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儿童教育哲学在西方的发展

自公元前400年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富有创见的儿童教育哲学思想开始,西方就没有停止过探索儿童教育世界的步伐,到近现代的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杜威等,都有独到的关于儿童教育哲学的思想。

一、西方儿童教育哲学的思想渊源

西方教育及哲学的思想渊源均起源于公元前400年的古希腊时代。民主政治的环境及倡导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思想,开启了西方教育及哲学的先河。

(一)柏拉图的儿童教育哲学思想

柏拉图(约前427—前347)是西方第一位注重超越、高悬理想并主张哲人当政的教育思想家。他不只著作丰富,且开门办学,是教育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者。其代表作《理想国》,成为后人了解其思想的主要来源。柏拉图的教育主张乃是其哲学理论的反映。他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被包含在其培养“哲学王”的体系中,且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童年期

孕妇应经常散步,孩子出生后则要抚慰按摩,睡前聆听音乐,以免除恐惧,生心境祥和的情绪。 年幼时由于好奇心特强,求知心尤烈,有必要教导有关算数、几何及其他可以导致辩证的学科。如能在游戏中学习,使儿童视知识如“趣味”活动,则更能启发儿童的禀赋。在品德教育上,柏拉图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如果孩子不就范,可采取体罚,因为小时候恶习不改,则有如养痈遗患,不可收拾。孩童理性未萌,开始时是最重要的,尤其在处理年幼又嫩弱的对象上,那正是塑造品格并镶进印象的时辰。孩童有理性根基,但却未经培育,当他离开母亲后,就应该接受教师的管教,以免流于孩子气而变得愚蠢。假如学童服从命令,那最好不过,如否,则对待他如同对待一棵弯曲的幼树一般,以恐吓及鞭打使之伸直。

2.教育年限及课程安排

柏拉图的教育计划是从六岁开始的,十分注重音乐及体育的训练,其中还有数学及天文等科目的学习。他对音乐、体育、天文及数学等的研讨,是要试探学童有无知识四层分法中的上两层资质(即抽象观念及形式),如否,则学童注定属于农工商等生产阶级。十七八岁左右入军营接受兵役锻炼或参与作战演习。三十岁后应钻研数学及辩证,依能力之高下分配为大小不同的官吏。再历练二十年,好比重入“洞穴”去教导众人一般,哲学王即出类拔萃般地凸显于全民之中。这一全过程凸显了柏拉图之教学安排与哲学理念的相辅相成。这里仅就儿童期的教育进程为主要内容进行探讨。

第一,儿童期的教育以音乐和体育为主,知识教学并不重要。只要发展健全的身心,培养良好的习惯,则儿童期的教育目的就已达到。体育旨在强健身体,音乐则意在陶冶性情。 虽然这种说法并非柏拉图首创,但他在健心可以健身但健身不一定能健心的理由下,断定音乐的重要性大过于体育,并且认为体育之力只有配合音乐之美与柔和,才是身心二者结合的方式。

第二,若取文学诗词作为儿童教学之用,必须注重事实真相的提供。骗人的情节以及违反伦理的诗词,应排除在教学之外。一些神话式或寓言式的描述,也不适合儿童阅读。因为儿童还没有能力分辨何者是文字的意义,何者是比喻上的影射,万一学童将二者相混并根深蒂固地埋植于心灵中,以后还要将其清除,就事倍功半了。

第三,柏拉图特别重视抽象思考,重视数学的教授。他在学院门外挂一牌子:不懂几何者勿入内。不以经验事实及感觉印象作根据,而单纯强调先验推理,则几何之价值就无与伦比了。数学是超越感官界而上达睿智界的途径,是百工技艺之所依。“在这方面有天分的人,学习其他都相当迅速;即令在这方面比较迟钝者,在学习它之后,一般知识都会大大增加。” 哲学王的教育学科是以它作基干的。不过,并非人人皆喜爱且有能力彻底地学习数学,这就好比并非人人可以成为统治者或哲学家一般。二者之划分界线,就以数学测验作为取舍的标准。

(二)亚里士多德的儿童教育哲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是“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有着十分丰富的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得理性的发展。他主张国家应当对奴隶主子弟实施公共教育,从而使他们的身体、道德和智慧都得到发展。教学方法方面,他非常重视练习和实践的应用,例如:在音乐教学中,他时常鼓励儿童登台表演,以使他们现场体验,熟练技术;师生关系方面,他认为并不应一味地对老师言听计从,应当在尊重的前提下勇于挑战,坚持真理。

亚里士多德教学思想包括人性论、认识论以及儿童身心发展理论。他将人的灵魂分成非理性灵魂和理性灵魂两部分,其作用分别是本能、感觉、欲望和思维、理解、认识等。亚里士多德认为,感觉与思考是灵魂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的主要作用。灵魂依靠感觉器官去感知外界事物,而感觉到的东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由此就确认了感觉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然而,亚里士多德又认为感觉只发挥一种诱发的功能,理性的思考才能促使真理和知识的获得。所以,亚里士多德的教学目标是发展理性。

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课程倡导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而且在不同的时期各有重点。幼儿期以身体的养护(体育)为主;少年期施行音乐教育,内容以德、智、美为主;高年级应该广泛地学习文法、修辞、哲学、诗歌、政治学和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但是不管怎样,教学的重心都应当是发展学生的智力。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音乐对于培养儿童内在修养的作用,他认为音乐具有娱乐、陶冶性情和涵养理性等三种功能,能够令人解疲乏、炼心智、塑性格,最终使人通过沉思而跃入理性和高尚的道德境界。

二、西方儿童教育哲学的发展历程

西方儿童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准备期和酝酿期,从夸美纽斯开始的萌芽期到20世纪50年代杜威和蒙台梭利的不断完善期,西方儿童教育哲学的内容体系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

(一)17世纪—18世纪50年代:孕育期

17、18世纪正逢西方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时期,人们原本被神学蒙蔽的主体意识开始苏醒,人们开始关注“人”,开始关注“自然”,而不再把目光投向那个虚无的“神”。这个时期研究儿童教育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夸美纽斯和卢梭,他们都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呼吁顺应儿童的自身发展顺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1.夸美纽斯的儿童教育哲学思想

夸美纽斯(1592—1670)是17世纪捷克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改革家。他总结了自己40余年的教育实践经验,系统阐述了教育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但由于其生活在新旧社会交替的时代,新旧思想对他都有强烈的影响。夸美纽斯是“唯实论”的支持者。他所著的《大教学论》,是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同样,他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观点也就成为近代儿童教育哲学的开端。

第一,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夸美纽斯之所以提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因为他认为“在此之前没有一所完善的学校” 。由于学校的各项工作违背事物发展的自然秩序,所以在那些不完善的学校里存在着种种弊病,“以致学校变成了儿童恐怖的场所,变成了他们才智的屠宰场……” 因此,夸美纽斯指出,为了使学校教育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有效,教育必须遵循自然法则。夸美纽斯认为,在宇宙万物和人的活动中存在着一种“秩序”,即普遍规律,它保证了宇宙万物的和谐发展。因此,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教育活动,都应该遵循这些自然的、普遍的“秩序”或规律。遵循“秩序”这条普遍法则是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首要内容。

