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中华民族古文字同义比较导论

如果说,本篇前两章的内容是对我国的含表意成分的民族古文字的情况及对以往的相关研究情况的综述,那么,本章将承担的是对古文字之间同义比较进行综述的任务。

首先我们须要进行讨论的,是同义比较的必要性问题。

第一节
对同义比较的需求

一、同义比较问题的提出

首先我们要谈的是我国民族古文字同义比较这一课题提出的必然性。

应该认为,我国的民族古文字研究,在近几十年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在材料收集整理、孤立研究方面,还是在比较研究方面,都有了相当显著的进步。应该说,这种进步使我们把各个文种的同义字、同义符号拿来进行比较研究有了最基本的可能。因为,只有当我们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字的基本材料有较充分了解并对其性质有基本的掌握时,这几种文字的比较才会有展开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可能性。可以认为,时至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对如前文所述的20来种民族古文字中的绝大部分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这是我们进行同义比较的基础。

二、展开同义比较的意义

事情的可能性是一个方面,去做这件事情的必要性又是另一个方面。关于这些含表意成分的古文字进行比较的价值,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1)为什么同义比较会使许多学者深感兴趣?(2)为什么这一方法确乎解决了许多文字学的方方面面的问题?(3)为什么在近年来这一方法得到了更多的运用?

我们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同义比较既然是至少两种文字的同义词的书面记录的比较,那么它的进行必然具体、形象地反映了那两种或几种文字的某些方面的特性尤其是它们之间的若干差异。

我们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是:同义比较即便其材料的抽取有一定的任意性,但是也含一定的必然性,这些必然性所反映的两种或更多种文字的共性与差异当然至少足以启发我们进一步去探究这些文字的性质。

我们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是:一方面,近年来随着我们对各种文字的认识水平及理论文字学水平的提高,也随着古文字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相应地提高了对多种民族文字的综合检索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同义比较展开的方便程度;另一方面,若干新的民族古文字系统的新发现(如尔苏沙巴文字与纳西族的达巴文字)和新研究(如纳西族的玛丽玛沙文字与水族文字),使这种同义比较研究的参照物更加丰富。

总之,我们以为这种比较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促进含表意成分的民族古文字的综合与比较研究的具体化与细节化;(2)促进对含表意成分的民族古文字的各别研究;(3)归纳我国民族古文字的共性、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而深入了解我国民族古文字在世界民族古文字中的地位;(4)促进文字史、普通文字学、比较文字学与各文种具体文字学的研究。这一工作的意义即上述四个方面的具体体现,不难在本书的以下每一篇中得到发现,在此不一一详加论述。

三、同义比较的定义

所谓文字的同义比较就是:着重于通过意义将不同文种的文字关联起来考察,通过选取不同种文字中意义上相同或相近或有联系的部分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既包括记录同义词的文字的比较,也包括意义类属上相同或相近的文字的比较,既有具体的微观的个别文字的比较,亦有宏观文字系统的方法论上的指导考察。

如果要对我们在本书中将展开的工作即民族古文字的同义比较作出一个简要的定义的话,也可以这样说:我国民族古文字的同义比较,是对古汉字与其他发生于中国的民族古文字系统中的同义字、同义字群、同义字素、同义义符的收集整理和比较研究。

具体地说,用于比较的对象可以包括:各文种单字的形音义、义类归属、语法意义归属、字素分析、结构方式、字源和造字理据,还可以包括各文种的文献用例等。可以说,本书将以比较文字学原理为指导,以包含上述内容的电子资料库为基础,对中国各民族古文字进行综合性比较研究。

须要补充指出的是:此种比较既可以是不同种的民族古文字之间的同义字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种民族古文字内部的同义字之间的比较。

第二节
同义比较研究史述要

虽然我们很难发现关于民族古文字同义比较的专著,但在一些关于比较文字学与普通文字学的论著中,还是可以找到与此项工作相关的内容。本节我们将对纳西东巴文、彝文与水文这三种开展同义比较相对较多的文字的相关研究历史作一简略的回顾。

一、关于纳西东巴文字的同义比较

在我们的视野中,董作宾先生写于1944年7月的《〈纳西族象形标音文字字典〉序》,可以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关于两种民族古文字同义比较的尝试。在该文中,作者对若干个汉古文字与纳西族东巴文的同义或近义或同义类字进行比较,得出了许多有趣又有意义的文字学与文化学方面的结论。 董作宾在1951年又在该文基础上写了《从么些文字看甲骨文》一文 ,除了与上一篇文章相同的一些内容外,又在同义比较方面有所增加。

方国瑜的《“古”之本义为“苦”说》一文 ,也是较早的一篇关于两种民族古文字同义比较的文章。作者通过对东巴文的“甜”与“苦”一对反义字的造字理据的考证,同汉古文字中的已被确认的“甘”字的造字理据相结合,考释出汉古文字中的“古”的本义是“苦”。此文堪称极为经典的民族古文字同义比较的范本。

