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话
白瓷婴儿枕:定窑白瓷引人入眠

以小婴儿睡姿为主题的瓷器枕,有着可爱、栩栩如生的造型,婴儿穿着有花纹的锦缎长背心,趴在坐垫上,双脚交叉的模样十分可爱。北宋是瓷器的黄金时期,定窑则是北宋最具代表性的窑,乳白的色泽带着无法言喻的温润。

对于中国人来说,枕头是一件生活上的重要物事。故宫博物院收藏了好几个枕头,其中最让人想取来一躺的就是这个《白瓷婴儿枕》。尤其是炎炎夏日,听着蝉鸣,躺在床上翻来滚去,头枕着这个婴儿枕,脸颊靠在沁凉的白瓷上,慢慢入眠,这应该是人生最棒的午觉吧。

关于枕头和睡午觉这件事,宋人制作这件白瓷婴儿枕有着特别的用心。宋代著名的两位政治家王安石和欧阳修曾经有过这样的对话。王安石说:“夏日睡午觉时,您知道最合理的方法是什么吗?如果不知道的话,我来告诉您。枕头要大、要方,像坐垫一样。头睡在枕上,发热了再转至四个角的另一角,还可以经常换边,以保持头部凉爽。”欧阳修说:“这番道理真令人折服,您是真正地懂慵懒睡觉。”投身改革变法的王安石如果喜好懒睡却又是工作狂的话,大概是靠午睡和枕头来快速纾解工作的疲劳吧

中国历代皇帝都特别喜欢《白瓷婴儿枕》,清乾隆帝还为《白瓷婴儿枕》留下了十一首相关的诗。其中一首是“粉定窑娃娃,曲肱双手叉,半瞑态如活,一睡乐无加”(定窑的婴儿曲着腿,双手交叉,半醒的姿态犹如真人,睡在这枕上一定快乐无比)。

《白瓷婴儿枕》造型的巧妙之处,在于小婴儿也是睡姿,他两手向前抱着枕头,头向上略微抬起,斜斜地看向上方,双脚交错。这个姿势使得背部形成自然弯曲的样子,正好放置头部。连这么微妙的乐趣也认真追究,这是中国人可怕的地方,果然民族的年龄已有四五千年。

《白瓷婴儿枕》出自“宋代五大窑”之一的定窑,宋代又是出产优质瓷器的年代。定窑和日本人的渊源深厚,日本钻研陶瓷的大师级人物小山富士夫就是定窑的发现者。小山认为研究古陶瓷对于陶艺的发展极其重要,因此致力于古窑遗址的研究。当小山知道定窑的所在位置还没被找到时,他便认为“这将成为国际竞赛”,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投入了发掘遗址的工作。有关中国青瓷和白瓷的研究,英国在当时的国际社会占有领先地位,陆陆续续发现了知名的烧窑遗址。小山抱持着“超越英国发现定窑”的信念,甘冒生命危险,背水一战,毅然前往战争中的中国。

中国的瓷器烧制达到巅峰,汝窑出产青瓷,定窑出产白瓷。定窑是在唐朝末年时开始烧制白瓷,到了北宋烧出颜色接近象牙白色的白瓷,得到皇帝的喜爱。定窑使用的高岭白陶土的铁分较少,耐热性佳,可塑性高,可以烧制出恰到好处的薄度。定窑的白瓷是带有特殊光泽的象牙白,以石炭为燃料,看得出来是高温烧制而成的。上釉之后,釉彩形成了泪痕,也是一大特色。

白瓷婴儿枕
北宋 定窑白瓷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高18.8cm
底径31×13.2cm

一九四一年抗日战争如火如荼之时,小山在中国河北省定县住了超过一个月。那一年的四月十日,小山在日本军的保护下前往定县,当时他“背着背包、手握斧头”,“月黑风高的夜晚,满天星斗”。小山和日军士兵、中国苦力一同前往,并对着附近的中国士兵射击。这时,小山发现了一处大量瓷器碎片堆积成的小山丘。“在村落的西北方,向北走一百五十米处,有一个直径三十米的小山,全部是定窑的碎片。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觉得万分感动。”发现定窑之后,小山在其著作《陶瓷》一书的某篇《暂居北京日记》中描写了当时的现场情形及他的感触。小山把当地中国人都集合起来,“把有花纹的瓷片都搜集起来,我会买的”,大家就用麻袋装了陶片。

小山调查所发现的一千处以上的窑址当中,这里的定窑特别值得一提。一九四一年四月二十二日的《朝日新闻》有这样的报道:“小山发现‘白瓷窑址’……”小山每次酒后总会提起这段往事,骄傲地向同桌的朋友述说发现“白瓷山”的故事。然而中国有另一种说法,有人主张第一个发现定窑的人不是小山。在此之前,中国学者曾有论文指出:“定窑的遗址就在定县”;虽然如此,第一个亲临现场踏访指认的人仍是小山。定窑模式后来大为流行,各地都有定窑和其瓷器,但要分辨是不是定窑,也让鉴定专家伤透脑筋。这个婴儿枕是否出自定窑,说真的也没有关键的证据;但是在小山富士夫的挖掘工程中,从窑址的碎片中并未发现类似的作品。

据说《白瓷婴儿枕》全世界只有三件,其中两件在台北故宫,另一件在北京故宫。台北故宫的藏品,婴儿穿的长背心有花纹,北京故宫的就没有这样的花纹。婴儿的嘴角上扬微笑,表情十分逼真传神,看起来好像在说:“你要不要一起来睡觉?”引诱你睡个懒觉,像个小恶魔般的笑脸。 knxclHiLlD4wxCbGdVG9QFewbXZL3hIUHQoT0FChM0s2xdBqPVY2tZCLMddtF5g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