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进行教育,是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夸美纽斯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发展也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法则。他说:“我们的格言应当是凡事都要追随自然的领导,要去观察能力发展的次第,要使我们的方法依据这种顺序的原则。” 这条原则的中心思想是教育应当服从“普遍的秩序”,即客观规律。它实际上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明教育工作应当是有规律的,教育工作者应当遵循这些规律;二是指既然教育工作是有规律的,那么就应当努力探明和发现这些规律。

第二,学前教育。

夸美纽斯关于学前教育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母育学校》一书中,它也成为教育史上第一本系统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在书中,夸美纽斯指出学前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在于培养儿童体力、智力和道德的初步基础,通过感官训练使幼儿获得有关自然界、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初步认识。该书共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胎教、体育、智育和德育。

胎教:夸美纽斯认为胎教是学前教育的起点。孕妇应该吃富有营养的食物,不能饮酒;孕妇的情绪要稳定,避免强烈的情绪波动;孕妇的行动要谨慎,生活要有规律。

体育:夸美纽斯指出,婴儿应由母亲亲自哺乳,这样有利于婴儿的健康;幼儿的食物应该是软的、甜的、易消化的,不宜吃刺激性太强的食物;应使幼儿生活有规律,情绪愉快;要给儿童充分活动、游戏的机会,利用玩具、音乐、看图画等促进儿童活泼健康地成长。

智育:夸美纽斯提出百科全书式的智育内容。如:自然科学方面,要掌握物理学、光学等初步概念,使幼儿认识水火、雨雪、乡村城市、山川河流等;社会科学方面,要掌握家庭成员的称呼、家用餐具的名称及用途等。另外,智育还要发展幼儿的智力和语言,培养能力。比如发展幼儿的感知觉、观察力,训练手的初步操作能力。

德育:应在邪恶未占心理之前及早进行,并希望德行的实践能够成为儿童的第二天性。夸美纽斯特别强调培养儿童的文明礼貌行为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此,他提出两个要求:培养儿童勤劳俭朴、爱整洁的习惯,举止要文雅,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等;在待人接物方面,要求儿童对人要亲切、大方、有礼貌、诚恳等。方法上,他认为应充分重视榜样、示范、惩罚和表扬的作用。

第三,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夸美纽斯首次以感觉论为基础来论证直观教学原则,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对感官的感知开始的” 。他认为:“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视观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听观前。”

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原则:夸美纽斯指出,强迫孩子去学习是大大地害了他们,我们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父母应当在子女面前赞扬学问与有学问的人;教师应当用温和、亲切的语言和循循善诱的态度去吸引学生;学校应当是经过精心布置的;所教科目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所用方法应能激起学生对于知识的兴趣。

巩固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不仅要使学生领会知识,牢牢地记住知识,并且还应会应用知识。那么怎样才能巩固知识呢?首先,理解性的教学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因为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能被记住;其次,不间断地练习和复习是获得牢固知识的重要途径;第三,把自己所保持的知识传授给别人,也是一种好的巩固知识的方法。

量力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一切学科都应加以排列,使其适合学生的年龄,凡是超出他们理解的东西,就不要给他们去学习” 。“假如一切事情都按学生的能量去安排,这种能量自然就会同学习与年龄一同增长。” 夸美纽斯从教育适应自然的理论出发,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这个原则,对后世影响很大。

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教材的组织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要把一个学科的知识排成一个整体,“其中一切部分都来自同一来源,并且有它自己的地位……” 系统性原则要求教学循序渐进,夸美纽斯认为“自然并不跃进,它只一步一步地前进……” 因此,教学也应当是循序渐进的,“务使先学的能为后学的开辟道路……” 他还要求教学应遵守从已知到未知、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近到远等规则。

第四,道德教育。夸美纽斯采用古希腊以来通用的诸如,智慧、勇敢、节制、公正等作为主要的或基本的德行,这成为德育的内容。此外,他还纳入了一个崭新的概念——劳动教育。他在《母育学校》中说:“聪明人的任务就在于不让任何人懒惰,甚至从他的幼年时起,就要用一切方法训练儿童勤勉从事各项劳动,就会把最能败坏人的恶魔之门关闭起来。” 在方法上,他提出要尽早开始正面教育,从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重视榜样,慎重择友等方法。“儿童在其生活的头几年,能比以后更容易锻炼好每种好德行;德行的实行靠行动,不靠文字;父母、保姆、教师、同学的整饬生活的榜样必须不断放到儿童的面前;儿童必须非常用心地避免不良的社交,否则他们便会受到污染”

2.卢梭的儿童教育哲学思想

卢梭(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集中体现在1762年出版的《爱弥儿》一书中。夸美纽斯的自然主义思想被卢梭加以深化扩展和细化,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

第一,天性哲学——性善论和感觉论。性善论指明人的本性。卢梭认为,在人的原始时代,每个人都没有任何社会性,愚昧无知、自由自在,但又纯洁、善良。这就是最初的自然人,他虽然过着动物式的生活,但却是“高贵的野人”。人类之所以变坏,是由于后来人们为了战胜生活上的种种困难,产生了私有的观念。所以,自然是善的,人性是善的,只是社会把人变坏了。他认为,在人的善良天性中有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自爱心和怜悯心。自爱心是为了生存而具有的原始的、内在的自然欲念,它本身并不邪恶,只要顺其自然发展,就能达到高尚的道德。怜悯心“调节着每个人自爱心的活动,所以对于人类全体的相互保存起着协调作用”

感觉论指明人的本能、人的知识的来源。卢梭认为,感觉是知识的源泉,一切知识都是通过感官注入人的大脑的。因此,人的所有最初的理解都是一种富有感性的产物,也正是因为有了感性的理解作为基础,理性的理解才会得以形成。所以,理性使人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感觉器官的成熟,孩子们不成熟、不完善的感官需要通过实际训练加以逐步提高。

第二,自然主义教育理论。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主体,其具体内容集中体现在1762年出版的《爱弥儿》一书中,其核心是“归于自然”,因此,15岁之前的教育必须在远离城市的农村进行。卢梭还从儿童所受的多方面影响来论证教育必须“归于自然”。他说,每个人都是由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人为的教育三者培养起来的,只有三者圆满地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教育要遵循自然天性,即要求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无须成人的灌输、压制和强迫,教师只需创造学习的环境,防范不良的影响。

自然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自然人”,其主要有以下特点:自然人是能独立自主的人,他能独自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自然人又是自由的人,他是无所不宜、无所不能的,他虽无专长,却善于取得知识,虽无固定职业,却什么都极易学会;自然人还是自食其力的人,他靠自己的劳动所得为生。但自然人并非与“社会人”完全不容,他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他既能尽到作为社会成员的职责,又能保持纯真的天性,自由发展,不受腐蚀。

