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什么利己主义神话仍在流传

如果我们有充分证据证明协作的力量和光明的未来,为什么我们仍然坐在会议室里,聆听演讲者的一面之词呢?他们通过图表解释说,自由Linux的成功只不过是由市场暂时的不完美所导致的,一旦定价系统正确地发挥作用,它将不复存在。尽管竞争对手微软的电子百科全书(Encarta)业务最近已经宣告失败,但维基百科的未来不可能会被这样或那样的新盈利模式所取代。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华尔街这只“看不见的手”仍比其他选择更好吗?

在我们中间,为什么仍有这么多人还在坚持“人是自私的动物”这一让人不舒服的观点呢?为什么我们对众多的否定证据视而不见呢?为什么我们总把人类往最坏处想呢?我认为有四个原因。

部分正确

“人都是自私的”这一观念之所以流传久远,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它并非完全错误,只是在很大程度上是错的。我们都经历过选择的两难时刻:一方面是对自己有利的,另一方面是对他人有利的。我们中的很多人有时会向自身的利己主义低头,在很多自私的故事中都不难发现我们的身影。而且,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当中有相当多的人不时会展现出自私行为。据统计,我们约有1/3的时间都是在跟自私的人打交道,如果我们不能找到应对这种利己行为的方法,结果往往很糟糕。因此,如果我们自己有时在行为上有自私的表现,又频繁地与自私的人打交道,就容易对人性形成一般化的结论,并认为专家们关于利己主义普遍存在的观念也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关于人类利己主义的观点仅仅对了一半。不错,有些人是自私的,但只有少数人才总是自私的,而且,我们中的有些人根本就不是利己主义者。这些一般化的结论,既没有考虑我们所有的自私行为,也没有考虑所有因他人的慷慨而让我们受益的行为。这让世界显得更为复杂和模糊。因此,今天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才能充分利用与他人交往带给我们的好处,同时避免受他人伤害的巨大风险。

历史

“人总是自私的”这一观念历史久远,但近年来才成为人类行为科学理论中的主流。这一观念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开始兴起,并在随后的30年里越来越受欢迎。换句话说,“人类只会对自由市场体系的处罚与激励做出反应”这一观念,是在“冷战”期间日趋流行的。

简单性

人们都喜欢简单的解释,这让我们能对深奥、复杂的世界有一个大体的概念。也就是说,这些前后一致的说辞,有助于我们把众多不同的事实、想法和深刻理解串起来,让我们能够预测到如果我们做X将会出现什么情况,或者,如果在Y下面找找看,我们将会发现什么。有些认知心理学著作称之为“认知流畅性”(cognitive fluency),意指我们倾向于记住因为简单而容易被人理解和记住的事情,并对此情有独钟。我们似乎对简单的解释有强烈的偏好,因为简单的解释会给出简单的答案。例如,如果收成不好,一定是上帝生气了。甚至在科学理论上,爱因斯坦也曾说过这样一段名言:“事情越简单越好,但不要过于简单。”

关于人性的直接而又不复杂的理论,往往将我们的行为简单解释为对处罚和激励的简单反应,而且这种反应是能够预料的。这种理论的好处是,我们不必去深究那些难于理解甚至是令人烦恼的行为。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样的理论竟然很受欢迎。事实上,我们的实际体验要复杂得多。就像颇有影响力的社会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所说的那样:“我们知道的远比我们能说出来的多。”将我们“能说出来的”东西当作我们知道的东西,这种倾向将导致我们根据了解不深,甚至是与我们的直觉相悖的简单模型制定组织战略、法律和技术体系。

