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注脉诀辨真》,明代医家张世贤撰。张世贤,字天成,号静庵,宁波人,生卒年代不详,其祖父与父均业医。世贤少年起即学习医学,精于针灸,正德间以医术鸣世,著有 《图注脉诀辨真》4卷,《图注八十一难经辨真》4卷,二书常合序刊行,称为 《图注难经脉诀》。康熙年间,沈薇垣又予删注,名为《删注脉诀规正》,已失原著其貌。
据 《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本书共有23种单行本、63种合刊本,绝大多数为清代版本。单行本明代版本只有明正德五年庚午 (1510)刻本、明嘉靖乙未 (1535)冯翥刻本、明吴门沈氏碧梧亭刻本、明刻本;合刊本明代版本为明万历三十四年丙午 (1606)陈耀武存德堂刻本和明刻本。经实地考察比较,明嘉靖乙未冯翥刻本为较早期的版本,字迹清晰、端正,故选为底本。主校本则选用明刻本,参校本选用 《医学大成》曹炳章校本、清善成堂本、清扫叶山房本。由于该书主体内容为注释 《王叔和脉诀》,故而他校本选用明隆庆本 《王叔和脉诀》及元天历三年 (1330)广勤堂本 《脉经》。
此次校点具体方法及原则如下:
1. 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原底本中的双行小字注文,今统一改为单行,字号较正文小一号。“脉诀附方”中表示方位的 “右”字统一改为 “上”字。
2. 底本与校本不一,改动或存异处均出校记说明。
3. 凡底本中的异体字、俗写字、古体字统一以规范字律齐,不出校记。底本中字形相近属一般笔画之误,如日、曰混淆,已、巳不分者,径改,不出校记。
4. 通假字生僻者于首见时出注。
5. 凡属疑难字、生僻字、异读字,以及一些名词术语,酌情加以注音 (汉语拼音加直音)、注释。
6. 底本卷一之前有 “总法”,包含 “诸穴法图”“诸穴所在”,但未入目录。本次整理依正文内容补入目录。
7. 附图中原有文字,一律以简体字重新标注,原图字序从右向左横排者一律改为从左向右排列,旋转排列在单元格内的文字从右向左排列者改为从左向右,上下纵排保持原序不变。
8. 底本每卷卷首有 “西晋王叔和撰”“四明张世贤注”等字,今一律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