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主要有两条:正确看待儿童和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所谓正确看待儿童,卢梭认为,“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他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他的地位;应该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野蛮的教育只会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他们缺乏分辨善恶的能力和实用的知识,而且固执,持有偏见和嫉妒。所谓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是卢梭基于他的“消极教育”所提出的。他指出,取代“积极教育”的是遵循自然天性的教育,也就是“消极教育”,即成人的不干预、不灌输、不压制,以及让儿童遵循自然率性地发展。但“消极教育”并不是无所作为,还要观察自由活动中的儿童,了解他的自然倾向和特点,以及防范来自外界的不良影响。要遵循自然的消极教育,就必须给予儿童以充分的自由,不压制、不强迫、不灌输。

第三,自然主义教育的实施。卢梭认为,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它适当的完善程度,都有它特有的成熟期,这是自然的安排。“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倘若我们扰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收获一些早熟的果实。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卢梭在《爱弥儿》中设想了儿童教育的四阶段。

婴儿期(0—2岁):这个阶段儿童不会说话,由于刚来到人世,体弱无能,虽能活动,有感觉,但并不成熟,更没有思考能力。因此要注意锻炼,使身体能够适应较艰苦的环境,不应娇生惯养,要注意培养婴儿适应多种饮食的能力,注意衣着不必过多,床褥不宜过于舒服,还有不要过分依赖药品等。

儿童期(2—12岁):这一时期首先应锻炼的是感官,并继续发展身体。感官训练有多种方法,如触觉训练中的夜间游戏、视觉和触觉的配合训练、绘画作图训练、听觉的音乐训练等。卢梭十分反对向儿童灌输理性教育,但12岁的孩子没有一点是非观念也是不可能的,而且他们并不是一点理解力都没有,所以卢梭认为儿童应掌握一些道德观念,如财产的私有观念和“绝不损害别人”的道德法则。

青年期(12—15岁):这一阶段主要是知识学习和劳动教育。卢梭把培养兴趣和提高能力放在首位,并注意通过学习知识来陶冶情操。在内容上,卢梭首先要求的是有用的而且能增进人的聪明才智的知识。在方法上,卢梭的基本原则是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自觉自动地学习,反对长篇大论地进行口头解释。劳动教育上,卢梭认为只有依靠自己的劳动,才能过上自由、健康和正直的生活。他首先要求培养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尊重,其次希望通过劳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反复思考的习惯。

青春期(15—20岁):卢梭认为,15岁后的儿童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感性经验和自然知识,所以“爱弥儿”可以由农村返回城市,接受道德教育及宗教教育,学会做一个社会中的自然人。卢梭认为,那种能够克服情欲、遵照理性和良心指引并尽其职责的人才是有德之人。他否认先天道德观念,但又认为人生而具有“公平的道德原则”,这就是良心。道德教育应该从发展人的自爱自利开始,进而培养善良的情感、道德判断能力及坚强的道德意志。宗教教育上,他要求爱上帝胜过爱一切,但他反对教士们所编的荒诞教义和教会的繁文缛节,反对对儿童过早地灌输宗教观念。卢梭认为儿童在良心和成熟的指导下可以自己去选择愿意信奉的教派,并自然而然地理解宗教,信奉上帝。

(二)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叶:萌芽期

这个时期,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此起彼伏地上演着,但是混乱的局面并没有阻挡住教育家们探究儿童世界的热情。裴斯泰洛齐的“直观”、赫尔巴特的兴趣和经验、福禄倍尔的“恩物”等,一次又一次地在世人面前展现出儿童这个主体所特有的本质。这个时期的大教育家撑起了儿童教育哲学的一片天地,随着“教育学”的独立,儿童教育哲学也正以自己的步伐向前迈进。

1.裴斯泰洛齐的儿童教育哲学思想

裴斯泰洛齐(1746—1827)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也是一百多年来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教育改革家。他一生数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教育的革新实验和教育理论探索。他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以及对教育革新的执著追求令世人敬佩,就连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和福禄倍尔也受到过他的教益和启迪。我们可以从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和《葛笃德如何教育他的子女》等,来窥探出裴斯泰洛齐的儿童教育哲学思想。

第一,四次教育实验。1768年,裴斯泰洛齐于苏黎世购买了约20公顷土地,建立示范农场,取名诺伊霍夫新庄。但由于经营不善,示范农场五年后宣告破产。1774年,他将新庄变成一所“贫儿之家”,先后收容6—18岁的穷孩子五十余人。为了使这些儿童能获得初步知识,习得谋生能力,裴斯泰洛齐亲自教他们读写算的知识,并施以道德教育,同时让他们参加生产劳动,从而在教育史上首次进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但“贫儿之家”由于缺乏经费最终被迫停办。在之后的20年,他总结早期经验,发表了《林哈德与葛笃德》等著作。

1798年,裴斯泰洛齐在斯坦兹组建了一所孤儿院,从第二年开始陆续收容八十多名5—15岁的儿童。在这里,裴斯泰洛齐开始了第二次教育实验。首先,他基于对儿童的爱,力求将孤儿院办成一个充满亲子之爱的大家庭式的教育机构;其次,他力求对儿童进行全面的“心的教育—手的教育—头的教育”,使儿童在智力、身体和道德方面都得到发展。这为他提出学校教育家庭化、要素教育和教育心理学化等理论奠定了基础。

离开斯坦兹后,他来到布格多夫,开始了他的第三次教育实验。盖茨实验的中心是在初等学校根据人性的发展规律,组织合适的教学内容,运用简化的教学方法对儿童进行全面的和谐发展教育。经过几年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里充满了师生之间家庭式的融洽关系,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并逐渐形成一套新型的教育和教学原则与方法体系。

1805年,由于政府要收回学校用地,裴斯泰洛齐不得不带领部分师生迁到伊佛东,建立伊佛东学校。在这里,他更系统地继续开展他的教育实验近20年。学校规模逐渐扩大,设有小学、中学和师范部。伊佛东学校的前十年成绩最为突出,一时成为欧洲的“教育圣地”,许多政治家、教育家前来参观,其中包括赫尔巴特和福禄倍尔。但是,随着学校的发展,来自上层社会的学生日益增多,违背了裴斯泰洛齐的初衷,加上各种矛盾的涌现,裴斯泰洛齐于1825年无奈地停办了伊佛东学校。

第二,“直观”的教学理念。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爱,不只是行动的指标,也是字里行间的精神所在。一言以蔽之,“直观”就是他的思想核心。基于唯实论的感官教学主张,知识教学最为有效的方式,莫过于让学童直观自然界,同样,品德教学也应让学童直观师长之爱。知识的直观首先是感官及自然的教学,透过感官来认识远近实物,就可以获得牢固的知识。裴斯泰洛齐谴责过去的学校只重文字教学,认为那是最大的不幸。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很高,整个大自然正是刺激孩童思考的大好环境。品德的直观即俗话说的身教,身教不诉诸言语文字,却有一股感染的气息,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好比园丁。同时,裴斯泰洛齐反对体罚,而以教育爱代之。