习惯

到目前为止,大约有两代人所受的教育以及社会交往经历都会告诉我们:人是自私的。如果你找到一大群人,问他们是否认为人从本质上说是自私的动物,他们可能会向你提起非洲的“和平队”志愿者、联合劝募协会,或是为加尔各答穷人提供帮助的特蕾莎修女。但是,如果一定要他们说真话,每个人可能都会承认这些只不过是例外。打开电视或者翻开报纸,你不可避免地会听到或者看到这些名词:“激励”“股利”“得分”“基准”。在任何情况下,“这对他们或我们有什么用”都是人们心里想的第一个问题。我们一旦对于自己及自身的行为形成一定的思考习惯,在解释碰到和收集到的证据时,就会倾向于使其与我们已确立的观念和假设相一致,忽略一部分,强调一部分。在习惯的作用下,我们关于人性的错误信念和思考方式将得到强化,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我们的心里扎下根来。

不过,告诉你一个秘密吧。我们凭直觉就已知道,我们并不总是自私和理性的。我们教育孩子要分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对别人要友好,要遵守黄金规则(Golden Rule)。我们都有过爱上一个人的经历,为了爱,我们可以做出疯狂的、不理性的牺牲,即使是经济学家也会如此。在火车上,我们将座位让给老年人或者残疾人;为身后的人扶好电梯或房门;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款。我们做了很多从直觉上看是正确的事情,而不是因为这样做会给我们个人带来好处。换句话说,我们的行为方式证明了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是无私的,而不是流行的人性观所认为的那样。

那么,我们该怎样解释自己每天都会表现出来的无私行为呢?对于我们与生俱来的同情感、公平感,或者做正确的事的意识,我们又该怎么解释呢?

第一,我们既不是机器,也不是自私的野兽,而是有道德感的人 。正是道德规范让我们超越了理性计算和自利。毫无疑问,为了救出游泳池中溺水的孩子,大多数人是不会在意毁了一套漂亮衣服的,这是我们的良心使然。而且,我们不但受自己内心道德规范的驱使,还承受着社会道德规范的影响。在大多数文化背景下,不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价值观念,其中一点都是帮助他人及与他人协作。就像诺贝尔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在《理性的傻瓜》( Rational Fools )中所写的那样:我们实际上是在对自己、对他人,或是对一套信仰或价值观念体系履行承诺。他这本写于1977年的书向经济学提出了有力挑战。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这些承诺对我们的决策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它们好像专门与我们的物质利益作对。

第二,人类是社会性动物。 我们往往要在社会环境下与他人相处,并且要与特定文化的价值观保持一致。有时,我们这样做是有意识的,也可以说是“自私的”,因为这是权宜之计。我们总是试图取悦自己,或者说试图表现得友善或者乐于关心他人。但在另外一些时候,我们并不清楚什么是与他人交往时的合适之举,因此,我们会本能地从周围的那些人身上寻找一些可参考的信息。不过,我们通常会按照所处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去做,因为这样能获得一种认同感,或者说,能体现群体、社区或国家的团结。这些因素驱使我们一次次表现出良好的行为,如帮助他人,或者致力于某个共同目标,即便付出一些代价也在所不惜。

第三,人类表现出无私的行为,是因为我们都是有感情的人,就像我们都是理性的人一样,感情有时会超越理性。 我们的需要和希望是极为复杂和多变的,并不只是希望获得最大程度的快乐和最大收益那么简单。结果就是,这些感情动机开始在其他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在乎什么是正确的和公正的,我们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得到同龄人的赞赏,这样我们就能获得社会群体的归属感。经济学家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将人的行为看成一系列供求曲线,或者说一系列X值和Y值,但即便是他们,最终也承认了感情、社会和道德动机的威力,并开始提出新的经济理论。

承诺合作并不是某种不现实的乌托邦幻想,在有关行为科学的一些最杰出的著作和最缜密的研究成果中都能找到合作的身影。我要努力让大家摆脱现有人性观的束缚,即认为所有人的行为动机都离不开利己主义。我们要尽可能地完善现有的人性观,虽然做起来可能不太容易,因为这是在向我们固有的观念发起挑战。但是,证据会支持你们的。我们该承认这一点了,并且要在行为上表现出来。 XHgWPwfjxxWjg/V1g7jlD/WtwT9IZqL4KuUCxY5AysZGeuj7GH2uhkgHGht2cO0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