李静生在其论文《纳西东巴文与甲骨文的比较研究》的第五部分“册字本义考”中 ,依据对甲骨文“册”与东巴文“栅”的字形和字义的比较,纠正了历来认为甲骨文的“册”的本义是“简册”的观点,证明了甲骨文的“册”的本义是“栅栏”。

王元鹿在其论文《说“方”》中 ,通过对古汉字“方”与纳西东巴文“砍”的字形与字义的比较,证明了古汉字的“方”的本义是“切分”。

王元鹿在出版于1988年的可以认为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两种民族古文字比较的论著《汉古文字与纳西东巴文字比较研究》中 ,已列表对尔苏沙巴文字与纳西东巴文字的15对同义词进行比较,以说明两种文字“系统上的密切关系”。

王元鹿又在1996年出版的《普通文字学概论》一书中 ,列举了金文和克里特文的“日”、埃及文和金文的“目”、马亚文和甲骨文的“叶”、金文和纳西东巴文的“人”进行比较。

二、关于彝文的同义比较

彝文内部、彝文与汉字之间的同义比较的著作,有这样一些典型的成果:

关于各地彝文的比较研究,除了果吉·宁哈先生的《论滇川黔桂彝族文字》(民族出版社,1988年)这部真正意义上的四省区彝文的比较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之外,孔祥卿先生的《彝文的源流》(民族出版社,2005年)亦可称得上滇川黔三省彝文比较研究的典范之作,而其他学者开展的比较研究相对都是较为零星而且不成系统的。

武自立、纪嘉发、肖家成对云南的“绿春/新平”、“禄劝武定”、“路南弥勒”和贵州的“大方威宁”四个点的339个字(词)作了比较,发现全同的127个,占37%;部分同的91个,占26%;相似的49个,占14.4%;不同的72个,占22.6%。从而得出了“四个点的彝文相同、相似的程度是比较大的”这一结论。 马学良对四川《献酒经》和云南《凤氏碑》中的彝文单字与贵州彝文相同的字作过定量统计。 陈士林通过对云贵川彝文的比较,发现三省彝文的地区差异主要表现在书写符号的不同:四川凉山彝文近似篆书,云贵彝文有的接近凉山彝文,有的在篆隶之间;书写时云贵彝文多作长方横卧形,四川凉山彝文多作长方竖立形;(四川小凉山少数地区如雷波、峨边,也有把彝字写作长方横卧形的)同一字形,云贵与凉山约呈90度的方位差异。 姚昌道先生在参加用凉山彝文转译《阿诗玛》彝文原本的工作时,对云南、四川两地的彝文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发现了近百个同源字,认为这些字的形音义都有渊源关系。 丁椿寿先生对做好各地彝文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的重要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五项做好各地彝文比较所需的基础性工作。 马尔子通过对诸省的彝文单字进行比较之后,发现滇川黔古彝文文献中的象形文字有60%以上不仅字形相同,而且字音字义相通。 李生福通过云贵川三省彝文的比较,对三省彝文的造字特点进行了总结。 朱琚元在比较了凉山、贵州、路南、双柏、武定的彝文以后,对上述各地彝文存在的差异作了简单的总结。 此外,闻宥 、杨成志 、江应梁 等先生在解放前也对各地彝文的比较研究做过一定的探索性的研究。

在对彝文的研究中,学者们除了对各地彝文进行同义比较之外,还不乏把彝文与汉字进行同义比较的实践。但很多学者都是在涉及彝汉文的渊源关系或彝文中的借汉字现象时进行这样的比较的,而且很多比较往往又都只是对彝汉文中相同或相近的字形做一些简单的描述或数据统计。如李家祥先生提出彝文中的许多字体不同大篆、小篆、隶书和楷书,而形同或形似于甲骨文,并列举了13组彝文和甲骨文同形或形似的例子。 陈士林先生在谈到彝文中的借汉字情况时罗列了“借用汉字字形而略加增者或改易者”、“借用汉字同义字的字形而不作任何改变者”、“借用汉字同义字的字形而略加增省改变者”这三种基本情况。 [1] 罗显仁先生统计出《彝汉字典》中的七千多个彝文只有2‰与汉文的字形相同(包括音不同义同、音义都不同)。 李生福先生将彝文与《古文字类编》中所收的3 042个古汉字相比,发现与甲骨文形同的56个,形近的8个;与金文形同的31个,形近的6个;与简书形同18个,形近3个;与篆文形同31个,形近3个。 朱琚元先生将流传于滇东北一带的常用彝文与《甲骨文字典》收字作概略比较后,发现两者字形结构完全相同者有186字,相近者148字。 罗阿依、马啸两位先生通过彝汉数目字的比较,发现两者“字形如出一辙,字义语序等同,虽异族异姓,但应同宗同祖,同根同源,都是中国古文化的传承和沿用,只是彝文较多地保留了古文字的本来面目”。

