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Communication),《新华字典》释义“沟”指流水道,水沟,像沟的东西;“通”意为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教育大辞典》中,“沟通”亦称“联络”或“通讯”,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交换信息,以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目前对沟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 :①方法说:是用任何方法彼此交换信息,即指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用符号、电话、电报、收音机、电视或其他工具为媒介,所从事交换信息的方法。②交换说:沟通是文字、文句或消息之交流,思想或意见之交换。③传递说:是什么人说什么,由什么路线传给什么人,达到什么效果。④程序说:沟通可视为任何一种程序,借此程序组织中的一员,将其所决定意见或前提,传送给其他有关成员。观点虽然很多,但综合分析各种观点可总结出沟通的几大要素。首先,沟通主体包括发送者和接收者,沟通是双向的,参与主体的角色不是固定的,不同情境中双方角色可以转换。其次,沟通的内容是信息,信息既可以是语言、文字、图案,还可以是表情、动作等,含义十分丰富。第三,沟通是一个信息交换的过程,这个过程以语言为主要方式,同时表情、肢体动作等非言语手段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沟通是有结果的,既包括行为过程又包括行为结果 ,是要达成某种共识或者结果,不是漫无目的的行为。有学者认为这也正是沟通与交流的区别:交流有沟通的过程,但不一定有“通”之效果 。
沟通根据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类型。黑贝尔斯和威沃尔(Hybels & Weaver)根据沟通的不同层次将其分为自身内沟通、人际沟通、小组中沟通、公共场合沟通和大众沟通 ;也有人将沟通分为人际沟通、组织沟通和大众传播 。根据沟通所使用的不同方式分为面对面沟通、电话沟通、网络沟通等不同类型。
“交往”,《心理学大辞典》将其定义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品交换 。《教育大辞典》解释为:处于一定社会中的个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人们在生产、分配和交换过程中发生经济交往,在此基础上发生政治交往和思想沟通,从而建立与生产相适应的政治关系和意识形态 。与沟通一样,交往的定义也有很多,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对于交往有不同的解释。有研究者总结了当代西方交往理论主要的三种形态:第一种是狭义的交往理论,主要是信息科学和传播学,它把交往作为一种单一的对象,研究交往的图式、交往的系统管道和交往的技术手段等问题;第二种是广义社会学意义上的交往理论,把交往放到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大背景中,既关注各种文化网络的交往,也研究个体与社会的交往关系,同时总结认为“这两种交往理论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对交往的工具化理解,即把交往仅仅看作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往的一种手段、工具”;第三种是哲学意义上的交往理论,最主要的特点是不仅认为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手段,更强调交往是人的生存方式或生活方式 。
沟通与交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事实上我们很难严格区分沟通与交往。从这个意义上说,交往似乎是比沟通更广涵的概念,交往包括沟通。张东娇则认为“交往是以沟通和理解为目的的行为,交往是沟通和理解发生的前提,有沟通一定意味着有直接或间接的交往发生,有交往也一定有沟通的目的,但却不一定有沟通的结果” 。沟通与交往的区别可以大致概括为:交往更侧重于行为活动层面,而沟通强调信息交换的过程,更侧重于语言符号系统;交往有沟通的目的,但不一定有沟通的结果。同时,沟通和交往又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在沟通的基础上,交往的双方才能明白对方的意图,进而对是否继续交往做出判断和决定,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沟通是交往的一个间接目的,不达到沟通,交往就没有效果 。沟通与交往的相互联系表现在:都有参与主体;都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都以语言为主要方式,但非言语方式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都是为了达成一定的目的,比如共识、理解、行动等。
综上所述,在探讨特殊儿童沟通与交往能力时,我们更倾向将沟通与交往作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不仅包括语言符号系统的活动,也包含行为层面的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整合的过程,而语言沟通和社会交往行为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特殊儿童 的沟通与交往是指身心发展上有障碍的儿童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等多种方式,借助各种硬件、软件辅助技术来交流信息、传递和反馈思想与感情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特殊儿童的沟通与交往中对于媒介技术的依赖十分明显。在特殊儿童的沟通与交往中,媒介主要是指特殊儿童与周围人进行信息、思想、情感交流时所借助的工具和手段,尤其体现在对各种硬件、软件辅助技术的应用上,比如听障儿童的人工耳蜗植入技术等。特殊儿童及其周围的人借助这些辅助技术可使沟通与交往达到更好的效果。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殊教育事业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融合教育”的思想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普特合一的教育模式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肯定和接受。特殊儿童的沟通与交往作为特殊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具有特殊教育的一般特点之外,还呈现出自己独特的理念和思想。
