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请不要在班内安设“探头”

冯婉迪

一看到“探头”这两个字,就感觉心里不舒服,好像有一只眼睛随时随地地盯着你,监视着你的一举一动,很不自在。这些年,为了更好地进行实时监控,保障安全,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开始安设探头。只要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这种做法确实无可厚非。可若是这种“探头”的功能被我们班主任搬了过来,用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之中,那可就大为不妥了。

和我同办公室的一位老师,现在担任七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因为她是头一次带班,没有什么经验,所以上学期班里弄得很糟,各项评比成绩都落后于其他班级。这位老师很着急,于是这个学期想了一个办法,在班里安设“探头”——秘密指定3个她信得过的孩子当“眼线”,随时向她报告班中的情况。最初的两个月确实是很见成效,因为通过“探头”们的来自内部的报告,这个班主任能很准确地发现班里的非正常因素,并立刻将它们消灭在萌芽状态,班里一时间风平浪静。

正当这位班主任为自己的举措所陶醉时,该班的语文老师拿着一篇学生作文来到了她的身旁。文章记述了这个孩子发现了班里的“探头”以及之后的所思所想,下面是其中的一段:

我原来只是怀疑我们班有内奸,没想到今天居然真的让我给逮住了,原来就是×××!下午的自习课上,他在秘密地写一张纸条,后来这张纸条被我看到了,原来是我们班一些来往比较多的男生和女生的名单。我同桌当时就想揍他,可是数学老师进来了,并且辅导了很久,这场“战斗”就没能打起来。太悲伤了,我想一定是我们班主任要他这么做的,她怎么能这样!

遗憾的是,这篇文章并没有给这位班主任带来任何的触动,她依然我行我素地听着来自“探头”们的汇报,根据这些汇报摆平班里的大小事务。“探头”们开始很热衷于“帮助”她做事情,但一段时间后,有两个“探头”就开始向班主任倾诉自己的心声,表示有苦衷,毕竟这么小的孩子心里藏不住事儿。慢慢地,班里其他的孩子就开始怀疑,进而孤立甚至痛恨他们,可这位班主任总是一句“管他们呢,你们干好你们该干的就好了!”打发了这些孩子们。终于发展到有一天,一个“探头”被班里十几个男生一起打了,原因就是他奉老师之命揭发了班里经常上网的同学,被大家知道后,引起了强烈的不满。这件事情过后,这位班主任的威信彻底扫地,有几个孩子居然对她的教育方式提出公然的反抗,师生矛盾空前加大,稳定了两个多月的班级更加混乱,简直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后来,另一位“探头”的妈妈来了,强烈要求转班,说自己的孩子在这个班待不下去了,心理压力很大。

相信大家在看完了上面这个案例后,都会有些不满甚至气愤。班主任怎么能去做这种事情!或许像这位班主任一样做得这样过分的老师并不多,可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就从来没有过这种往班里安设“探头”的行为呢?或许我们只有过一次、两次,但这种行为确实在很多班主任身上都发生过,不是么?我们有时为了更快更省事地了解那些不易了解到的情况,就让孩子们揭发、举报;为了达到我们的目的,全然不会考虑孩子们的感受。这样的结果造成了孩子们之间的互相猜疑、不信任,甚至是怨、是仇。接下来,当孩子们意识到这些事情背后的操纵者就是他们的班主任的时候,他们就会把这种不满和怨恨一并转移到我们老师的身上。于是他们不再信任我们,不再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更严重的还可能对我们的教育方式进行公然的反抗,我们一下子就被置于被动地位。这个时候,别说我们还会取得多么优秀的成绩了,即使是最基本的教育工作,恐怕进行起来都困难重重了。

写上面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的初中班主任的一句话始终在耳边回绕:“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这位班主任常说这句话,她也的确一直在按照这句话去做。她之所以能够走进我们的内心深处,为我们所敬仰、所信任、所依赖,大概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她的这种理念吧。为人师后我就尽力地按照这句话去管理我的班级,确实感觉不错: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都能很和谐地相处和沟通,彼此信任,喜怒哀乐共分享,困难艰辛一起扛。

借此,也想把这句话、这种理念与所有热爱教育的班主任老师们一同分享,让我们拒绝“探头”,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尽力给孩子们创设一个同学、师生之间都彼此信任、彼此依赖的安全的教育环境吧。 YCLvFhs2U4dIFaYNEeGWo61I08q7nxL0QfvSgywaqBWIFaWvl0m1yc3JcjpvdqX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