第三,教育心理学化。裴斯泰洛齐批判旧教育违背儿童的本性,采用不适合儿童发展的方法,让一堆无用的知识充满儿童的头脑。这种教育不仅无助于儿童内在能力的发展,实际上也戕害儿童的个性和智慧。教育心理学化就是要找到根除旧教育弊端的“教学机制”。所谓教育心理学化就是:将教育的目的和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之上,必须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规律,教学原则和方法的心理学化,要让儿童成为他自己的教育者。

第四,要素教育。要素教育的基本思想是:初等学校的各种教育都应该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然后逐渐转为日益复杂的要素,以便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裴斯泰洛齐认为儿童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发展都有其自然的顺序,这个顺序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从简单到复杂。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由简单要素构成的,人们总是先掌握其中简单的要素,然后才能逐步形成和扩大他们的知识或技能。裴斯泰洛齐说:“我们观念中的‘要素方法’,其主旨就是追求各种才能的均衡。” 因此,他详细论述了德、智、体教育及其中的“要素方法”,比如德育的基本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智育的基本要素是数、形、词,体育的基本要素是关节活动。德、智、体的教育应从它们的基本要素着手,循序渐进地进行,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会得到和谐的发展。

2.赫尔巴特的儿童教育哲学思想

赫尔巴特(1776—1841)是德国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在长期理论探索和实践的前提下,赫尔巴特明确提出要把教育学发展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想法,而且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最终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普通教育学》是他教育思想的代表作,他的德育论、课程论及教学论都是相当经典的儿童教育理论,其中含有丰富的教育哲学思想,赫尔巴特企图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结合起来。

第一,课程理论。

经验、兴趣和课程:赫尔巴特认为,课程内容需要与儿童的经验与兴趣保持一致。儿童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通过与自然和人的接触与交往,获得了丰富的经验,这是教育教学得以有序展开的基础。另一方面,儿童早期获得的经验并非完好无缺,而是分散和杂乱的,这就需要教学对其进行整理。赫尔巴特进一步指出,课程内容必须和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保持深入的联系,直观教材很好地符合了这一要求。直观教材的使用,令儿童的经验变得更加丰富和真实。所以,课程内容中那些脱离儿童经验的内容,诸如罗马皇帝、天使等,应该予以删除。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兴趣就存在于经验之中,所以只有与儿童经验相结合的内容才能够引起他们强烈的兴趣。

统觉与课程:根据统觉原理,新的观念和知识总是在原有的理智背景中形成的,是以原有观念和知识为基础而产生的。这就必然要求课程的安排应当使儿童能够不断地从熟悉的材料逐渐过渡到密切相关但还不熟悉的材料。赫尔巴特指出:“最有效地、自始至终地安排教学的整体,以便使每一个先前的结果能为学生在心理上对相似的和较远的结果做好准备,这是我在一些教育著作中主要考虑的问题。” 赫尔巴特为课程科目的选择设计了“相关”和“集中”两个原则。所谓相关,即学校中不同课程和科目的规划应当是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的。所谓集中,即在学校所有课程和科目中,选择一门学科作为教学的中心,相对地,其他科目则都成为学习和理解它的工具。

儿童发展与课程:把儿童发展与课程问题相联系,是赫尔巴特课程理论的重要特征。他力图以文化纪元论为基础,探讨课程的选择和设计。赫尔巴特在接受席勒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前提下,认为种族在相应阶段获得的文化成果应该成为儿童在此成长阶段最完美的学习内容。以此为基础,他探讨了儿童的年龄分期,进而提出了课程的程序。在婴儿期,对身体的养护优先于其他一切,与此同时应大力加强感官训练,发展儿童的感受性;幼儿期的教学内容应以《荷马史诗》为主,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童年和青年期可分别教授数学、历史等,以发展理性。

第二,教学理论。

“教学进程”论:赫尔巴特继承前人特别是裴斯泰洛齐的思想,认为直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他指出:“在儿童和少年时代的教育事业中,直观是最重要的……除了通过直观的教学,没有一种教学是适合儿童的。” 但在另一方面,他又认为,没有心智的训练,感官将一事无成。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赫尔巴特力图把哲学领域中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感觉经验开始,经过分析和综合,最后达到概念的教学方法进程。

“教学形式阶段”论:(1)明了。当一个表象借助自身的力量显示在感官前,随即兴趣活动就会对它产生注意,此时学生处于专心的静止活动状态,如果教师通过直观和讲解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明确的暗示,学生就会获得清晰的表象,并作好观念的联结,从而为学习新知识做好相关的准备。(2)联想。因为形成的新表象进入意识活动状态,继而与原有观念产生摩擦,所以导致新旧观念的联合,但是事实上又还未出现最终结果,此时学生的兴趣活动处于期待阶段,所以教师的任务主要是与学生进行没有约束的谈话,同学生一起进行分析。(3)系统。最初形成的新旧观念的联结并不是井然有序的,所以需要对联想阶段获得的结果进行认真的审思。此时兴趣活动处于要求阶段,所以需要利用综合教学方法,令新旧观念的联结系统化。(4)方法。新旧观念的联结形成后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这就需要学生自己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巩固新获得的知识。

3.福禄倍尔的儿童教育哲学思想

福禄倍尔(1782—1852)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幼儿园的创立者,更是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开创者。福禄倍尔非常热爱儿童,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幼儿教育事业。他创立的幼儿园及幼儿教育理论对后来的世界幼儿教育影响甚远,他被人们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第一,教育的分期与各时期的任务。福禄倍尔在《人的教育》中,把人类初期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青年期。由于本书写作重点是儿童教育,所以仅对前三个时期进行讨论。

婴儿期:福禄倍尔把婴儿期看作“吸收”的时期,此时人类从外界吸进具有多样性的事物,所以婴儿期的活动应以感官的发展为主。婴儿的听觉器官首先得到发展,然后视觉得到发展,父母和周围的人可以引导婴儿去观察和进一步认识事物。随着感觉的发展,婴儿有规律地发展对身体和四肢的运用能力。“在发展了的感官、身体和四肢活动到了儿童开始自动地向外表现内在本质的程度时,婴儿期也告终止,并开始了幼儿期。”

幼儿期:这个时期,身体的保育减少了,但智力的培育却加强了。“游戏和说话是儿童生活的要素……” 借助语言和游戏的方式,儿童的内在本质开始向外表现。假如儿童在这个阶段受到伤害,他必须付出最大的艰辛和努力才能成长为强健的人。“在这一时期,人及其教育还是完全托付给母亲、父亲和家庭的……” 尤其是母亲的爱,母亲要始终如一地把言语同行动结合起来对幼儿进行教育,包括激发孩子的身体和四肢运动,通过有节拍的动作,使幼儿习惯于自制和协调,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从走路向观察事物发展。

少年期:福禄倍尔认为,少年期主要是使外部的东西成为内部的东西的时期,即学习的时期。“主要是让儿童懂得事物的特殊关系和个别事物,以便他们以后能够引出它们内在的统一性……” 通过激发和养成坚强的、经久不渝的意志,使纯洁的人性得以实现和表现,是教育少年儿童、指导教学和学校工作的主要目的和关键所在。借助实例和言语进行的教学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和手段。游戏与家庭生活仍是少年期的重要因素,父母应让孩子分担自己的工作,此外,寓言、童话和故事也是很重要的。