在我们的视野中,第一个明确地以同义比较为题进行研究的,则是博士学位论文《古汉字与滇川黔桂彝文同义比较研究》的作者朱建军。朱建军的此篇论文的结论有16点:

1.对多年来彝文研究的成果作了内容较为全面、分类较为详细、阐述较为丰富的总结。

2.本文的工作证实了同义比较是文字关系研究的一个有效方法。

3.证明了彝文从发生学而言,既有其本民族的自造字,又有来自汉字传播的字,甚至有二者结合的“拼合字”。

4.构拟了各省彝文之间的流播线路图。

5.确定了四省区彝文在历史上曾经有一共同的源头。

6.证明了四省区彝文一直处在一个增大差异的运动过程中。

7.证明了四省区具有同源关系的彝文的字源往往是可考的,并对其中的大部分进行了释读。

8.证明了云南彝文与其他省区彝文相同者较多,其中与广西彝文同源者最多。

9.指出了因笔画微异而导致积微成著是造成各地彝文中同义不同形字较多的主要原因。

10.指出了四省区彝文中云南彝文显得较为古远、贵州显得较为年轻、广西则保留有一些较古的形体、四川似符号化程度较高。

11.证实了彝文中已有部分准形声字的出现。

12.描述了彝文的假借现象,指出其特点在于:(1)彝文在用假借字记录抽象概念时,不仅向原本表示比较具体、实在的意思的词去借,而且有时也会出现向原本意思比较抽象的词去借;(2)彝文中甚至存在表具体概念的词向表抽象概念的词去借的情况;(3)借字与被借字的关系还不固定;(4)既有同音假借,又有音近假借。同时,我们还分析了彝文存在复杂假借现象的自身的特殊原因:(1)受传抄者知识涵养的限制;(2)传抄者故意为之;(3)缺少大规模的规范整理。

13.指出了彝文作为一种文字系统在文字史上正处在一个叉路口,在它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走向音节文字;一条是走向更为高效的意音文字。并分析了得出这一结论的根据在于:(1)彝文假借的使用不仅普遍、常见,而且混乱、随意;(2)彝文中虽有形声字的萌芽,但真正意义上的形声字却非常之少;(3)彝文字数太多。

14.对彝文数字、干支字作了较为详尽的造字理据的研究,并得出了若干具有一定理论价值的结论。

15.从彝文创制的时间、彝文的渊源物、彝文的创制者三个方面对彝文的发生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在讨论彝文的产生时间时,不仅需要理论上的推绎,还更需要得到更多考古材料的实证;彝文发生的渊源物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彝文的起源与宗教有关,其创制者为彝族的宗教职业者——毕摩。

16.从皮尔士的符号“三位一体”理论出发,对文字的分类问题作了重新探讨,并指出彝文是一种“语素—意音—记号”文字。

观其结论,大多数是由此篇论文中的汉字与四省区彝文的同义比较所得出。作者在此篇论文的提要中有这样的话:“……在至今有关彝文的一些重要问题尚未取得圆满解决的情况下,运用文字学上同义比较的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是可能取得认识上的新突破的有意义的尝试。”可以说,朱建军的此篇论文是第一篇关于我国民族古文字的同义比较的学位论文。如果说上述一些论著中的相关比较是同义比较的尝试,那么朱建军的论文则是把同义比较作为一种基本的方法研究一种文字的多个基本问题且证明其有效性的宝贵实践。

朱建军的论文写于2006年。就在这一年的下半年,又有两篇关于民族古文字同义比较的文章(喻遂生《水书和纳西东巴文、汉古文字的初步比较》、黄思贤《水字、古汉字及纳西东巴文同义比较举例》)问世。

三、关于水文的同义比较

喻遂生的《水书和纳西东巴文、汉古文字的初步比较》 ,选取了70组水文、东巴文、古汉字的同义字(个别组缺一种文字),列表进行比较,得出了不少有意义的结论:水书有借用汉字字形的;甲骨文的字符的方向别意作用已不很强,水书字符的方向表意作用保留较多但有些字的字符的方向表意作用不严格,东巴文字符的方向表意作用比水书更强而且更严格;在表示数量时水书和东巴文都有未把数词字抽象出来而画若干个实物以记数量的情况。

无独有偶,黄思贤的《水字、古汉字及纳西东巴文同义比较举例》一文 ,也在三种文字中选取一些同义字进行比较,得出了一些饶有趣味的想法,如:几种文字反映的不同葬俗,水文的“祭”字与甲骨文的“祭”造字的共同性,等等。


[1] 陈士林:《说“ ”[γа33]——关于彝文造字法原则的几点体会》,载《万里彝乡即故乡》,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 nK1VUnwSMI3rJnp2EFhnTxmEOmNPSUFT47XAjsu5ao84le3GrTCskYXSxftEVDE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