薅(hāo)草了。你们先在家整理一下东西,到吃晚饭时我过来叫你们。”
岩坎拉说完就急匆匆回家了,他要去南腊河下网抓鱼。傣族在大的河中抓鱼,先得下水拦河张挂好丝网,网下端的铅块把鱼网向下吊直了把河拦严实,然后沿河边走向上游,向河中不停地扔河卵石。一路扔下来,等扔到丝网边便可收网。这的,卡在网眼中的鱼就随着丝网被同时收上来。
等岩坎垃一走,知青们也开始忙碌起来,整理行李,铺床摊被。当然,在西双板纳山寨,不能没有蚊帐。早就在上海时就听说西双版纳的气候热,蚊子一年四季都有,而且听说西双版纳蚊子的个儿特别大,来的路上就听得有这样一句顺口溜,说是云南十八怪,三个蚊子一盘菜,所以,知青们人没到山寨,对这儿的蚊子倒先怕上了。当然,到了版纳山寨的第一件事,就得挂好蚊帐,免得让这大蚊子咬。当张坚他们挂好了蚊帐,再看看四周竹笆围的墙,不由得暗暗叫起苦来。这竹笆拦得哪儿是什么墙啊,明明是隔栅栏嘛。那缝隙大得连手指也伸得过去,里里外外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这对住在里面的人来说,根本没有一点隐私可言。男知青倒是不觉得什么,可就难坏了两个女知青。
“没关系,行李里面不是有包装纸吗?我们用包装纸把墙糊上就行了。”张坚从打开的行李中拆出几张包装纸来,放在桌上,说。
“纸是有了,可是没有浆糊怎么糊?总不见得我们用口水糊吧?”陈永生说。
“外面不是有糯米吗?生个火,糯米放在锅里煮一锅稀粥就可以当作浆糊用。永生你去南腊河打点水来,我生火,用不了多少时间浆糊就有了,王芳刘颖你们先把各人行李内的包装纸整理好。”
张坚用砍刀劈小了几块柴火,把火点燃了。陈永生在锅里倒上水,又放了两把米,不一会儿,稠稠的糯米粥便熬成了。熬好了米粥,几个人摊纸的摊纸,涮浆的涮浆,开始糊墙。
大家一番手忙脚乱,没过多久,女宿舍的便墙糊好了。糊好墙的女宿舍,也显得干干净净,亮亮堂堂,几人看了直叫好。只是包装纸大少,男宿舍墙上只糊了一半。张坚说:“没关系,男人的宿舍不会有人偷看,也不会在乎有没有女人来偷看,等以后有了纸再糊再糊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