第二,幼儿园教育方法。福禄倍尔关于幼儿园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是自我活动或自动性。他认为,自我活动是世界上一切生命最基本的性质,同时也是人类生长的最基本的法则。只有也只能是自我活动才能帮助个体认识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并最终认识上帝的统一。他说:“人逐渐地发展和形成直到实现自己的使命和天职,不仅需要从孩童时期起从外界接受和吸收的东西,而且如果从程度上衡量的话,更多的是通过他所发挥和表现出来的东西及发展和形成的术语本身所表现的东西。” 此外,自我活动可以显示出儿童的发展程度如何,激发儿童对新事物的兴趣和注意,鼓励儿童的自信与自尊,并引导儿童了解各种知识间的关系。

儿童的观察:“我的教育方法是从一开始就向学生提供在事物中收集自己经验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使其学会从自己的经验、从事物间的关系、从人类社会的真正生活中去认识。” 福禄倍尔要求教育者有意识地把有关联性的事物呈现在儿童面前,使儿童能容易而正确地直接感觉这些事物并形成观念。

儿童的游戏:福禄倍尔认为游戏是儿童内在本质对外的自我表现,是人在人生所有阶段中最纯洁的精神产物。但是游戏并不等同于儿童的外部活动,它更多的是指儿童的心理态度。它给儿童以快乐、自由和满足,又能培养儿童的自制力和自我牺牲精神。“在这些游戏中得到充足滋养的绝不仅仅是身体的,或者说是肉体的力量,而且也在不断增长地、肯定地、可靠地显示出精神和道德的力量。” “游戏是创造性的自我活动和本能的自我教育。”

儿童的“社会参与”。福禄倍尔深切感受到儿童之间社交关系的重要性,认为由自我活动所导致的个性自我实现,必须经由“社会化”的历程才能达到。儿童本身虽是一个整体,但同时又是社会这个大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才能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进而认识人性。在未发表的“赫尔巴计划”中,福禄倍尔就曾主张应在团体活动中接受教育。他把“社会参与”作为重要的幼儿教育方法,使儿童充分适应小组生活,并重视家庭和邻里生活之复演。

第三,幼儿园课程。福禄倍尔确信,并不是每一个活动和游戏都具有相应的教育价值,所以必须对儿童的活动和游戏内容进行精心的选择,并加以指导。依据感性直观、自我活动与社会参与的思想,福禄倍尔建立了一套以活动和游戏为中心的幼儿园课程体系,这其中包含游戏与歌谣、恩物、作业、运动游戏、自然研究等活动。

游戏与歌谣:1843年,福禄倍尔发表《母亲与儿歌》,其目的在于帮助儿童运用自己的身体和四肢并发展感觉,帮助母亲及其他代替母亲的人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的责任。这本书奠定了福禄倍尔教育原则的基本思想,如母亲和家庭教育的意义、自然教育、活动与游戏教育、博爱情感的激发及自我意识的唤起。这本书包括七首“母亲的歌”和五十首“游戏的歌”,每首歌由四部分组成:指导母亲的格言,儿歌,图画,以及每首儿歌下面所附的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运动方式的说明。

恩物:恩物是福禄倍尔创制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它可以帮助儿童认识自然及其内在规律。恩物作为自然的象征,能帮助儿童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认识自然。第一种恩物是一个小盒子,装有六个绒毛做的小球,分红、黄、蓝、绿、紫、白六种颜色,每个小球上系有两条线。福禄倍尔认为球是一切玩具中最有价值的,是万物统一体和孩子天性统一的象征,它能帮助儿童辨别颜色、锻炼肌肉、训练感觉和四肢、培养注意力和独立活动能力、发展语言等。恩物给建造工作以广泛的练习机会,能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可进一步发展“整体”和“部分”的概念。福禄倍尔指出,真正的恩物,应满足三个条件:能使儿童理解周围世界,能表达儿童对这个客观世界的认识;每种恩物应包含一切前面的恩物,并应预示后继的恩物;每种恩物应表现为完整的、有秩序的统一观念。

作业:作业与恩物的关系十分密切,它要求将恩物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它体现创造的原则。但创造不是臆造或滥造,它必须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为前提,否则就可能不具有什么教育价值。作业的材料包括:大小和色彩不同的纸和纸板,可用来剪或折成各种不同形态;供绘画、雕塑、编织的材料;沙、黏土和泥土等。工作需要较高的技巧,必须在学会摆弄恩物后才能进行。恩物与作业的区别在于:从顺序上看,恩物在前,作业在后;恩物的作用在于接受和吸收,作业的作用在于发表和表现;恩物不改变物体的形态,作业改变材料的形态。

运动游戏:福禄倍尔认为,幼儿园必须拥有一个供游戏用的宽敞明亮的大房间,并与一个花园相连。只要天气许可,孩子们可随时转移到花园里去开展运动游戏活动,主要有圆圈游戏、团体游戏和伴以诗歌的游戏等。它的根本原理是“部分—整体”,有助于儿童了解个体与团体的关系。它是建立在儿童模仿自然界和在日常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各种动作的基础上的,如小河、蜗牛、磨坊、旅行等。

自然研究:受裴斯泰洛齐的影响,福禄倍尔的幼儿园课程中设有“自然研究”活动。他说,虽然这主要是学校的任务,但幼儿园开展研究自然的旅行、园艺与饲养等活动,不但可使儿童养成爱护花木禽兽之品性,还有助于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培养自制力和牺牲精神,促进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发展,培养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

(三)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初步形成期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儿童教育哲学的思想体系日趋完善。主要代表人物有爱伦·凯、杜威和蒙台梭利。他们将儿童的地位提升到一个无比崇高的位置。爱伦·凯儿童中心的自由教育思想、杜威的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思想,以及蒙台梭利的感官训练、游戏及创造力的培养等,极大地丰富了儿童教育哲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

1.爱伦·凯的儿童教育哲学思想

爱伦·凯(1849—1926)是瑞典作家,妇女运动活动家和教育家,是欧洲新教育运动的代表之一。爱伦·凯对妇女和儿童权利给予了高度重视。在1889年结束教师生涯后,她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捍卫妇女和儿童权利的活动中,被誉为“瑞典的智慧女神”。爱伦·凯在《儿童的世纪》中预言“20世纪将成为儿童的世纪”,强调教育者应了解儿童,保护儿童淳朴天真的个性,这一思想在世纪之交产生了很大影响。《儿童的世纪》也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不但在推动20世纪欧美的教育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被视为新教育的经典代表作品,是研究儿童权利的必读书目。

第一,爱伦·凯教育的中心思想。爱伦·凯的思想深受卢梭的影响,尤其是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同时也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基于此,她的中心教育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条:

以儿童为中心的自由教育思想:爱伦·凯提倡“自由的教育”,认为要让儿童充分地发展,就不能给予太多的束缚。儿童教育要避免造成“心灵的谋杀”与“教育的破坏”,她主张依据卢梭的自然教育原则改革旧教育,以造就身心健全、自由独立和富于创造精神的“新人”,使人具有“坚强与灵敏的人格”。

