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智渊
做班主任,经常会遇到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情况,这非常令人恼火。老师通常的反应是批评,还可能伴随着一些惩罚措施,比如罚做作业等。
因为在私立学校任教,这种情况更为普遍,而且惩罚几乎已经不能起到作用了,于是往往引起惩罚的升级,以此形成恶性循环,到最后,不是老师举手投降,彻底放弃,就是学生屈服于高压政策,师生关系高度紧张。偶尔的两件事情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次是在我非常严厉地要求作业必须交齐之后,学习委员在办公室里清点登记,缺作业的人只是极个别的。第一个查出来的是李阳(化名)。我心里冷笑:又是李阳!已经是“惯犯”了,看我这次怎么收拾你!然后在心里盘算着如何处理这次不交作业事件。但是令我意外的是,第二个查出来的是张鑫(化名)!这是班上数一数二的好学生,是几乎从来不欠作业的。我马上想,一定是忘带作业本或者有其他的事情忘记了,心里一下子平复了许多。
随后我就开始警示自己:同样欠作业,为什么看到李阳的名字我就断定他是出于懒惰和抗拒,而看到张鑫的名字就立刻替他找出了这么多理由?这样一想,我就出了一身冷汗!原来我们老师就是这样在塑造着学生。我们心目中有一个学生的图像,而学生往往也就按我们心中的图像发展。
另一次是在检查背诵的时候,学生陈军(化名)又没有背下来。这我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在我第一次找他谈话的时候,陈军就明确地告诉我:“老师,我妈妈说了,我是儿童多动症,缺锌!”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对他丧失了信心,认为这个孩子是不可能教育好的,也不可能完成作业,有些老师对他表现出强烈的厌恶,甚至当面骂他没有修养。因为他没有完成背诵任务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我也并不生气,反而起了兴趣,跟他谈心,一步一步地追问他为什么没有完成作业。他跟我谈了一些理由,比如对古文不感兴趣,数理化作业太多,记忆力不好等等。我先跟他讲了学习古文的必要性,包括应试方面的重要性,也告诉他,学习不能仅凭兴趣,有时候是要付出代价的。最后给他提了一些背诵的建议,针对他提出来的一整篇一下子背不下来的问题,我与他约定每天背一小段,第二天早读时检查。那一段时间每天早晨我准时站在教室外面等他出来,结果几大篇古文竟然就这样啃完了。
这两件事情进一步坚定了我的一个观念:老师,遇到问题一定要有研究意识,不要老考虑着怎么办,而先要考虑为什么。先分析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
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未必一定是出于懒惰或者习惯不好。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而且每一个学生都可能有一些非常具体的原因,比如生病、忘带相关工具等。老师首先要问,学生为什么没有完成作业?是作业布置得有问题,比如过难做不了、过易不愿意做、过多做不完、过偏无必要做等等,还是学生这边出现了问题,比如其他学科这几天正好作业也多,出现了挤压现象,习惯不好,时间抓得不紧,结果拖到最后完成不了等等?如果是老师的原因,则老师首先要检讨自己。如果是学生的原因,则要帮助学生分析症结所在,得什么病吃什么药。实践证明,学生完成不了作业往往是双方面的原因,因为完成不了作业的学生往往基础不好、成绩不好,老师的作业又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对他们而言过难,因而产生了畏难情绪,且事实上他们也无法完成,只好抄或者赖了。如果是这样的话,老师一方面要考虑在必要的时候降低对他们作业的要求(即分层作业策略),通过谈话鼓励他们,激起他们的信心。同时通过及时的督促,培养良好的习惯。如果这样的话,作业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
而实际上,许多老师喜欢大刀阔斧地工作,不屑于做细致的区分。如果学生作业没有完成,首先认为是学生品质有问题,是故意与自己对抗。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态度,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泛道德化。