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内城,原先是南面三座城门,东、西、北各只两座城门。以后在正阳门与宣武门之间,开了一个和平门。这和平门不是明朝建的,也不是清朝建的,而是50多年前开的。
50多年前,也没有北新华街这条马路。那时,由北往南数,旧帘子胡同、新帘子胡同、半壁街、中街、松树胡同,都是整条的胡同。以旧帘子胡同说,从现在的东旧帘子胡同东口,一直到西旧帘子胡同西口,只称为旧帘子胡同。其余的胡同也是这样。开辟了和平门之后,这些胡同被北新华街冲断了,才分成了两半,于是称为东什么胡同和西什么胡同了。城外是护城河(所以河南岸的街叫西河沿)。护城河以南一大片地方,因为在明朝是烧琉璃瓦的窑厂,所以称做厂甸。
那时住在这一带城墙内外的人,要进出城办事,那就得往东绕正阳门,或往西绕宣武门,可不方便了。很多人想在这里开个门,但只是空想。当时这类事情,如修马路等等,归市政公所管办,市政公所的头头叫督办。当官做老爷的只管收市政捐,谁管老百姓方便不方便,而且所属的工人很少,担负不了开城门、修马路的任务,在军阀时代,也不会拨这一大笔专款动工。所以,群众想是想,城墙却依旧是城墙。
大约是1924年,冯玉祥班师回到北京,鹿钟麟当了卫戍总司令。有人建议开个城门,冯玉祥欣然答应,说:“他们不干咱们干。”就指派鹿钟麟去办,一切由他指挥。至于工人呢,冯玉祥说:“由咱们的队伍包了。”于是先派人测量,找到合适的地点然后做老百姓的工作,因为由南到北要拆几百间房子。由于房主要略给一点房价(据说是冯玉祥同财政部吵了一架才弄到点钱),房客得安排迁移,这样耽误了不少时日。等一切都搞好了,才开始动工。当时没有推土机,也很少起重机,只靠人搬人挑和用小车推,这一切一切都是兵士们干。老百姓们称赞说,“冯玉祥的兵就是好!”
城墙很难拆,当然还是兵士们动手。老远地就瞧见高高的城墙上,一群穿灰色军装的人在抡锄挥镐。听说鹿钟麟还时常亲临现场指挥,并且还亲自挥镐呢。记得当时有摄影记者发现了他(其实认出他来真不容易,虽是总司令,照样一身布军装,左臂上一样戴了臂章,上写“不扰民,真爱民,誓死救国”),立刻用照相机对准,鹿钟麟一抬头,看见照相机,马上背过身去,等记者再转到他面前时,他扔下镐就走了。“文化大革命”前,鹿在天津街道上当居民读报组组长,天天给人读报,我曾辗转托人问他这件事,并问开和平门的经过(那是给北京人干了一件好事),他哈哈一笑,推说已完全记不清了。
《从兴华门到和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