未来理想学校的构想:爱伦·凯把教育的发展摆在未来。就如儿童会成长一样,在未来,儿童一定会长大成人。因此,她提出“未来学校”的构想,即“理想学校”。它是一种综合学校,环境优美,儿童在其中受教育好像“梦”一样,而且能够自由选择喜欢的课程。教师不是严格的管制者和教训者,而是儿童的伴侣。他们热心地研究儿童,在教育中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学校废除了班级制、教科书、考试及体罚制度,代之以宽松自由的环境,使儿童在独立自主的活动中获得经验,发展自我。爱伦·凯主张将儿童按照不同的性格和兴趣组成小组,自选图书进行自学。教师则以谈话的方式测验学生平时的学习成果。学校还设立手工工场来美化校园,以发展儿童的动手能力和进行审美教育。

第二,反对体罚儿童。爱伦·凯是反对打学生的,她认为:每一种打学生的方式,在每一所学校都应该被禁止!体罚会造成不良的后果,会造成儿童身体上的痛苦和耻辱,会造成儿童的恐怖感,会扼杀儿童的活动热情及冒险精神,甚至会扼杀发明创造能力,让儿童变得畏畏缩缩。教师对儿童使用体罚,不但无益于锻炼自身的教育耐心及对儿童的指导能力,而且也有损教师的尊严和人格。真正的教育方式,应该是实施家庭训练。在教育上,很多教师以“鞭打”作为教育的工具,以消除儿童“倔强”的表现。爱伦·凯认为这是消极的教育方法,因为好战很少是基于战争游戏,而是起于战争的号角!同样,人们使用“鞭打”以消除儿童的说谎,却没有人告诉他们去学习喜爱真理!她认为,“和平”或“安详”才是道德的教育工具,不要让儿童因为被鞭打而养成暴戾之气!

第三,家庭是最重要的教育场所。爱伦·凯重视家庭教育,认为家庭中存在的和谐诚挚的气氛、父母高尚的情操及其以身作则的行为和态度是对儿童最好的教育。因此她设想:不仅婴幼儿教育应由母亲负责,甚至未来的小学教育也应由家庭承担,让母亲夺回教育的权利,以此作为实现女性解放的目标。既然家庭是重要的教育场所,那么家庭的任务是什么呢?很简单,依据儿童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家庭必须安排儿童游戏,安排儿童正常的生活,也安排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加以练习,以促进儿童的成长。对于儿童的教育,家庭应负最大的责任,所以应该把家庭教育当成教育艺术,努力地使儿童远离世俗,使儿童成为优雅的人。使儿童的生长、能力、人格和生活,都能成为切切实实的事情,而不是空泛不着边际的事务。

第四,对旧教育的批判。作为新教育的倡导者,爱伦·凯尖锐地批判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对儿童的摧残。她认为旧教育忽略了儿童的年龄特征,强迫儿童按照成人的意愿去做,把儿童管束在课堂之内,教师按照教科书进行讲解,让儿童死记硬背书上的内容,对于学生的行为则以学校的校规或纪律加以管制,干涉与压制得太多,而且惩罚成了教育手段,限制了儿童的兴趣和能力的发展,使学校教育陷入了危险的境地。她指责旧教育使儿童“脑力消耗,神经衰弱,独创力受到限制……对于周围事实之观察力迟钝”。 旧教育虽然使儿童获得一点知识,却使其失去了个性。

资源链接2-3:
儿童的世纪
——爱伦·凯

教育家爱伦·凯的著作《儿童的世纪》,出版于世纪交替的一百多年前,那时她的祖国瑞典送走解放的19世纪,迎向崭新的20世纪。当她宣告“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时,举世皆惊。一转眼,一个多世纪已经悄然远去。她在书中写道:“下个世纪应该会是儿童的世纪吧,正如这个世纪是妇女的世纪,儿童应能获得应有的权利,藉这些权利之助而完成道德。”该书的第一章标题“孩子有选择父母的权利”,以最前卫的口号引起世人震惊。皇皇巨著,我们特别针对这一章试着阐述,直探哲人的伟大思想,具体地解析其意义。爱伦·凯应该是今天处处讲究“权利”论的思想先进者,所以她认为幼儿也有天赋权利。如果要破解她提出的“儿童权利”的问题,势必要把她的根本思想作彻底的检视才行。

爱伦·凯在《恋爱与婚姻》一书中,曾提出“人种改良”的概念,她提出的这个“人种改良”,正是建立“儿童的世纪”的基础,将人种改良与儿童世纪连贯起来,浑然一体。如果我们能够如此以较完整的讯息来解读她的思想,则她在《儿童的世纪》一开始,阐述“儿童有选择父母的权利”,我们便能充分了解其立论。爱伦·凯把儿童的权利提升到优生学的水平,她的企图心是非常强烈的。因为父母对孩子有绝对的影响力,他们生育孩子,对其生养的孩子要负全部责任。换言之,孩子在健全的条件下出生,在健全的条件下被养育,这是父母的义务。爱伦·凯所谓的“孩子的权利”,在这个前提下,有以下两个具体内容,即在不合适的婚姻中,绝对不适合生养孩子;患有精神上、肉体上遗传疾病者,也不应生养孩子,因为疾病基因会祸延子孙。

20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波尔诺提倡人类观的教育学,他说“人类的根源是善性,而善性的核心无需外求,只要把本性发挥即可”。德国教育改革的先驱,其动力正是《儿童的世纪》。因此对僵化教育、填鸭教育的批判,对人类与生俱来的创造力之构想,都是爱伦·凯的教育思想。因为相信孩子有自然善性,她认为它由遗传所决定,所以爱情与婚姻必需考虑到优生学,“人种改良”是教育不可欠缺的前提。

资料来源:《亲子教育杂志》,第112期。

2.杜威的儿童教育哲学思想

杜威(1859—1952)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他提倡儿童中心和经验积累的思想。《我的教育信条》是其教育理论形成的重要标志,但他的哲学理论的形成要早于其教育理论的形成,所以他的教育理论形成的起点很高,是在实用主义哲学和经验主义的基点上建构起来的。其代表作有《民主主义与教育》、《儿童与课程》和《我们怎样思维》等,其中《民主主义与教育》集中、系统地表述了其教育理论。

第一,教育命题。什么是教育?每一位教育家都首先必须回答这个问题。杜威回答说:“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的不断改造。”

教育即生活:在提出该命题时,杜威关注的是正规的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及儿童生活的关系。他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怎样的学校生活才算是理想的呢?杜威认为,首先,学校生活应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满足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使校园成为儿童的乐园而不是囚笼和监牢,使儿童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得到乐趣;其次,学校生活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杜威针对当时的学校教育,认为要使学校生活成为儿童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契合点,从而使教育既合乎儿童需要,亦合乎社会需要,实质上是要改造不合时宜的学校教育和学校生活,使之更富活力,更有乐趣,更具实效,更有益于儿童发展和社会改造。