“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意味着教育活动要一切以学生为本。人的本质在其社会性,沟通与交往是人类实现自身发展及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重视沟通与交往能力本身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特殊教育因其对象的特殊性,更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来说就是特殊教育活动要以特殊儿童的需要为出发点;活动的主体是特殊儿童,而不是教师、家长或其他人;目的是为了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
特殊儿童沟通与交往中以人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第一,注重特殊儿童的个别差异。不同障碍类型的特殊儿童在沟通与交往方面面临不同的问题,有着不同的需求,即便是同一种障碍类型的特殊儿童因其障碍程度的差异也有不同的特点,所以更要关注特殊儿童的个别差异,从具体实际出发,分析每一个特殊儿童沟通与交往的特点,开展合适的教学和实践活动。第二,突出特殊儿童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尊重和发挥特殊儿童在沟通与交往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家长、社会工作者等人员是促进者、协调者、辅助者,不能越俎代庖,要让特殊儿童自己去实践、去尝试。第三,目的上着重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和全面发展。特殊儿童的沟通与交往最终是为了促进特殊儿童的社会融合,提高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实现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
综合沟通理念主要是指沟通与交往的方式、对象、途径、策略等的多元化和综合性。特殊儿童由于自身缺陷及种种原因,沟通与交往的方式、策略和对象较为单一,进行沟通与交往的途径和范围也较为狭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特殊儿童的沟通与交往中重视并坚持综合沟通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仅要继续提高特殊儿童运用口语、书面语等语言符号系统的能力,还要培养特殊儿童通过理解和调控面部表情、肢体动作、人际距离等多种方式进行沟通的能力;不仅要在综合性特殊学校、专门性特殊学校中,还要在资源教室中,在普通学校普通班级中;不仅要在学校中,还应在家庭中,在不同家庭之间;不仅要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更要通过在日常社会环境中的实践活动来进行沟通与交往;不仅要依托教学和实践获得的知识、技能,还应该通过各种硬件、软件技术的辅助来帮助特殊儿童的沟通与交往达到更好的效果;不仅要在现实社会中,还应帮助特殊儿童学会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进行沟通与交往,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适应网络社会的能力。
特殊儿童的沟通与交往是一种与周围人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信息、情感、思想交流与传播的过程。特殊儿童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沟通与交往的范围,影响了沟通与交往的效果,因而更需要科技辅助。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为特殊儿童沟通与交往辅助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对科技的依赖和应用是特殊儿童沟通与交往的一个显著特点。与信息传播紧密联系的一个概念是“媒介”,媒介的本质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是在人与外部世界之间嵌入的中介 ,作为中介,媒介一边连接着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另一边连接着作为传者/受者的人,连接着他们的感官和思维活动。特殊儿童沟通与交往中科技辅助主要体现在各种媒介技术对于信息传播及其过程的影响。第一,科技促进传播符号的发展,如文字、声音、图片、图像等的综合使用,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更易于接受的方式作用于特殊儿童。第二,科技对传播载体的影响。传播载体是承载、传递和接收信息符号的技术工具 ,包括以印刷术、广播、无线电视、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像纸张、收音机、电视机、手机、电脑等接收信息的终端设备的发展,这些都对特殊儿童沟通与交往过程中信息的传播速度、传播范围、信息容量等产生变革性的影响。第三,科技促进传播方式的变革。传播方式是传播载体与受众之间形成的信息“传递—接收”的活动方式 ,具体体现在信息传播从线性的单向传递向交互传递的方向发展,传播方式的变革极大地拓展了特殊儿童沟通与交往的范围和参与度;终端信息呈现方式日益多样和复杂,特殊儿童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除了直接从他人身上得到信息,电视、电脑、报刊等为他们了解世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辅助技术对接收终端信息的人体感官功能的发展和延伸,比如听障儿童的人工耳蜗植入技术使得听障儿童可以依靠人工耳蜗来接收外界信息,视障儿童的盲文打印机、Daisy阅读器等也使视障儿童的识字、阅读、写作更加便捷。