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当时的教育无视儿童天性,消极地对待儿童,不考虑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以外在动机强迫儿童记诵文字符号,以成人标准去要求儿童,让现时的儿童为遥不可测的未来做准备,全然不顾儿童自身的感受和期待。“教育即生长”则相反,要求铲除压抑和阻碍儿童自由发展的一切内容,令教育和教学一律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指向来进行。但是这种尊重绝不是放任自流,任意地由他率性发展。杜威讲:“如果你放任这种兴趣,让儿童漫无目的地去做,那就没有生长,而生长不是出于偶然。” 杜威的“生长”不同于卢梭的“自然发展说”,它指机体与外部环境、内在条件与外部条件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社会化的过程。

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经验”一词在西方哲学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杜威教育哲学理论中的“经验”有别于前人。第一,他超越了经验和理性之对立。经验不再指那些通过感官而被动形成的杂乱的感觉现象,而是指机体和环境互相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说,机体不仅被环境改造,同时它对环境也进行着改造。同样,理性也不再是抽象的系统,它是一种智慧,但另一方面它并非独断的,也非永恒不变的,“它们只是假定,是要付诸实际,以验其对指导我们目前的经验是成是败而可以随时加以修正、补充或撤销” 。理性不再凌驾于经验之上,而是存在于经验之中,而且是在经验之中不断得到修正。第二,杜威拓展了经验之外延,经验不再是感觉作用或感性知识,它是一种行为、一种行动,当然它也含有知的意味,然而除此以外,酸甜苦辣、欢喜艰辛等也是经验的组成因素。因此,“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中的经验就不单指知识的累积,而指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类因素的全面改造、发展和生长。第三,杜威特别强调经验形成过程中人的主动性的发挥。经验形成的过程属于一个主动为之的过程,不仅有机体受环境的改造,有机体也对环境进行主动的改造。也就是杜威所讲的经验的原则——交互作用原则,也即机体和环境的互相作用。教育过程中必须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水平,顺应儿童兴趣,鼓励儿童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经验形成过程中外在因素的提供也至关重要,杜威要求改善外部条件,以使产生的经验更具教育价值。

第二,课程和教材。杜威批判传统的课程和教材,认为它们只是由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所组成,符合成人的标准,却不符合儿童的兴趣、需要和创造精神,并由此提出“做中学”的理念,倡导儿童在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

对传统课程的批评:杜威对间接经验、系统知识并无恶意,然而对于传统教育的课程或教材却无好感。他指出,传统教育的课程或教材是由前人所累积的系统化的间接经验建构的,它是符号和文字的拼凑,它们只是代表成人的标准要求,不适合儿童的现有能力,超出了儿童已有的经验范围。而且这些课程知识是投合人性的理智,而不是投合儿童的创造、做的冲动和倾向。结果导致代表知识的言词对儿童而言成为纯粹的感觉刺激,没有什么意义,教材和学生的需要脱离,仅仅变成供人记忆的东西。所以儿童读书才变成迫不得已而为之,毫无乐趣。

做中学:杜威以经验论为基础,提出“做中学、经验中学”,呼吁用活动性和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代替传统课程和教材的支配地位。这种活动性和经验性的作业内容十分丰富,有园艺、缝纫、烹饪、绘画、唱歌和阅读等。这些作业不仅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而且能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还能促使儿童形成对事物统一性和完整性的认识。做中学不是要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对立起来。杜威认为,间接的系统知识是当我们身处困难情境时可以参考使用的已知的和确定的材料。它把人类不断累积的经验进行压缩精简,印录成可用的形式,从而成为深化改进新经验的意义的工具。杜威也批评进步教育中出现的忽视间接经验的偏差:“旧教育强迫儿童接受成人的知识、方法和行为规则。但不能因此就认为成年人的知识和技能对于未成年人的经验没有指导价值,只有极端的非此即彼的哲学才会导出这种主张。” 同时杜威也意识到直接经验的不足:“个人直接经验的范围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没有代表不在目前的而是遥远的媒介物的介入,我们的经验几乎就停留在野蛮人的经验水平上。……所以,我们依靠文字,藉以获得有效的有代表性的经验或间接经验。” 因此,问题的关键就是怎样才能令儿童在最后获得系统知识的同时,又能照顾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杜威主张“教材心理化”,即把各门学科的教材或知识各部分恢复到原来的经验,恢复到它被抽象出来之前的原来的经验,就是直接经验化。

第三,思维与教学方法。杜威对传统的以教师、教科书、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一向持批判态度,他所要作的变革是: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为师生共同活动、共同经验的教学方式;书本降到次要的位置,活动和经验是主要的;教学活动也不再限于教室这一狭隘的空间。他所推崇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从做中学”的方法,是在经验情境中进行不断地思维的方法。杜威所提倡的思维是反省思维,就是对存在于经验情境中的某个问题进行反复、严肃和持续不断的思考,其目的在于获得一个能够解决困难、排除疑虑的新情境。因此,反省思维的方法是一种解决经验中存在的问题的方法,一种“使人明智的学习方法” 。可将思维五步法直接运用到教学方法上,因为它们的因素是相同的: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在情境内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学生要占有知识材料以对付这个问题,学生要施行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需要检验自己的观念是否有效。这样看来,杜威的思维方法涉及观察、分析、综合、想象等能力的运用。它更接近于“实验”,所以,杜威的经验主义也称“实验主义”。

3.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哲学思想

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1870—1952)是20世纪杰出的幼儿教育家,也是西方教育史上与福禄倍尔齐名的幼儿教育家之一。她对儿童有深入的研究,认为儿童在世界中有独立的地位,有享有尊严的权利。因此,对待儿童既不应该把儿童当作具体而微的“人”,也不应该把儿童放在万物之列而与万物等量齐观。她以辛勤的劳动与不懈的努力,推动了新教育运动及儿童教育的发展,并为“儿童的世纪”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一,蒙台梭利教育的中心思想。蒙台梭利认为,在儿童的心灵中隐藏着许多的宝藏,这些宝藏等待人们去发现,也等待儿童本人去发现。蒙台梭利说:“我想我有如阿拉丁神灯,或手里有一盏明灯,它有最高的能力,明灯引导着我走向研究的场所。但是这件事情使我意想不到,那就是有许多‘宝藏’隐藏在儿童心灵的深处。这是一种新奇,令人惊奇的发现……我要用我的方法在那儿找出根源。”这是在其名著《儿童的发现》(意大利文第三版)序言中的名言。她又说:“我的经验,要使儿童的认识更宽广,当它遇到僵化时,就要采用逻辑的方法,而这是正确和积极的方法,可以用于儿童的行为研究方面,不必透过僵化的研究,而有新的认识。那一些在生活上的实验所呈现出来的,儿童对它的发现,就如同水从石缝中流出来一样。”