社会融合这一概念在政府机构和社会政策研究中屡见不鲜。2003年欧盟在关于社会融合的联合报告中对社会融合做出如下定义:社会融合是这样一个过程,它确保具有风险和社会排斥的群体能够获得必要的机会和资源,通过这些机会和资源,他们能够全面参与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以及享受正常的生活和在他们居住的社会中应该享受的正常社会福利 。沟通与交往是特殊儿童进行正常社会交往、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途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促进特殊儿童向主流的、普通的社会环境回归,即促进特殊儿童的社会融合。社会融合的思想体现在特殊儿童沟通与交往过程的方方面面。从对象上来看,特殊儿童与其他特殊儿童、家长、教师、普通儿童以及其他的社会人员交往;从方式来看,特殊儿童除了使用手语、盲文等为特殊儿童专门设计开发的特殊的沟通与交往方式,对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如口语、书面语、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方式也有着强烈需求,这能帮助增进特殊儿童与普通人之间的理解;从环境方面来看,特殊儿童沟通与交往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隔离的、受限制的环境中,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进入普通班级、普通学校,进入社区,走进普通人生活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的沟通与交往变得越来越“正常”。也就是说,特殊儿童的沟通与交往总是力求在普通的社会环境中,面向所有的社会对象,使用正常的、普通的社会沟通与交往方式,追求平等宽容的社会融合。在这种融合的环境中,特殊儿童所学的关于沟通与交往的知识、技能、观念等更能满足自身需求,具有更高的实用性,因而对于特殊儿童融入社会具有更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沟通与交往有利于特殊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的认识,它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构成 。在沟通与交往中,特殊儿童通过和他人的互动不断调节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需求和动机,学会更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会正确看待学习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获得更全面的自我体验,形成积极的态度和情感,如自信、自尊、成就感和满足感等;并且学会对自身行为和心理活动进行自觉的、有目的的调节和控制,形成坚定的意志和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学会悦纳自己。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利于特殊儿童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第二,沟通与交往有利于促进特殊儿童的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个体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个体道德的发展是其中一个主要方面。特殊儿童沟通与交往的对象不仅是像自己一样的特殊儿童,还包括自己的家庭、别的家庭、教师、普通儿童等。同时他们不仅在家庭里,也在学校中、社会中进行沟通与交往,与普通儿童一样,特殊儿童在和别人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从而使得他们能够亲身实践其他角色,体验他人在各种情况下的内心情感,获得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体验,理解应该有怎样的态度和行动。在与他人的互动中,特殊儿童逐渐学会理解社会对不同角色的期望,按社会对该角色的要求去行动,成为履行不同角色责任和义务的角色,他们不断习得、内化社会认可的各种规范和道德、行为准则,并最终以这些道德准则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不断实现自身的社会化。第三,沟通与交往有利于帮助特殊儿童实现人生价值。人的价值就是作为客体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对作为主体的人的各种需求的满足,包括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自我价值 ,简单地说就是“我能为他人和社会做什么”、“他人和社会能为我做什么”以及“我能为我自己做什么”。特殊儿童作为需要的主体,有其自身的需求,在与他人和社会的沟通与交往中,从他人和社会那里获得需求的满足(个人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它又是需要的客体,在与周围人的沟通交往过程中,又以其自身的存在和实践活动来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求(社会价值的实现);另外,就特殊儿童自身来说,他又要作为客体通过自身的各种认识和实践活动来满足自身那些社会和他人无法给予满足的需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特殊儿童的沟通与交往对于特殊儿童家庭也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促进亲子关系、家庭关系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促进家人理解特殊儿童。例如有的家长因为孩子自身的障碍,可能会过于关注孩子某一方面的问题,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如果特殊儿童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往富有成效,可以帮助家长学会平等地看待儿童,不过分保护他们,也不过分低估他们的能力和发展的可能性,学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心情,信任他们,正视他们的潜力和发展的可能性。②促进特殊儿童理解家人。特殊儿童由于自身的缺陷,在性格上可能比较封闭、自卑,不敢或不擅长与人交流,这些对于他们的发展是不利的。家长在与儿童的沟通与交往中向他们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希望和期待,表达爱意和关怀,儿童在此过程中逐渐学会主动去和家长进行沟通与交往,不断调整对家长或父母的态度,学会理解家人的合理期待,理解家人的矛盾和难处,加深对家人的爱意和情感依赖,促进亲子间关系的和谐。③促进特殊儿童与家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特殊儿童与家长间的沟通和交往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相互作用有利于促进特殊儿童和家长了解彼此的真实想法,并不断地尝试设身处地理解对方,有利于促进特殊儿童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的和谐。第二,特殊儿童的沟通与交往还可以提高家庭或家长参与特殊儿童教育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家长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帮助特殊儿童更全面地掌握沟通与交往的有效技巧,提高特殊儿童沟通与交往的能力,并最终帮助特殊儿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例如很多特殊儿童的家长都有想帮助孩子学习和生活的意愿,但苦于没有正确的方法和策略,不知如何下手,通过与儿童之间的沟通与交往,家长可以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更真实的有关孩子观念、情感、态度、能力、社交等方面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在学校中却是很难观察到的,家长可以多和教师交流这些信息,同时也能从教师那里了解到更多的关于孩子在学校中的情况。“能够提供帮助并且帮得上忙”这种认知有利于提高家长参与特殊儿童教育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有效的“家校合作”对于特殊儿童的发展十分重要。
一方面,特殊儿童沟通与交往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人人平等享有教育权的社会,是一个多方面和谐发展的社会 。重视特殊儿童的沟通与交往,帮助特殊儿童掌握沟通与交往的多元技巧,提高特殊儿童沟通与交往的能力,让特殊儿童和社会其他成员一样能够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进行正常的社会交际,帮助特殊儿童融入主流社会,这些都体现了社会民主的发展。同时在沟通与交往中,特殊儿童不断树立文化多元和文化包容的观念,促进其与不同社会群体间的文化认同,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看,有助于培养特殊儿童成为优质的人力资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在隔离的或受限制的环境中,特殊儿童和周围人缺乏沟通和交往,人们对特殊儿童缺乏正确的了解,更倾向于把特殊儿童看成是残疾、残障、有缺陷的人,忽视他们其他方面的才能,很多特殊儿童的能力可能被埋没,得不到充分展现;并且在这种受限制的环境中,特殊儿童也主要是依靠家庭或者社会帮助,其所能创造的物质财富非常有限。沟通与交往能力的提升,对于特殊儿童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都大有裨益,能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更加适应普通的甚至竞争性的社会工作环境,使他们能像普通人一样参与社会生产,例如,盲人从事乐器调音工作,盲人按摩等。
第一,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特殊教育理论,主要体现在特殊教育课程、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2007年教育部发布《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增设沟通与交往课程,旨在帮助聋生掌握多元的沟通交往技能与方式,促进聋生语言和交往能力的发展 。然而时至今日,很多聋校的沟通交往课却还没有统一教材、没有专门的沟通与交往课的教师、没有特定的教法,盲校、培智学校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增设的沟通与交往内容也并没有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特殊儿童沟通与交往的方式、途径、辅助技术、策略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对特殊儿童沟通与交往课程的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关于特殊儿童沟通与交往的基础理论、教学策略、案例指导、辅助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任课教师也可以得到相对专业的培训,有利于沟通与交往课程教师的专业发展。另外,对于特殊儿童沟通与交往的研究,还可以促进特殊教育其他领域,如特殊教育立法的发展。第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特殊教育实践。特殊儿童沟通与交往的特殊教育实践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紧密联系特殊儿童的实际生活,即来源于实际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进行、为了改善实际生活中的种种沟通与交往问题。特殊儿童在进行沟通交往时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并通过实践检验这些内容的有效性,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这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改善的反复的过程,因此必然不断推动特殊教育中关于特殊儿童沟通与交往实践的丰富和发展。同时,特殊儿童的沟通与交往也有利于“大特殊教育”观的践行。“大特殊教育”观认为特殊教育不应局限于某一学科、局限于特定的群体,而主张不同学科、不同人员之间的通力合作以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特殊儿童的沟通与交往要求各方参与和跨学科合作,在沟通与交往的内容、方法、策略、辅助技术等的选用上,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其他相关机构组织要相互交流、相互合作,进一步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要积极吸取相关学科的有益经验,推动特殊儿童沟通与交往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