第二,“儿童之家”的理念。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开办了一所招收3—6岁儿童的幼儿学校,并将其命名为“儿童之家”。“儿童之家”是专为儿童而设的,寓教育于游戏的场所。在那里,她把最初用于低能儿童的教育方法进行适当修改,然后运用于正常儿童,取得了巨大成功。蒙台梭利总结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蒙台梭利方法》一书。在“儿童之家”入口的大门上,写着“帮助我,我自己做”几个大字,在“儿童之家”中有着明亮的空间,光线透过玻璃墙照在地板上,访客中有父母、教师、大学生等,他们坐在3—5岁儿童的面前,观察儿童的“工作”。女辅导员、女社会教育家、蒙台梭利女教师学院的毕业生等穿梭其间引导着儿童,所有的儿童都很“忙碌”。更令人惊奇的是,“儿童之家”提供了许多的规则、工作材料,在儿童周围预备了许多具有所强调之要求的特性的东西。在“儿童之家”中,儿童所做的活动主要有如下几项。

日常生活练习:“儿童之家”中提供了许多预备课程让儿童学习,有逻辑地分成许多运动的过程,让儿童能有规律地活动。再就是“持家的工作”,包括清洁、整理花园、观察和照顾小动物、覆盖及掀起桌布、洗碗盘、小东西的清洗等。在团体中,儿童练习养成共同的行为。在生活的成就方面,要形成应对进退的规范,例如认识如何去开门与关门;而且儿童有权停止做一件事情,也有权开始去做一件事情。在日常生活中,社会性的教育是重要的课题,因此,照顾一个人,应该获得重视。

语言的练习:语言的练习非常重要,可以引导儿童扩大词汇量,尤其是学习发音的练习,可以使3—4岁儿童见到事物而产生学习语言的兴趣。语言练习,就是要告诉儿童如何正确地使用同义字。例如同样代表“吃”的essen和fressen,前者是使用于人的吃,后者是使用于动物的吃,且不能使用于人。蒙台梭利认为,“意义”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意义”练习,才能避免造成错误的了解。

游戏的学习: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学习去看、听、尝、闻等。而所有的学习都是经验的开始,人们必须为儿童创造机会。儿童生活在彩色的世界中,要学习如何区别色彩,以训练其视觉记忆。儿童的游戏可以从堆积木开始,积木最少要十块,是为了训练眼睛与物体的配合。在游戏中,成人对儿童应该作概念解释,例如厚薄、大小、高低、平面或深度等,把概念说清楚,以免儿童形成错误的控制。游戏就是要让儿童有兴趣去学一种经验。

第三,创造性的儿童。蒙台梭利于1949年出版了《吸收的心灵》一书,其中心理念是注重儿童的教育,为教学与方法提供建议。其最重要的理念是使“个人成人”,同时使“社会人文化”。她特别重视儿童到青年这段时期的教育,她认为儿童具有“吸收的精神”,这种精神有助于创造,况且儿童正处于“创造的时期”。每一名儿童都有创造的本质,因而有创造的人格、创造的过程、创造的产物。由于有创造,所以能带来成就,而且由于创造能带来愉快与快乐,所以创造的成就不是负担,而是快乐。由于儿童有创造性,以致形成了“创造性的儿童”,因而创造时含有哲学的性质。

创造力的唤醒:儿童具有创造力,教育就是要唤醒它,因为教育就是使儿童达到具有人性的手段,以及建立直观的基础。在哲学方面,教育赋予今天以超越文明的世界以及规划未来,其理想是使人们获得感觉以及传播知识,了解知识的价值,达到人的普通陶冶的目标。

创造力的因素:蒙台梭利非常重视创造力,认为创造与成就是分不开的,创造力得到发挥需要多种因素的支持:教育没有强迫,自由,顺从,独立性,正常化,愉快与成就,自动性,宁静,社会性。以上所述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必须妥善应用,才能从事创造的工作,也就是有所成就。

第四,儿童的发展为革命性的命题。儿童具有神秘的精神,这种精神是表现于生活之中的,它是爱、神奇和渴望等。为期望达到圆满的最高峰,其应走的路,教师必须引导儿童去走。因此,必须很快地肯定,教师即人的观察者,也就是儿童的内在的发现者,要发现儿童的内在,必须采用观察的方法。

行为与发展之直接的观察:就儿童的发展来说,以对儿童的行为及发展之直接的观察最容易把握,这也是最能深入了解儿童的方法。蒙台梭利说,不能把儿童虚弱的本质与需要保护的本质视为只是需要保护与帮助,应该把儿童视为一种“精神的胚芽”。儿童从出生开始就已被赋予了一种主动的心理生活能力,它能被引导从而主动地去构架人格。我们的原始状态存在许多大的秘密,人们只有想办法去启开它并引导它,使其正常发展。

经由接触去了解儿童的本质:了解儿童的本质是为了发现其生活或生命中的秘密,而接触是达到了解的最好方法,因为可以从接触去作实际的了解。成人应多与儿童接触,这样才能了解儿童。蒙台梭利认为,无论教学还是教育的成功,都应该借助集中的照顾,效果才会来得好些,因为这样可以养成社会性。儿童的心灵存在许多秘密,需要成人去了解。因此,儿童人类学就是要探求其秘密,利用观察与接触来进行研究,并探求儿童心理与生理生活的正常化,使他能有自动发展的可能。

安排一个良好的环境:一个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促进儿童良好的发展,“儿童之家”便是一个经过安排的良好的环境,也就是“预备的环境”,其特性为:赋予活动选择自由的原则之价值;所有练习将通过女教师来引导,要求自我控制的可能性。一个经过安排的环境,其情形是“环境张开它的手臂”来欢迎儿童“进入社会”。儿童的“可吸收的精神”是一种“精神的接受力”,即儿童会接受文化及社会上的各种信息。因此,儿童在环境中形成自己,并适应社会环境中的生活。

儿童与环境作多方面的接触: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之中,儿童应被要求多与他人接触。儿童所诞生的环境,不只是一个有秩序的、事先安排好的环境,而且也是个文化环境。在环境中,成人要帮助儿童去适应,因为儿童如果没有得到成人的帮助,就会成为孤独的人,即社会化不良。“事先安排的环境”是有作用的,它不仅能满足儿童的需要,而且还赋予儿童文化来充实儿童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它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儿童一个“完整的环境”,其中有一个指导人,给他灌输现代文化。

(四)20世纪中叶至今

20世纪中叶以来,在继承前辈思想的基础上,儿童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各种思潮交相辉映,相互影响。社会主义立场的儿童教育也获得很大发展,其代表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他强调在集体教育的前提下重视儿童个体素质的提高。除此,各种哲学流派也此起彼伏,存在主义特别强调人性之尊严和个人之价值,重视将儿童的尊严、真实体验和自我实现放在首要位置。

20世纪以来,儿童教育家为数不少,门派繁多,由于篇幅所限,此处就不一一列举。笔者认为,这部分的撰写,应该另成专书。

思考题

1.试总结中国及外国儿童教育哲学的思想渊源。

2.简述中国儿童教育哲学的发展历程。

3.简述外国儿童教育哲学的发展历程。

4.试分析中外儿童教育哲学发展的不同特点。 RJmI0NrjExBlsC/IYDAW35IYAuaweT2x3LlVtKgmhJ66oOyif93U4MpAf7RMnaD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